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飲食

(即客家人的飲食)

鎖定
客家飲食,顧名思義即客家人的飲食,客家人從中原黃河邊遷移到南方,融洽主流社會,既吸收了南北方的飲食特色,又積累了各個歷史時期的飲食精髓,創造了自己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1]  客家飲食如同客家語一樣古老,客家飲食文化根在中原,是對中原飲食文化的傳承、創新和發展。 [2]  客家飲食主要流行廣東的惠州河源梅州韶關深圳 [3]  ,江西的贛州福建龍巖三明,廣西的賀州玉林防城港,台灣新竹苗栗桃園等地。 [3-7]  分佈範圍主要包括贛江、 汀江梅江、東江和北江流域的贛南閩西粵東粵北珠江口東岸的客家大本營,還有遍佈於湘滇陝黔浙瓊等省的散點客家居住地。 [8-13] 
客家飲食風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開的, [14]  保留了大量的中州古味,是古代飲食文化的“活化石”。 [10] 
贛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發祥地、中轉站,是客家民系形成的搖籃。贛州客家菜形成了以“味型鮮辣醇厚見長、清淡脆嫩兼具、原料山野氣息濃郁、烹調技法精妙考究、人文氣息意藴深遠”為特色的飲食文化,贛州被中國烹飪協會譽為“客家飲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15] 
中文名
客家飲食
代表菜系
東江菜
代表菜色
鹽焗雞梅菜扣肉
分佈地域
梅州惠州河源深圳韶關贛州龍巖三明 [16] 

客家飲食分類

客家傳統飲食大致分為主食、名菜小吃、茶酒等幾類。 [17] 

客家飲食食品特點

傳統客家菜多用肉類,主料突出,講究“、熟、陳”。鹹:客家菜偏鹹,甚至有“吃在客家,鹹是一絕”之説;燒:強調趁熱吃,且“燒唔燒”成了品評菜餚是否好吃的標準之一;肥:普遍用油很重,肉食多選五花肉甚至純肥肉,餡料用半肥瘦;香:做菜多煎、炸、炒、燒、焗、燜,以香口為佳;熟:做菜強調熟透、熟爛;陳:常用菜乾等陳料,如梅菜扣肉。 [18] 

客家飲食代表

在客家的特色飲食中,最為有名的是閩西“八大幹”了。在國內以八樣聯合幹物出名的並不多見,八大幹是地地道道的土特產。分別是連城地瓜幹、武平豬膽幹、明溪肉脯幹、寧化老鼠幹、上杭蘿蔔乾、永定菜乾、長汀豆腐乾、漳平筍乾。看來一身土氣,吃起來卻是各有風味, “八大幹”之首屬寧化老鼠幹。 [19] 
客家馳名中外的特色菜主要有鹽焗雞醋溜魚梅菜扣肉水晶肉釀豆腐 [20]  、蘸仔鴨、東坡肉(又叫“扣肉”)、釀香菇、幹燜狗肉、五香豬手、香炸南乳肉、百花釀香芋等。 [18] 
甜芋泥、蓼花清水鯇圓捶肉丸、味窖板、菊花糕、百侯薄餅、炸油果(又名“炸煎堆”)、釀卷春、蘿蔔圓、柚皮糖、味醇飯、仙人粄筍粄醃面等都是有名的客家小吃。 [18] 

客家飲食粄食文化

在客家地區,有以大米(包括秈、粳、糯)碾成或磨成漿,然後用或攪或蒸或烤或炸等方法制作出的各種不同風味的“粄”,比如餈粑粄、簸箕粄、攪子粄、禾米粄、老鼠粄、綠豆粄、憶子粄、甜粄、發粄、艾葉粄、煎粄、蘿蔔粄、筍粄等。“粄”是中原一代的傳統食品抑或是傳統飲食文化。 [2] 
從宋本《玉篇》、《康熙字典》等古代字典詞書中對“粄”的記載,南北朝時,不僅有用米粉製作的“粄”,也有用麥面製作的“粄”。在《民國新修大埔縣誌》(民國三十二年鉛印本)的“民間文藝”中,收錄有民歌“打粄子”、“苦棟子”,説明在大埔一帶,“粄”這一字、詞早在民間流行。從“粄”的存在,可以論證出客家語言是中原漢族語言的“活化石”。 [2] 
在《辭源》、《辭海》、《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中均無“粄”字,“粄”字是客家人的專用字,其他民族和民系的人是不用的,這正是客家飲食文化的一個鮮明的特色。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