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箏派

鎖定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廣東大埔何育齋先生從客家漢樂絲絃樂曲中搜羅考訂、博採眾芳、匯通集成選編出《中州古調》和《漢皋舊譜》,並首創了聲字並用的“工尺譜諧聲字譜”,從此便有了早期的客家箏譜。期間,何育齋先生還總結和歸納了客家箏彈奏的方法和規律,編為《彈箏八法》。1943年何育齋先生辭世之後,以羅九香先生為代表的客家傑出箏人,通過公開演奏、音樂學府教學、培養社會人才和各派箏家互相交流等各種渠道,使客家箏樂得以廣為流傳,成為今天備受矚目和歡迎的客家箏派。 [1] 
中文名
客家箏派
屬    性
非盈利機構
傑出人物
羅九香

客家箏派廣東漢樂孕育客家箏

客家箏樂和我國其他箏派一樣,離不開滋潤其生成的一方水土、風物和人情,離不開孕育其成長的地方樂種——廣東漢樂。
廣東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流傳着一種古老的音樂,它包括古典絲絃音樂、中軍班音樂、八音、民間大鑼鼓和廟堂音樂幾種演奏形式,曾被稱為客家音樂、外江弦、儒家音樂、漢調、廣東漢樂、客家漢樂。這種音樂文化的原型是隨着曾經定居中原即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漢族先民南遷而來的,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宋以至更加久遠的年代。廣東漢樂保存着60O多首情調不同、形態各異的豐富曲目和多姿多彩的演奏形式,它一方面承襲了宋、元以來中原古樂的遺風,同時又極富濃郁的嶺南音樂風韻。經過千百年的流傳、融合、變化和發展,逐漸形成了古樸大方、典雅優美的獨特風格,在廣東、福建、台灣等省區和東南亞諸國華人中廣為流傳。
古箏得天獨厚,音色優美動人,尤其長於表現古樸典雅、深沉含蓄的中州古調、漢皋舊譜,因而以古箏為主奏的樂曲和形式備受推崇。是漢樂這方沃土孕育出客家箏樂和箏家,而客家箏樂、箏家又以其特殊的神韻和魅力將漢樂推向新的境界和高度。 [1] 

客家箏派民間“和絃索”活動興盛

廣東的客家人大部分居住在邊遠的山區,生活條件較為艱苦,但他們有着刻苦耐勞的優良傳統,民風淳樸,崇尚文化和藝術。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廣東大埔縣最早的縣誌稱:“埔之在潮弦誦媲鄒魯。”以後各時期的縣誌亦同樣載述埔之風俗:“家誦户弦。”百餘年間,僅大埔一縣境內就有近百間弦館(樂社或和奏漢樂的場所),“和絃索”和唱、演漢劇活動十分興盛。
20世紀50年代初,筆者少年時代耳濡目染,親身經歷過許多鄉間“和絃索”和唱、演漢劇的情景。同宗兄長、啓蒙教師羅協鴻先生博取眾長,造詣頗深,吸引着眾多漢樂愛好者常常聚會他家。筆者在這個環境裏接受薰陶,並與漢樂終身結緣。
客家民間“和絃索”活動多在閒暇的晚間進行。開頭人數較多,有的是來欣賞的,但大多數還是來“和絃索”的。各自挑選擅長的樂器和奏漢樂,也可以不斷變換樂器組合和樂手,氣氛寬鬆和諧。大概就是民間的這種環境和氛圍培育了樂手對漢樂的濃烈興趣和一專多能的才華,不少樂手吹、拉、彈、打,甚至唱(漢曲),樣樣皆能。
“和絃索”常用的樂器有頭弦、揚琴、提胡、椰胡、琵琶、三絃、秦琴、簫、笛等,人數可多可少,靈活組合。一般情況下,頭弦領奏必有揚琴,這種組合參加的樂器可以多些,演奏氣氛較為熱鬧,若是提胡或笛子領奏時也用揚琴但不用頭弦。和奏的樂曲多為串調和硬線樂曲,如《琵琶詞》《翠子登潭》《南進宮》《玉連環》《懷古》《迎仙客》《小揚州》《將軍令》等。通常幾個回合之後,人們逐漸散去。夜深人靜了,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組合並以古箏為主的小合奏即開始登場,此種形式俗稱“箏琶胡”。演奏曲目多為中州古調,如《出水蓮》《崖山哀》《昭君怨》《薰風曲》《有緣千里》等,這種箏樂曲目豐富、風格獨特、儒雅含蓄、韻味無窮,稱為清樂。在客家地區極受推崇,世代流傳。“和絃索”的魅力説不清、道不盡,似乎會讓人上“癮”。
坐落在楓朗街的羅九香先生的家裏也是一個“和絃索”的熱點,節目不停,自娛又娛人。這種家庭式的或在公共場合“和絃索”的活動,在各個鄉鎮村落都很普遍,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了下來。大埔縣被授予“廣東漢樂之鄉”的美譽,是和這個民俗活動分不開的。如今大埔縣僅在小小的縣城裏,就有許多“和絃索”的家庭樂社,漢樂普及和興盛的情形可見一斑。 [1] 

客家箏派傳承箏樂後繼有人

大埔音樂人才輩出,湧現出不少漢樂和古箏名家:如羅展才、羅明鏡、羅仙儔等。大批漢樂家、古箏家、劇樂家,以及一大批職業或半職業的中軍班藝人,長期在漢樂“和絃索”中領略漢樂神韻,而且精通多種樂器,但他們首先是出色的漢樂家,繼而才是各種樂器的專家或箏家。他們的一生與漢樂結緣,大量趣事軼聞不脛而走,傳為美談。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廣東漢樂和客家箏可以説是進入了何育齋時代。何育齋先生傾注畢生的心血,對漢樂進行系統的整理,選編了作為客家箏譜的《中州古調》和《漢皋舊譜》。何育齋公不但在大埔縣家鄉不遺餘力地致力於漢樂和客家箏樂,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進而又走出山村來到省城廣州組織“潮梅音樂社”,旨在集中客家漢樂名手,總結提高並與其它樂種互相交流,以圖漢樂更大的發展。30年代初,何公還把客家箏樂帶到上海,結交音樂名流,組建“逸響社”,傳播授徒,為客家箏樂北傳作貢獻。何育齋先生為客家漢樂、客家箏樂的繼承和發展所作的巨大貢獻將永留史冊。
1943年,何育齋先生辭世後,其弟子羅九香先生繼承並發展了何公開創的客家箏樂,數十年如一日,奉獻一生,無怨無悔。他在家鄉十分動盪和困難的境況下,寧可丟財物也不丟棄何先生古箏遺稿,把精心完好保存下來的何先生珍貴文物及其生前使用過的印證客家箏發展軌跡的古箏帶去北京,交給何育齋公的嫡孫何松先生。因此才有可能於2002年出版何松先生多年努力整理出來的《何育齋箏譜遺稿》。這是客家箏史上的一件大事。
羅九香先生對客家箏派的貢獻是巨大的,作為客家箏一代宗師,為弘揚、傳播客家古箏藝術和客家漢樂付出了畢生精力。1956年羅九香等三人組成的客家音樂代表在中國第一屆音樂週上獻演客家箏樂,使這個鮮為人知的傳統古箏流派得以名揚天下、深入人心。1959年羅九香先生應聘天津音樂學院任教古箏專業,繼而又於1960年調到廣州音專擔任古箏教師至逝世,培養了一批日後成為當今古箏界棟樑的英才,使客家箏後繼有人。1961年中國文化部在西安音樂學院召開第一屆古箏教材會議,羅九香先生作為客家箏樂代表向會議推介39首箏曲,使客家箏從民間走上學府。他是第一位把客家箏的演奏灌成唱片,發行到海內外的,使客家箏藝術得以保存並傳播到世界各地。從樂譜到演奏、從教學到理論,羅九香大師給我們一筆珍貴的遺產,使客家箏成為當代中國箏壇大家熟知的傳統流派之一。
今天客家箏派已經成為中國古箏的重要流派,猶如永不枯竭的河流,在中華樂苑永遠流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