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捶丸

鎖定
捶丸,通稱肉圓。捶丸是總稱,具體有多種,並不斷有新的品種面市。捶丸因用料不同而有不同的叫法:用豬肉做的叫豬肉丸,用魚肉做的叫魚肉丸,用牛肉做的叫牛肉丸,用牛肉筋做的叫牛筋丸,此外還蝦丸、雞丸、鴨丸等。 [1] 
中文名
客家捶丸
特    點
味道純正,保持原肉味,既有韌性又很爽脆,既有嚼頭又不打渣
菜品特色
捶丸的共同特點是,味道純正,保持原肉味,既有韌性又很爽脆,既有嚼頭又不打渣。
捶丸的歷史悠久,周代皇宮御膳裏面有 八珍 ,其中一珍叫 搗珍 ,就是把牛、羊、豬、鹿、獐的裏嵴肉反覆捶打,去筋腱,搗成肉茸。後來,人們發現,做牛肉丸,用牛的後腿肉優於裏嵴肉。取新鮮牛後腿肉,除去筋膜,切成小塊,用兩根鐵鐧把牛肉捶打一陣,用刀剁碎,然後繼續捶打一小時左右,在這過程中,為避免肉泥發熱,還得用一台大風扇吹着,不斷降温,之後加入魚露、碎蝦米、肥豬肉、甘薯粉、胡椒粉等,攪拌成起膠的肉醬。有功力的師傅,可以把牛肉打得膠粘性極強,聚在手上不掉,用左手把牛肉醬捏在掌心,讓肉醬從虎口處擠出,右手拿一把瓷湯匙把肉醬挖成球狀、元寶狀、橘瓣狀、青橄狀,放入温水裏,用小火把它煮至80度,撈起待用。這時的牛肉丸像橡皮球一樣柔韌爽脆,彈性十足,擲到硬物上會反彈回來,跌落桌上會跳三跳。
雖然牛肉丸為難得的珍饈,但客家地區的牛是生產工具,不能多宰殺,因此,豬肉丸在客家地區更普遍。
魚肉丸的製作歷史也可上溯至春秋戰國。話説當年楚平王酷愛吃魚,不過,一旦被魚骨卡着喉嚨,他就會斬殺廚師。一天他叫新來的廚師做一道魚餚,新廚師在一陣恐慌之中拿一條魚來泄憤,用刀背密集地敲擊魚身,沒想到,奇蹟出現了:魚的骨肉竟然分離開來。廚師輕易去除魚骨,用魚肉搓揉成一粒粒丸子,跟楚平王説,這是創新魚餚,沒想到楚平王讚不絕口:這樣的魚丸子只有吃魚肉之樂卻無鯁魚骨之憂!登時大喜,魚肉丸就這麼誕生了。魚肉丸傳到沿海的潮汕地區就叫魚蛋了。原料也由客家人的淡水魚改為鹹水魚。客家人的魚肉丸不似沿海地區的魚圓結實爽脆,而是軟嫩爽滑,別有風味。
用鐵鐧人工捶打出來的叫手工捶丸,用機器打肉成醬的只能叫肉丸。肉丸沒有捶丸的柔韌爽脆,彈性不足。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肉圓,因製法不一樣,質量卻大不相同的原因。
在客家地區的小吃裏最草根最普遍的要數捶丸了。它既是小吃,也是一道常菜,飲宴也不可缺。客家人主要是取丸與圓同音,寓意團圓、圓滿。丸與緣又諧音,尤其適合喜宴,如以魚、肉兩圓混合上席,更有成雙,有餘的吉兆。下圖為剛出鍋的豬肉捶丸,可煮湯、可炸、可煲,要原汁的客家風味的就是放煮湯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