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古文

鎖定
客家古文,以説唱古文故事而得名,是江西贛南地區流行較廣,影響較大的一種特有的民間曲藝。
客家古文是一種説唱藝術,“一人一台戲”,以方言為主,表演靈活方便,道具輕便簡單,唱腔優美婉轉,基本曲調結構多為四句體,音樂唱腔具有濃郁的地方客家色彩。演唱內容主要是一些流傳於民間的古老傳説、神話和歷史故事等,大多由一名盲藝人獨自完成,伴奏樂器主要是勾筒,有的藝人身兼數職,將多種樂器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充分地運用四肢對其進行演奏。 [1] 
客家古文裏面保存客家民系認同的重要文化特徵,是傳承、維繫客家精神和歷史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對研究客家的語言、民風民俗及文化生活有着重要價值。2014年,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11月,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中文名
客家古文
批准時間
2014年11月11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始興年代
道光年間
流行地區
贛州市于都縣所轄大部分鄉鎮
經典劇目
《家庭勸世文》《珍珠塔》等
代表人物
陳開財、肖秋林
遺產類別
曲藝
遺產編號
Ⅴ-120

客家古文歷史沿革

客家古文的起源,史籍記載不多。據老藝人口傳,早在明末清初使以形成,至清代日臻完美,道光年間(1782—1850年)盛行,歷經百年管經輝煌,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鼎盛,此後日清衰微。
一千多年前,大量中原漢人一次次的南遷贛南,經長期與土著居民雜處,形成“客家民系”,並創造與中原文化相通、又具南方特色的“客家文化”。到了清同治元年(1862年)全區人口逐漸增加,生產物資日益豐高,百姓安居樂業,文化漸而發達,“民歌鄉音,不絕於耳,俗曲戲詞到處流傳,這時許多文人志士,效曲而歌,幕戲而舞……”(清同治《贛州府志民俗》民善絃歌之介紹),“百工技藝遊食之人,雜處於內”(《同治南康縣誌》)。在這待殊人文環境中逐漸形成了這一集民間口頭文學、説唱藝術和器樂演奏於一體的專門説唱古代傳奇故事的客家民間曲藝,它就是贛南客家古文。 [2] 

客家古文藝術特點

客家古文表演特點

①客家古文由男性藝人以坐唱形式表演,使用客家語。表演多為自拉自唱,伴奏不跟腔,有時則按節拍以弓竹擊琴筒,以起打擊樂效果。每段開頭和段落之間有較長的前奏和過門,而在句間往往只用幾個音階進行點綴。
②客家古文因伴奏器樂不同其唱腔也各不相同。用木棒作伴奏演唱客家古文的,藝人用木敲擊,這種擊棒演唱客家古文的行腔,曲調比較單一,變化不多,但它有一特點:就是唱中夾説,説中有唱,能喬裝男、女、老少性格和口音不同,分別敍述,使人聽了感到逼真、親切、產生共鳴。用勾筒伴奏時(客家古文的伴奏樂器主要是勾筒),藝人廣泛運用民間的提馬、滑奏、撥絃,以弓擊簡及模仿自然音響等各種技巧,以豐富其音樂形象。特別是在曲頭上,他們都盡力設計較為長大、技巧性較高的一段前奏,用以吸引聽眾。同時他們還常常通過換弦來達到轉調、離調及調式交替等的效果以加強曲調的藝術性。其特點是行腔自由華麗、節奏快慢自如、唱腔高昂宏亮、情節表達淋潏。
③一曲多用、唱白結合。演唱時,一首樂曲多是配上若於不同的唱詞反覆唱下去,如遇情節變化,就轉換曲牌,唱腔中,適當插入道白,把説唱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唱本中的故事情節層層展開,引人入勝。雖然在總體上調式音階、特色音高都相當一致,每個基本唱腔都體現了藝人不同行腔風格和藝術特色,可以説“一師一調”甚至“一人一調”。 [2] 

客家古文唱詞特點

客家古文使用客家語,使用大量客家獨特的襯詞。客家古文采用地道的贛南客家方言,象所有客家民歌和戲曲一樣,它們都使用了大量客家獨特的村詞,客家古文説唱常用語氣助詞類襯字包括“啊、哎、呀”等,雖然其無特殊含義,但是在説唱過程中看似隨意應用,表現出來的韻律感和韻味引人細細玩味。而來自於客家山歌中的襯詞,如“哎呀你格”、“你哇巨格”、“格札格”、“呀都”、“你就”等,則擁有增強情緒表達的重要作用。如,“(巨哇)古文要唱(哇個)有名(都哇)並有姓,(介個)古文(哎)要唱(哇個)有名有姓就要唱來聽啊,古文(哎),古文就開始唱哪州(哇個)並哪府(哎)”(《割心記》唱段)。
客家古文的唱詞結構比較自由,大部分是七字句。其結構形成為二、二、三。如“放了/九十/零九炮,東西/拉下/官船中,東西/撿下/(這)官船上(格),開起/官船/回家中”(《頭名狀元考到了》)。六字句、九字句、十字句、十三字句也有。如,“吉安府內有個叫(是唯)姓劉人,劉家(崖哇)廬陵古水劉家有個叫做劉員外(哎)”(《割心記》唱段)。另外,客家古文説唱中指代性襯詞也別有韻味,如民間表演藝人劉安遠的《八寶蓮》中“不唱胡家好鳳龍,再唱(你個)胡爺胡忠琴”,襯詞“你個”除了能夠補充節奏音律以外,還反映了唱者語氣態度等。 [2]  [3] 

客家古文曲調結構

客家古文的基本曲調結構多為四句體。以徴調式為多,偶有宮和商調式出現,曲調的音域較為狹窄,介於説唱之間,集中在中音區。其“起”句音調上揚並在高音上延長,“承”句多落於官式徴“轉”句則變化較大,落於商、羽、角者都有,其節奏緊縮,最後一句“合”則大多數是從高音下行到主音上結束,音階均以五聲為主,有時也加入變宮而成六聲音階,而清角則很少見,一即出現,往往起“移宮犯調”作用。 [2] 
客家古文常用曲牌有二三十支,有用來敍事、抒情的“數板”,有表現悲憤、傷感的“悲調”,有表達活躍、歡快的“喜調”,還有“歡板”“哭板”“慢板”等。 [4] 

客家古文伴奏樂器

客家古文使用的樂器一般為勾筒、二胡、竹板、梆子、漁鼓、小鼓等,有時也會出現嗩吶。 [1] 

客家古文流行地區

客家古文主要分佈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的貢江鎮、新陂鄉、寬田鄉、梓山鎮、羅江鄉、段屋鄉等大部分鄉鎮。 [1] 

客家古文傳承保護

客家古文流傳現狀

會唱客家古文的人並不多,隨着時代的更迭,羣眾物質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聽客家古文的人少了,自然學客家古文的也少了。在於都,會唱客家古文的老一輩藝人僅有肖秋林、陳開財、劉安遠等少數幾人。為將客家古文技藝傳承下去,古稀之年的肖秋林依然堅持帶徒弟,但真正願意靜下心來學習客家古文的人少之又少。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隨着文化事業的發展,電視、手機等的出現極大地豐富和轉移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客家古文也隨之失去了原來的市場,演唱者也已進入後繼無人境地。 [5]  [6] 

客家古文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好這一獨特的客家曲藝品種,于都縣文化館制定了五年保護計劃,使這一古老的曲藝品種得以傳承和發展。為保護和傳承好客家古文,于都縣文化館在文化惠民周、中秋、國慶、春節等節慶期間組織羣眾文藝演出時,有意識地將於都客家古文這項經典非遺項目編排進去,讓客家古文得到更多展示的機會。不僅如此,于都縣文化館還積極組織多樣化的文化活動,讓客家古文有更多的機會走進鄉鎮、社區,走進學校、敬老院。
市場上可選擇的文化產品數不勝數,于都客家古文早已淡出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的視野,針對這一情況,于都縣組織客家古文進校園,通過藝人台上演唱、學生台下觀看學習的方式讓客家古文重回年輕人的視野,激發年輕人對本地特色文化的興趣,促進這項民間藝術的傳播。
為使這門古老的曲藝不失傳,2017年,于都縣文化館對於都客家古文開展了一次搶救性錄製,20餘首經典于都客家古文錄製成了光盤,被永久保留了下來,《家庭勸世文》《珍珠塔》《賣水記》《賣花記》等經典曲目一一收錄其中。此次搶救性錄製還對客家古文唱詞進行了同步翻譯,便於後世流傳和習唱。 [6]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客家古文項目保護單位於都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0] 

客家古文代表人物

陳開財,男,1966年7月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肖秋林,2011年6月,因為技藝高超,得到國家和社會的認可,當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客家古文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為了讓非遺文化更好地得到延續,2011年肖秋林開始着手思考如何把自己的這些非遺手藝傳承下去,讓更多人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2013年,在於都縣文化館的幫助下,肖秋林正式發起創建了“雩山韻”藝術團。 [7] 
顧亮光,1952年生,是2002年浙江省吉尼斯(中國)挑戰賽上一鳴驚人的客家古文民間藝術家,其通過對贛南説唱中的音樂表現形式和內容進行傳承,將客家古文“一人一舞台”的形式和內涵發揚光大,被稱為“江西阿炳”。亮光通過吉尼斯世界紀錄挑戰賽這一平台,將贛南説唱和客家古文這一藝術形式推廣到更多人認識,也引起了各界對保護這一珍貴民間藝術的重視。 [3] 

客家古文入選非遺

2014年,客家古文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 
2019年11月,客家古文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9] 

客家古文曲藝價值

客家古文這一形成流行於中國客家民系“策源地”贛南的民間曲藝,用通俗樸實的客家語言講述着一個個生動的歷史故事,為贛南建造了一個珍貴而豐富的口頭文學寶庫;同時又與當地的山歌小調、器樂、戲曲一起共同藴含着濃厚的客家音樂特色。由於它不像山歌小調那樣短小單一,隨唱隨改;也不像民間器樂曲那樣程式繁瑣,曲牌異變迅速;更不像戲曲那樣因丟開傳統,刻意“創新”而忽略自身風格個性的確立與保持。所以,可以説客家古文是保存最完整、最具“原生態”的一種客家民間文藝形式。在它裏面保存客家民系認同的重要文化特徵,是傳承、維繫客家精神和歷史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對研究客家的語言、民風民俗及文化生活有着重要價值。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