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公祠

鎖定
客家公祠內陳列着歷代祖宗牌位。石壁客家公祠,祠內有祭祀廳、玉屏堂、前廳、文博閣、迴廊。附屬建築有牌坊、接待廳、宴席廳、碑廊、碑林、碑亭、廣場、客家之路等等。
中文名
客家公祠
成立日期
1992年

客家公祠公祠建造

1992年以來,寧化縣人民政府斥資、 四海鄉賢襄助,在石壁村興建客家公祠及配套建築。以客家公祠為主體,先後興建了停車場、接待站、管理房、長廊、牌樓、客家之路、碑亭、功德碑、玉屏堂、碑林、文博閣、客海寺等設施,面積1萬餘平方米,總投資790萬元。石壁客家祖地景區主體建築客家公祠座落於石壁村土樓山上,後倚武夷山脈,前瞰石壁盆地,近山勻稱,遠山環抱。公祠仿古宮殿形式,飛檐斗拱,雕樑畫棟,氣勢雄偉,蔚為壯觀。公祠主體佔地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分前、中、後三廳,由迴廊連為一體。前廳(亦稱下廊),供歇腳、陳列姓氏淵源資料;中廳為正殿,也稱玉屏堂,即神祖堂,堂內祀奉着客家160個姓氏的始祖神位,供祭祀朝拜,一次可供三百多人同時祭祖。後廳稱文博閣,為展示客家文化、珍藏譜牒及文物資料,供觀賞、查找、閲覽之用。
客家公祠 客家公祠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同志親自為公祠祠匾提書—“客家公祠”四個金光大字。公祠四周開闊挺秀,風光絢麗。公祠左側的客海寺金碧輝煌、香火不斷、煙霧繚繞,是宗教朝聖遊的理想場所,其主體建築基本完工。公祠右側的“碑林”,可供立碑、遊覽、觀賞。公祠正下方,有一碑亭,古樸典雅的亭中立着一方大石碑,正面鐫刻太平紳士、客家賢達姚美良先生題撰的“客家魂”,背石鐫刻祠記。距公祠五百米外是福州通往江西的公路幹線,公路旁是開闊的迎賓廣場,在公祠的通道口,屹立着一座雄偉堂皇的牌樓,牌樓的橫匾鐫刻着楊成武將軍的墨寶—“客家祖地”。牌樓右側是接待廳、擂茶館、長廊和古建築“德潤亭”、“維藩橋”連結一體。牌樓與公祠由“客家之路”連接。“客家之路”長500多米,由馬來西亞局紳姚森良、美良昆仲捐資興建。
上世紀70年代後,隨着“客家熱”的興起和中國的改革開放,寧化“石壁”在海內外客家人和學者中突顯出來。一是尋根覓祖的客家人或為客家歷史文化考察調研的學者到寧化的日益增多。二是寧化開始編撰新縣誌,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寧化石壁在客家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是有關客家歷史和文化的著作和資料不斷傳入。這些,把“生在客地不知客”的寧化人喚醒,特別是文化人士把注意力投入到“客家”這個古老而又新鮮的歷史世界之中,逐漸地增強客家意識和對客家的認識。

客家公祠公祠簡介

寧化及其石壁的歷史,是在唐後期和兩宋時期,中原漢人大量湧入之後,興旺起來的。隨着客家民系的孕育、誕生,以及寧化當時內外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使得剛成為客家人的寧化人,又大批從寧化外遷。從人口總量看,南宋中期的38000户、11萬多人口,外遷結果,明代後期(萬曆元年、1573年)只剩5698户、29199人。人口逐減,土地荒撫、許多村莊破落,變成瓦礫,宋代的興盛景象不再。海內外的一些姓氏派員帶着族譜前來尋根覓祖,但時過境遷,找不到同姓同宗的族人,也找不到原來記載的地址,他們儘管很失望,但仍然堅信族譜的記載,在無奈之下,只好在當地人的指點之地方,捧上一撮土、一勺水,帶回去,留作對祖地的記憶,祀奉起來。類似的情況,使當地學者深受感慨而動心。如何讓外來尋根者有焚香、叩頭、訴説衷腸、表達哀思和孝心、祈求保佑的場所,於是要在石壁興建“眾家祠堂”的理念由然而生,並引起寧化黨、政領導的重視,為適應改革開放,讓寧化走向世界,讓世界瞭解寧化,一座凝聚客家人心願的“眾家祠堂”便在客家祖地拔地而起。
石壁客家公祠的興建,還有外力的有力支持。三明市旅遊局福建省旅遊局一眼看中興建公祠的重要性,予以大力推動。在建之中,又得到海外客家人士的大力促進。1994年3月,時為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總會會長的肖光麟博士帶來《客家之旅》電影攝製組和客家學者到石壁舉行開拍儀式並舉行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1995年5月,以肖光麟為團長、姚美良為顧問(香港永芳集團公司董事長、馬來西亞太平紳士),一行153人的馬來西亞客家文化尋根訪問團來到石壁。姚美良到了石壁,查閲族譜,認定了石壁是客家姚氏的祖地,也是客家人的祖地,肖、姚二人大力推動公祠要在年內建竣,並舉行落成儀式和祭祖大典。正是在內外、上下的大力推動下,這一世界性的客家人的總家廟,於1995年建竣,並於當年的11月28日,隆重舉行落成典禮和首屆的祭祖大典。出席本屆活動的嘉賓有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和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等國家和地區。省、市都派領導出席。參與活動人數達5萬餘人。世界16個國家和地區216個客家團體和個人、20個國內單位和個人,向大典發來賀電、賀函。石壁客家公祠建竣以後,興起了以文化尋根為主要內容的旅遊熱,被稱為新客家運動。
石壁客家公祠,祠內有祭祀廳、玉屏堂、前廳、文博閣、迴廊。附屬建築有牌坊、接待廳、宴席廳、碑廊、碑林、碑亭、廣場、客家之路等等。
玉屏堂 玉屏堂
公祠是座飛檐斗拱仿古的恢宏建築,具有唐宋宮殿的遺風。玉屏堂,是公祠的核心部位,專為祀奉客家始祖和祭祀始祖之用。堂正位的神龕,正中是客家始祖總神位,兩側是各姓氏始祖牌位,1995年進位之時安置,128姓客家姓氏始祖牌位。爾後,有的謁祖客家人士發現神龕上少了本姓的 ;有的從千里之外帶來族譜證明其祖先是自石壁開基後外遷的;本地學者從族譜文獻中也不斷髮現新的石壁姓氏開基始祖,於是陸續晉位,增至160餘位。迄今寧化學者已查到同寧化及其石壁有淵源關係的客家姓氏達210姓以上,但由於神龕有限,無法再晉位,正設法解決擴大神龕。玉屏堂堂名的內涵。據石壁張氏古譜記載:“石壁號玉屏”。漢族的姓氏郡號大多數都取地名,那位祖先在某地開基發跡,而後成了旺族,他的裔孫便以其地名為郡號。石壁是客家祖地,是客家形成的中心地區,因此以此地名為堂號,既內涵着客家民系的誕生地,又説明公祠的所在地,而玉屏比石壁更雅,故取。
公祠內外有數十幅楹聯,記載着客家民系各方面的文化內涵。祖地牌坊上鐫刻的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楊成武將軍的親筆提署,楊副主席於1991年視察寧化和石壁後,題署墨寶:“石壁客家祖地”。因牌坊是在石壁,故只鐫刻“客家祖地”四字。公祠門樓的牌匾,是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於1995年專為客家公祠題署的公祠名稱。二位都是客家精英,他們的墨寶,為石壁和公祠作了權威的歷史定位。公祠的門聯:石山北立先祖定居成新客,壁祠南向後裔歸來尋舊家。是梅縣客家鄉賢古進所撰。玉屏堂的主聯也是梅州作家黃火興所撰:客本中原漢裔自兩晉衣冠南下石壁安居萬載不忘祖籍,家遷八表南荒經千年篳路藍縷五洲立業千秋永念宗功。玉屏堂另一長聯是長汀人氏北京畫家羅炳芳撰書:客家先民南遷徙外五洲播衍靠艱苦創業精神,石壁祖地英才輩出彪炳史冊繼炎黃最優基因。玉屏堂大門一聯是寧化當地學者劉善羣所撰:愛國愛鄉恭敬桑梓通四海,重禮重教力行孝悌播五洲。牌坊的正聯是寧化人氏原省教育出版社副總編丘幼宣所撰:木本水源今來虔參祖地須教長記先輩功德枝繁葉茂此去繁衍八紘莫忘弘揚客家古風。這些楹聯把客家民系的歷史、客家精神、優秀傳統各方面表述得清清楚楚。
公祠後進——文博閣用文字、圖片、實物、書籍、族譜等寶貴資料,展出客家的歷史、文化及石壁祖地文化、習俗、風情。公祠的大堂內,請書法家書寫一百餘姓氏的源流。客家之路旁堅立了姓氏源流碑刻、公祠文博閣還有族譜館。以不同形式,提供客家姓氏文化信息,給尋根者以方便。從牌坊到公祠的近千米大道中,謂“客家之路”,道中有100多級台階,提示着百姓之地。道中有一碑亭,一巨碑,堅於正中,鐫刻“客家魂”三個雄健大字,碑後是客家歷史簡介。“客家之路”路口也有一碑,它記載客家遷徙史:兩千年,一條路。回首望,黃河水患,血影刀光,瞻前程,重巒疊嶂,千古洪荒。從中原到石壁,多少華夏子孫,以血汗鋪就求生路,慷慨而悲壯。客家民系形成,石壁生光。客家人從此邁出堅實第一步,走遍南國,奔向五洲四大洋。開拓進取,業績輝煌……
路、碑、亭,都是姚森良、姚美良昆仲斥資、撰文、書寫,簡單明瞭,寓意深刻,可謂獨具匠心,他們在此留下博大情懷,啓示着客家人永不忘卻客家的苦難史、客家堅毅精神和優秀美德。客家公祠是一座慎終追遠,敬祖穆宗的殿堂,同時又是一座客家歷史、文化的展覽館,還是一座客家文化的演繹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