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

鎖定
紀念壇位於八境台下的龜角尾公園,地處章貢兩江合流後的贛江源頭。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紀念鼎位於贛州城區龜角尾公園,紀念鼎高5米,直徑4.1米,重達8噸,仿照西周時期大克鼎,由青銅鑄造而成。2004年11月18日至20日,第十九屆客屬懇親大會在“客家搖籃”贛州舉行,由贛南、閩西、粵北的與會客家人捐贈建造紀念壇和紀念鼎,於當年11月19日落成。紀念鼎由船隻沿着客家先民南遷路線,跨長江,入鄱陽湖,溯贛江而上,過十八灘,運抵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 [3] 
中文名
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
地理位置
八境台下的龜角尾公園

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地理位置

位於八境台下的龜角尾公園,地處章貢兩江合流後的贛江源頭。

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簡介

當年,客家先民溯贛江而上,衝破十八灘的阻隔,就是在此棄舟登岸,定居於贛南大地,成為客家人,然後再遷徙到閩西和粵東。因此,紀念壇選址於此意義不言而喻。紀念壇半徑12.5米,基座借鑑北京地壇的建築形式,寓意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地壇這一建築形式,舊時在地方州縣為社稷壇。客家的傳統社會,系典型的農耕社會,借用這一形式,體現了客家人以農為本的特色。基座分為三層,象徵着客家民系形成的三個階段,即形成於贛南,發展於閩西,成熟於粵東。基座的五級踏步則象徵着客家人五次大遷徙。
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 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
在紀念壇的第三層基座上,安放一隻高達5米的三足大銅鼎,象徵客家人以一種成熟的文化形態,紮根在贛、閩、粵三省相毗鄰的大地之上。在紀念壇上安置銅鼎,一則有定鼎這意;二則銅鼎三足,寓意客家人的大本營立足於贛閩粵三省;三則銅鼎為古代祭祀重器,並有插置香燭的實用功能,同時還可將紀念文字銘鑄在鼎身上。紀念壇平面上被均分為三個面,分別代表贛南、閩西、粵東,寓意三地在歷史上對客家文化的貢獻不分伯仲,在當今客家社會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紀念壇相對應的三組踏步,則象徵着客家人聚居地的三條生命之源——贛江、汀江、梅江。今後開展祭奠活動,可登壇祭拜。 [1] 

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大江網訊[江西日報]

記者梁健報道:悠悠贛江水,濃濃客家情。2014年11月19日上午,地處章、貢兩江合流處的贛州龜角尾公園裏,嗩吶齊鳴,鼓樂喧天,世界客屬第十九屆懇親大會的“重頭戲”之一———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剪彩儀式在這裏隆重舉行。來自世界22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客屬代表,與贛州客家鄉親共同見證了全球客家人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紀念壇位於贛江源頭的龜角尾公園。當年客家先民溯贛江而上,衝破十八灘的阻隔,就是在此棄舟登岸,定居於贛南大地,成為客家人,其中不少人後來又遷徙到閩西和粵東。紀念壇半徑12.5米,基座借鑑北京地壇的建築形式,寓意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基座分為三層,象徵着客家民系形成的三個階段,即形成於贛南,發展於閩西,成熟於粵東;基座的五級踏步則象徵着客家人五次大遷徙;紀念壇平面上被均分為三個面,寓意贛南、閩西、粵東三地在歷史上對客家文化的貢獻,在當今客家社會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紀念壇相對應的三組踏步,則象徵着客家人聚居地的三條生命之源———贛江、汀江、梅江。
在紀念壇的第三層基座上,安放着高達5米的三足紀念銅鼎,(象徵客家人以一種成熟的文化形態,紮根在贛、閩、粵三省相毗鄰的大地之上。在紀念壇上安置銅鼎,)有定鼎之意;銅鼎三足,寓意客家人的大本營立足於贛閩粵三省。據瞭解,紀念鼎是在江蘇南京完成鑄造的,歷時3個多月,耗資54萬元,高5米,直徑4.1米,重達8噸,仿照西周時期大克鼎,由青銅鑄造而成,客家地區第一大鼎。鼎上刻有219個字的銘文。該鼎於2014年8月22日,由船裝載沿着客家先民南遷路線,從南京出發,跨長江,入鄱陽湖,溯贛江而上,過十八灘,於8月29日運抵贛州。
19日上午8時許,在一片客家民俗鼓樂聲中,客家先民南遷紀念壇剪彩儀式正式開始,客家鄉親們欣喜地擁上前,一睹紀念鼎真容,濃濃的親情、鄉情洋溢在客屬鄉親和所有在場羣眾的心中。各客屬團體代表紛紛獻土、獻花,表達對先民的無限敬仰之情。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