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中作

(唐朝李白詩作)

鎖定
《客中作》是唐朝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生動描寫了美酒和酒杯,襯托了後兩句飲酒的暢美。該詩流暢自然,一氣呵成,充分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的氣象。 [1-2] 
作品名稱
客中作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唐朝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客中作作品原文

客中作1
蘭陵2美酒鬱金香3,玉碗盛來琥珀4光。
但使5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1] 

客中作註釋譯文

客中作詞句註釋

1、客中:指旅居他鄉。
2、蘭陵:今山東棗莊境內,以產美酒聞名。
3、鬱金香:草名,古代用作香料。釀酒時放入鬱金香,使酒呈金黃色,具有特殊香味。
4、琥珀:一種樹脂化石,呈蠟黃或赤褐色,透明而富有光彩。
5、但使:只要。 [1] 

客中作白話譯文

蘭陵出產的美酒,透着醇濃的鬱金的芳香,盛在玉碗裏看上去猶如琥珀般晶瑩。
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盡興暢飲,一醉方休,我管它這裏是故鄉還是他鄉呢。 [1] 

客中作創作背景

該詩是李白客居他鄉時的作品。天寶初年,李白結束長安之行後,移居東魯。該詩作於東魯蘭陵,而詩人以蘭陵為“客中”,可見該詩作於開元年間。 [4] 

客中作作品鑑賞

客中作文學賞析

該詩是一首旅人思鄉的情感詩,他鄉客愁是詩歌的一個普遍的主題。李白這首詩卻有意翻新,説在外旅行遇上了盛情款待自己的主人,於是開懷暢飲,再也感覺不到故鄉與他鄉有什麼不同。
上兩句首先開門見山地點出作客地點:蘭陵。再把“蘭陵”和“美酒”聯繫起來,便掃除了別詩那種沮喪的外鄉異地悽楚情緒,而帶有一種使人迷戀的感情色彩。詩人面對美酒,愉悦興奮之情自可想見了。
下兩句用“但使”二字起筆,一貫到底,可以説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説在人意中,是因為它符合前面描寫和感情發展的自然趨向;説出人意外,是因為“客中作”這樣一個似乎是暗示要寫客愁的題目,在李白筆下,完全是另一種表現。這樣就令詩的意境顯得特別耐人尋味。詩人並非沒有意識到是在他鄉,當然也並非絲毫不想念故鄉。但是,這些都在蘭陵美酒面前被沖淡了。一種流連忘返的情緒,甚至樂於在“客中”的情緒完全支配了他。當然沒有到“樂不思蜀”的程度,只是不覺得這個地方是他鄉。這是該詩不同於一般羈旅之作的地方。
全詩寫得豁達開朗、一瀉無餘,充分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並從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氛圍。 [3] 

客中作名家點評

江津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李錫琴:此詩並沒有像別的羈旅詩、鄉愁詩那樣,抒寫思鄉之情,或離愁之苦,而是把眼光放在蘭陵的美酒鬱金香上,用玉碗盛來暢飲。不但稱讚了蘭陵的酒香,而且還盛讚蘭陵的人好客,除非沒有邀請,有請便是一醉方休,讓詩人沉迷在酒香中而把他鄉當成了故鄉。詩人善用烘托的藝術手法,為了突出強調蘭陵之酒為美,詩人除了直接用一“美”字形容蘭陵之酒外,還用“玉碗”這樣珍貴的酒器來斟酒,否則就有糟蹋美酒之嫌,而玉碗之酒還能反射出“琥珀光”,讓酒之美更進了一層。 [5] 

客中作作者簡介

李白畫像 李白畫像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隋末,其先人因罪流徙於西域碎葉城,李白就誕生在那裏。約五歲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蓮鄉。青年時期在蜀中就學漫遊,成年後,先後漫遊了長江、黃河流域的名山勝地。唐玄宗天寶初,應召人京,為供奉翰林。兩年後被排擠出長安,開始了新的漫遊。安史之亂中,因參加永王李磷幕府,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歸。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後病死於安徽當塗。李白是中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雄奇奔放,想象豐富,誇張大膽新奇,語言清新明快,音律和諧多變。杜甫曾説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苟鶴稱他為“千古一詩人”。有“李太白集”三十卷,存詩近千首。 [6] 
參考資料
  • 1.    唐守文編.蒙學詩文選集: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7:第104頁
  • 2.    張涵.古詩詞誦讀 第2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8.08:第84頁
  • 3.    傅德岷,盧晉主編.唐詩鑑賞辭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9.01:第115頁
  • 4.    思履主編.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詩:江西美術出版社,2019.01:第302頁
  • 5.    李錫琴著.一天一首古詩詞 上:青島出版社,2019.01:第112頁
  • 6.    韓兆琦著.唐詩精講:中國青年出版社,2017.01:第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