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賓市林業科學研究院

鎖定
宜賓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始建於1978年,1995年與原宜賓市竹類研究所合併為宜賓市林業科學研究所,2008年9月更名為宜賓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市林科院是宜賓市專門從事林業科學研究、調查規劃設計及科技推廣的公益型事業單位(並與宜賓市林業科學技術推廣站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下設林木培育室、規劃設計室、竹類研究室、園林綠化室和辦公室,下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隊一個(乙級設計資質)。
中文名
宜賓市林業科學研究院
成立時間
1978年

宜賓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技術條件

現有在職職工21人、退休職工6人,擁有各類林業科技人員18人,其中高級工程師2人(宜賓市市管拔尖人才和宜賓市學術帶頭人各一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人,工程師7人,助理工程師8人。單位技術裝備齊全,在計算手段上,擁有計算機9台(配有數理統計分析、林業調查規劃設計、GIS管理系統軟件及配套的掃描儀、激光打印機、複印機等設備),CAISO fx-4500計算器10個(自編有外業調查所需的各種程序);在外業科研及規劃調查方面,配有GPS定位儀激光測距測高儀、經緯儀、羅盤儀、海拔儀、土壤肥料養分速測儀、數碼照相機、數碼攝像機等測量分析儀器;在技術資料方面,擁有以林業為主的各類專業圖書5000餘冊,訂有各類林業報刊資料、科技雜誌100餘種,並與各省、地情報所建立了廣泛的信息網絡。自建院以來,共取得各類技術成果60多項,其中獲市、廳級科技成果獎10餘項,國家專利6項,規劃設計成果40多項,第三屆中國竹文化節金獎2個,四川省優良林木品種1個。

宜賓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業務範圍

在林業科學研究方面,承擔着宜賓市林業生態工程應用技術的研究,重點解決我市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的技術關鍵和技術難點。主要包括:退耕還林工程營建技術的研究、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營建技術的研究、退化天然林恢復重建技術的研究、優良鄉土樹種選育技術的研究、新品種的引進、培育試驗、林木良種基地營建技術及種苗快速繁殖技術的研究,森林資源持續利用技術的研究、經濟林的豐產、優質、高效的栽培技術研究、林下植物的栽培與加工技術的研究、竹類新品種的引種試驗、優良竹種的豐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優良竹種種苗快速繁殖技術的研究、竹筍保鮮與加工技術的研究及竹類資源利用的研究等。
在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方面,2005年經省林業廳批准由為乙級設計單位,設計證書編號為“川林設(2009)乙字第23號”。業務主要包括: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與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工作、林業工程項目的總體規劃設計、以林業為主建設項目的可行性論證、人工商品林採伐的伐區作業設計、森林採伐限額的編制工作、園林綠化工程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林業信息化工程的建設等。
在林業科技推廣方面,結合林業“兩大工程”建設和宜賓市竹產業建設,大力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油樟、巖桂、山蒼子、黃梔子、楠竹、苦竹、甜龍竹、棉竹、雜交竹等的培育技術、豐產栽培技術和竹類深加工技術。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