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興站

鎖定
宜興站(Yixing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江蘇省宜興市 [1]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二等站,是寧杭高速鐵路的中間站,鹽泰錫常宜城際鐵路末站。 [2]  [14] 
宜興站始建於2011年3月; [3]  2013年4月,全面建成; [4]  2013年7月1日,正式啓用。 [2] 
截至2012年9月,宜興站佔地面積約8.5萬平方米;站房建築面積為8000平方米。 [5-6]  截至2013年7月,宜興站站場規模為2台6線。 [2] 
中文名
宜興站
外文名
Yixing Railway Station
車站代碼
31718
投用日期
2013年7月1日
所屬地區
中國江蘇省宜興市
車站等級
二等站
主要線路
寧杭高速鐵路
區域管理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建築面積
8000平方米(截至2012年9月)
站台規模
2台6線(截至2013年7月)
車站地址
江蘇省宜興市丁蜀鎮梅園村

宜興站歷史沿革

宜興站內景
宜興站內景(2張)
2008年1月16日,寧杭高速鐵路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立項,宜興站為線路的中間站。 [7] 
2009年,宜興站站房設計方案經審核通過。 [8] 
2011年3月,宜興站始建。 [3] 
2013年4月,宜興站站房全面建成。 [4] 
2013年7月1日,伴隨着寧杭高速鐵路開通運營,宜興站正式啓用。 [2] 
2019年11月12日起,宜興站啓動電子客票應用實施推廣工作,“取票”這一環節將成為歷史。 [9] 

宜興站建築規模

宜興站建築設計

  • 設計理念
宜興站站房設計由北京建築設計院完成, [8]  設計理念為“一個茶壺、兩個茶杯”。“一個茶壺”是指造型方正、以紅褐色陶板為主立面材料的車站主站房;“兩個茶杯”是指站房兩側配套建設的公交及客運中心和旅遊集散中心,充分體現了宜興陶都的地方特色。 [5] 
宜興站站房側面圖 宜興站站房側面圖
  • 設計參數
截至2012年9月,宜興站佔地面積約8.5萬平方米;站房建築面積為8000平方米, [5]  長150米,寬40米,高20米; [8]  候車大廳面積為3200平方米。 [6] 

宜興站整體佈局

宜興站站房綜合樓為地上一層,局部兩層。其中,地上一層設有售票大廳、候車大廳和檢票口。宜興站地面部分包括站前廣場、客運和城市公交停車場、旅遊巴士停車場、出租車下客區等,地下層設有500社會車輛停車泊位、出租車上客區和通行廊道。 [4] 

宜興站站台線路

宜興站站台線路
宜興站站台線路(3張)
截至2013年7月,宜興站站場規模為2台6線,站台為雙島式站台,站線含正線2條,到發線4條;途經線路為寧杭高速鐵路。 [2] 

宜興站運營情況

宜興站自助售票

截至2017年9月,宜興站設有自助購(取)票機,位於車站售票大廳內。 [6] 

宜興站便民設施

  • 客户中心
宜興站設有158雷鋒服務枱和學雷鋒志願服務站兩個旅客服務點,為旅客免費提供飲用水、常用藥品等便民物資並提供志願服務。 [10] 
  • 公安制證
截至2014年7月,宜興站設有公安制證口,位於車站售票大廳內,為旅客辦理臨時身份證明。 [11] 
  • 商業設施
截至2017年9月,宜興站的候車大廳和旅遊集散中心設有商業店鋪。 [6] 

宜興站客運流量

2013年7月1日,宜興站發送旅客2000多人次。 [6] 
2016年,宜興站日均到發旅客數量約1.1萬人次,其中,2016年10月7日單日到發旅客數為21721人次。 [12] 
截至2017年9月,宜興站累計發送旅客數量1050多萬人次。 [6] 

宜興站交通換乘

  • 公交線路
截至2018年9月,途經宜興站的公交線路共有10條。
線路
起始站
終點站
首/末班時間
宜興公交117路
高鐵站
蔬批公交場站
05:30-18:00
宜興公交182路
高鐵站
丁蜀公交一場
18:15-23:00
宜興公交181路
高鐵站
金三角車站
18:15-23:00
宜興公交114路
高鐵站
城東公交總站
05:30-18:00
宜興公交115路
高鐵站
紅星美凱龍
05:30-18:00
宜興公交116路
高鐵站
蔬批公交場站
05:30-18:00
宜興公交153路
高鐵站
丁蜀公交一場
05:30-19:30
宜興公交107路
高鐵站
城東公交總站
05:30-22:30
宜興公交104路
高鐵站
城東公交總站
05:30-22:00
宜興公交103路
高鐵站
屺亭公交場站
05:30-19:30
參考資料: [13] 

宜興站價值意義

宜興站是寧杭高速鐵路上縣級城市中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車站,車站的建成運營不僅加強了宜興與外界的交流溝通,提高了對外知名度,而且為宜興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少機遇。(新浪無錫評)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