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

鎖定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創建於1938年,位於陶都明珠——宜興丁蜀鎮,是無錫市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學校, [10]  中小學國防教育示範學校 [15] 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無錫市常規管理先進學校、宜興市模範學校。 [10] 
學校的前身是“宜興縣立第一臨時中學”和“私立進化中學” [9]  1950年,整合為“私立丁蜀初級中學“ [9]  1989年與宜興市丁蜀鎮第二中學高中部合併並更為現名 [9]  ;1996年,通過江蘇省省重點中學專家組驗收;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5]  [9] 
截至2020年,學校佔地71797㎡,共有教學班36個,學生1802人,教職工147人,其中高級教師31人。 [13] 
中文名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
外文名
Dingshu senior high school,Yixing
簡    稱
丁中
創辦人
宋元休、李宣潔 [9] 
辦學性質
公立
學校類別
高級中學 [13] 
學校特色
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 [10] 
主管部門
宜興市教育局、丁蜀鎮人民政府
校    訓
慎獨 [2] 
校慶日
11月3日 [6] 
地    址
江蘇省宜興市丁山大街24號
主要獎項
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5] 
知名校友
王卓君 [6] 
史俊棠 [6] 
知名教師
陳萍 [7] 
始建時間
1938年11月3日 [3] 
佔地面積
107.8 畝
現有學生
2300多人
現任校長
餘鼕鼕 [16]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辦學歷史

校史資料
校史資料(6張)
1937年抗戰開始,城市許多中學向鄉村疏散。省立常州中學將一部分校產運到丁蜀地區的洋渚顧氏祠堂,準備遷校。 [3] 
1938年,地方教育界前輩宋元休、李宣潔用省常中校具在洋渚顧家宗祠創辦宜興縣立第一臨時中學。
1939年,丁山實業界人士在丁山關帝廟內創辦進化中學。
1941年至1945年學校先後更名為七臨中、公立宜興中學,江浩和呂梅笙先生先後出任校長。
1945年秋,抗戰勝利,高中部同宜興農校合併,初中部改名為“私立東坡中學”,為宜興縣東南八鄉的最高學府。 [3] 
1949年秋,私立進化中學在丁山覆校。1950年夏,東坡、進化兩校合併,改名為“私立丁蜀初級中學“。
1956年秋,學校被收為公辦。
1958年秋,學校發展為完全中學,招收高一新生。1959年建立黨支部。 [4] 
1968年,五月鎮工人宣傳隊進駐,學校成立革委會。
1984年4月,縣教育局確定該校為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單位,實行校長負責制,建立教師崗位責任制。
1989年8月,根據宜興市人民政府有關精神,丁蜀中學實行初高中分離,原丁蜀二中高中部與丁蜀中學高中部合併組建成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丁蜀中學原初中部分離到原陶瓷公司初中校址(即今丁蜀鎮民主路小學),與原陶瓷公司初中,原周墅初級中學合併組建成丁蜀鎮第八中學(即今宜興市陶都中學)。
1989年,學校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並被確定為宜興市首批窗口學校。
1992年,學校被共青團中央命名為中學實踐合格單位,次年,學校被評為宜興市模範學校。
1994年9月學校被宜興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宜興市重點中學,1996年11月學校順利通過”省重點中學“專家組驗收,97年3月正式掛牌命名。
2001年學校第二次被評為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
2004年3月平轉為江蘇省三星級高中。 [9] 
走進新時代,學校完成從“江蘇省重點中學”到後來 “江蘇省四星高中”的成功升格。 [5]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辦學成就

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5張)
學校確立了“現代化、高質量、有特色、在市內同類學校領先、在省內有一定知名度”的辦學目標,提出了“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心理健康教育、陶文化教育已成為學校的兩大特色。有多項課題分獲省一、二等獎,現有在研課題有12個,其中省級課題10個。長期以來,教學質量居市同類學校前列。 [14] 
在縣以上各學科競賽中,丁蜀高級中學先後在鎮江地區高中化學競賽中獲一等獎2人,二等獎1人;全國數學競賽江蘇賽區獲三等獎2人;全國物理競賽江蘇賽區獲三等獎2人。無錫市化學競賽獲一等獎1人。
第二課堂培養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在小論文、小發明競賽中,有十五次獲省、市、縣獎勵。陳洪斌的“節煤爐芯”在省化學小論文評比中獲優秀獎,並在《課堂內外》雜誌舉辦的四省一市全國少年化學通訊賽中獲獎,徐文君的“開瓶器”登載在《我們愛科學》雜誌上,實物參加省展,還有“三用墨水瓶”獲地區科技三等獎。 [9] 
學校先後榮獲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貫徹落實學校體育衞生兩個《條例》先進學校、無錫市常規管理先進學校、無錫市教科研先進學校、無錫市文明單位、無錫市安全文明校園、宜興市心理教育特色學校等稱號。 [10]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辦學規模

學校佔地面積107.8畝,四人一套的公寓樓,設施完善的體育館、科藝樓,高標準塑膠運動場、籃球場、網球場等設施一應俱全。建有省“一級圖書館”、省“標準化實驗室”、現代化網絡中心、電子閲覽中心、閉路電視系統和互動校園網。所有教室均配有空調和多媒體現代化設備,教師人手一台筆記本電腦,學校被評為無錫市教育現代化工程示範學校。並於2009~2010年建成新校區,為學校提供了更好的教學設施,創造了教學新氛圍。 [13] 
學校現有學生2300多人,教職工近200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其中高級教師 39人,在讀教育碩士研究生及已畢業、結業研究生20多人。學校有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江蘇省勞動模範、無錫市學科帶頭人、無錫市教學能手、宜興市學科帶頭人等30多人。 [10]  [13]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文化傳統

丁蜀高級中學以慎獨為訓,形成了“和諧奮進”的校風,“行勝於言”的教風和“學貴心悟”的學風,積累凝聚成“勤勞質樸、追求真理、善於創造”的校魂。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校徽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校徽
校風:和諧奮進。“和”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認同的人文精神。“和諧奮進”,就是師生之間能做到民主、平等相處,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係;學生之間能珍惜同學情誼,友好相處,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2] 
教風:行勝於言。荀子在《修身》篇中説道“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作為該校教風的“行勝於言”,就是強調教師的模範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來感化學生,帶動學生,少談大道理,多做實在事。 [2] 
學風:學貴心悟。宋代文人張載曾説過“學貴心悟,守舊無功”“學貴心悟”,就是強調“悟”,讓學生自己體悟,自己生成知識,自主建構知識,真正體現新課程理念,讓課程走向生本。 [2] 
校訓石 校訓石
校訓:慎獨。“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所謂“慎獨”,就是在無人時、細微處,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2] 
丁中依託學校文化建設,把“仰陶文化”、“心香文化”、“書香文化”的內涵與學校的“慎獨”校訓以及“三風”建設相結合,從而推進了學校全面工作。 [2]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學校領導

黨總支書記:顧洪亮 [1]  [16] 
校長:餘鼕鼕 [16] 
黨總支副書記:沈敏燕 [16] 
副校長:高羣、曹小偉 [16] 
政教處主任:董建 [16] 
教務處主任:楊美君 [16] 
總務處主任:王秋忠 [17] 
高一年級組長:盧小兵 [16] 
高二年級組長:費莉峯 [16] 
高三年級組長:周國峯 [16] 
工會主席:俞志強 [8] 
學校領導
學校領導(8張)
團委書記:鄭耀平 [8]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校園環境

學校佔地71797㎡。學校環境優美,校園佈局合理,功能齊全,高標準的綠化錯落有致,四季常青,是無錫市園林化單位。 學校教學設施先進,圖書館藏書豐富,實驗儀器、體育場館設備齊全,多媒體電教室配置高檔,每隻教室安裝了多媒體投影儀,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校園網通過寬帶接入因特網絡。學校的生活設施完善,四人一套的學生公寓寬敞舒適。學校新建的校門美觀大方,行政綜合樓氣勢恢弘,塑膠跑道、標準籃球場、網球場、乒乓房及運動器械區居全市前列。

宜興市丁蜀高級中學學校地址

學校地址:江蘇省宜興市丁山大街24號。
公共交通:公交153路、157路至“丁蜀中學”站下車。 [11-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