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春學院

鎖定
宜春學院(Yichun University)是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為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學院項目試點學校、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百千萬工程)建設學校”、江西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高校、江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基地。
學校的前身是1958年創辦的宜春大學。2000年1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師範專科學校、宜春市醫學專科學校、宜春農業專科學校、宜春市職工業餘大學合併升格為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
截至2023年4月,學校有本部校區、北校區和新校區三個校區,佔地近2000畝;設有19個教學院,開設64個本科專業;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個;有教職工1511人,其中,專任教師1153人,全日制在校生19000餘人。 [1] 
中文名
宜春學院
外文名
Yichun University
簡    稱
宜院(YCU)
創辦時間
1958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
學校特色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江西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高校(2015年)
主管部門
江西省
現任領導
曾曉春(黨委書記) [18] 
現任領導
蔡海生(院長) [27] 
本科專業
64個
碩士點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博士後
科研工作站1個
院系設置
19個教學院
校    訓
厚德、尚能、博學、篤行
校    歌
《宜春學院校歌》
地    址
江西省宜春市學府大道576號
院校代碼
10417
主要獎項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9年)
知名校友
鍾家明、陳仙輝、辛洪波,彭説龍

宜春學院辦學歷史

宜春學院學校溯源

  • 宜春師專
1958年4月,中共宜春市地委、行署為了集中力量辦好本地區高等學校,決定將原南昌專區師專、醫專、體專、萍鄉師專、宜春縣辦大學、豐城縣辦大學合併成立宜春大學。經省委批准,於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設有中 文、數理、生化、醫學、體育五個專業。
1962年3月,全省高等學校調整工作會議召開,決定在專區一級 保留六所師範專科學校,原來以大學稱呼的改為師專。宜春大學據此撤消機械系,改名為宜春師專;6月,九江大學撤消,併入宜春師專。
1964年4月,經國務院文教辦公室批准,撤消宜春師專;9月,宜春師專宣告撤消。
1977年10月,經省委批准,在宜春師範學校的基礎上辦起了江西師範學院宜春分院。
1978年4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宜春師範專科學校重新建立。
1986年6月20日,師專升格為副地級建制單位。
  • 宜春醫專
1958年9月25日,南昌專區醫學專科學校成立;12月,南昌專署遷宜春,改名為宜春專署,南昌專區醫學專科學校亦改稱宜春專區醫學專科學校,校址設在清江縣樟樹鎮的天主堂。
1959年6月10日,宜春專區醫學專科學校併入宜春大學,設立醫學科。
1960年2月,經上級批准,中共宜 春地委、行署決定,撤消宜春大學醫學科,成立宜春專區醫學專科學校,並從樟樹遷往宜春,設在宜春中山西路灘下。
1962年3月,根據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中共宜春地委決定,撤消宜春專區醫學專科學校;7月,江西省衞生廳決定,宜春專區醫學專科學校的學生併入九江醫專;10月,撤併工作全部完成,宜春專區醫學專科學校宣告停辦。
1978年5月29日,江西省委決定,建立江西醫學院宜春分院。
1984年8月27日,經省政府批准,國家教委備案,將江西醫學院宜春分院改為江西省宜春醫學專科學校;9月14日正式掛牌。
1986年6月20日,醫專升格為副地級建制單位。
  • 宜春農專
1959年6月,宜春農學院創辦。
1960年6月,宜春地委、行署將宜春農學院由樟樹遷往宜春縣西郊岐山下新校址。
1962年5月,宜春農學院停辦,更名為宜春專區農業幹部學校。
1968年4月,宜春專區農業幹部學校與中共宜春地委黨校合併,成立宜春地區毛澤東思想學習班,並由原校址遷 往宜春衞校辦學。
1975年4月,宜春地委又決定在原宜春農學院舊址組建宜春地區“五七”幹校。   
1979年4月,“五七”幹校撤消復辦宜春農業幹部學校。
1984年8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宜 春農業幹部學校的基礎上,籌建宜春農業專科學校。
1985年2月,宜春農業專科學校正式掛牌成立。
1986年6月20日,升格為副地級建制單位。
  • 宜春市職工業餘大學
1979年,宜春市職工業餘大學創辦。
1981年9月4日,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1982年8月19日,經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立。
  • 現代產業學院
2022年1月13日,宜春學院舉行現代產業學院簽約揭牌儀式。學校分別與江西國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鋰電新能源產業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建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產業學院,與宜春市硒資源開發利用中心共建硒與大健康產業學院。 [17] 
  • 宜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022年12月29日,宜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揭牌。 [20] 
宜春學院

宜春學院合併升格

2000年1月25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宜春師專、宜春醫專、宜春農專和宜春市職工業餘大學合併組建宜春學院。 [12] 
2007年,學校以“良好”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11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被批准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
2015年,獲批江西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高校。
2017年,順利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臨牀醫學專業認證,獲批江西省唯一的教育部第一批人工智能學院項目試點學校;同年,獲批“江西省大學生創新創業示範基地”。
2018年,學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2019年,學校成功入選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百千萬工程)建設學校”;同年,成功入選“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獲批“全國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1] 
校門 校門

宜春學院辦學條件

宜春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4月,學校設有19個教學院,開設64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10大學科門類。 [1]  [22] 
宜春學院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院
招生專業
漢語國際教育
地理科學
廣告學
網絡與新媒體
漢語言文學
播音與主持藝術
法學
城市管理
公共事業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財務管理
數字經濟
工商管理
旅遊管理
市場營銷
英語
翻譯
法語
數學與應用數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軟件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土木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
物理學
通信工程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自動化
材料物理
應用化學
藥學
製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化學
動物醫學
動物科學
園藝
農學
環境科學
園林
宜春學院醫學院
預防醫學
麻醉學
護理學
臨牀醫學
臨牀醫學
宜春學院新能源產業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材料物理
自動化
音樂學
舞蹈學
學前教育
音樂學(中外合作辦學)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美術學
體育教育 [23] 

宜春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1511人,其中,專任教師1153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教師佔專任教師比例41%以上,博士、碩士佔專任教師比例81%以上,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江西省“雙千計劃”項目人選、省金牌教師,井岡學者,四個一批人才等省級以上人才70餘人次。學校外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陳仙輝等100多名高級專家為客座教授。 [1] 
類別
名單
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郭孟萍 [14] 
省百千萬人才工程
李建軍、謝芳、易劍鋒 [7-8] 

宜春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4月,學校有專業學位碩士點1個;省級“十二五”重點學科4個。 [1] 
類別
名稱
專業學位碩士點
藥學 [15] 
省級 “十二五”重點學科
倫理學、微生物與生物化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物遺傳育種學 [5] 
江西省“十四五”一流學科
藥學 [19] 
第二教學大樓 第二教學大樓

宜春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4月,學校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2個,省級一流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教育部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9個。教育部“新農科”項目2項、“新工科”項目1項。省級重點產業學院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門。有國家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1個,國家級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省級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 [1]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特色專業
生物工程、農學
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園藝
國家“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
臨牀醫學、動物科學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
宜春學院—中軟國際基地
國家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創造學
教育部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環境科學、體育教育、國際經濟與貿易、思想政治教育、漢語言文學、園林、財務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醫學美容技術、英語、體育教育、音樂學、漢語言文學、臨牀醫學
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旅遊管理、英語、臨牀醫學、藥學
省級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藥學與製藥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植物科學實驗室、基礎醫學實驗示範中心
省“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臨牀醫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動物科學、園林
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大學英語、應用鋼琴等 [5]  [13]  [16] 
教學大樓 教學大樓
  • 教學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獲批省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00多項;出版教材40餘部;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10項;獲批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獲批文化和旅遊部“雙師型”師資人才培養項目1項;指導學生在全國和全省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際獎項20多項,國家級一等獎100多項,省級一等獎240多項。 [1] 

宜春學院學術研究

宜春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4月,學校有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中心)5個,省發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中心、基地)6個,省文化廳重點基地1個,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 [1]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省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院士工作站
省級“天然藥物創新”院士工作站等
省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
江西省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重點實驗室、江西省作物生長髮育調控重點室驗室、贛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贛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重點基地)
省高等學校應用化學和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宜春學院鋰電新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宜春學院農村社會建設研究中心、宜春學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宜春學院法治鄉村建設研究中心
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贛西民俗美術創作研究中心
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
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發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 [5]  [9-10] 

宜春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4月,學校近年來,教師年均科研經費超6萬元,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60餘項,其它各類項目1500餘項;獲省級以上成果獎32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300餘篇。 [1] 
江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
項目負責人
項目類別
課題名稱
饒梨紅
重點課題
江西省立民眾教育館研究
馬豔園
重點課題
地方性高等院校大學生數學認知結構的發展研究
劉 純
重點課題
轉型新常態下高校學科建設與管理主動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路徑選擇和評價機制研究
康立芳
重點課題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堂敍事研究
鄒 勇
一般課題
勞動力市場分割與家庭資本交互作用下的學歷效應研究
李春茂
一般課題
江西省流動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
温 娜
一般課題
江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績效評價研究
劉瑞蓮
一般課題
江西省高校大學生終身體育觀形成的“2+2+x"培養模式研究
王 霏
一般課題
基於轉型發展視角的地方高校本科生培養方案修訂與培養質量的關係研究——以宜春學院為例
鄭 瑩
一般課題
泛在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研究
謝志勇
一般課題
文學經典教育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特徵和作用研究
資料來源: [11] 

宜春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2021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有館藏紙質圖書198萬冊,電子圖書146萬冊,中外文數據庫27個。 [3] 
圖書館 圖書館
  • 學術期刊
宜春學院學報》是由江西省教育廳主管、宜春學院主辦的省級學術出版刊物,是全國優秀社科學報,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來源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知網《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集期刊,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全文收錄期刊;設有理、工、醫、農、文、史、哲、經濟、法律、教育、管理等11大學科門類方面的學術研究欄目,分社會科學(1、2、4、5、7、8、10、11期)和自然科學(3、6、9、12期)出版。其社會科學版常規欄目是“哲學與政治研究”、“法學與社會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歷史與文化研究”、“語言研究”、“文學研究”、“教育與教學研究”,特色欄目是“宗教研究”、“翻譯研究”;自然科學版常規欄目是“理學研究”、“計算機與工程技術研究”、“醫學研究”、“生命與環境科學研究”、“體育研究”、“教學研究”,特色欄目是“國家基金項目”(省優秀欄目)、“藥物研究與開發”。 [2] 

宜春學院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韓國、日本、印度、馬來西亞等近二十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教育機構開展合作交流辦學。2018年,經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批准,與印度拉夫里科技大學合作共建的國家級漢語教學中心正式揭牌成立。2020年,與俄羅斯薩馬拉社會與師範大學合作舉辦的音樂學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獲得教育部批准。 [1] 

宜春學院文化傳統

宜春學院形象標識

  • 校徽
標誌的設計有兩種基本方向,一是具象類的,二是抽象型的。具象的形式,假物託志,用於表達一種精神與文化的內涵。抽象型的是通過使用抽象的圖形或符號,使人產生聯想來詮釋所要表述的理念。
學校校徽的設計同時運用這兩種不同的形式,即把具體的形象融合於抽象的符號之中。具象的組合因素是:雄鷹、太陽、狂飈,它們都結合在字母“Y、C”的組合上。“Y”是數字“1”(狂飈)與“C”的複線形狀(鷹的形體)的構成體。Y、C是漢語拼音YICHUN(宜春)的縮寫,用於突出學校的地域性。C(鷹)的三條複線是重複、漸變構成,以反映我院學科門類多的綜合性特點。狂飈(數字“1”)用了黃至紅的過渡色,寓意火紅的時代,火紅的事業。主題圖案的色彩使用紅、黃、藍三原色,對比效果強烈、鮮豔、奪目,強化了視覺識別性。整體形式簡潔、明快,線條流暢,有較強的時代性和現代感。 [6] 
校徽 校徽

宜春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厚德、尚能、博學、篤行
  • 大學精神
忠誠 大愛 求是 創新 [6] 

宜春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院長
蔡海生
黨委副書記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黨委委員、副校長
副校長
資料來源: [4]  [18]  [21]  [24-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