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春化成禪寺

鎖定
江西省宜春市是禪宗聖地。禪林是宜春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之一,也是宜春有待開發的重要旅遊資源之一。宜春化成禪寺(簡稱 “化成寺”)的前身為兩個佛寺的合成:上巖叫開化院,下巖叫惠昭院,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曆史。
中文名
宜春化成禪寺
地理位置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中心城區秀江河北岸化成巖森林公園內
開放時間
全年:週一至週日 00:00-24:00
簡    稱
化成寺
類    別
古建築

宜春化成禪寺禪宗聖地

佛教史上劃時代意義的‘馬祖建道場’、‘百丈立清規’都發生在宜春市。宋代詩人趙善堅有詩曰:"僧居羅上下,鐘聲答晨暮",化成寺所處故稱"化成晚鐘",是古袁州府的“宜春八景”之一
在2008年2月大雄寶殿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典禮。寺院先後建好佔地50畝的寺院主體建築:分建於上下巖,以石級相連,下巖僅建大雄寶殿,上巖依山而建有水觀音亭、卧佛亭、法堂、雲水堂等建築。寺內供奉的卧佛及十八羅漢為緬甸所贈。一座嶄新的高大敞亮的化成禪寺巍然屹立。寺院現有出家人17位,另有一大批居士和信士,按制度舉行各項法事活動,香火非常旺盛。

宜春化成禪寺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化成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中心城區秀江河北岸化成巖森林公園內。

宜春化成禪寺文化歷史

宜春化成禪寺摩崖題刻
宜春化成禪寺摩崖題刻(6張)
李德裕(787—850),唐朝宰相,河北趙郡(今河北省趙縣)贊皇人。在唐文宗太和九年(835)由歷任浙西觀察使、西川節度使而被貶為袁州長史。他在袁州府任長史時在化成古寺的住處、讀書之處,成了珍貴的歷史文物。
袁州府宜春縣人盧肇、黃頗曾執經問學李德裕,得益匪淺,後盧肇"詞賦魁天下",易重又連科點元 。從此宜春學風鼎盛,人才輩出,化成寺院所處的化成巖更為後人所景仰。為紀念名賢,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州判立祠供奉。元朝袁州路總管那海刻李德裕像於巖下石上,並建祠宇,題匾"知李"。清道光年間,袁州知府隆泰在寺的東側石壁上,題刻着"李衞公讀書處"幾個大字。至今還有“李衞公讀書處”、“天然圖畫”等8塊摩崖題刻在古寺法堂邊的石壁上。
寺院因戰亂和自然災害曾多次被毀。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開化院重修。清康熙初僧人念融重建佛殿。知府李芳春題額曰:“贊成裁成”,意謂大家一起籌劃幫助而共同成就事業,於是將此四字成語簡而為“化成”,自此寺名曰“化成寺”。乾隆二十六年(1761)袁州同知楊應瑤重建清音閣,祀李德裕。嘉慶庚辰(1820)寺僧募建關帝廟。在寺東增敬業堂,寺西增面壁軒,使化成寺的規模越來越大。但是清朝咸豐六年(1856)因兵廢毀。後雖修復,卻一直沒有恢復元氣,至上世紀70年代的100餘年間,化成寺日漸式微。

宜春化成禪寺修復開放

1998年8月,原宜春地區直轄的宜春市(現宜春市袁州區)政府批准重新開放化成禪寺。
1999年8月,化成寺舊殿拆除,新建一棟五層大殿。
2000年12月,化成寺收歸宜春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直管。
2002年4月,市政府同意將化成寺周邊128畝山林土地劃定為化成寺景區。
2004年元月,化成寺舉行大雄寶殿奠基禮,得到市政府和香港旭日集團總裁楊釗先生的大力支持和資助
2008年2月,大雄寶殿舉行盛大的開光典禮。
現在的化成寺院先後建好佔地50畝的寺院主體建築分建於上下巖,以石級相連,下巖僅建大雄寶殿,上巖依山而建有水觀音亭、卧佛亭、法堂、雲水堂等建築。寺內供奉的卧佛及十八羅漢為緬甸所贈。一座嶄新的高大敞亮的化成禪寺巍然屹立。寺院現有出家人17位,另有一大批在家人和信士,按制度舉行各項法事活動,香火非常旺盛。也是宜春中心區最著名的文化旅遊勝地和登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