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昌地震

鎖定
中國地震台網測定,4時1分15.0秒,在宜昌市秭歸縣屈原鎮(震中位於北緯30.9度,東經110.8度)發生M4.3級地震。經初步瞭解,秭歸、巴東、興山三縣全部有震感,夷陵區部分地區有感,其中,震中區震感強烈。據秭歸縣政府值班人員反映,地震發生時,似乎有人在推座椅,左右搖晃,部分居民反映家中物品震落在地,不少人驚慌外逃。省地震局統計,此次地震中,秭歸縣屈原鎮天龍村一名小孩頭部被震落瓦片砸傷;香溪河流域的官莊坪村有羣眾反映多處房子出現裂縫,該村3組有1間土坯房局部垮塌;屈原鎮西陵峽村第三社區一預製結構房屋出現裂縫,樓梯間斷裂。地震發生後,省地震局立即啓動應急預案,成立指揮部。昨日,省地震局龔平副局長已率領2個地震宏觀考察組和2個現場流動監測組,趕赴震區開展工作。
中文名
宜昌地震
地震等級
M4.3級
地址位置
宜昌市秭歸縣屈原鎮
震中位置
北緯30.9度,東經110.8度

宜昌地震專家觀點

江城出現的奇怪雲彩與地震無關
宜昌地震 宜昌地震
武漢宜昌不會有大的地震,秭歸昨日地震與20日在武漢上空出現的奇怪雲彩是否有關?對此,氣象專家和地質專家都認為,從科研研究上説,兩者之間沒有關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地質專家介紹,對於“地震雲”,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説法,只在民間有較多研究者。國內主流地質專家對“地震雲”與地震之間的研究非常缺乏,因此,當前對於這類奇怪雲層的解釋多是從氣象學的角度出發。“但地震發生前,地殼內的熱量的釋放對空氣中的水汽和大氣温度的影響,以及其他地殼外環境的變化應該是有的。”這位專家説,這值得研究探索。 [1] 
構造地質學家、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德威博士昨日表示,根據地震部門的測定,秭歸縣前兩次弱震的震源深度都比較淺,不屬於由於地質構造原因造成的構造地震,而是屬於非構造地震,不會帶來強震。另外,我省包括武漢、宜昌在內等地區都屬於揚子地塊,該地塊不屬於任何地震帶,也不在活動的地質斷裂帶上,從地質結構看,今後武漢、宜昌等地應該不會發生大的地震。

宜昌地震事件影響

三峽大壩未受影響
中國三峽總公司表示,震中距三峽大壩較近,約30公里,但三峽大壩抗震級別較高,樞紐未受到任何影響。初步檢查結果表明,樞紐工程運行一切正常,沒有出現任何問題。秭歸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鄭之問介紹,判斷,地震震中大致在三峽庫區支流香溪河沿岸,該縣已派出多支隊伍趕赴現場。

宜昌地震謠傳

因謠傳宜昌要發地震,昨晚宜昌城區小溪塔一帶街頭,擠滿了躲避“地震”的市民。昨晚11時01分,宜昌市地震局緊急在三峽電視台上飛播字幕闢謠。
當晚,本報新聞熱線不斷接到市民來電詢問,小溪塔城區是不是有地震?據來電市民稱,昨天下午,地震謠言就傳得相當廣泛,先是説下午3點有地震,最後説半夜將發生。
記者瞭解到,從當天下午起,許多聽到傳言的市民成羣結隊地跑到了大街上和江邊的大道上躲避。
昨夜22時44分,記者就此採訪宜昌市地震局局長李侃寧時,他説:“宜昌今天有地震的説法純屬謠言,這一謠言干擾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李局長説:“興山縣有的學校聽説了這一謠言,信以為真,當晚要求學生不要到校,這一行為強化了謠言。”昨夜,興山縣城也有一些居民在街上躲避所謂的地震。
昨晚11時,雖經勸説,仍有許多市民滯留街頭,當地民警趕到了小溪塔第二小學一帶現場維持秩序。11時01分,宜昌市地震局緊急在三峽電視台飛播字幕進行闢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