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宜城市博物館

鎖定
宜城博物館,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中華大道9號,佔地面積22544平方米,建築面積5990多平方米,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隸屬於宜城市文化旅遊和新聞出版局,是一所社會科學類歷史專題博物館。 [1-2] 
1982年2月2日,成立宜城縣博物館;1993年10月1日,宜城縣博物館正式開館;1994年9月,“宜城縣博物館”更名為“宜城市博物館”;2010年5月,宜城博物館遷至中華大道9號。 [5]  截至2019年末,宜城市博物館藏品有11213件/套,其中珍貴文物337件/套,舉辦展覽2個,開展教育活動10次,參觀人數11.7萬人次。 [3] 
2013年5月,宜城市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2013年11月,宜城市博物館被湖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授予AAA級旅遊景區。 [2] 
中文名
宜城市博物館
外文名
Yicheng County Museum
地理位置
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中華大道9號
佔地面積
22544 m²
類    別
社會科學類歷史專題博物館
景點級別
AAA級
投用時間
1982年2月2日
開放時間
9:00一17:00週一閉館
門票價格
免費
藏品數量
11213件/套(截至2019年末)

宜城市博物館歷史沿革

1982年2月2日,經原宜城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宜城縣博物館,與原縣文化館合署辦公(宜政文[1982]2號)。
1984年4月,宜城縣博物館與宜城縣文化館分離,成立了宜城縣博物館黨支部,原宜城縣文化局黨委委派了書記、館長,先後在原宜城縣曲劇團、宜城縣文化局借房辦公。
1988年上半年,開始宜城博物館的選址、設計、圈地工作。
1990年下半年,破土興建宜城縣博物館陳列樓。
1993年夏,宜城縣博物館峻工;同年10月1日,宜城縣博物館正式開館。
1994年9月,宜城撤縣建市,“宜城縣博物館”更名為“宜城市博物館”。
2010年5月,宜城市博物館遷至中華大道9號;同年12月28日,宜城市博物館新館文物陳列面向社會開館試運行。
2015年6月,經宜城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研究調整,將“宜城市楚皇城文物保護工作站”併入“宜城市博物館”,對外保留牌子(宜機編〔2015〕52號)。 [4] 

宜城市博物館建築格局

宜城市博物館佈局

宜城市博物館是一座現代建築與仿古建築相結合,集教育、觀賞、遊樂於一體的新時代博物館,佔地面積22544平方米,建築面積5990多平方米,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
宜城市博物館佈局呈四合院式,內設亭廊水榭,由主入口區、主館區、副館區幾部分組成。主入口區位於佈局的中軸線上,由門衞室、入口、文化廣場組成,其後為主館區,主館區後面是副館區。用地面積3500平方米;主館區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副館區佔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主要用來展示書畫、玉石、交流展覽、文物庫房等;辦公區佔地面積3500平方米主要用於接待、後勤、辦公、文物研究及處理等。 [5] 

宜城市博物館展廳

  • 綜述
宜城市博物館先後舉辦過《楚國車馬坑》《館藏曆史文物》和《楚風漢韻》三個基本陳列及多項專題陳列。 [2] 
  • 基本陳列
宜城市博物館《楚國車馬陪葬坑》陳列
《楚國車馬陪葬坑》陳列以羅家崗車馬陪葬坑為主,宜城境內出土的車馬器和東漢以前各個時期的車子構造圖為輔,向觀眾展示了楚國車馬陪葬的形制、葬式以歷史上車子結構演變的軌跡。 [5] 
宜城市博物館《館藏曆史文物》陳列
《館藏曆史文物》陳列分“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銅鏡”“兵器”五個部分,展出宜城境內出土的歷史文物,較為清晰、形象地揭示了宜城地區的歷史發展軌跡,展示了歷史上生活在宜城這塊土地上的先人們的聰明才智。 [5] 
宜城市博物館《楚風漢韻》陳列
《楚風漢韻》陳列主要是展出宜城地區出土的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的文物。分車轔馬蕭、楚都雄風、陪都歲月、大漢名城、天地精華、羣星璀璨六個單元,突出地展示、宣傳了宜城博物館自建館以來的田野考古與科學研究成果,着力體現宜城是楚文化騰飛的搖籃,是楚國名都,宋玉故里以及楚文化對秦漢文化的影響。2011年12月該陳列獲得湖北省文物局“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優秀陳列展”最佳創意獎。 [2] 

宜城市博物館館藏文物

宜城市博物館綜述

宜城市博物館藏品主要通過徵集、考古發掘、捐贈、收購等途徑取得。館藏文物主要為遺址、墓地出土文物。文物藏品分為石器、陶瓷器、銅器、鐵器、石雕、金銀器、玉器、其它等八類。 [5]  截至2019年末,宜城市博物館藏品有11213件/套,其中珍貴文物337件/套。 [3] 

宜城市博物館重要藏品

宜城市博物館重要藏品有:東漢線刻龍風紋細頸銅瓶;春秋鑲嵌龍紋銅盞;戰國鑲嵌龍紋銅敦;東漢禽獸規矩銘文銅鏡;東漢鳥獸紋銘文銅鏡;六朝“長宜高官”銅鏡;春秋早期竊曲紋銅方壺;戰國中期鑲嵌龍紋銅蓋豆;春秋中期蟠虺紋銅簋;戰國“竟之羨”銅鼎;戰國競之羨銅鼎;西漢舞樂白玉人。 [5] 
宜城市博物館重要藏品
宜城市博物館玉人
展品為漢代。由一塊淡綠色玉雕刻而成的舞女,身着長裙,左手舉至頭頂上,右手從腰部曲伸到身體的左側,下肢微成“S”形。宜城市博物館銅敦 由器蓋和器底兩部分扣合而成,呈橢球形。器蓋和器底的附件和紋飾相同,器蓋口沿上附三個等距的呈獸面形的扣。
玉人 玉人
宜城市博物館銅鼎
子口內斂,體寬,淺腹,圜底,高獸面蹄足,附“Ω”耳。呈扁球體蓋,蓋中央鑄造一套環,蓋上附三個卧牛紐。蓋、腹鑄銘文“競之羕之少鼎”。
銅敦-戰國 銅敦-戰國
展品為宋代文物,通高4.2釐米、口徑13.1釐米、底徑5釐米;重130克。侈口,斗笠形小圈足。外飾荷葉紋,碗內有雞心。縮釉。
宋笠式青白瓷碗 宋笠式青白瓷碗
春秋銅盞
展品為春秋時期文物,盤口微斂,平沿外折,方唇,淺腹,平底,三矮足。器身附圓耳四個,兩對稱圓環。腹上飾兩週蟠螭紋,腹與底轉折處飾一週綯索紋,底上飾一週三角形雲紋。匜為獸首流,扁圓腹。流上一扳,流飾蟠螭紋,腹飾兩週蟠虺紋。
銅盞-春秋 銅盞-春秋
兩週之際陶鬲
展品為兩週之際文物,通高29.2釐米、口徑31.2釐米。褐陶。折沿,尖唇微上聳,弧腹下部內收,癟襠較高。鬲內壁有輪制時留下的劃道,外飾繩紋,足跟有刀削修痕跡
陶鬲-春秋 陶鬲-春秋
清龍形玉帶鈎
展品為清代文物,通長10.6釐米。白玉泛青。鈎首為龍頭形,尾端扁圓。體下附一圓扣,上部透雕一龍,口銜靈芝草。紋飾刻畫精細。
玉器 玉器
展品為唐代文物,通長14.9釐米,寬19.4×18釐米。體似鳳字,上下為長坡形,兩邊有橫欄杆,底有兩條對稱長方形座。石質有脱落。
石硯 石硯
參考資料 [5]  [7] 

宜城市博物館藏品保護

宜城市博物館建有專門的文物庫房和配備相應的保護設施,嚴格按照《藏品管理辦法》的各項規定進行管埋。具有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的一、二、三級藏品,經省級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組的嚴格鑑定,均建立文物藏品檔案和電子文本;藏品的保管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賬目清楚、鑑定確切、編目詳明;運用傳統方法對一些破損藏品器物進行修復保存。 [5] 

宜城市博物館文化活動

宜城市博物館綜述

宜城市博物館不斷開展交流合作活動,利用館藏文物進行陳列和科學研究,展示研究成果,宣傳文物法律、法規,保護宜城市境內的物質文化遺產,為宜城的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2] 

宜城市博物館學術研究

宜城市博物館先後有5篇發掘報告和20多篇研究文章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其中2000年,《宜城郭家崗遺址發掘報告》獲湖北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2001年,“塑膠泥修復古陶瓷工藝和古陶瓷修復簡易方法”獲首屆中國古陶瓷修復技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2005年,《玻璃膠修復文物做舊新方法》獲湖北省藝術科研成果優秀獎;2006年《古陶瓷修復方法》獲宜城市第五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2] 

宜城市博物館重要活動

1988年11月18—20日,宜城市博物館與武漢大學聯合舉辦“楚國曆史與文化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共有八個國家或地區的學者95人與會,交流論文61篇。
2002年9月,宜城市博物館與宜城市政府聯合舉辦“湖北省楚國曆史文化學會學術研討會”,共有學者84人與會,交流論文48篇。
2000年10月16日,湖北省考古所及法國考古專家來宜城市博物館參觀交流。
2006年12月、2007年10月,宜城市博物館二次與武漢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聯合在宜城境內進行田野考古調查,探討楚國都城與楚文化的發展、演變關係。 [5] 

宜城市博物館所獲榮譽

2013年5月,宜城市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2] 
2013年11月,湖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授予宜城市博物館AAA級旅遊景區。 [2] 

宜城市博物館機構設置

單位性質:社會公益性國營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地方財政(縣級)全額撥款。
機構設置:博物館現有工作人員13人,內設考古部、保管部、陳列部、內保股、辦公室五個部門。
人員編制、組成:核定人員編制12人,實有人員12人。專業技術人員6人中,文博專業技術人員5人。
觀眾接待:年觀眾人數約50000人次。
歷任館長:肖冠英(1984.4.27一1986.8.14);詹務正(1986.8.15-1990.5.7);李福新(1990.5.8—2003.10.17);王勇(2003.10.18)。 [5] 

宜城市博物館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宜城市博物館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宜城大道9號。 [6] 
  • 交通指引
公共交通:宜城6路、4路、3路均可到達宜城博物館,步行到達。
  • 開放時間
9:00一17:00,週一閉館。 [2] 
  • 門票價格
免費。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