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定陶靈聖湖漢墓

鎖定
西漢晚期墓葬。位於山東省定陶縣大李家村。
該地原有3處大型封土,1999年曾清理一座大型券頂石室墓。2010年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發掘3處封土中最大的一處,清理出一座具有斜坡墓道的大型黃腸題湊木槨墓。包括前、中、後三個墓室和側室、門道、迴廊、外藏室、題湊牆等。建築結構複雜,保存完整,估計使用木材達2 200立方米以上。黃腸木之間用榫卯連接,門扉上下用青銅構件固定,木槨頂部與周邊用青磚封護,周圍有大量積沙。墓葬中出土大量具有文字的墓磚。推測此墓墓主為西漢定陶王劉康的王后丁姬。該墓為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大型“黃腸題湊”墓葬,是研究漢代黃腸題湊墓制的珍貴資料。 [1] 

定陶靈聖湖漢墓墓葬結構

墓葬現存封土分兩部分。核心部分位於墓室上部,呈三層台基式,逐級上收,平面基本呈方形;外圍鋪以斜坡式堆築夯土封護。封土直徑約150米。從夯窩判斷,所用工具為平頭夯具,有的是集束棍夯,有的成排成列夯築。 [2] 
該墓葬屬於“甲”字形大型木槨墓。墓道為斜坡式,東向,兩側帶有二層台。墓坑近方形,邊長28.3-28.46米,四壁版築而成,屬於地上墓室。墓坑口四周邊緣分佈26個等距柱洞。墓坑上部封填厚1米多的細砂及青膏泥。墓坑內四周積砂,積砂槽內有12根與外圍柱洞相對應的立柱。 [2] 
墓室近方形,邊長約23米,頂部及四周用青磚壘砌封護,頂部兩層青磚下,有薄木板編制覆蓋墓室頂部第一層枋木。木槨室包括黃腸題湊、迴廊外12個側室、迴廊、前室、中室、後室以及前、中、後三室的8個耳室、各室間甬道以及4個門道。前後室的耳室各有一壁龕。中室內有一漆木棺。整個墓室結構南北對稱。外圍的黃腸木20994根,長1.15米。各側室壁皆為黃腸木壘砌,長約70釐米,共12006根。迴廊內、中室四周也由長約1.15米的黃腸木疊壘,共2412根。黃腸木基本都是三根薄枋木穿榫連接成一組。槨室頂部及底部各壘砌5層寬窄不均、厚30-40釐米的枋木。木材總量約2200餘立方米。木質保存較好。封護墓室的頂部及周邊的青磚皆為草拌泥質,絕大多數磚上有朱書、墨書、刻劃文字以及符號、戳印紋等。文字內容絕大多數為人名,另有少量“山陽昌邑東煬裏”等地名以及數字。初步觀察,磚上涉及的人名姓氏多達30與種。 [2] 

定陶靈聖湖漢墓研究價值

該墓葬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好、時代大致明確,很可能是“黃腸題湊”葬制發展到最為成熟的晚期階段的典型代表。其複雜的墓葬結構、考究的建築都反映出墓主人身份至少屬於王一級,但其規格又明顯高於以往發現的同時期的漢代諸侯王墓。這對於推斷墓主人的身份和定陶王室與西漢王朝的關係具有重要價值。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