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定城縣

鎖定
北齊在今潢川南城新置弋陽郡,與原弋陽郡(治今隆古黃國故城)南北相望,出現南北弋陽。武平元年(570年),省北弋陽入南弋陽,更名定城,即弋陽郡治定此城。旋即省幷州郡,改弋陽郡為南郢州,不久定城縣省入南、北2弋陽縣,以後南、北弋陽合併,復改稱定城縣。陳宜帝太建十一年北齊、北周為弋陽郡治。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陽郡為光州,定城為弦州治。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廢弦州復定城,隸光州。太極元年(712年)後歷唐、五代、北宋、南宋、元皆為光州治。明洪武時廢縣入光州,以州代縣,州管實土。 [1] 
中文名
定城縣
時    代
北齊
地    址
今河南潢川縣
後改為
光州
歷史沿革
概述
北齊時在今河南潢川縣置定城縣,屬定城郡;又置南郢州,定城縣為州治,不久定城縣省入南、北2弋陽縣,以後南、北弋陽合併,復改稱定城縣。隋朝開皇初年仍置定城縣,均為弋陽郡治。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陽郡為光州,以定城縣置弦州,貞觀元年(627年)州廢,縣屬光州,太極元年(712年)將光州州治復遷至此地,定城遂兼為州治所在地。五代十國時期,十國中的吳、南唐和五代中的後周均在此置光州。北宋時定城縣屬淮南西路光州,兼為州治。南宋時政區建制及隸屬仍依北宋之制。元朝時定城縣屬汝寧府光州,兼為州治。明初廢定城縣省入光州,以州代縣,州管實土。 [2] 
前身為弋陽郡治弋陽縣
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建置不一,弋地歸屬多變。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弋陽郡屬宋地,仍轄弋陽、期思、安豐3縣,隸豫州。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以豫部蠻民居地立茹由、樂安、光城、雩婁、邊城、史水、開化7縣,均隸屬弋陽郡,時置弋陽太守。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分弋陽郡立光城左郡。八年(464年)省光城左郡為縣,仍隸弋陽郡。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弋地歸齊,弋陽郡領弋陽、期思、南新息、上蔡、平輿5縣,隸豫州。明帝建武三年(496年),弋陽太守投降北魏,弋陽郡改屬北魏,時僅領弋陽1縣。梁簡文帝大寶元年(550年),高洋代東魏自立,國號齊,弋地改屬北齊。
改弋陽縣為定城縣,即弋陽郡治定此城之意
北齊文宣謂:“百室之名,便立州邑,三户之名,空張郡目。”當時在今潢川南城新置弋陽郡,與原弋陽郡南北相望,出現南北弋陽。《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四冊59頁-60頁圖示,弋陽郡、潢川同為一處,此前歷代弋陽郡址均圖標在潢川之西北處黃國故城。武平元年(570年),省北弋陽入南弋陽,更名定城,即弋陽郡治定此城。歷為都城、郡治的北弋陽易名隆古,頗有興隆古城之意。旋即,省幷州郡,改弋陽郡為南郢州,領屬與北魏同。陳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北周靜帝攻佔定城,改弋陽郡為淮南郡,省定城為郡治。 [1] 
唐改弋陽郡為光州後不久復為光州州治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淮南郡,直屬光州。大業三年(607年)光州改為弋陽郡,復定城縣,郡統光山、定城、殷城、固始、期思、樂安6縣。唐承隋業,置州縣猶多。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弋陽郡為光州,治光山;以定城為弦州,置總管府(未幾罷之),領定城縣。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廢弦州,復定城,隸光州。睿宗太極元年(712年),光州州府復遷回定城縣治弋陽城;州轄定城(弋陽)、光山、固始、仙居、殷城5縣,隸淮南道。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光州為弋陽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光州,隸淮南西道。五代十國期間: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年)光州歸後梁,乾化二年(912年)屬吳國,後晉高祖天福二年(937年)隸南唐,後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年)入後周;沿襲唐制,轄隸依故。 [2] 
唐宋元均為光州治
宋代,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改道為路,光州隸淮南西路,治定城縣,領定城、固始、光山、仙居4縣。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升光州為光山軍,治定城縣,領屬不變。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為避金太子光瑛諱,改光州為蔣州;三十一年乞復其舊。寧宗慶元元年(1195年)。建州城為南北兩城。南城為縣治、北城為州治。照宗嘉熙元年(1237年),兵亂徙治金剛台;度宗鹹淳四年(1268年),台毀於戰,治返光州。
元代,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置光州招討司,十二年屬蘄黃宜慰司;二十三年歸淮西宣慰司。三十年隸汝寧府,領定城、光山、固始3縣,屬河南行省轄地。 [1] 
明初廢定城縣改為光州
明代,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廢定城縣入光州,以州代縣,州管實土。此後再無定城縣稱謂,定城縣域範圍即屬光州疆域範圍,南北城統稱光州城,光州為散州屬汝寧府(不轄縣)。
清代初沿明制,光州依屬汝寧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詔升光州為直隸州,直隸河南布政使司,轄4縣。
民國初,廢州設道尹。1913年3月1日,國務院批准改光州為潢川縣。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