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官莊湖西瓜

鎖定
官莊湖西瓜,湖北省荊門市鍾祥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官莊湖西瓜種植區域內屬於北亞熱帶潮濕性大陸季風氣候,屬典型的南北氣候過渡帶。水熱條件較好,光照充足,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冬少嚴寒,夏無酷暑,終年濕潤的特點。官莊湖西瓜果實圓球型,果型指數約1.0;花皮,綠底覆墨綠條帶,外形美觀;沙瓤,味甜,口感好;瓜瓤紅色,瓤色均勻一致;單果重約3.5-5.5千克;果皮厚度約1.0釐米,可食率高。商品性好。 [1] 
2017年12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官莊湖西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中文名
官莊湖西瓜
產地名稱
湖北省荊門市鍾祥市
品質特點
綠底覆墨綠條帶,外形美觀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2017年第2620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7年12月22日

官莊湖西瓜產品特點

官莊湖西瓜品質特性

官莊湖西瓜 官莊湖西瓜
官莊湖西瓜果實圓球型,果型指數約1.0;花皮,綠底覆墨綠條帶,外形美觀;沙瓤,味甜,口感好;瓜瓤紅色,瓤色均勻一致;單果重約3.5-5.5千克;果皮厚度約1.0釐米,可食率高。商品性好。官莊湖西瓜總糖≧8.0%,可溶性固形物≥9.5%,總酸含量≦0.35%,維生素C≧40毫克。 [1] 

官莊湖西瓜藥用價值

本經逢源》記載:西瓜能引心包之熱,從小腸、膀胱下瀉。能解太陽、陽明中暍及熱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湯”之稱,白虎湯為漢傷寒論方,功能清熱生津,解渴除煩,即指西瓜皮與其同功之喻。而春、夏伏氣發瘟熱,覓得隔年收藏者啖之,如湯沃雪。《松漠記聞》雲:有人苦於目病,令以西瓜切片曝乾,日日服之,遂愈,由其性冷降火故也。

官莊湖西瓜產地環境

官莊湖西瓜土壤地貌

官莊湖西瓜 官莊湖西瓜
官莊湖土壤分佈為西沙、北粘、中部壤土,pH值5.6-7.5,西部屬河流沖積物,土地積有厚10米左右的沙質土壤,富含西瓜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土壤疏鬆,富含有機質,透氣性好。適宜種植區屬屬崗邊湖形,自然分割為平原湖區和丘陵高阜兩種單元,境內最高海拔60米,最低海拔47.5米。種植區遠離交通幹線,無工礦企業、醫院、垃圾處理場等污染源。人畜生活垃圾全部進入沼氣池處理後排放。 [1] 

官莊湖西瓜水文情況

官莊湖境內水資源豐富,除有漢江、長壽河兩大水系外,還有商家湖、廟家湖、官汊湖、幸湖、林家湖等五湖水庫,提供充足灌溉源同時,地下水資源豐富,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沒有工礦企業污染源,水質清澈、純淨,是理想的官莊湖西瓜生產用水。 [1] 

官莊湖西瓜氣候情況

官莊湖西瓜種植區域內屬於北亞熱帶潮濕性大陸季風氣候,屬典型的南北氣候過渡帶。水熱條件較好,光照充足,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冬少嚴寒,夏無酷暑,終年濕潤的特點。年平均氣温15.9℃,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温3℃,最低氣温為-13.9℃,最熱月為7-8月,平均氣温27.8℃,最高氣温39.7℃,全年無霜期233-250天,初霜日一般在11月11日-12月9日,終霜日2月16-18日。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最高年降水量1555.6毫米。年日照時數2100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112千卡/釐米。全年盛行南北風,其中4-8月多為南風,年平均風速為3米/秒,具有適宜官莊湖西瓜生長的良好氣候條件。 [1] 
官莊湖西瓜 官莊湖西瓜

官莊湖西瓜歷史淵源

1990年以來,鍾祥市以發展西瓜產業為主導產業,引導瓜農種植新品種。
2014年,鍾祥市成立官莊湖西瓜種植專業合作社。
2015年,官莊湖西瓜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湖北省農科院合作種植吊蔓瓜。 [3] 
官莊湖西瓜 官莊湖西瓜

官莊湖西瓜生產情況

早在20世紀90年代,西瓜種植就發展到4萬畝,具有“西瓜之鄉”的美譽。 [3] 
2017年,鍾祥市官莊湖西瓜種植面積30000畝,生產優質官莊湖西瓜10萬噸。 [1] 

官莊湖西瓜產品榮譽

2017年12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官莊湖西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 
官莊湖西瓜 官莊湖西瓜

官莊湖西瓜地理標誌

官莊湖西瓜地域保護範圍

官莊湖西瓜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鍾祥市所轄官莊湖管理區,包括中山分場、商湖分場、林湖分場、田湖分場4個分場27個生產隊。地理座標為東經112°25′15″-112°37′17″,北緯31°15′22″-31°19′41″。 [2] 

官莊湖西瓜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官莊湖西瓜生產基地選擇光照充足,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透氣性好、排灌便利、有機質含量高的黃棕壤為宜。生產區域內無污染,生態條件良好遠離工礦企業,灌溉用水清潔,空氣清新。
(2)品種選擇:官莊湖西瓜選用經審定推廣的,生育期適宜,抗逆性強、耐病性好、產量高、品質優的品種早佳84-24為主。
(3)生產過程管理:官莊湖西瓜生產過程嚴格按照已建立的《官莊湖西瓜地理標誌質量控制技術規範)》操作,尤其要注重以下環節:
A基地選擇
選擇無污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要求光照充足、排灌便利,土壤要求土層深厚、肥沃、透氣性好、有機質含量高;土壤pH值5.6-7.5。遠離工礦企業,灌溉用水清潔。
土壤環境、水質、大氣質量及其它達到NY5110-2002無公害食品西瓜的規定要求。
B種植技術
①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播種時間:生產上以推廣嫁接苗為主。砧木(葫蘆)提前半月播種。其中塑料大中棚(早熟)栽培12月中下旬播,小拱棚栽培元月中旬播;接穗大中棚栽培元月上旬播,小拱棚栽培2月上旬播。
種子處理:葫蘆、西瓜種子均用55℃熱水燙種10-15分鐘,讓其自然冷卻後浸泡12小時,用紗網包裹反覆搓洗後催芽。葫蘆、西瓜種子均放在30-32℃、無籽西瓜32-33℃催芽箱中催芽,每6-8小時清洗一次,催芽至種子露白止。
建苗牀:在大跨度為5-6米大中棚建苗牀,長度不限,整平畦面後鋪地膜保温,將育苗基質噴水適量填充在穴盤內,均勻擺放地膜上。
播種:用手指或器具在每個盤孔中間按壓成播種穴,每穴播一粒有芽種,均勻覆蓋一層基質以不見種子為度,並用噴壺或噴霧器適量噴水。
覆膜保温保濕:播後在畦面覆蓋一層地膜保温保濕,加蓋小拱棚保温,出苗前保持棚內温度30℃左右,陰天和夜晚小拱棚內採取電輔加熱,如電加温熱、燈泡增温。
嫁接:葫蘆苗一葉一心、西瓜子葉期嫁接,用刀片剔除葫蘆苗的生長點,用竹籤成30度角斜插,深度以剛穿過表皮為宜,西瓜在子葉下1-1.5釐米處斜切成30度,拔出竹籤迅速插入西瓜苗。
苗牀管理:嫁接後迅速在苗牀上平蓋一層地膜保濕,保持牀温20-25℃,約3-4天傷口癒合後揭除地膜。晴天棚温保持25℃左右,陰天和夜晚電輔加熱,小拱棚上加蓋草簾保温防凍。大棚內用毛竹搭建中棚,覆蓋農膜保温防凍。
②、搭棚整地
建棚:搭建跨度5-6米的水泥骨架大棚,頂高2.1-2.2米,長度不限,以60-80米為宜。
整地:提前1-2個月翻耕熟化土壤。地爬式栽培5-6米寬大中棚整地兩廂,分別覆蓋2-2.5米地膜;小拱棚栽培2.5米包溝開廂作畦,覆蓋2-2.5米地膜。覆地膜前預放置灌溉用的塑料軟管,每廂1根,放置距定植穴20-30釐米處。搭架栽培按1.2米包溝開廂作畦,覆蓋1米地膜,畦中間預放置灌溉用的塑料軟管1根。
施基肥:定植前10-15天施入基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千克、硫酸鉀複合肥65千克、硼肥0.5千克。有機肥撒施,複合肥、硼肥帶狀施肥於栽培畦中間。
覆棚膜:大中棚栽培以裙膜通風方式覆膜,覆蓋0.06-0.08毫米厚的無滴膜,6米跨度大棚頂膜幅寬6.6米,5米跨度大棚頂膜寬5.7米,裙膜寬均為1米,用壓膜線固定棚膜。提前7-10天蓋膜,提高棚內地温。
③、定植
大中棚2月中旬,小拱棚3月中下旬,搶晴天定植。每廂居中定植一行,每667平方米定植1300-1500株,露地覆膜打孔每667平方米定植600-700株。定植後及時澆足定根水,插竹片搭建小拱棚,覆蓋2-2.5米農膜保温防寒。
④、田間管理
控温:大中棚栽培,在小拱棚上覆蓋草簾保温,草簾早揭晚蓋。根據天氣變化,大中棚調節裙膜與頂膜之間通風口的大小,小拱棚栽培方式通過調節兩頭農膜及側面開通風口控制棚內温度,晴天棚温28-35℃,陰天保温為主,夜晚10-15℃。大中棚栽培4月中下旬拆除小拱棚,6月中旬拆除裙膜,保留頂膜防雨;小拱棚栽培4月下旬,平均氣温穩定在20℃左右,棚膜影響瓜蔓生長時,揭除蓋膜。
灌水:根據土壤墒情適時補水,晴天澆水為宜。
追肥:定植成活後在澆水的同時衝施硫酸鉀1-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量2千克;蔓長40釐米左右每667平方米衝施硫酸鉀4千克;瓜座穩後每667平方米衝施硫酸鉀8千克;第一批瓜採收後每667平方米衝施硫酸鉀複合肥20千克促進植株生長,再收一批瓜。
整枝壓蔓:地爬式栽培雙蔓整枝,主蔓長約30-40釐米時保留主蔓和一條健壯子蔓,多餘的子蔓及時去掉,整枝宜選晴天進行。兩條蔓與定植行成一定角度引向栽培畦的兩邊,使之在畦面分布均勻,主蔓和子蔓上的側蔓及時去掉;蔓長60-70釐米時,在50釐米左右壓蔓,以後每隔40-50釐米壓一次,座瓜節位前後隔1-2節壓蔓。
吊蔓:大棚搭架栽培單蔓整枝,蔓長約30-40釐米時,用塑料繩吊蔓,人工將瓜蔓沿塑料繩向上纏繞。
人工授粉: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座瓜,於早晨7-9時採摘當天開放的雄花,人工授粉,促進座瓜,標籤註明授粉日期。
吊瓜:大棚搭架式栽培,幼瓜已坐穩,果實約0.5千克,用塑料網袋吊瓜。
⑤、病蟲防治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
主要蟲害:蚜蟲、白粉蝨;
主要病害:早期疫病、炭疽病,中後期白粉病、蔓枯病。
具體防治治措施:
農業防治:一是實行水旱輪作,減少病蟲發生;嫁接換根,防治土傳病害;二是加強田間管理,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蟲能力。
物理防治:露地每10005-13740平方米(15-20畝)安裝一盞頻振式殺蟲燈、大棚內每667平方米掛40×25釐米的黃板40塊誘殺蚜蟲、粉蝨。
藥劑防治:蚜蟲用10%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蝨用10%撲蝨靈乳油1000倍液防治。
疫病發病初期用72%杜邦克露700倍液噴霧,5-7天一次,連續2-3次;炭疽病、白粉病發病初期用1:1:200波爾多液噴霧,5-7天一次,連續2-3次;蔓枯病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噴霧,5-7天一次,連續2-3次。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
①、採收時期
第一批瓜開花後約30天左右,第二批瓜開花後約26天左右,且果麪條紋明顯,卷鬚枯萎,果柄茸毛脱落,即可採收上市。採收前20天停止使用任何農藥;採收時要一果兩剪,保留一段莖蔓。
②、採後處理
官莊湖西瓜採收後輕拿輕放,防日曬、防雨淋。並按大小、着色程度等進行嚴格分級,裝入果箱,存放專用倉庫內,並確保陰涼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分級包裝、保鮮運輸:包裝材料清潔衞生,無毒、無異味,註明品種、產地、商標及已獲得農產品認證的標誌後進行外銷。
(5)生產記錄要求
官莊湖西瓜生產的全過程,要建立生產、投入品記錄檔案,專人負責,全面記載每個生產環節技術措施並妥善保存,以備查閲。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質量安全規定:官莊湖西瓜執行《無公害食品西瓜NY5110-2002》標準。
  • 標誌使用規定
官莊湖西瓜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官莊湖西瓜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鍾祥市官莊湖管理區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