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官會響鑼

鎖定
官會響鑼,河南省項城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官會響鑼是一種以銅鑼為道具的民間舞蹈形式,它在河南省項城市流傳甚廣,至21世紀10年代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傳説清代乾隆年間皇帝下江南體察民情,安徽、河南、山東一帶的官員到官會迎接。當地村民將鑼和舞蹈連在一起,編排出響鑼舞以歡迎皇帝。舞蹈得到官員和民眾的一致認可,就此形成固定樣式,代代相傳。數百年來,官會響鑼一直活躍於豫東廣大農村地區,在紅白喜事和廟會慶典活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深受地方民眾的喜愛。
2008年,官會響鑼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Ⅲ-51。 [1] 
中文名
官會響鑼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申報地區
河南省項城市
遺產編號
Ⅲ-51
遺產類型
傳統舞蹈

官會響鑼歷史淵源

官會響鑼
官會響鑼(5張)
官會鎮位於今河南省項城市南部,距離縣城二三十公里,原名荒蕪店。據載,當時民謠稱“有女不嫁荒蕪坡,莊稼少,槐草多,曬黃頭髮漚爛腳”。就是這個十年九淹的偏僻小鎮荒蕪店,傳説在清朝乾隆年間,皇帝下江南體察民情,安徽、河南、山東一帶的官員到此迎接。路過官會這個地方,當地有個很有名氣的秀才叫王子由,把鑼和舞連到一起,精心組織了一套大鑼的演奏及表演,集合了幾十名打鑼藝人。用響鑼舞來歡迎乾隆皇帝,得到了老百姓和官員們的支持和認可,乾隆也非常高興,從此官會響鑼就流傳下來。
1998年,《官會響鑼》受到文藝工作者的關注,同年,《官會響鑼》參加河南省第七屆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一舉榮獲編導、作曲、表演、輔導4項金獎。
1999年7月,由《官會響鑼》改編的《鑼龍》,參加河南省舞龍大賽,榮獲此次大賽所設的惟一一塊金牌,被授為“中原第一龍”稱號。同年12月,《鑼龍》赴京參加演出,榮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最高獎“山花獎”,並應邀參加在天安門廣場舉辦的慶澳門迴歸大型廣場晚會。
2010年9月,在山西大同市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九屆中國大同雲岡文化藝術節上,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官會響鑼》改編的《中原鑼舞》代表河南省參賽一舉奪得銀獎。 [2] 

官會響鑼舞蹈特色

官會響鑼表演形式

在表演形式上,除了保留原有鑼舞的精彩段落外,又糅合了“二龍戲珠”、“龍擺尾”、“龍翻滾”、“龍盤柱”、“跳龍門”、“龍穿洞”等12套表演龍的套路。 [2] 

官會響鑼舞蹈道具

官會響鑼以鑼為道具,組成各種造型,時打時舞,變化微妙,達到了亦似亦不似、不似亦似的藝術境界。鑼的敲奏帶有程式化的特點,主要打法包括“七點鑼”、“九點鑼”、“十二點鑼”、“十六點鑼”、“二十四點鑼”等。 [1] 

官會響鑼舞蹈音樂

官會響鑼中7點鑼的節奏4慢3快,為老百姓紅白喜事時所用;9點鑼的節奏6慢3快,為縣級官員所用,依次還有12點鑼、14點鑼、16點鑼和24點鑼,而24點鑼當時就是為迎接皇帝準備的。 [2] 

官會響鑼傳承保護

官會響鑼傳承價值

獨具豫東風情的官會響鑼表演以強悍矯健的身姿、粗獷豪放的風格和蓬勃向上的氣勢征服觀眾,處處體現出中原文化豪邁奔放的特性,在民俗學、歷史學、社會學、美學等方面的研究中顯示出重要的價值。 [1] 

官會響鑼傳承現狀

當代,官會響鑼這一重要的民間舞蹈藝術樣式傳承乏人,處於瀕危境地,急需搶救保護。 [1] 

官會響鑼傳承人物

王金亮,男,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官會響鑼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項城市申報。 [3] 

官會響鑼保護措施

2019年07月17日,中新網河南新聞記者報道了有關官會響鑼歷史。 [4] 
官會鎮黨委政府在不斷繁榮文化事業的基礎上,着力打造官會響鑼特色文化產業,每年都從有限的經費中撥出專用資金10萬元,用於官會響鑼的開發和保護。 [2]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項城市文化館(項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官會響鑼”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5]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官會響鑼項目保護單位項城市文化館(項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6] 

官會響鑼社會影響

官會響鑼重要演出

1999年12月,《鑼龍》赴京參加演出,並應邀參加在天安門廣場舉辦的慶澳門迴歸大型廣場晚會。 [2] 

官會響鑼榮譽表彰

1998年,《官會響鑼》受到文藝工作者的關注。同年,《官會響鑼》參加河南省第七屆民間音樂舞蹈比賽一舉榮獲編導、作曲、表演、輔導4項金獎。 [2] 
2010年9月,在山西大同市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民間藝術節暨第九屆中國大同雲岡文化藝術節上,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官會響鑼》改編的《中原鑼舞》代表河南省參賽一舉奪得銀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