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宗福先

鎖定
宗福先,1947年2月出生於重慶市,祖籍江蘇省蘇州市常熟縣,中國內地編劇、作家,畢業於上海延安大學。
1978年,創作個人首部話劇《於無聲處》,該話劇獲得中國文化部、全國總工會特別嘉獎 [1]  。1983年,擔任劇情電影《血,總是熱的》的編劇,該片獲得中國戲劇家協會1980年-1981年全國優秀劇本獎 [2]  。1985年,進入上海市作家協會任職 [3]  。1994年,擔任電視劇《大上海屋檐下》的編劇。1997年,擔任戰爭電影《鴉片戰爭》的編劇 [4]  。2003年,擔任第10屆上海市政協委員 [5]  。2004年,擔任中國作家協會第6屆全委會委員 [6]  。2007年,在中國話劇誕生100週年之際,宗福先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榮譽稱號 [7]  。2009年,與江海洋谷白聯合擔任編劇的劇情電影《高考1977》上映,他憑藉該片入圍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編劇獎 [8]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9]  。2011年,擔任話劇《4·11上海夜》的編劇 [10]  。2018年,發表隨筆《《於無聲處》四十年》 [11] 
中文名
宗福先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重慶市
出生日期
1947年2月
畢業院校
上海延安大學
職    業
編劇、作家
代表作品
於無聲處
代表作品
血,總是熱的
鴉片戰爭
高考1977
主要成就
“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榮譽稱號
第10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編劇獎(提名)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編劇獎(提名)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提名)
祖    籍
江蘇省蘇州市常熟縣

宗福先人物經歷

宗福先照片集
宗福先照片集(6張)
1968年,從上海延安大學畢業。之後,進入上海熱處理廠當工人 [12] 
1978年,創作個人首部話劇《於無聲處》,該話劇以1976年的天安門事件為背景,通過兩個家庭、兩代六個人的不同命運,歌頌人民羣眾反抗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鬥爭,獲得中國文化部、全國總工會特別嘉獎 [1] 
1980年,宗福先調入市工人文化宮擔任文藝科幹事 [3] 
1981年,與賀國甫合著話劇《血,總是熱的》 [13] 
1983年,擔任劇情電影《血,總是熱的》的編劇,該片根據同名話劇改編,以1979年中國經濟體制急需變革為背景,講述了江南市鳳凰印染廠廠長羅心剛衝破重重阻力,推進企業改革的故事,該片獲得中國戲劇家協會1980年-1981年全國優秀劇本獎 [2] 
1985年,進入上海市作家協會任職 [3] 
1986年,擔任三幕話劇《傳呼電話》的編劇 [14-15] 
1994年,擔任電視劇《大上海屋檐下》的編劇,該劇由謝晉執導。
1997年,擔任戰爭電影《鴉片戰爭》的編劇,該片由鮑國安蘇民林連昆聯合主演 [4] 
1998年,擔任編劇的犯罪劇《生死之門》播出,該劇由潘虹施大生共同主演 [16] 
2003年,擔任第10屆上海市政協委員 [5]  。2004年,擔任中國作家協會第6屆全委會委員 [6] 
2007年,在中國話劇誕生100週年之際,宗福先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榮譽稱號 [7] 
2009年,擔任年代情感劇《寒夜》的編劇,該劇由孔剛、陳烈聯合執導 [17]  ;同年,與江海洋谷白聯合擔任編劇的劇情電影《高考1977》上映,他憑藉該片入圍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編劇獎 [8]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9] 
2011年,擔任話劇《4·11上海夜》的編劇,該劇以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前夜為時代背景,講述了四個年輕人之間的故事 [10] 
2017年,在期刊《上海採風》上發表隨筆《我的戲劇老師曲信先》 [18] 
2018年,在期刊《上海文學》上發表隨筆《《於無聲處》四十年》 [11] 

宗福先個人生活

宗福先的祖父是大學中文系教授;父親雖然從事航運工作,對古典文學卻有較深造詣;母親是語文教師 [19] 

宗福先主要作品

宗福先編劇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1年
《4·11上海夜》
話劇
2009年
《高考1977》
電影
2009年
《寒夜》
電視劇
1998年
《生死之門》
電視劇
1997年
《鴉片戰爭》
電影
1994年
《大上海屋檐下》
電視劇
1986年
《傳呼電話》
三幕話劇
1983年
《血,總是熱的》
電影
1978年
《於無聲處》
話劇

宗福先文學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出版社
2018年
《《於無聲處》四十年》
隨筆
期刊《上海文學》
2017年
《我的戲劇老師曲信先》
隨筆
期刊《上海採風》
2005年
《於無聲處》
話劇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1年
《血,總是熱的》
話劇
中國戲劇出版社
1978年
《於無聲處》
話劇
人民文學出版社

宗福先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 2010    第10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高考1977    (提名)    
  • 2009    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編劇獎[8]     高考1977    (提名)    
  • 2009    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9]     高考1977    (提名)    
  • 2009    “國家有突出貢獻話劇藝術家”榮譽稱號[7]     (獲獎)    
  • 1982    中國戲劇家協會1980年-1981年全國優秀劇本獎[2]     血,總是熱的    (獲獎)    

宗福先人物評價

宗福先個子不高,瘦瘦的,有些單薄,長長的臉龐,淡淡的眉毛,那雙眼睛不像想象中的那樣明亮、深邃 [20]  (陝西戲劇評)
在話劇《傳呼電話》中,體現了宗福先對自己以往劇作風格的突破和超越,標誌着他把戲劇審美的觀照點,從平視和凝視生活,轉向了俯視和透視生活。這意味着他開始掙脱出傳統戲劇審美思維方式的單向性侷限。正是這種通過對生活自然流程的客觀描述,來完成對生活的總體和動態把握的創作意向,構成了這部作品現代審美意識深化的新層次 [15]  (《中國戲劇》評)
從他的話劇處女作《於無聲處》到《血,總是熱的》,以他“言人之不能言,言人之不敢言”的筆鋒,撥動了觀眾的心絃;以他對生活的真知灼見,挖掘出令人深思的社會問題;以敏鋭的觀察力和捕捉力,探求社會生活豐富 複雜的底藴。他敢於面對嚴峻的現實,但對它的剖析卻絲毫沒有“看透一切”、“事事皆非”的頹喪情緒。因而他的作品既給人以力量,又給人以思考,幽默中見哲理,妙趣中見機鋒 [19]  (《上海戲劇》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