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宗祠

(儒家文化傳統建築)

鎖定
宗祠,即祠堂宗廟、祖廟、祖祠,是供奉與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是我國儒家傳統文化的象徵。宗祠制度,產生於周代。上古時代,宗廟為天子專有,士大夫不得建宗廟。到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即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四龕祠堂。
宗祠,是族權與神權的交織中心。宗祠中的主祭,又稱宗子,管理全族事務,因此稱宗長,還有宗正、宗直等職。宗祠,體現宗法制家國一體的特徵,是凝聚民族團結的場所,它往往是城鄉中規模最宏偉、裝飾最華麗的建築羣體,不但巍峨壯觀,而且還注入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古塔、古橋、古廟宇相映,成為地方上的一大獨特的人文景觀,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中華儒教文化的代表。宗祠,記錄着家族傳統與曾經的輝煌,是家族的聖殿,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宗祠,一般分佈於較重視儒家傳統文化的地區,如福建廣東海南安徽江西浙江(基本分部在浙江南部較多,靠近福建地區)、廣西湖南等南方省份。
中文名
宗祠
別    名
祠堂
宗廟
祖廟等
主要成就
為中華民族奠定發展壯大的基礎
著名宗祠
漳州江氏濟陽堂龍川胡氏宗祠
主要用途
祭祀祖先或先賢
文化思想
儒家傳統文化思想
宗祠代表
吳氏著存堂丁氏宗祠
分佈地區
福建廣東江西浙江廣西等省

宗祠歷史由來

宗祠(zōng cí),又稱宗廟、祖祠、祠堂。是儒教供設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又是從事家族事務活動的地方。“祠堂”一名最早出現於漢代,從秦漢到北宋,有資格建祠堂的不是王公貴族,就是士大夫官員,民間不得立祠。南宋時,理學家朱熹著《家禮》立祠堂之制,創制祠堂以敬祖,民間祠堂已有所發展。
明代頒佈《聖諭六條》,要求百姓“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弟”,並逐漸放寬了民間立祠的限制。民間宗祠真正合法化的契機是明嘉靖年間的“推恩令”,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月,禮部尚書夏言奏請嘉靖帝“推恩”放寬官民祭祖規定,獲得批准,史稱“推恩令”,也被視為對民間敬祖立廟的承認。祠堂才逐漸走向民間,成為各姓族人敬祖議事、教育族人、弘揚社會價值觀的場所。 [3] 

宗祠詞語釋義

詞語讀音:宗祠,拼音:zōng cí
基本解釋,英文:clan hall;clan temple;ancestral hall。
中文:祠堂,是存放家族亡故先輩牌位、舉行家族內各種儀式或處理家族事務的場所。
宗祠,又稱家廟,是同族人祭祀祖先的場所。 清劉大櫆《方氏支祠碑記》:“然吾以為後世之宗祠,猶有先王宗法之遺意,彼其所謂統宗之祠,族人莫不宗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三:“他們也是什麼東西都丟光了,暫時住在水東門的孃家--岑氏宗祠裏。”

宗祠縣誌記載

據清初《光澤縣誌》載,當地“從前各族宗祠無幾,近數十年,凡聚族而居者,城鄉多各建祠。春秋祭祀,序昭穆,崇功德,敬老尊賢,頗有追遠睦族遺意。”(清·乾隆《光澤縣誌》卷四《輿地志·風俗》)一般家族不僅有一族合祀的族祠、宗祠(或稱總祠),族內各房、各支房,往往還有各自的支祠、房祠,以奉祀各直系祖先。
舊時,福建漳州府詔安縣,“居則容膝可安,而必有祖祠、有宗祠、有支祠。”(陳盛韶《問俗錄》卷四《詔安縣》)這一時期的宗祠,大都保留至今。據廈門大學陳支平教授等調查,連城縣新泉鎮的張氏家族,除總祠外,另有支祠24座;惠安縣山腰鎮(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山腰街道)莊氏家族,族眾數萬人,大小祠堂超過100座,其準確座數,連族人也説不清。福州郊區閩侯縣尚幹鎮的林氏家族,族眾近萬人,大小祠堂不下50座。為顯族威省城。
一些同姓氏的大家族,有的合建跨地域大宗祠。民國時期,永定縣(今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鄉村之中,不論大小姓,皆合建祖祠,複合散居各鄉,及徙居各處之同宗,在邑城建祠(民國《永定縣誌》卷十五《禮俗》)。仙遊縣黃氏家族,派下子孫散居30餘村,各地黃姓集議,在縣城合建黃氏大宗祠。福建林氏,是福建人數最多的家族之一。
清初曾會同八閩林氏族人,於福州創林氏大宗祠。此外,在海外及台灣的分支子孫,與鄉土宗祠,也保持了密切聯繫。民國時,漳州許氏家族,居新加坡馬來西亞者,曾聯袂返鄉,倡建新加坡許氏大宗祠。

宗祠建祠講究

祠堂的建築,大多講究風水,通常是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將舊房改建成祠堂;一些家族建宅時,往往先建祠堂。閩北的一些單姓小村落,無力籌建大祠堂,便在村前選址,設牌位,供祖先。祠堂一般多位於正寢(前堂)東側,講究的有三間二外門。正大門,平常不開,只在春秋二祭或族人議大事時開啓。正廳外,有儲藏祭器、遺書的小房子,環繞成一個獨立的建築羣。
普通的祠堂,只有一間正廳,正廳內設4個龕(也有8-10個龕者),龕中置一個櫃,內藏祖宗牌位(稱神主牌),4龕神位依次為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考妣的靈位、姓名、字號。每龕前各設一矮長桌,用以擺放祭品。一些宗祠裏,凡本族新添男丁,要貼張紅紙在柱上,上書×××長子(或次子等)、取名×××,以示到祖先面前報到。如今閩南一些祠堂,大廳正中大木龕中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已被各種遺像所取代。
本房死者,若有子已婚(不屬夭折)者,其遺像,可入祖廳正堂。惠安縣崇武鎮一帶,幾乎所有宗祠廳堂的龍壁,都貼有符篆、“金箔”及用錫箔色紙剪成的鏡、尺、剪刀、雙喜等圖,用以鎮宅。符篆多書“北方玄武大神鎮宅”、“西方白虎大神鎮宅”、“東方青龍大神鎮宅”、“南方朱雀大神鎮宅”等。平日祠堂空屋,有借給家無住房的族人居住,有的族人的靈柩,也寄放在祠中。族人去世,則送香灰入祠。外出族人來謁祖尋根時,必先到祠堂祭拜,而後包上祠堂的香灰及家鄉泥土帶走,以示不忘根本。
《禮記.王制》載:古代天子建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至明代,始准許庶人立始遷祖廟,一般建於宗族聚居的近地,歲時由族長率領族人共同祭祀。也稱祠室、祠堂。《漢書.張禹傳》:“禹年老自治冢塋,起祠室。”《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朝廷大恩,猶當應有祠室,庶母子並食,魂靈有所依庇。”
司馬光《文潞公家廟碑》:“先王之制,自天子至於官師,皆有廟。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居室為後。及秦非笑聖人,蕩滅典禮,務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在都邑則鮮焉。”《紅樓夢》第五三回:“原來寧府西邊另一個院子,黑油柵欄內五間大門,上懸一塊匾,寫着是‘賈氏宗祠’四個大字......進入院中,白石甬路,兩邊皆是蒼松翠柏;月台上設着青綠古銅鼎彝等器......裏邊香燭輝煌,錦帳繡幙,雖列着神主,卻看不真切。只見賈府諸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賈敬主祭;賈赦陪祭,賈珍獻爵;賈璉賈琮獻帛,寶玉捧香,賈菖、賈菱殿拜毯,守焚池。青衣樂奏,三獻爵,拜興畢,焚帛奠酒。禮畢,樂止,退出。”

宗祠管理規則

為了維護祠堂的神聖和莊嚴,保持祠堂的整潔和香火有期,福建民間各家族對之都有一套管理規則。強宗大族專設祠堂司事和祠丁,來負責祠堂的日常管理。福州一些祠堂,還規定每年按家居住址,每家出一人,一屆八年選四人,輪流管理祠堂,這些人俗稱當家頭。族人不允許有損害祠堂的行為。
長樂曾氏家族規定(長樂《感恩村曾氏族譜》宗祠規條):“一宗祠內外,不準私放畜類,以及不準夏秋曬穀,至於乘涼寢睡等事。違者罰錢一千文,充祠公有;若再抗罰,族房齊集,呈官究治。一祠堂內外,凡有安囤傢俬柴草,即在祠前焚化示眾。”有的家族,還規定,族人損壞祠堂物件,必須賠償公罰。婦女兒童不得隨意入祠,族人蓋房不得有礙祠堂風水等,尤其是一些有損於家族道德的行為,如行竊、賭博、吸毒等,皆是祠堂的嚴厲規定的禁條。

宗祠宗族活動

1949年以後,除文化大革命期間破四舊時,部分祠堂遭損外,省內宗祠大多保留。如今一些地方宗族活動又興,新建祠堂不少。漳州漳浦縣鄭姓人,1987年就整修族祠,作為鄭姓舉行穿燈腳(穿燈腳,每年農曆正月十四,閩南一帶,在族祠內,懸掛各種花燈,讓由婆婆陪着的新嫁娘,和初為人母抱着新生兒的小媳婦,沿宗祠的下殿至上殿繞行一週。因系從高懸頭上的花燈陣中通過,故稱穿燈腳)傳統習俗活動的場所。
宗祠的修建,仍由同姓族人捐款集資;閩南許多華僑回鄉,也捐修宗祠。新修祠堂,大都富麗堂皇,耗資甚大,造成浪費。新修的宗祠,日常向鄉人開放,僅是做為宗族的象徵而已。閩南許多宗祠,也作為村裏老人會活動場所,發揮有益的作用。

宗祠文化傳統

在中國傳統的儒教文化裏,宗祠文化是一項不可蔑視的姓氏宗族文化。由於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傳宗接代思想的根深蒂固,中華民族就產生了姓氏文化。全世界任何其他國家的姓氏文化,都沒有像中國這樣延續數千年來都沒有間斷。雖然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其發展,甚至受到嚴重批判,但作為一種宗族文化,一種植根於百姓骨髓的傳統,還是迅速地在中國大地蔓延生息,香火不斷,最具象的一面,即是宗祠文化。
宗祠,習慣上多被稱為家廟、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即俗稱的牌位)、宗族祭祀祖先的場所,一向被視為宗族的象徵。崇拜祖先並立廟祭祀的現象,在原始社會後期,即已存在。明世宗採納大學士夏言的建議,正式允許民間皆得聯宗立廟。從此,宗祠遍立,祠宇建築到處可見。宗祠原為“追遠、報本”的目的而興建,所以在建築規制上要體現出禮尊而貌嚴。自南宋到明初,一般的祠堂都是家祠。但是自明清以來,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舉辦宗族事務、修編宗譜、議決重大事務的重要場所。宗祠,除了作為祭祀場所之外,還是執行族規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禮、婚禮、喪禮,基本上都在祠堂進行的。有的宗族規定,族人之間或族人家庭之中,發生爭執,都要到祠堂中裁決。所以,在封建時代,祠堂在一定意義上又成了衙門,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質。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傳統的民族。在每個家族中,往往都有一個場所,來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舊時每個家族,都會有本家族的祠堂,並給它取一個名號,這個名號就叫堂號,目的是讓子孫們每提起自家堂號,就知道本族的來源,紀念祖先功德。俗話説,樹大分杈。隨着生命的傳遞、繁衍,家族也會不斷擴大,擴大的結果是一些家族從祖居地遷居他處,另開基業,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自然也有不少家族,遠赴重洋,在海外定居,這些新形成的宗族和分支,往往又會建立新的祠堂,來供奉最親近的祖先。於是,由一個祠堂,又衍生新的祠堂來。
宗祠,雖然是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產物,在當今則有其新的存在的意義和社會作用。隨着改革開放和全球華人尋根熱潮的興起,許多宗祠被新建和修復,族譜被續修,而海外華人則不斷翻新舊宗祠,聯絡故眾。可以説,當代的宗祠,已經沒有了宗族主義的負面作用,只具有幫助人們尋根問祖、緬懷先祖、激勵後人、互相協作的積極意義,是對於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中華民族的團結產生巨大的作用。

宗祠著名宗祠

宗祠廣府祠堂

廣府祠堂廣泛分佈於今天粵港澳大灣區廣府民系聚居的區域,宋朝時,大量北方人為躲避戰亂,越過大庾嶺進入嶺南,在珠璣巷暫時落腳後,南下珠江三角洲,開村居住。這些“聚族而居”的村莊,一般會按姓氏系別修纂族譜,如果條件許可,還會修建祠堂。
明代頒佈《聖諭六條》,要求百姓“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弟”,並逐漸放寬了民間立祠的限制。明代一朝,廣東共出了6355名舉人、889名進士、6名一甲進士、3名狀元,其中,出自廣州府者佔了半壁江山,有舉人3090人、進士457人,而廣東6名一甲進士中,5人皆出自廣州府。通過科舉考試入朝為官的廣府人極力修譜建祠,成為助推器。由此,廣府地區出現了建祠的第一個高峯。
清代,廣州“一口通商”後,積累了大量的宗族財產,廣府迎來歷史上的第二個立祠和修繕祠堂的高峯期。這一時期新建的祠堂多以三開三進的中小祠堂為主,同時也出現了新的特點。一是建築更具本地特色,用上了更先進的工藝,比如木雕、石雕、瓦陶藝、彩畫等,石檐柱、蝦公梁、鑊耳山牆也開始大量出現,人們利用裝飾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圖案來傳達和睦、孝道、倫理、忠勇等家國思想。 [3] 
廣州就有1300多座祠堂,其中陳家祠廣裕祠被列為國家級保護文物。廣州錢崗村廣裕祠,是南宋末年丞相陸秀夫後人為紀念陸秀夫而建的廣府家族祠堂,它記載了廣府人的祖先從中原一路南遷的艱辛與輝煌。於2003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項目獎第一名 [5]  。深圳鳳凰古村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後裔聚居的廣府村落,村中文氏宗祠的建築裝飾精緻繁複,寶安區松崗街道的文氏大宗祠也被闢為“文天祥紀念館 [6-7] 

宗祠潮汕祠堂

潮汕人歷來重視修築祠堂,因為祠堂代表着一個姓氏宗族的精神表徵。早在唐宋時期,潮汕已有祠堂出現,不過那時的祠堂是為了頌念韓愈蒞潮時的政績,而建祠以祭之。宋元以後,潮汕一些有一定官銜品位的貴族也設立祠堂追祀先祖,於是潮汕便出現了“望族營造屋廬,必建立家廟”(清乾隆《潮州府志》)。而庶民,法令是不允許建造祠堂的。
至明中葉以後,朝廷才准許平民修建祠堂,民間建祠之風便興盛起來,出現“聚族而居,族必有祠”。潮安磷溪的丁宦大宗祠,沙溪的名宦宗廟和劉氏家廟,饒平大埕的黃氏家廟,揭陽東門郭厝祠堂等便是在這一時期興建起來的。至清代,潮人建祠之風更盛,出現了“大宗小宗,競建祠堂,爭誇壯麗,不惜貲費”(清嘉慶《澄海縣誌》)。
潮汕祠堂
清後期,還出現了一些華僑致富之後,回鄉建祠,“懷報祖德”。聞名海內外的從熙公祠,便是由旅馬柔佛華僑陳旭年匯巨資興建的。民國時期,各宗族為加強宗族團結,展示門風顯赫,人材興盛,也紛紛修建了一批祠堂。汕頭這個1861年才開埠的新興城市,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在市區就建有二十多間大宗祠。建國後,潮汕各宗族新建祠堂雖少,但近20多年來,重修祠堂之風又漸盛起來。 [4] 

宗祠客家祠堂

客家祠堂,一般採用軸線對稱佈局,院落大都為二進、三進或五進,兩邊青磚砌成的高牆,高聳過瓦面,牆頂上高低有序、相互對稱地翹起水牛角似的“多子”,顯得既典雅而又雄偉。祠堂一般由大門、儀門、走廊、明樓、亭堂、寢堂等組成。有些祠堂在後部,還開闢有庭院、花園;有的還附設戲台。
亭堂,是祠堂的正廳,又稱祭堂,是舉行祭祀儀式或宗族議事之處。因此空間最大,用材也最考究,一般用較大而堅實的柱頭和橫樑構建。寢堂,是安放祖先牌位或紀念對象之所,顯得莊嚴而神聖。每逢清明或節日,或個人,或全族,在祠堂裏進行祭祖活動,弘揚忠孝思想和尊祖敬宗精神。

宗祠江南第一祠誠敬堂

千年廬陵的遺韻,在這裏傳承。富水河從東固山蜿蜒而下,流經古鎮,滋潤一方水土,孕育了山巒疊翠、古樹繞村的自然景觀,也見證了富田鎮人文薈萃的光輝歷史。富田鎮素有“匡家匡娘娘,文家出了個文丞相,王家有座大祠堂“的説法,文章節義之邦,可見一斑。位於江西吉安青原區富田鎮王家村的誠敬堂,便是當地人口口相傳的王家大祠堂。
誠敬堂,建築之精美,可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文丞相祠,和明高帝(朱元璋,公元1328 ~ 1398年)第六世孫建安簡定王朱拱樋的王妃匡娘娘的匡家娘娘祠(崇孝堂)齊名。江南第一祠王家大祠堂—誠敬堂(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大明朝中期,祠堂長82.3米,寬44.3米,總面積為3645.89平米,是江西省發現的最大的古祠堂,有江南第一祠的美譽,在全國範圍內,極為罕見。

宗祠漳州江氏濟陽堂

濟陽堂,是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派下分支祠堂之一,始建於大明朝弘治七年甲寅(公元1494年)七月初九辰時,是一座融合客家建築風格與閩南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傳統祠堂,飛檐拱角,雕樑畫棟,規模雖不大,氣勢卻不凡。濟陽堂,也是原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之二世祖祖祠(萬字系宗祠),位於江丙坤先生祖籍地、美麗的風景名勝區靈通山腳下——福建漳州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古稱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新安裏葛布大溪村寨上)。
江氏宗祠濟陽堂景觀
歷史上,江氏濟陽堂頗為顯赫,是地方上頗有名望的大户人家。從古樸簡潔的濟陽堂,可以窺視到江氏的一脈書香。明清之際,江氏濟陽堂先後出過文魁、進士、舉人、稟生等,受皇恩、賜軍田,物帛豐腴。濟陽堂內,還懸掛有:文魁、進士、寵錫皇恩、恩錫同榮、北承帝闕、南鬥文光、古君子風等匾額。其中,古君子風匾額,是大清朝道光年間(公元1821 ~ 1850年)漳州府平和縣縣令賜給江氏家族的,是古代官方對江氏族人的褒獎。江氏濟陽堂的功名,多以文爵為主,故以文、仁、禮,存留後世,有着廣納賢才的博大胸襟,和英才輩出的書香風範。濟陽堂外,曾經旌旗林立,是為紀念族中官位顯赫者而豎的,是子孫後代獲得功名後所立,用以表彰科舉登科的族人。濟陽堂埕上,現存三對旗杆石座 [1]  ,透出江氏家族昔日的榮耀。作為科舉功名的標誌,它的榮耀遠勝腰纏萬貫。而更引人注意的是,這裏的旗杆石,比一般的旗杆石,要略高一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江氏濟陽堂屋頂的一邊房梁上,還刻有書卷的圖案。這在一般祠堂裏,是很少見的,它猶如一面鏡子,展示了江氏族人的基本價值觀,那就是對於教育的重視。鴻溪江氏(濟陽江氏金豐祖派鴻溪衍派)開基始祖江肇元千五郎公,雖出身卑微,以司鐵為業,卻傳衍出了光耀門楣的子孫,以詩書傳家。這種家風,也帶到了台灣,數百年來,台灣的江氏子孫,依然保持着刻苦努力、勇於奮進的精神。其中,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正是靠着這種頑強求學的精神,這個農家子弟,最終成了推動台灣經濟騰飛的財經專家之一。置身於濟陽堂中,不禁被一種莊重、高雅的氣氛所感染,更為江氏家族,從鐵匠世家到書香門第的傳奇故事,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慨嘆 [2] 
江丙坤在江氏宗祠濟陽堂省親祭祖

宗祠潮陽吳氏著存堂

吳氏著存堂,即河隴(賀隴)吳氏著存堂大宗祠,也稱賀隴老祠,位於廣東省汕頭潮陽區銅盂鎮河隴村老寨內中街巷頭,坐東北向西南。祠堂不設旁龕,正龕供賀隴(河隴)吳氏一世天元公,二世玉昆公、玉崗公牌位。一年一祭,祀日為每年農曆十月二十。
吳氏著存堂,肇建於大清朝嘉慶年間(公元1796 — 1820年),破四舊時期廢棄,2005年重修。以上寨老爺宮來龍入首,跌宕起伏,盡尾而結,後埕為生化腦,後溝水環抱繞過面前,前掘“水門仔”風水池,溪邊溪水逆朝有情,誠為美地。 整體建築,為三進旁門磚瓦木結構,卧獅造型。前中後脊,俱飛火星檐,三山略去,設倒反照壁。內設正殿、正龕、拜亭。有灰崗岩石旗杆夾多座,雕欄畫棟,氣象萬千。嵌瓷、木雕、石雕、泥金等特色工藝,隨處可見。

宗祠龍川胡氏宗祠

龍川胡氏宗祠,位於古徽州績溪縣瀛洲鎮大坑口(龍川)村,為明代户部尚書胡服、兵部尚書胡宗憲、原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族祠。績溪為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文風鼎盛,宗祠建築遍佈。龍川胡氏宗祠,建於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清代光緒四年(公元1898年)重修。宗祠坐北朝南,前後3進,佔地總面積1271平方米,以山帶水,氣勢飛動。祠前是一個約100平方米的廣場。房屋場基和廣場的場地、階揮、欄杆,全用清一色的花崗石砌成。祠內裝飾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類木雕為最,有“徽派木雕藝術寶庫”之稱。龍川在明代曾出過兩任六部尚書,也是胡錦濤的故鄉。龍川胡氏宗祠,1988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關專家讚譽它是中國古祠一絕。
龍川胡氏宗祠 龍川胡氏宗祠
宗祠的木雕,基本分佈門樓、正廳落地窗門、梁勾梁託和後進窗門等4大部門,均以龍鳳吉祥、歷史戲文、山水花鳥、優美境地等畫面,為立意構圖。花雕採用浮雕、鏤空雕和線刻相結合的技藝手法,圖案活靈活現、栩栩如生。高大門樓的雕刻,是以歷史戲文和龍獅相舞為主體的圖案構成。前進,是座22米寬的高大門樓,斗拱承挑屋檐、翹首騰空。門樓前後兩向,各有六根石柱、五根月梁和四根方梁。結構嚴謹,佈局勻稱。方梁梁面雕刻精緻圖案,中間前一根為"九獅滾球遍地錦",後一根是"九龍戲珠滿天星"。兩旁木樑雕刻,均為內容各異的歷史戲文,文武百官,聚集一堂,三軍聽令,躍馬橫刀,一幅幅鏖戰沙場的畫面展現眼前,儀門上彩繪蔚遲恭、秦叔寶兩門神把守大門,兩旁石鼓相依,大獅對峙。門樓後面為天井,也是用花崗石鋪成。20根石柱,同20根月梁銜接,排列在天井四周,擎起東西兩廊,和前中兩進的南北房檐。過天井是中進,為祠堂正廳。由14根圍粗達166釐米的銀杏樹圓柱,架着大小19根冬瓜梁構成。每根屋樑兩端,皆配有橢圓形梁託,梁託上雕有彩雲、飄帶,中間分別樓成龍、鳳、獅、虎。梁間懸掛層層雲朵,楔上鑲嵌片片花雕,連梁鈎(掛燈用)都襯以刻有蟋龍、孔雀水仙花、萬年青等動植物形象的鈎託。正廳兩側各為高達丈餘的落地窗門,每扇窗上截有鏤空花格,下截是平板花雕,內容以荷為主體,間以水禽。正廳上首也是一排落地窗門,花雕畫面以鹿為中心,襯以山光水色,竹木花草。後進是寢室,上下兩檔,中隔一個狹長的天井。寢室窗門雕刻的全是花瓶,採用浮雕和淺刻技法。窗門中間的小片花板上,分別樓刻着八仙道具、文房四寶、書案畫卷、圓椅條桌等,小巧玲瓏,立體感強。

宗祠和順寸氏宗祠

寸氏宗祠,俗稱寸家宗堂,位於雲南保山市騰衝和順鎮蠆頭坡北麓,仳鄰大石巷腳總大門東側,佔地2222平方米,坐南向北,依山面壩,逐級而起,錯落有序,宇輝宏。以建祠最早、大門最洋、標杆最牛,月台最闊、匾聯豐富,而稱雄和順古鎮。
寸氏宗祠
宗祠文化,是和順古鎮一道獨特亮麗的人文景觀。其中建築年代最早的是寸氏宗祠,建於大清朝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和順八大宗祠中,寸氏宗祠,是修建最早的一家。據碑刻記載:大清朝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時任族長的武生寸光遠,組織闔族神前起念,勸捐籌款,後投資緬甸經營棉花。獲利後,於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臘月初二,豎正堂、大門。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夏,修山牆、圍牆及廊階。嘉慶廿四年(公元1819年),建廳房。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修廳前照壁;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修家堂座;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修曖閣牌位;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修月台。1936年,重修新大門,前後歷時126年,經幾代人的辛勤營作,方始告竣。
寸氏宗祠,共有正堂、左右廂樓、照壁、前廳、花園、兩個天井等,尤其是新大門,在上下兩個月台及分立兩邊的標杆、八字粉牆的映襯下,十分壯觀。作為門面,寸氏宗祠大門,顯得與眾不同。別家宗祠大門,均為傳統的飛檐斗拱、瓦木結構。唯獨寸氏宗祠大門,從使用的材料、外形,都是標新立異,典型的南亞風格,洋氣十足。新大門,是由寸光遠之祖父寸性怡,30年代任族長期間,主持完成的。作為僑商巨賈的祖父,雖説是飽讀詩書的儒生秀才,但並不墨守成規,善於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在其任族長時,經謀劃於1936年,在緬甸請印度工程師,設計圖紙,再由緬甸顧請了一些印度工匠,到和順施建(按相同樣式,同一夥匠人,還修建了,尹家巷腳閭門及張家坡張德倉家大門)。所用材料如鋼筋、水泥、瀝青等,全部由緬甸,靠馬幫馱運回來。經過多日精心施工雕琢,建成的新大門,再配以匾額楹聯,最終形成了中外合璧的經典之作
歲月滄桑,歷經70多個春秋風風雨雨的洗滌、磨礪,它不僅沒有淡出人們的視野,隨着時光的推移,越顯得珍貴,成了華夏文化與南亞文化水乳交融的實物例證。因而,亦順理成章地成了魅力和順僑鄉一張醒目名片。大門外,上月台的左右兩邊,分別立有一根高達兩丈多的石柱標杆,即古代的旗杆,相較其他宗祠的標杆,迥然有異。特別醒目的是,別家的標杆只有一個方鬥,而寸氏宗祠標杆上,有兩層方鬥。這裏很有考究:在等級森嚴封建時代,是有嚴格規定,不能越矩。由於在明清兩朝,寸家不僅先後獲取功名的,有223個秀才文武生,4個舉人;光緒乙未年(公元1895年),還出了寸開泰一個進士,故按律允許懸兩鬥。而其他宗祠,則無此殊榮。寸氏宗祠的雙鬥標杆,就成了最牛的。大門外設有上下兩層月台,全都採用石欄護圍、石板鑲鋪,尤其是緊靠鄉前大道的下月台,為一半圓形,面積廣達數百平方米,特別寬暢,在八家宗祠中,首屈一指,堪稱最闊。寸氏宗祠,成為和順歷史上,燦爛的物質文明成果的見證,也成為我們研究傳統宗祠文化,不可多得的財富。

宗祠汪口俞氏宗祠

汪口俞氏宗祠,位於江西省上饒婺源江灣鎮汪口村,建於大清朝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由朝議大夫俞應綸(正三品)入宮後,回鄉省親時,捐資興建。佔地面積為1116平方米,是一所以細膩的木雕聞名於世的祠堂,現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汪口俞氏宗祠 汪口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為三進院落。前進,門首為木結構五鳳樓,歇山頂,青瓦覆蓋,俄角高翹。門樓正面,檐下斗拱密佈,橫枋刻雙龍戲珠圖案,橫枋下面明枋深雕雙鳳朝陽。門樓裏面,前間頂部,用木板捲棚,後間平闇天花。由兩廊與遊亭,直達正廳。橫樑銜接處,是圍121釐米、高207釐米的石柱;左右作吊柱支撐的垂柱上端,精雕雌雄獅子相對,栩栩如生。祠堂中進三間,前、後進各五間,均有天井,共有柱70根,地面、天池、台階,全鋪青石板。前、後進走廊兩側,有小圓門,通花園。花園內,遍植花卉綠草,另有百年木揮三棵。
俞氏宗祠,以細膩的雕刻工藝,見長。凡梁枋、斗拱、脊吻、檐橡、駝峯、雀替等處,均巧琢雕飾,有淺雕、深雕、圓雕、透雕形式的龍鳳麒麟、松鶴柏鹿、水榭樓台、人物戲文、飛禽走獸、蘭草花卉等精美圖案百餘組,被譽為藝術殿堂、木雕寶庫。

宗祠龍巖歐氏宗祠

龍巖,為百越故地,唐代建縣,清初立州,當代由縣級龍巖市,而置地級龍巖市新羅區,閲一千八百年曆史。閩越,是經過楚、吳、越文化的融入和傳遞。
宗祠 宗祠
清末民初,龍巖擁有110姓氏,民國版《龍巖縣誌》(鄭豐稔總纂)標明:“歐,越王勾踐之裔,封烏程歐餘山之陽,因以(地、山)為氏。”龍巖歐氏,承載着諸多獨特的生命信息。根據查考,歐氏受姓始祖,為越王勾踐的七世孫蹄(無疆的次子),封地即吳興之烏程古縣名,今浙江湖州市)歐餘山之南,為歐陽亭侯,所生三子:長子承祖制,以姬為姓,次子恆姓歐陽,三子軫姓歐,實同出一脈。又有説,還有春秋戰國之交鑄劍名將歐冶子一支。歐冶子,曾為楚王、越王,鑄造名劍。他也是長期生活在歐餘山周圍的巨匠。總之,歐氏興于越地,為越人望族。
但龍巖歐氏的先祖,卻先行北上中原,越黃河進入,山西平陽郡,後裔即以平陽為郡望。歐襄定,在漢代曾封營平侯,守河南,為屯田都尉,因事貶至光州固始定居。其後嗣歐憲伯,於唐總章二年(公元669年),隨唐高宗大將陳政,率府兵五十八姓校尉入閩,為駐守興化(今莆田)大將。傳至南唐,裔孫追隨閩王王審知,鎮守漳州路,子孫繁衍,遂及龍巖晉江南安龍溪、漳浦和潮州汕頭海南各地。
歐氏居龍巖,已逾20代。開基祖歐仁軒公,曾居南京,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從漳州隨軍入巖鎮亂,他驍勇善戰,立下戰功,在龍巖城西的西湖巖山麓,得到一塊賞地,退役務農,建造了祖屋崇德堂(今西陂鎮排頭村上歐)。姓氏,雖得自越王皇族世胄,卧薪嚐膽精神,更昇華為中華民族美德。始祖仁軒公,傳至五世的守質、西陵兄弟,走出崇德堂。守質覓崇德堂北百餘丈之地,建新居;西陵尋石橋龍津河畔燕子坪,立紹德堂,其九世裔孫睿伯,又遷回排頭,在祖居崇德堂東南,建起承德堂(稱排頭下歐)。歐氏裔孫,圍繞着龍巖的風水寶地西湖巖山麓繁衍發展。西湖巖山,為明初潮州知府王源的少年讀書處。明、清建有書院,民國立龍巖縣中學,為文化發跡之源,現正闢為文化公園。排頭村民,參與籌建龍巖河洛文化研究中心,甚踴躍。
歐氏遠祖,原有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文氣蔚然,足與諸姓並驅焉。歐陽、歐姓同系。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長子歐陽愷,因其四弟歐陽通得罪武則天入獄,他為避禍去陽留歐。大文學家歐陽修的玄孫歐陽光,則因宋代平金亂有功,祀諡靈佑威顯歐王,而棄陽從歐,這樣的記載,不勝枚舉。新中國成立後,江浙滬學生隨軍南下,和閩粵贛邊區幹部東進入巖,改革開放更加速人口流動,龍巖姓氏大增,亦第一次出現區姓。區、歐同源,據廣東新會《區渭泉祖家譜》記載,先祖歐安,漢景帝聖諭,此人忠孝雙全,德才兼備,沒有欠缺之處,後裔遂去欠為區,仍讀歐音。循此源流,福建、廣東歐氏發起,聯絡香港、澳門、台灣和南洋等地宗親,籌備建立“世界三歐(歐、歐陽、區)聯誼會”,實是中國姓氏研究之一大特色,自然更增在中國姓氏中的歷史地位。

宗祠泉州丁氏宗祠

福建省內著名的回族祠堂——陳埭丁氏宗祠,坐落於泉州市晉江陳埭鎮岸兜村。始建於明代(公元1368 ~ 1683年)初年,歷經修葺、重建、擴築,是福建省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1991年,陳埭丁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福建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埭丁姓回族,是阿拉伯穆斯林入籍中華傳衍的後裔,已有750年。晉江丁氏,主要聚居於晉東平原濱海陳埭鎮岸兜村江頭村鵬頭村、花廳口村、四境村、西坂村、溪邊村等七個回族行政村,還有的分佈在晉江市安海鎮、東石鎮、梅嶺街道雙溝社區澤溝等地,人口21953人。晉江丁氏,也遷衍到泉州鯉城、小橋社區;惠安縣崇武鎮,德化安溪南安官橋鎮石井鎮廈門翔安區新店鎮陳塘社區,莆田涵江區福清宏路街道平潭縣福安市福鼎市;浙江省蒼南縣温州市寧波市,舟山沈家門東南亞泰國等地,約3萬人口;衍居台灣的,也有2萬多人。
宗祠 宗祠
陳埭丁氏宗祠,坐北朝南,建築羣體以廊院式組織,採用閩南傳統民居建築形制和建築技術,以磚、石、木構造。中軸線,自南至北分別為泮池、門埕、前廳、前庭院、中堂(主殿)、後庭院、後殿,並有廊廡。除泮池外,南北長49.24米、東西寬21.38米,總佔地面積1052.75平方米。紅底金字“丁氏宗祠”匾額,高懸於前廳正門門楣上方,字跡蒼勁,熠熠生輝。中堂,是宗祠建築羣的中心建築,為單檐硬山頂,面闊3間,進深4間。神龕供奉丁氏列祖列宗考妣神主,每年隆重的春秋二祭就在這裏舉行。祠堂正中,用花崗石砌築成一座平台,平台上為祠堂的正廳,平台下四周環廊廡,形成一個回字形。尤有意思的是,後殿東北削角砌築,使回字口部,更與漢字書法轉角頓筆象形,這也許是回族丁氏把強烈的民族意識融入宗祠建築形式中的最好體現。平台地面,高於四周廊廡約2.5尺。祠堂有中、左、右3個門,和四周廊廡相連接,廊廡的前後左右,各有4個較小的門,以便出入。
最引人注目的是,門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牆的石雕,有阿拉伯文組字裝飾,特別是鑲於正門門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組繪而成的鳥形圖案木雕,傳説是伊斯蘭教“祈求真主賜予吉祥與安寧”的吉祥鳥。工藝精湛,木雕貼金箔,非常輝煌、壯觀。丁氏宗祠內,尚存柱礎二件,為圓柱形柱礎,圓徑為31公分,高32公分。上浮雕攀枝蓮花,線條粗獷而流暢,造型古樸逼真,是大明朝宣德年間(公元1426 ~ 1435年)以前典型的石雕工藝。這種浮雕花紋,僅在大明朝永樂(公元1403 ~ 1424年)至宣德年間(公元1426 ~ 1435年)出現。正堂前壁上兩堵石雕,是陰刻山水、人物、獸圖。東面是“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西面是“文物打虎,農夫規勸”圖。這兩幅圖的橋欄板和屋舍的畫法,筆法簡易,線條流暢,均系明代(公元1368 ~ 1683年)中葉的作風。其雕刻線條,保留着明代木雕斜刀痕。因此,宗祠現存部份建築件,也可以説明,丁氏宗祠始建年代應是明代永樂期間(公元1403 ~ 1424年)。
丁氏宗祠建築的木作磚作石作、泥作,頗具匠心,令人歎為觀止。雕飾技藝精湛,題材紋樣豐富,彩繪豔麗多彩,以其營造有度的恢弘規制,裝點適宜的平實修飾,彰顯着它那獨樹一幟的民族特色。
丁氏宗祠的建築形式,倘若分開單體來看,基本上屬於富有閩南傳統建築特色的宮殿式建築,體現以廳堂為中心,組織院落的特點。宗祠建築裝飾木雕、石雕、彩繪所構成的優美的圖案,從工藝手法,到圖案內容,無不散發着文化的魅力。但是,總體看宗祠建築呈回字型,而宗祠中堂門上及兩側的木、石構件雕有阿拉伯文字,又深深刻上阿拉伯回族文化的烙印,是回漢文化融合共存的文化形態。

宗祠義序黃氏宗祠

福州倉山區蓋山鎮中亭村,坐鯉山,面榴麓,風光清麗,義序黃氏:衍派此間,藩然大族,村中就有一座義序黃氏宗祠。黃氏入閩始祖,當溯公元885年,黃敦自河南光州固始縣,隨王審知(公元862 ~ 925年)入閩,後辭官不就,志樂山林,擇居閩清縣鳳棲山蓋平裏。黃敦生六子,世稱六葉傳芳,其中四子勃,傳至五世元晊,為宋朝散大夫,娶永陽柯氏,遷永泰龍井,再傳至十二世復,委義序林氏,為宋迪公郎,遂遷福州義序,是為義序黃氏之始祖,迄今已有八百多年,蕃衍四千多户,二萬餘人。現有三十三世至四十二世,有十代同堂之稱。
義序黃氏,奮發圖強,無論海內外,那一腔愛國愛鄉之熱血仍在第一個子孫心中流淌。有民國21年鉛印本《虎邱義山黃氏世譜》及抄本《義序虎邱黃氏宗族宅尾房三十世祖能聯公派下家譜》等譜牒。義序黃氏,人傑地靈。歷代人才輩出,計有八個進士、二十解元、三十多位舉人,其中特逸俊傑之士,有二十二世黃孔昭,明代進士,歷任武寧、當深、江山知縣,後召工、户兩部主事,為官清廉,政績顯著,民曾為之立生祠,事蹟載入福州府志之循良傳;二十八世黃輔丞,字紫烈,清雍正進士,曾任山西太原定襄知縣,好讀書,精堪輿,事親孝,處世和,熱心公益,其功績載入省志。三十二世黃祿,清咸豐武舉,系江口武狀元宋鴻圖的老師。
義序黃氏宗祠,始建於大清朝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和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曾有重修,今於1993年由"義序黃氏宗祠重建理事會"主持重修,於1995年鼎建落成。宗祠佔地600多平方米,面闊17米,進深33米,中軸線上,依次分佈有門牆、天井、祀廳,兩側輔以夾牆,共祖成一個院落式建築。宗祠建構選料極精,雕彩並施,融傳統與現實於一體。祀廳中,設神龕,有晉主13000多位,為全省之冠。座前木雕漆金二十四孝,涵義深刻。大廳上下,皆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宗祠左側面,有一幢懷恩樓。祠正對面,設一照牆,由旅台宗親獻資建造之九龍壁,精美傳神。宗祠落成時,海外宗親近百人,回鄉參加晉主慶典,旅台宗親亦組成代表團,回鄉觀省,正是離鄉不離祖,宗祠對三胞起着凝聚力的作用。宗祠中還保存有,大明朝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石碑一方,記述明憲宗(公元1447 ~ 1487年)為表彰黃窬之功績,推恩及親,以勸忠孝,封窬父黃雍為承德郎,窬母遊氏為安人;二是大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黃輔丞立之旗杆石夾;三為清嘉慶(公元1796 ~ 1820年)、咸豐(公元1851 ~ 1862年)、道光(公元1821 ~ 1850年)、光緒(公元1871 ~ 1908年)時所立的文魁、武魁等牌匾,以示家族的榮耀。1997年7月,被列為倉山區文物保護單位。
時降及今,義序黃氏依然俊才迭現,在近、現代所湧現出的將軍、博士,以及縣、團、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和高級職稱之專家、教授,共一百零三人,其中較為著名的,有三十三世黃鳴球(1864 ~ 1916年),字天鏗,曾任海軍中將,肇和艦艦長;黃鳴岐,海軍軍官少監,長江紅十字會會長,曾獲大總統一等勳章、文虎勳章等殊榮;三十四世黃依嬌,系女外交家,曾任玻利維亞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為發展中玻友誼,促進中玻建交,作出了卓越貢獻。她愛祖國,愛家鄉,熱心公益,事蹟突出,感人肺腑,在海內外享有崇高威望,廈門電視台曾據此拍成電視劇《傳奇夫人》,蜚聲寰宇,世人皆稱其為華僑楷模,女中豪傑。其它還有三十五世黃朝平,1902年曾赴法勤工儉學,系造紙、製糖專家,曾任福建省輕工業廳總工程師;三十五世黃玉立,三十七世黃俊霖、黃耀梅(女)皆曾任福州市副市長。三十九世黃海在世界青年技巧比賽中獲六面金牌,為國爭得了榮譽。

宗祠閩侯劉氏宗祠

松柏塱原是一個窮鄉僻壤,在數十年前,滿地都種了松樹及柏樹,而“塱”字下面加一個“土”字,正是指這個地方有很多肥沃的泥土,可種植樹木及開發田地,因之而名松柏塱。當代的松柏塱,還剩下十餘株松樹。最早遷進來居住的人,為松柏塱興建了數座祠堂,每逢新年都貼上對聯。黃氏宗祠:玉堂富貴,金屋榮華。簡氏宗祠:敦詩説禮,厚德深仁。鄺氏宗祠:宣維海雪,城溯廬江。以上的祠堂,是由現居民的祖先們共同建造的。用的材料,是最簡陋的磚瓦,並塗上漆油。直至今日,橫列築成的數座祠堂,已具體證明居民們,對於先人們精神,存在着一種崇敬的心。
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罏峯劉氏宗祠。罏峯劉氏宗祠,始建於明朝中期,坐落在南嶼鎮罏峯南麓劉厝街,坐北朝南,木石磚混合結構,總佔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祠堂前廣場,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廣場上豎立長約10米的附鬥旗杆一對(已毀)。正廳前上橫柱,懸掛“萬代如見”四字金匾;正中龕殿,擺放列祖列宗神位;龕前供桌,寬大氣派。祠堂第二院落中間為過道,兩旁建有屋房,供休息、議事之用。第三院落,要登上十幾層石階梯,石階頂砌一面橫牆,橫牆中開一月型門,月型門上端寫有“七業俱興”四字。進入月型門,內建有一大廳堂,左堂正門上額懸“藜光書室”四字金匾,舊時是供族內子弟讀書的私塾。整個祠堂,氣勢恢宏,肅穆莊嚴。祠堂歷經近四百年的滄海桑田,進行了多次修建。20世紀60、70年代,被改作隊(村)辦企業的生產場所,損壞嚴重。1994年,由旅居台灣的三十三世孫劉紹英,出次人民幣40萬元,進行全面整修。

宗祠漳浦劉氏宗祠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霞美鎮劉坂村劉氏宗祠(思敬堂),座北向南,三進兩廡兩廂二天井,二三進各大楹三開間,一進開左右耳門,三仙雙坡懸山屋頂,為土木抬梁結構,祠寬11.66米,深75米。思敬堂,始建於明代,歷朝有修葺。大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修,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再修。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劉坂村族長,聘請台灣嘉義人黃柄施為堪輿師,實地堪察,對思敬堂分金坐向、寬深高低、出水穿坪等工程,寫出旗課(祠堂改建意見書)。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鳩工動土。劉坂村開基祖劉金山,生於南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金山之祖劉韶,居莆田涵江,其十三世祖系河南光州固始縣人,唐朝進士,天寶八年(公元749年)任泉州別駕。劉韶第九世孫劉大槐,遷居漳州漳浦縣。劉金山原居同安縣嘉禾裏留坂,為了創業,他從銀同到金浦,先居舊鎮洪埭,旋覺地不足以聚族,遂登棠山,見層峯挺秀,長坂沃衍,前臨鰲江,後障天馬,山巒疊嶂,遂棄洪埭而居甘棠(劉坂總地名)。如今劉坂劉姓聚居村莊有劉坂、廟邊、圍內、人家、東平、陂下、過田、陳蒼、大厝、土樓、竹林、嶺下、山前、後山、户頭、下樓等大小十六村,總人口一萬餘人。

宗祠贛州劉家祠堂

二水環流,三山秀峙,堂哉皇哉,動人瞻視,人傑地靈,以續以似。這是坐落在江西省贛州市(虔城)章貢區藕塘裏劉家祠堂的祠贊。古老的建築物,被贛州市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劉家祠堂實際上,是贛邑劉氏總祠。從祠的構思和格式來看,是屬於祠廟合一、堂館並存的古代建築風格。它的規模之大、取材之精、工藝之美,在當時的虔州城為數不多。從發掘出的祠銘中,有一段記載:“章貢精華、崆峒清淑、寐廟巍峨、樓台高矗”。這座名祠,從清代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着手策劃,經十年的籌躇,尤以舉人劉安倬趁赴京會試大考的機會,收集各地建築資料,特別是京城祠廟的建築式樣,並與在京的虔人官員才子商討,為建祠繪製藍圖。在虔城以劉安倬、劉拱辰為首,組織43人的建築班子,發動城鄉內外捐資銀元壹萬零陸佰伍拾捌元,於城西購買錯雜民居50餘畝。從光緒五年(公元1875年)四月動工,至光緒六年(公元1876年)十月竣工,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祠記稱:天下事,有志競成耳。這座古建築,背北面南,其原貌是三進大廳,戲台建在大門之內。大廳兩側,有治事廳、祭器庫,兩廊為鐘鼓樓。祠堂有肖牆、庭院、垂花門、抄手遊廊、穿堂、儀門、耳房等。右邊和後院有水塘、花園、亭、台、樓、閣。現存的大門,是斗拱式的飛檐建築,這是我國建築特有的一種結構。祠堂大門寫着一副對聯。戲台面對大廳、可容千人觀戲,台柱有詩:妝成離合悲歡以無為有,演出倫常綱紀作古證今。房子採用百年杉木為柱,樑柱雕花彩繪、檐瓦釉花,屋頂淨瓶石獅、寶鼎裝飾堂皇。屋頂寶石,紅光尚見。當時近祠的萍沼荷池、菱塘柳柏,掩映如畫,雉堞回抱,詩曰:一帶林塘堪供詩料,四時花鳥足助天機。

宗祠廣州劉氏家廟

林氏英田宗祠 林氏英田宗祠
廣州的劉氏家廟,作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是以此激勵後人,進行革命歷史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建成於1900年,坐北向南。分前後兩進,左中右三路,磚木結構,用長條花崗石為牆基,高出地面約1米,後再砌青磚牆,硬山頂。廟的中路,前後間之間,有天井,兩旁有廊。前座為頭門,基本保存完好,但兩側石砌的包台,已改建成房間。面闊3間15米、進深3間9.27米。門頂有一石額,上書四個楷書大字——劉氏家廟,無落款。後座面闊3間15米、進深3間13.75米。前後金柱,保存有兩副對聯,保存完好。其一、為大清朝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順德縣書畫家蘇若湖撰。另一聯為清末民初名將劉永福(公元1837 ~ 1917年)所撰,款署:庚子孟秋,永福謹志。廟左右兩路,均闊8.5米,進深與中路同。右路原有一忠義祠,奉祠黑旗軍在抗法戰爭中陣亡將士之靈位,該祠已在抗日戰爭期間被毀。劉氏家廟,是劉永福駐軍廣州沙河時居住的寓所。沙河至今還有以劉永福命名的永福路、永福村。除劉氏家廟外,劉永福在廣州還留下了不少有意義的遺蹟。比如,白雲山能仁寺前的山石上,還刻有他率部上山遊閒時寫下的造型奇特的虎字石刻;華南理工大學西北角、聳立着後人為紀念他而建的劉義亭等。

宗祠林氏英田宗祠

創建於元代(公元1271 ~ 1368年)的金紫(源自北宋金紫光祿大夫林悦)林氏英田宗祠,坐落在福建省莆田秀嶼區埭頭鎮英田村,建築物為楹桷斗拱,悉元明原構,在沿海地區存世僅見文物。
據族譜記載,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公元1265 ~ 1307年)元貞(公元1295 ~ 1297年)、大德年間(公元1297 ~ 1307年),由林旻13世孫若龍公創建,以紀念1世祖唐建寧節度推官旻公(即林旻)、2世祖唐銀青光祿大夫刑部尚書德孫公等,及宋代裔孫中的18 位進士,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