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宗王出鎮

鎖定
宗王出鎮。為西晉歷史事件。晉惠帝即位後,使諸王出鎮,開府置文武僚屬,領有重兵,得以專掌方面大權;西晉末年,遂釀成宮廷內爭的八王之亂。 [1] 
中文名
宗王出鎮
別    名
八王之亂

目錄

宗王出鎮西晉

晉惠帝即位後,使諸王出鎮,開府置文武僚屬,領有重兵,得以專掌方面大權;西晉末年,遂釀成宮廷內爭的八王之亂西晉建立後,為鞏固中央政權,形成內外呼應之勢,泰始元年(265)大封同姓諸王,即宗王。宗王以郡為國,大國2萬户,兵5千;次國萬户,兵3千;小國5千户,兵1500。此後又將大國增至4萬户,小國增至萬户。宗王只食租秩,不治吏民,在當地並無多少勢力。但晉武帝末年,使宗王出任各軍鎮軍事長官,如使秦王司馬柬都督關中、楚王司馬瑋都督荊州、淮南王司馬允都督江、揚二州、汝南王司馬亮都督豫州,宗王權力始重。晉惠帝即位後,又使梁王司馬彤、趙王司馬倫、河間王司馬顒先後出鎮關中、成都王司馬穎鎮鄴。

宗王出鎮元朝

元初,忽必烈為加強對遼闊境土的有效控御,根據蒙古傳統的分封習俗,元朝建立了宗王出鎮制度。所謂宗王出鎮,即宗王受封某地,負責該地區鎮戍征伐,並代表朝廷監臨當地軍政。這種受封並非實封,是封藩不治藩,僅取“封建之餘意”。主要職責在於軍事鎮戍。宗王出鎮的地區,有嶺北、河西、吐蕃、雲南、江南等地。出鎮宗王中,以北邊宗王軍權在握,權力最大。江淮諸王統軍權略為遜色。河西、雲南諸王則介於兩者之間。由此形成戍地、宗派不同的出鎮體系。一、北平王,晉王,駐守哈拉和林,鎮守蒙古本部。二、西平王,鎮西武靖王,駐守算木多城,鎮守吐蕃。三、雲南王,梁王,駐守昆明,鎮守雲南。四、鎮南王,駐守揚州,鎮守江南。五、秦王,安西王,駐守寧夏,鎮守西北。 [2] 

宗王出鎮明朝

明朝朱元璋效仿忽必烈所置。北方宗王,即從東到西是指韓王、沈王、遼王、寧王、齊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安王、秦王、慶王、肅王。西南宗王,蜀王、黔寧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