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宗教地理學

鎖定
宗教地理學(geography of religion)是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研究宗教的地理分佈,發源地傳佈路線,宗教與地理環境的關係及宗教對文化景觀的影響領域的學科。
中文名
宗教地理學
外文名
Geography of religion
類    別
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代表人物
孟德斯鳩、辛普爾等
現    象
地域現象
研究內容
宗教的地理分佈等

目錄

宗教地理學簡介

宗教作為地域現象,很早即為地理學家所重視。宗教地理學以探討地理環境對宗教信仰的影響為研究開端。如孟德斯鳩(Montesquieu)認為地理條件決定一個民族的神權思想,他在《論法的精神》中第一次將東方各國的宗教起源歸因於氣候影響人的生理特點導致的“惰性”精神。19世紀末,美國地理學者辛普爾(E.C.Semple)認為地理環境對人類的精神氣質影響直接反映在人們宗教活動的差異之中。20世紀50年代後,在西方一些國家,側重宗教地理學的文化精神因素分析,並將傳統的宗教地理學、無神論地理學和通俗地理學納入意識形態地理學作專題研究。 索弗的著作《宗教地理學》(1967)和論文“地理學與宗教”(1981),為宗教地理學研究內容的確立打下了一定基礎。國際地理聯合會(IGU)1980年在紐約設立了由聯邦德國地理學家布塔納(M.Bttner)任組長的國際宗教地理組,着重於宗教傳播的地理背景、宗教信仰的轉變和宗教活動的壞境效應等課題的研究。

宗教地理學研究內容

1.宗教的起源地、分佈和傳播。探討宗教起源地與古代文明源地的關係及宗教傳佈的地理背景。宗教的規代分佈反映其過去的興衰及傳佈。傳佈伴隨交通貿易、移民及軍事征服。傳佈方式有自願的,也有帶一定強迫性的。某些宗教因交通條件的改善、交往的增多而加速傳佈;
2.宗教文化景觀。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信仰、禮儀和習俗,從而形成特殊的環境感應和文化景觀;
3.宗教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一些學者認為,有些原始宗教神化和崇仰自然界,含有自然保護的信條,而有些宗教教義強調利用自然,忽視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4.宗教對領土和疆界變動、戰爭、人口分宿、聚落形式及地區經濟結構等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