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宕昌百花蜜

鎖定
宕昌百花蜜,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 
宕昌縣植被茂盛,光熱資源充沛,具有養殖中華土蜂的獨特優勢。宕昌百花蜜色澤以白色、淺琥珀色為主,兼有深琥珀色,氣味清香,具有不同密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味,回感醇厚、甜潤,入口回味綿長。宕昌百花蜜相比單一花蜜營養更全面,更利於人體吸收,具有促進新陳代謝、調節免疫、助長髮育、增強記憶等多種作用。 [2-4] 
2019年1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宕昌百花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5] 
中文名
宕昌百花蜜
產地名稱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
品質特點
氣味清香,回感醇厚、甜潤,入口回味綿長
地理標誌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126號
批准時間
2019年1月17日

宕昌百花蜜產品特點

  • 感官特徵
宕昌縣採蜜的中華蜂 宕昌縣採蜜的中華蜂
外觀:宕昌百花蜜色澤以白色、淺琥珀色為主,兼有深琥珀色;筷子挑起,能拉成長絲,絲斷後自動回捲成球狀。氣温低於13℃易結晶,結晶核呈顆粒狀。
氣味:宕昌百花蜜氣味清香,具有不同蜜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味、無異味。
口感:宕昌百花蜜口感醇厚、甜潤,入口回味綿長,甜而不膩,綿軟細膩,無雜質無異味,餘味清香持久。 [1] 
  • 品質指標
宕昌百花蜜中的澱粉酶活性強,果糖≥8毫升/(g.h),葡萄糖≥61克/100克,蔗糖≤5克/100克,水分≤20克/100克,灰分≤0.4克/100克。 [1] 
  • 價值功效
百花蜜相比單一花蜜,營養更全面,更利於人體吸收。它還具有促進新陳代謝、調節免疫、助長髮育、增強記憶等多種作用,常食用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3] 
宕昌百花蜜 宕昌百花蜜

宕昌百花蜜產地環境

宕昌百花蜜地形地貌

宕昌縣位於甘肅省南部、隴南市西北部,地處羌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匯地帶,屬青藏高原邊緣和西秦嶺、岷山兩大山系支脈的交錯地帶,加之受岷江、白龍江等河流的長期沖刷、切割,境內山戀起伏,溝壑縱橫,地形地貌異常複雜和豐富。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由山地、丘陵、河谷三大單元構成,南部多深山峽谷,北部多黃土梁峁。 [1] 

宕昌百花蜜氣候條件

宕昌縣為亞熱帶、温帶、高原三種氣候的過渡地帶,垂直氣候顯著,南北差異大,一般為温帶大陸性氣候,氣候温和而濕潤,屬隴南温帶濕潤區。年均氣温9.3℃,年均降水量583.9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66%,年均日照1986.5小時,年均無霜期181天,最大凍土深度45釐米。相對優勢的光熱資源對蜜源植物的生長有利,一是適生蜜源植物種類多、花期長;二是雨熱同步,有利於蜜源植物的生長和泌蜜泌粉;三是適宜多樣的氣候條件,有利於蜂羣擴繁。 [1] 

宕昌百花蜜蜜源植物

宕昌縣特殊的地理位置、複雜的地質地貌和多樣的氣候條件,造就了豐富的蜜源植物資源,有127萬畝森林、125萬畝草場和40萬畝中藥材。產地有蜜源植物近三百種,主要有油菜、洋槐、漆樹、椴樹、鹽膚木、柿子、蕎麥、紫花苜蓿、紅豆草、紅三葉,尤其具有 “千年藥鄉”種植的大量中藥材,如黃芪、紅芪、黨蔘、黃芩、甘草、柴胡等蜜源植物。大面積的林地、草地及農作物和藥材種植為養蜂業提供了豐富的蜜粉源物質基礎。 [1] 
宕昌縣蜂巢 宕昌縣蜂巢

宕昌百花蜜歷史淵源

宕昌縣蜂巢 宕昌縣蜂巢
宕昌中華蜜蜂養殖歷史悠久,《本草綱目》記載:“上密出氏,羌中最勝”。 [2] 
21世紀以來,宕昌縣把發展蜂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突破口,通過龍頭企業示範引導和能人帶動,到2019年全縣建成中蜂龍頭企業3家,中蜂養殖合作社296家,建成100羣以上規模標準化示範場32個,養蜂產業遍地全縣25個鄉鎮。 [4] 
宕昌縣中蜂產業發展經歷了傳統養殖、規模擴張、提質増效三個階段。2017年以來,全縣主要以分散傳統養殖為主,規模小、效益低;2017年到2018年,主要以擴大養殖規模為重點,以年均2萬羣的數量持續增長,隨着新法養殖技術的推廣運用,飼養規模也不斷擴大;2019年以來,在堅持擴大規模的基礎上,以提質増效為重點,不斷提升組織化程度,全面推廣普及新法飼養技術,新法飼養率達到57%以上,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6] 

宕昌百花蜜生產情況

2018年,宕昌縣中蜂養殖規模為5.2萬羣,年產宕昌百花蜜700噸。 [1] 
2019年,宕昌縣中蜂養殖數量從2017年高峯期4.3萬羣增長到6.8萬羣,增長58%;蜂蜜單羣產量從5.2千克提高至7.5千克,提高了44%。 [7] 

宕昌百花蜜產品榮譽

2019年1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宕昌百花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5] 
宕昌百花蜜 宕昌百花蜜

宕昌百花蜜地理標誌

宕昌百花蜜地域保護範圍

宕昌百花蜜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範圍為東經104°01′~104°48′,北緯33°46′~34°23′。生產區域包括宕昌縣海拔1138~4154米之間蜜(粉)源植物資源優勢明顯的阿塢鎮、哈達鋪鎮、南河鎮、八力鎮、龐家鄉、木耳鄉、理川鎮、何家堡鄉、城關鎮、賈河鄉、將台鄉、車拉鄉、新城子鄉、臨江鋪鎮、甘江頭鄉、官亭鎮、兩河口鎮、沙灣鎮、新寨鄉、獅子鄉、竹院鄉、韓院鄉、好梯鄉、南陽鎮、興化鄉25個鄉鎮336個行政村。 [1] 

宕昌百花蜜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基本操作要求
宕昌縣放養的蜜蜂 宕昌縣放養的蜜蜂
1.1 飼養方式
根據中華蜂特性,以傳統土法養殖為主結合新法活框養殖為輔的飼養方式,以及土法新法結合的飼養方式進行飼養管理。
1.2 飼養人員
對中華蜂飼養人員每年開展身體健康檢查,一年一次檢查,取得健康證後才能從事中蜂飼養和蜂產品生產工作。
1.3 蜂羣規模
蜂羣應健康、無病,採蜜羣的單羣蜂數應達到5000只以上。
1.4 飼餵管理
補充飼餵:非生產期蜂羣內缺少飼料,用蜂蜜混合10%~20%的水,文火化開,待微温時用飼餵器在巢內飼餵,1~3天喂足。
獎勵飼餵:生產期為提高蜂羣採集積極性,用蜂蜜混合20%~30%的水,文火化開,待微温時用飼餵器在巢內飼餵,每次50克左右為宜。
蜂羣內花粉不足時,用花粉結合蜂蜜及少量水,製做花粉團在蜂箱內巢脾的上框梁進行飼餵。
1.5 蜂箱排列
蜂箱均為不規則分散排列,可依地形高低不同、錯落有致擺放,避免整齊和密集排列和擺放,巢門口方向儘量錯開。
1.6 蜂羣的移動
蜂羣安置好後不能隨意移動。如需要變動位置時,只能以每天前後不超過1米、左右不超過0.5米的距離進行移動,且巢門方向不得變動。
1.7 蜂場記錄
蜂場要有蜂羣生產記錄。包括蜂羣數量、開繁日期、蜂王狀態、飼餵情況、蜂產品的收穫量、氣候變化、蜜源花期、用藥情況等。
2、春繁期管理(3月上旬至4月下旬)
2.1 選擇晴暖(10℃以上)無風的天氣,對蜂羣做全面檢查,清除箱底死蜂、蠟渣、黴變物,保持箱體清潔。
2.2 密集羣勢,抽掉多餘巢脾,使蜂多於脾,最好保留1張巢脾,在第1代子出房前一般要求不超過2張巢脾。
2.3 割除老舊脾,防治巢蟲。
2.4 視羣內飼料情況,適時進行補充飼餵,確保巢內有封蓋蜂蜜,確保花粉充足。
2.5 第一代子出房後,根據情況及時添加巢脾或巢礎,擴大蜂巢,加速蜂羣繁殖。
2.6 中華蜂主要提倡自然分蜂。提倡養強羣養大羣,避免小羣分蜂。在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或流蜜前,充分利用中華蜂的自然分蜂特性對大羣和強羣進行分羣,原羣分蜂數量每年控制在1~2羣。自然分蜂期間,做好新分出蜂羣的收捕與收捕後的管理工作。自然分蜂期間,也可以進行人工輔助分蜂。
2.7 對新法飼養、養殖技術高的大規模中蜂蜂場,可利用人工台基培育優質蜂王。母羣標準一般要具備採集力強、產卵力強、抗病力強、抗逆性強、性情温順等優勢。
2.8 育王框上安放直徑8毫米、深11毫米的人工台基,台與台距離9~10毫米,每框移入24小時內的幼蟲15~20條。移蟲後立刻提入無王羣孵育。
2.9 幼蟲移入人工台基後第10天,從強羣提出1~2框粉蜜多的封蓋子脾,帶蜂放入1只優質王台(注意不要擠壓、倒置)組成交尾羣。
3、生產期管理(5月上旬至 9月上旬)
3.1 定期全面檢查,調整蜂羣內卵、蟲、蛹比例,加強通風,做到強羣取蜜準備。
3.2 子脾上週貯蜜區大部分封蓋或邊脾的貯蜜大部分已封蓋時,才能取蜜。
3.3 採蜜羣中可借用上年度空脾進行臨時貯蜜。
3.4 定期檢查蜂羣,適時培育新蜂王,毀除自然王台,防止自然分蜂。
3.5 注意遮陰防曬,在高温天氣要給蜂箱上方配置石棉瓦等遮陰材料。中午高温時,在蜂箱四周灑水降温,適當開大巢門,打開蜂箱蓋的通風口等。
3.6 高温天以箱外觀察為主,若發現工蜂出勤少,要少開箱檢查,儘量選在傍晚開箱。防止發生飛逃現象,根據情況改善箱內條件。
3.7 野外蜜粉源缺乏,持續高温,這個時期稱度夏期,度夏前,合併2框以下的弱羣,把各羣調整至4~5框羣勢,清除箱內或巢脾上的巢蟲。羣內應有1~2框半封蓋蜜脾。
3.8 及進清理蜂箱,防止巢蟲滋生。把蜂箱墊高以防蟾蜍及螞蟻為害,並經常捕打胡蜂。
3.9 及時合併弱羣小羣和檢查羣內飼料情況,遇連續災害性天氣或外界蜜源植物斷檔期,要進行補充飼餵,防止盜蜂現象發生。
4、秋繁期管理(9月中旬至11月上旬)
4.1 加強飼養管理措施,培育適齡越冬蜂,同時防止造成“秋衰”現象。
4.2 留足越冬飼料。一般正常規模中華蜂蜂羣,要求羣內有5~7千克的貯蜜。如果羣內飼料不足,則要進行越冬飼料的飼餵。
4.3 調整蜂羣羣勢。在培育越冬蜂時,有意識的對各蜂羣進行封蓋子脾調整,使全場蜂羣在越冬前羣勢接近,沒有過強、過弱的蜂羣,保障蜂羣安全越冬。
4.4 嚴防盜蜂。根據外界氣温變化,隨時調節巢門大小,以增加蜜蜂的守衞能力;飼餵過程中,灑在箱蓋上、箱外的蜜汁一定要用濕布擦淨,灑在地上的用土蓋埋,以防引起盜蜂;抽出的空脾及時消毒燻蒸並密封保存;不用的空蜂箱清理乾淨搬入室內;糊嚴蜂箱縫隙。
5、越冬期管理(11月中旬至2月下旬)
5.1 當地大多中華蜂養殖區域都是原地越冬,在最寒冷的季節可採取人工保温措施。
5.2 部分蜂場可進行換場集中越冬,越冬場地應選擇背風、乾燥、安靜,太陽光不易直射的地方。
5.3 當地中華蜂在大雪前後進行簡單外包裝(最低温度低於-8℃時),外界氣温不低於零下20℃時,不宜包裝過厚,堅持“寧遲勿早,寧冷勿熱”的原則。
5.4 在越冬期要隨時進行箱外觀察和“聽診”,防止失王、缺蜜、缺水和鼠害。
6、蜂場、蜂機具的衞生消毒
6.1 蜂場環境的衞生消毒
6.1.1 蜂場每週清理一次,蜂屍應及時焚燒。
6.1.2 蜂場每季度至少用石灰水噴灑消毒一次。
6.2 養蜂用具的衞生消毒
6.2.1 蜂箱、隔板、隔王板、飼餵器、脱粉器
越冬後蜂箱應用酒精噴燈火焰灼燒消毒,以竹木為原材料的蜂具也可用此方法消毒,以塑料為原材料的蜂具應用0.2%的過氧乙酸消毒。
6.2.2 起刮刀、割蜜刀
起刮刀、割蜜刀應選用火焰灼燒或75%的酒精進行經常消毒。
6.2.3 蜂掃、工作服
經常用4%的碳酸鈉水溶液清洗和日光曝曬。
6.3 巢脾的消毒與保管
6.3.1 巢脾的消毒
選用 0.1%的次氯酸鈉或0.2%的過氧乙酸水溶液浸泡12小時以上對巢脾進行消毒。消毒後的巢脾要用清水漂洗晾乾。
6.3.2 巢脾保管
儲存前用96%~98%的冰乙酸按每箱體20~30毫升密閉燻蒸,保存巢脾的倉庫應清潔衞生、陰涼、乾燥、通風、防鼠。
7、蜜蜂病敵害的防治
7.1 常年飼養強羣和保持蜂機具衞生。應及時換王,用抗病力強的種王取代患病蜂羣的蜂王。
7.2 及時隔離治療患病的蜂羣。養蜂員應嚴守衞生操作規程,防止交叉感染與疾病擴散。
7.3 中蜂囊狀幼蟲病:
a)症狀:5~6日齡幼蟲死亡,約30%死於封蓋前,60%死於封蓋後。死亡幼蟲頭部上翹,黃白色,無臭味。體表失去光澤,用鑷子拉出如同小囊,內含液體,末端積聚有透明的液滴。成蜂表現不安,易離脾,出勤少,易飛逃。多發生在春夏之間;
b)預防:選出抗病羣育王,加強保温,密集羣勢;
c)治療:應採用無毒中草藥和生物防治治療囊狀幼蟲病,蜂蜜生產期前二個月停止一切用藥。
7.4 歐洲幼蟲腐臭病
a)症狀:主要傳染2~4日齡幼蟲。發病早期無明顯症狀,病蟲失去光澤和彈性,蟲屍由蒼白到淺黃而腐爛、酸臭,最後逐漸乾枯於巢房底,易挑出。巢脾成花子脾。嚴重時蜂王停產,工蜂出勤減少以至棄巢逃亡。春、秋繁殖期易發生此病;
b)預防:早春飼養強羣,補足飼料,嚴格蜂具消毒;
c)治療:應採用無毒中草藥和生物防治治療,蜂蜜生產期前二個月停止一切用藥。
7.5 巢蟲
a)症狀:巢蟲是蠟螟的幼蟲,有大小兩種,寄生巢脾為害蛹,被侵害的蛹形成的“白頭”,叫“白頭蛹”。被侵害的病羣羣勢日衰,重者逃亡。巢蟲主要在夏秋二季發生,易在弱羣,脾多蜂少,蜂箱破舊的蜂羣內發生;
b)預防:及時修補箱身縫隙,清除箱底蠟渣,保持蜂脾相稱,對提出的舊脾應嚴格殺死巢蟲後保存,把蜂場上蠟渣和碎脾應收拾乾淨。
7.6 胡蜂
a)種類:品種很多,以金環胡蜂、墨胸胡蜂、墨腹胡蜂為主。墨尾胡蜂危害嚴重;
b)時期:夏秋季為猖獗期,它們盤翔於巢門附近或守在巢門捕捉或咬殺工蜂,甚至攻入巢內迫使蜂羣飛逃。
c)防除方法:主要是人工捕殺。
8、取蜜要求
8.1 取蜜場所應清潔衞生。
8.2 蜂蜜生產前,應留出生產羣中的飼料蜜。
8.3 蜜房封蓋2/3以上時,土法飼養割巢取蜜,活框養蜂抖蜂搖蜜。
8.4 蜂蜜質量應符合GB 14963的規定。 [1] 

宕昌百花蜜專用標誌使用

標識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宕昌百花蜜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