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馨懿

鎖定
宋馨懿,女,漢族,四川成都人,2005年4月23日出生於四川平武縣5·12汶川地震發生後在父母的保護下成功獲救的小朋友。宋馨懿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可是震後的她得到了更多的關愛,這個總理讓路女孩在愛包圍中堅強快樂成長。
中文名
宋馨懿
別    名
小馨懿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2005年4月23日
出生地
四川平武縣

宋馨懿人物生平

小時候的宋馨懿 小時候的宋馨懿
小馨懿的家在平武縣響巖鎮,她出生於2005年4月23日,剛過完3歲的生日20天。小馨懿的父親陳軍、母親陳英都在北川縣一餐廳打工,小馨懿剛到北川縣一間幼兒園上學。 [1]  2008年5月14日9時40分,北川的一片廢墟上,幾名戰士抬着一個受傷的小女孩一路飛奔,兩旁的人迅速讓出了生命通道。人羣中,一位慈祥的老人只來得及匆匆看了一眼小女孩,就趕緊讓到路邊。是温家寶總理!他為這個小女孩讓路的瞬間感動了無數的人。於是,小馨懿被人們叫做“總理讓路女孩”。 [2] 

宋馨懿地震受傷

馨懿急救途中 馨懿急救途中
在父母用身體鑄成的護欄下,40個小時後,小馨懿終於獲救。5月17日上午,獲救3天后的宋馨懿第一次笑了。5月14日上午,北川縣城,被壓在垮塌的房屋下的三歲小女孩宋馨懿,在已經逝去的父母身體的翼護下與死神抗爭了47個小時後終於獲救,被救護車送往醫院。在她被送去急救的途中,人們紛紛讓路,包括當時正在災區視察的温家寶總理。由於馨懿的右腿長期受到壓迫,已經嚴重壞疽,醫生不得不將其右腿進行截肢。小馨懿的生命體徵已經基本正常,正在逐步康復之中。
地震時刻,父母用身體築成“生命之牆”
13日,已化為廢墟的北川縣城,救護人員在一處嚴重損毀的屋角處發現一名眨着大眼睛的小女孩。已經遇難的
年輕父母臉對着臉、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體搭成一個拱形,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雙雙擋住倒塌下來的沉重牆體,用血肉之軀為孩子構築了一道“生命之牆”。據負責救援的紅軍師裝甲團的官兵介紹,他們在13日8時左右就發現了這名小女孩,但整個移位的牆壁壓在小女孩和遇難的大人身上,他們沒有合適的工具,無法將孩子救出。
不作美的天公又在13日下起了大雨,救援人員一邊給小女孩遮雨,一邊拿來牛奶、方便麪等食品給小女孩補充營養。隨後,救援人員開始連夜展開對小女孩的生死大營救,14日9時40分左右,隨着人們的歡呼,一名救援隊員終於將小女孩從危牆下面抱了出來。這時距離12日14時28分汶川發生8.0級地震已經過去了43個多小時,頑強的小女孩熬過了雨夜和餘震,戰勝了死神!隨後,解放軍官兵立即將小女孩緊急往城外轉移。在轉移途中,經過多方人員緊急救治,10時15分,擔架來到了道路中斷的三道拐“讓開、讓開”,一邊急速地往前衝。人們讓開了一條路,而人羣中還有正在災區視察的温總理!
温總理來到小女孩身邊親切地進行了慰問,由於病情緊急,擔架並沒有過多停留就繼續往前。僅僅兩分鐘後,10時17分,小馨懿就被抬上了來自洛陽協和醫院的救護車,被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3] 

宋馨懿救治

住院治療的馨懿 住院治療的馨懿
小女孩的生命安危,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最終,由江蘇省人民醫院醫療小分隊負責救治小馨懿。參與搶救的江蘇省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蔡衞華説,由於在廢墟下時間過長,送到醫院時,小馨懿發生肺部感染,很快出現神志不清、呼吸困難,隨時有窒息可能。
醫療隊員在第一時間為小馨懿吸痰並做氣管切開,上呼吸機,避免了死亡的危險。但當時小馨懿右大腿三分之一已經全部壞死,必須截肢才能保住生命。“手術開始時,所有人都拼命忍住眼淚,但當孩子的右腿永遠從小馨懿身體分離後,我們再也忍不住了。”蔡衞華説。
考慮到小馨懿有肺部感染及合併其他感染的風險,江蘇省人民醫院泌尿科主任醫師顧民15日晚11時向綿陽市分管市長申請了十多支“羅氏芬”,給她打點滴。
在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救援隊的護士王文,一直照顧着小馨懿,“小馨懿非常堅強,這些天很少哭。”雖然這孩子很乖巧,但她入院來從沒笑過,大多時候都是一個人靜靜地躺着,無論你怎麼逗她,她要麼就不説話,要麼就認真説“不要”或“要”。
“今天上午她終於笑了,而且笑得很開心!”小馨懿51歲的奶奶陳英:“小馨懿很聰明,討全家人喜歡,上幼兒園才3個多月,她最喜歡的就是跳舞、畫畫了,不僅會數數,還會用英語叫全家人呢。”“就在地震前4小時,她還在我們面前跳了半小時舞呢,但現在她右腿都沒了,不知以後還能不能跳舞,而小馨懿則總是説要長大要當畫家。”講到這,在場的人的都格外傷心。所有的人都在給這個偉大的愛下生還的孩子讓路,人羣中有熟悉的温總理。 [3] 

宋馨懿返鄉

12月30日,四川地震傷殘兒童宋馨懿與照顧她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醫護人員告別。
當日,四川地震傷殘兒童宋馨懿從位於成都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地震傷員醫療康復中心出院,返回綿陽。5月14日,被壓在四川省北川縣城垮塌房屋下的宋馨懿,在遇難父母的身體翼護下堅持40多個小時後獲救。在社會各界的關愛下,安裝了假肢的小馨懿身心恢復狀況良好。 [4] 

宋馨懿學習經歷

上課中的馨懿 上課中的馨懿
2011年5月,成都市棕北小學舉行了一個簡短而熱烈的儀式,歡迎一名即將入學的新生——“總理讓路女孩”宋馨懿。馨懿在小叔陪伴下到棕北小學領取了錄取通知書。比起2008年從汶川大地震的廢墟下被救出時,馨懿明顯長高了,扎着兩條漂亮小辮,穿着一身白色裙子,白色襪子上綴着花邊。馨懿的小叔説,馨懿的漂亮衣服都是好心人送的,她每天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小小年紀已經懂得美。雖然右腿不方便,但她説“最喜歡上體育課”。
馨懿牽着老師的手,慢慢地參觀教室,認識小朋友。面對陌生環境,馨懿有點害羞,不過她的大眼睛裏透着好奇和欣喜。當小朋友鼓掌歡迎她到來時,她笑得很燦爛;當小朋友伸出手來時,她也開心地跟小朋友握手;當小朋友給她送禮物時,她微笑着説“謝謝”。
宋馨懿的養父母把她接到北京,給她過了個熱鬧的生日。 宋馨懿的養父母把她接到北京,給她過了個熱鬧的生日。
馨懿的小叔和奶奶離開了農村老家,專門到成都來照顧她上學。為方便馨懿生活和學習,學校不僅把蹲式廁所改成了坐式廁所,還給她配備了心理輔導老師。 [5] 
2012年,趙超、張玉潔夫婦將宋馨懿接到北京,為她辦了一個特別的七歲生日聚會。 [6] 

宋馨懿地震十週年

11歲圖片
11歲圖片(3張)
震後十年,變的是宋馨懿的身體,不變的是她的心,依然如王素滿當初救她時一樣,堅強樂觀。
2018年5月3日,宋馨懿見到了當年的消防員,由於年齡的增長,她越來越幽默、豁達、開朗。
如今13歲的宋馨懿上初一,生活被鋼琴、數學、幺爸幺媽,還有朋友填滿,是生機勃勃的存在。 [7] 
“平時白天上課,晚上做作業,還要練鋼琴,週末是補習班、練鋼琴……”上初中的宋馨懿和同齡的孩子一樣,有着自己的快樂和煩惱。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