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雲濤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

鎖定
宋雲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兼職教授。現任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
主要從事磁約束核聚變裝置工程及相關技術的研究。在國家大科學工程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裝置EAST、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以及中、美、法、日等國際聚變研究合作項目中做出重要貢獻,發表論文65篇,第一作者49篇,其中SCI、EI收錄34篇,授權專利10項,第一發明人6項。
中文名
宋雲濤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安徽省安慶市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性    別
職    稱
研究員

宋雲濤人物經歷

2001年7月獲得中國科學院“核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
2003年10月博士後出站。
2002年11月-2003年11月作為日本文部科學省核交流訪問學者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工作,
2004年1月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2004-2006年度特別研究員,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從事未來聚變堆電站工程研究工作。
2005年1月-4月作為中國科學院公派留學人員在美國通用原子公司美國核聚變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
歷任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6]  ,等離子所所長 [1]  、裝置設計研究室主任,ITER--FEERDER採購包負責人。
現任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所長。 [7] 

宋雲濤人物貢獻

宋雲濤 宋雲濤
在國家大科學工程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裝置EAST、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以及中、美、法、日等國際聚變研究合作項目中做出重要貢獻,為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獎團隊的重要成員,2011年在美國獲國際“聚變核技術傑出貢獻獎”(MA-FNT Award);是ITER項目CAD工作組中方代表,負責中國和其他各個國家在ITER主機工程方面的協同設計及ITER超導饋線系統FEEDER採購包相關任務。
曾參與國家“九五”重大科學工程——EAST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的真空室研製,冷屏、外杜瓦、縱場等關鍵部件的力學分析、HT-7內部部件的改造;
日本未來託卡馬克聚變堆電站緊湊型球環VECTOR主機工程設計、20T高温超導線圈的力學性能分析和液態金屬鋰鉛自冷先進包層磁流體特性研究;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HELIMAK裝置真空室結構優化;
瑞士CICC超導導體樣品架的力學性能分析;
美國能源部批准的中美合作項目“DIII-D裝置偏濾器”熱力學特性研究與設計改造;承擔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HALO電流對託卡馬克裝置危害性研究”項目:
“EAST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偏濾器等內部部件的結構、傳熱和安全性分析;
中國和法國TORE SUPRA合作的“EAST裝置離子迴旋加熱系統設計與研製”
以及與美國通用原子公司GA合作的EAST中性束注入NBI系統的設計和研製
目前負責ITER-Feeder採購包研發任務。

宋雲濤人物榮譽

2007年獲"安徽青年五四獎章"和全國CAE優秀論文一等獎;
2009年獲“全國青年五四獎章”;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11年在美國獲國際“聚變核技術傑出貢獻獎”(MA-FNT Award),為第一位獲得此獎的中國科學家;
2012年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
2016年獲第十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 [3] 
2016年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4]  [2] 

宋雲濤主要論文

(1)The Accomplishments and Next-Step Plan of EAST in Support of Fusion -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 2014 - 2014,pp(99):1-5
(2)Tokamak Engineering Mechanics - Springer - 2013 - 2013
(3)Concept Design of CFETR Tokamak Machine -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 - 2014 - 2014,42(3):503-509
(4)Status of Design and R&D for the ITER Feeder System Procurement in China -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 2012 - 2012,22(3):4800404-1-4800404-
(5)Plasma facing components of EAST -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 2010 - 2010,85(10-12):2223-2327
(6)Design of the ITER TF Magnet Feeder Systems -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 2010 - 2010,20(3):1710-1713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