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雲同

鎖定
宋雲同(1879.4.25—1967.4),字子樵,黑龍江省呼蘭縣人。清末加入同盟會,受孫中山邀請,到廣東參加革命。20世紀20年代後,歷任吉林督署參謀處長、富錦縣知事、賓縣知事、直隸省政務廳廳長、代理省長東北淪陷時期,不願給日本做官。遂退出仕途,表現出高度愛國熱情。新中國建立後,給毛澤東上書,要求為新中國工作,得到毛澤東主席的支持,1953年被安排任北京文史館館員。1957年被聘請為黑龍江省文史研究館首任館長。曾當選為省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 [1-2] 
中文名
宋雲同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79年
逝世日期
1967年
梓樵、子樵
出生地
黑龍江省呼蘭縣石頭河子屯

宋雲同人物生平

宋雲同,別名雲同,字梓樵,又字子樵,黑龍江省呼蘭縣人,漢族。1879年4月25日出生於石頭河子屯,13歲時隨家遷至呼蘭府五站(現肇東市轄)。1901年畢業於黑龍江省立師範學校。1904年春投效黑龍江省將軍(程德全)衙門內文案充任書啓委員。1906年4月派充黑龍江省巡防軍中路馬前營營務處任書記兼帶右哨。1908年任黑龍江省墨爾根副都統衙門文案處總辦。1910年9月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是黑龍江省活動主辦人之一。 [2] 
1912年調充黑龍江省巡防八路統領部任執事官。1915年任陸軍第七混成旅司令部參謀長。1917年在東海濱阿穆爾省任華僑總會會長。1920年任中東護路軍哈滿司令部少校參謀。1921年任黑龍江省呼倫貝爾交涉署科長,同年3月參與中東鐵路與西伯利亞鐵路“接線”談判,12日達成協議後正式通車。1926年,宋雲同任直隸省公署政務廳長兼代理省長、官產處總辦、私產處總辦、天津市政公署總辦。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宋雲同於1928年春憤而辭職。1929年在天津、廣州等地參加“倒蔣”活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得悉宋雲同在黑龍江各地的影響,以高官厚祿誘宋出任偽職,宋雲同不願當亡國奴,斷然拒絕,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1933年夏,為拯救民族危亡,去廣東等地呼籲抗日救國,當年被推為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參議。1935年秋回到天津。1936年3月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外交委員會專門委員。1937年2月辭職,是年秋“七七”事變,乃赴西南。1938年5月到陝北哈拉寨馬占山將軍處任東北挺進軍總司令部高等顧問,奔走各地,宣傳抗日救國主張。1944年7月,宋雲同再返天津,居永豐西里50號。1946年回瀋陽,12月任國民政府東北生產管理局遼北分局新台子制油廠廠長。1947年代表合江省鶴立縣競選國民政府國大代表。 [2] 
1952年宋雲同參加北京東四區政府政治講習班第四班學習。1953年給毛澤東上書,要求為新中國工作,得到毛澤東主席的支持。4月被聘為北京市文史館館員。 [2] 
1957年黑龍江省副省長李延祿在北京開會與宋雲同相會。宋雲同於民國年間與李延祿共事多年,即致函陳言:“我除了頭髮白了之外,其他體力與器官,和我們在廣東省見面時一樣,都沒有改變。”表示“思還故土,報效桑梓”之願望。 [2] 
1967年4月,宋雲同在哈爾濱逝世,終年89歲。 [2] 

宋雲同主要作品

撰寫《江東六十四屯的悲慘》《黑龍江省政紀要》等書和大量文史資料。 [1] 
參考資料
  • 1.    呼蘭縣誌編纂委員會,黑龍江省呼蘭縣誌,中華書局,1994年12月,第888頁
  • 2.    憶宋雲同先生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網.2021-11-16[引用日期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