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鈞瓷

鎖定
《陶雅》中“宋鈞之紫,汗漫全體,暈成一片”及“內青外紫”。官鈞的青藍釉有別於北宋早期以神後鎮劉莊窯為代表的民窯天青釉那樣純粹而勻淨,大都是在深藍色背景上佈滿近月白色汗珠狀的流紋,少數燒得好的則遍佈紅紫色迂徊曲折的蚯蚓走泥紋,或在紅紫色背景上遍佈藍白色流紋。這些特徵正好與的記載相吻合。 北宋徽宗時期,鈞瓷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徽宗下令設立了專門為皇宮燒製珍品的“官窯”,並把鈞瓷列入皇室的“御用珍品”,規定民間不得使用。而位於禹州市城北的宋官窯遺址,正是當年為皇室燒製珍品的地方。
中文名
宋鈞瓷
始    於
唐朝
盛    於
朝宋
解    釋
中國名窯奇珍宋元明清四朝寶瓷

宋鈞瓷宋鈞瓷簡介

鈞窯玫瑰紫鼓釘洗 鈞窯玫瑰紫鼓釘洗 [1]
宏源閣博物館藏 宏源閣博物館藏 [2]
鈞瓷是中國古代的名窯奇珍,為宋、元、明、清四朝寶瓷。現為中國五大名瓷之一,堪為世界一絕。他以古樸端莊的造型,嚴密冷峻的裝飾,清化幽玄的窯變,五彩斑斕,光彩奪目,爭芳鬥豔,獨樹一幟。一經出世,便以其高潔澄明,清新潑辣的美感,純潔灑脱的文人氣質,倍受達官貴人的喜愛。
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千年神奇窯變迷世人 !北宋徽宗時期,鈞瓷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徽宗下令設立了專門為皇宮燒製珍品的“官窯”,並把鈞瓷列入皇室的“御用珍品”,規定民間不得使用。而位於禹州市城北的宋官窯遺址,正是當年為皇室燒製珍品的地方。
史料記載,每年皇室要從官窯精選三十六件珍品,對於剩餘的產品要全部打爛,分別深埋於五個大坑之中,防止有人把打爛的瓷器碎片重新恢復。而負責此項工作的是朝廷的四品大員。由此足見宋徽宗對鈞瓷的鐘愛。也正是因為此,便有了“莫道世間黃金貴,不如鈞瓷一把泥”、“雅堂無鈞,不可自誇富”之説。

宋鈞瓷宋代鈞瓷特點

觀察底足 觀察底足
鈞瓷釉以釉層渾厚滋潤,柔和勻淨為特色,具有明快的流動感。釉色以紅、藍為基調,融熔一體,形如流雲,燦如晚霞,變幻莫測,古人稱其為“窯變”。
鈞瓷底部特徵效果圖 鈞瓷底部特徵效果圖
宋鈞窯變工藝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鈞釉初尚天青或“色重而藍”的天藍,因在青料中加有銅質,經氧化、還原焰作用呈現紅色,並與青色相互融合,形成青中帶紅、紅裏泛紫、紫中藏青或紅、藍、紫相間,猶如玫瑰,又像海棠,或似晚霞的瑰麗畫面。這種青、紫並重的基本色調,主要以官辦的鈞窯為代表,具體表現為青藍釉施於器內,紅紫釉施於器外,也有內外皆施青藍釉的;而且官鈞的青藍釉有別於北宋早期以神後鎮劉莊窯為代表的民窯天青釉那樣純粹而勻淨,大都是在深藍色背景上佈滿近月白色汗珠狀的流紋,少數燒得好的則遍佈紅紫色迂徊曲折的蚯蚓走泥紋,或在紅紫色背景上遍佈藍白色流紋。這些特徵正好與的記載相吻合。

宋鈞瓷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放大一百倍效果圖 放大一百倍效果圖
宋鈞釉中的紅色是由於還原銅的呈色作用,還含有一定數量的二氧化錫,而在天藍釉、天青釉和月白釉中氧化銅的含量較低。宋鈞的紫色釉斑,是在青藍色釉上塗一層含有氧化銅的釉,在還原焰中煅燒,隨着窯室温度的高低和還原氣氛的濃淡變化,使釉料中的銅、鐵元素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變化之多,難以盡述,古人曾用“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無對,窯變無雙”、“千鈞萬變,意境無窮”等詞語形容鈞瓷窯變色彩的豐富靈活、微妙神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