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維忠

(革命烈士)

鎖定
宋維忠(1912~1963),原名宋維紅,原籍山西沁源縣,後遷安徽省金寨縣蔡家販鄉龍門村。新中國建立後,遷居澠池縣城。歷任冀氏縣八區區委會主任、安澤縣武委會戰訓科長等職。 [1] 
中文名
宋維忠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63年
出生地
山西省沁源縣

目錄

宋維忠人物經歷

1928年10月,宋維忠在湖北黃安縣參加革命,後在安徽省金寨縣加入紅軍隊伍,先後任紅二十五軍第二大隊連部通訊員、衞生員,七十三師衞生部衞生員、一二九團營部通訊班長等職。1932年任紅四方面軍總部通訊員,三八六旅部通訊班長等職。1935年隨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征,期間任三八六旅警衞排長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後,在太嶽軍區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警衞連長。
1937年5月,因身體欠佳,不能適應部隊軍事活動需要,調抗日根據地搞地方武裝工作,在山西屯留縣任縣大隊連長、縣大隊游擊隊長、分區教導學員等職,曾入抗日軍政大學短期受訓。期間於193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調任冀氏縣八區區委會主任、安澤縣武委會戰訓科長等職,在安澤縣被日寇以鐵滾戰術困於山溝,3天未進食。
1947年6月,宋維忠入山西解放區陽城縣黨校學習。8月,隨陳謝大軍渡黃河來到澠池,任澠池縣武委會主任,發動羣眾,發展人民武裝,積極進行反霸鬥爭。此時,澠池雖獲解放,但縣境以西仍為國民黨軍隊盤據。為了鞏固革命政權,開展對敵鬥爭,宋維忠在1948年6月到1949年底一年多來,經常帶領約一個營的民兵到外地配合解放軍正規部隊軍事活動。他身體不好,每到冷天,徹夜咳嗽,不能休息,以至影響到飲食,但他接受和執行上級交辦任務時,卻十分堅決,從不馬虎,從不講任何條件。1949年陝州、靈寶解放後,解放區範圍擴大,民兵在新區活動,困難倍增,有時路途遠,時間緊,任務重,但在宋維忠的領導下,民兵們艱苦奮鬥,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剿匪、解俘等各項戰勤任務,榮獲陝州分區支前司令部獎旗一面。他還注重下屬戰士的思想和紀律教育。他所領導的民兵,每撤離一個防地時,當地羣眾總是依依不捨,有的農村羣眾還贈給“捨己為羣”的錦旗。由於數十年的艱苦戰鬥生活,使他飽受風霜,積勞成疾,身體有傷病,記憶力也衰減了。1949年12月,因病到河南省幹部療養院休養。1952年回到澠池縣繼續休養。1963年4月17日病故於鄭州。澠池縣委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三門峽市委員會,學習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三門峽名人 三門峽文史資料 第十五輯,,2006.10,第449-4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