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漢良

鎖定
宋漢良(1934—2000年10月3日),浙江紹興人,195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6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6月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系。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兼新疆軍區第一政委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
2000年10月3日,宋漢良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
(概述圖來源: [4] 
中文名
宋漢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浙江紹興
出生日期
1934年
逝世日期
2000年10月3日

宋漢良人物履歷

1954年至1966年曆任新疆中蘇石油公司地調處實習員,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調處地質員、隊長;地調處地質研究室專業組組長、地質師,地調處區域勘探研究室主任;油田研究所代黨委書記兼政治處主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質處副處長、處長;局副總地質師、副局長等職;1983年至1985年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1985年至1995年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兼新疆軍區第一政委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 [2] 
宋漢良同志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第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2000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

宋漢良人物生平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原書記兼新疆軍區黨委第一書記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宋漢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0年10月3日17時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
宋漢良同志1934年出生於浙江紹興。195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6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6月從西北大學地質系畢業後,抱着為祖國石油工業獻身的精神,毅然來到新疆。1954年6月至1966年9月,歷任新疆中蘇石油公司地調處實習員,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調處地質員、隊長,地調處地質研究室專業組組長、地質師,地調處區域勘探研究室主任,油田研究所代黨委書記兼政治處主任等職。先後從事過野外地質調查、石油地質綜合研究和石油勘探管理等工作。他在十分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艱苦的工作生活條件下,足跡踏遍荒山戈壁,風餐露宿,做了大量的地質調查研究工作,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
1966年10月至1971年4月,宋漢良同志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衝擊,但始終堅信黨的領導,堅持真理,積極學習和鑽研石油地質勘探業務。
1971年5月宋漢良同志重新工作,先後任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研究所生產管理室勘探組組長,地質處副處長、處長,管理局副總地質師。1980年1月至1983年4月任新疆石油管理局黨委常委、副局長。他堅決貫徹黨的方針政策,解放思想,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積極延攬人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把石油勘探領域擴展到準噶爾盆地東部、腹地和塔里木盆地,特別是對準噶爾盆地西北緣克—烏大斷裂構造含油模式的發現,稠油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準東油區勘探和沙漠腹地地球物理勘探等方面,具有創新精神和獨特的理論見解,為克拉瑪依油田石油地質儲量和原油產量長期連續增長,為新疆石油工業的騰飛與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從1983年4月起,宋漢良同志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他堅決貫徹黨的十二大精神,按照自治區的統一部署,積極推進新疆的科學技術事業,大力開展科技體制改革。狠抓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安全生產,着力抓好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重視加強科技隊伍建設,發揮科技人員作用。他親自主持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加速查明新疆地質礦產資源的綜合研究”的305項目,碩果累累,開創了新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科研產業化的新局面。
1985年10月至1995年12月,宋漢良同志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在這期間,他帶領區黨委一班人和全區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不移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為新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黨的建設和新疆的穩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他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緊密結合新疆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有指導意義的戰略構想和工作指針。他大力加強農牧業的基礎地位,積極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堅持不懈地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不斷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建立了糧、棉、糖和畜產品生產基地;提出了“依靠行業主力,依託社會基礎;統籌規劃,共同發展”的方針,使地方與石油部門協同發展,為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創造條件;提出了“全方位開放,向西傾斜”和“內聯外引,東聯西出”的方針,對外開放打開了新的局面,橫向經濟聯合日趨活躍。在他為班長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的領導下,經過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自治區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國民生產總值、城鄉人民收入都翻了一番,地方財政收入翻了近兩番,建設步伐明顯加快。農牧業連續獲得豐收,農畜產品大幅度增長,人均佔有糧、棉、畜數量躍居全國前列。現代工業迅速興起,工業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和生產能力有了較大提高。重點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北疆鐵路、蘭新複線、獨山子乙烯、瑪納斯電廠、西—蘭—烏光纜、黑孜爾水庫、烏魯瓦提水利樞紐等一批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重點工程的相繼開工或建成,為自治區經濟的持續發展增添了後勁。隨着經濟的發展,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南疆三地州、北疆牧區和兵團邊境團場的脱貧致富也有了實質性進展。他始終堅持把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來抓,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為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保持社會政治穩定,增進各族人民羣眾的大團結,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始終注意抓新疆教育科技等事業的發展,積極穩妥地進行教育、科技等各項改革,組織實施“科技興新”戰略。他十分重視黨的建設,正確處理了黨政職能分開問題,堅持發揮政府部門黨組的作用,重視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幹部和年輕幹部,加強了黨的幹部隊伍和領導班子建設,為自治區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宋漢良同志關心和支持新疆部隊的建設和兵團事業的發展,為加強軍區、兵團與地方的團結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宋漢良同志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第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在近50年的革命生涯中,宋漢良同志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偉大事業堅貞不渝,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不愧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
宋漢良同志政治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他堅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對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無比信賴,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充滿信心。他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認識問題,把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新疆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在大是大非面前,思想敏鋭,頭腦清醒,與黨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
宋漢良同志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他堅持調查研究,走羣眾路線,積極倡導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善於聽取羣眾意見,關心羣眾疾苦。他善於總攬全局、統籌協調,抓住重點。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黨性,不計個人榮辱,顧全大局,注重搞好班子和各民族幹部之間的團結。他為人正派,光明磊落,嚴於律己,作風民主,平易近人,謙虛謹慎,尊重和關心老同志。他忠實履行黨的宗旨,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對工作高度負責,忘我工作,嘔心瀝血。他注重實踐,不尚空談,勤奮好學,善於接受新事物,富於改革創新精神。
宋漢良同志生活儉樸,克己奉公,一塵不染,從不以權謀私。他堅持以身作則,反腐倡廉,艱苦樸素,嚴格要求家屬及身邊工作人員,始終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和人民公僕的本色。
宋漢良同志熱愛新疆,心繫各族人民,真誠為新疆各族羣眾辦實事,為新疆的團結穩定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他長期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他在生病和重病期間,始終關心和關注着新疆的穩定與發展,始終熱愛和眷戀着他為之奮鬥和奉獻一生的新疆大地。
宋漢良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奮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優秀兒女。宋漢良同志用自己的一生實踐了他就任書記時提出的“竭盡全力,不辭萬難,全心全意為黨工作,為新疆各族人民服務”的諾言。他的逝世,使我們黨失去了一位好黨員、好乾部,是新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重大損失。宋漢良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光輝品格永遠銘記在新疆各族人民心中。 [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