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湖

鎖定
宋湖,位於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調關鎮、桃花山鎮,東南西與桃花山鎮吳家璫村相連。西抵保豐渠,北與調關鎮披甲湖村和槎港村接壤,接謝家廟。湖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2°41′23”,北緯29°41′27”。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湖泊面積3.22平方千米,湖泊平均水深3米,蓄水量960萬立方米。 [1] 
宋湖湖區主要水產品有河蟹、蓮藕、烏鱧、白鰱、花鰱、鯉魚、鯽魚、黃鱔及其他經濟魚類。脊椎動物以鳥類最為豐富,共有鳥類14目28科45屬60種。鳥類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1種,有高等植物30科59屬69種。宋湖湖區有宋代建寧縣城遺址。 [1] 
中文名
宋湖
地理位置
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調關鎮、桃花山鎮,東南西與桃花山鎮吳家璫村相連
面    積
3.22 km²
蓄水量
960萬立方米

宋湖形成演變

宋湖系丘陵地帶,北宋時地震陷落成湖。 [1] 

宋湖位置境域

宋湖
宋湖(5張)
宋湖位於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調關鎮、桃花山鎮,東南西與桃花山鎮吳家璫村相連。西抵保豐渠,北與調關鎮披甲湖村和槎港村接壤,接謝家廟。湖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2°41′23”,北緯29°41′27”,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湖泊面積3.22平方千米。 [1] 

宋湖水文特徵

據《石首市地表水功能區劃》,宋湖用於飲用水源和景觀娛樂目標水質為Ⅲ類標準。2014年檢測水質為IV類,氨氮和高錳酸鹽指數超標,水質變差的原因主要是投肥養魚。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湖泊平均水深3米,蓄水量960萬立方米。 [1] 

宋湖流域特徵

宋湖地質地貌

宋湖湖區內地層僅見元古界和新生第四系沉積岩出露。據同位素絕對年齡測定,為1.19億~1.62億年,屬燕山期產物。從大地構造系而言,石首市正好位於北緯29°的東西構造帶與新華夏系第二沉降帶交叉複合地帶。 [1] 

宋湖氣候特點

宋湖湖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總時數為1656小時,年平均氣温17.0℃;年平均降水量1244毫米、主要集中在4~10月;平均無霜期268天。湖水主要源於降水,水位通過大港口閘調節。 [1] 

宋湖資源狀況

宋湖自然資源

宋湖湖區主要水產品有河蟹、蓮藕、烏鱧、白鰱、花鰱、鯉魚、鯽魚、黃鱔及其他經濟魚類。脊椎動物以鳥類最為豐富,共有鳥類14目28科45屬60種。鳥類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1種,其中一級保護3種(白鸛、黑鸛、大鴇),二級保護8種。有高等植物30科59屬69種,蕨類植物1科1屬1種。被子植物28科57屬67種。 [1] 

宋湖旅遊資源

宋湖湖區有宋代建寧縣城遺址,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年起,建寧縣縣治設於此,前後歷時142年。 [1] 
建寧縣城遺址 建寧縣城遺址

宋湖歷史文化

宋湖傳説故事

關於宋湖的名稱,民間流傳有“宋湖説”和“勝湖説”。
宋湖説宋湖原名野湖,傳説宋朝有一姓宋的官員到此勘察堤防,陪同人員在湖邊草叢中捉到一隻鱉,重約5千克。席間,當地人介紹,野湖周圍人煙稀少,蘆葦、蒿草叢生,盛產龜、鱉,產卵時,沿湖路邊都能看到。姓宋的官員聽後説:“大宋江山,土地肥沃,江河湖泊物產豐富,哪有叫野湖的呢,就改名宋湖吧!”
勝湖説相傳三國時諸葛亮率蜀軍曾屯兵於此,並與曹魏軍隊作戰而大獲全勝,特將此湖命名為“勝湖”。乾隆元年(1736年)《石首縣誌》的疆域圖,亦標明“勝湖”字樣。 [1] 

宋湖湖區人物

  • 廖述雲
廖述雲(1915~1994年)石首市調關鎮人。民國十八年(1929年),任調關區少年先鋒隊大隊長,不久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民國十九年(1930年),先後在湘鄂西聯縣政府警衞部隊和紅八師擔任警衞員,參加湘鄂西蘇區四次反“圍剿”鬥爭。長征中,任紅二軍團衞生部司藥,衞生隊隊長。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中,歷任一二O師司令部參謀、三五八旅八團參謀長。解放戰爭中,任獨立二旅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工兵師師長、西南工兵縱隊副司令員、軍委工程兵司令部副參謀長等職。1955年,授少將軍銜。1956年,任工程兵直屬機關黨委書記。“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5年8月平反,任工程兵副司令員。曾任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1] 

宋湖生態保護

宋湖湖區依法採取系列控制湖水污染措施,禁止投肥養魚,湖區大力宣傳貫徹《湖北省湖泊保護條例》和《環境保護法》,增強湖區周邊羣眾保護湖泊環境意識。 [1] 

宋湖社會生活

宋湖經濟

1970年調關人民公社在此創建宋湖漁場。改革開改以來,着力發展特色漁業、品牌漁業、休閒漁業,建成了小龍蝦野生寄養、大水面河蟹養殖、網箱養魚三大優勢板塊。推廣蝦稻連作、網箱養魚、種青養魚、魚鱉混養等優化養殖模式。重點發展龍蝦、河蟹、長吻鮠、黃鱔、黃顙魚、鱖魚、銀魚、斑點叉尾銅8大骨幹特色品種。 [1] 

宋湖交通

宋湖湖區交通有公石公路。該公路起於公安縣鬥湖堤鎮,由藕池鎮,跨安鄉河大橋、管家鋪大橋,進入石首,經高陵鎮與秦黃公路匯於城區繡林大道,止於繡林街道辦事處。公石線石首境內長52.54千米。 [1] 

宋湖管理

1984年3月湖區撤社建區設鄉,調整行政區劃,石首市人民政府將調關鎮14個村及宋湖一併劃入桃花山區。為方便管理,1987年10月劃出的14個村復歸調關鎮,宋湖仍屬桃花山鎮,現由石首市桃花山鎮人民政府管理。
1986年,石首漁政工作人員開始着裝按《漁業法》執法,市漁政局下設長江等5個管理分站(組)、各鄉鎮(區)設專職漁政員(2002年機構改革撤銷),查處漁業案件;配長江巡邏艇一艘,漁政越野車一部。1987~2001年,整頓漁業生產秩序,發出《佈告》《通知》11次。
1988年起,全市開始核發養殖水面使用證,頒證、年檢制度化。 [1] 
參考資料
  • 1.    《湖北省湖泊志》編纂委員會編著.湖北省湖泊志 中[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12.43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