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清如

鎖定
宋清如(1911年7月13日-1997年6月27日),江蘇常熟人。中國現代詩人,翻譯家朱生豪的妻子。曾任嘉興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中文名
宋清如
外文名
Song Qingru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11年7月13日
逝世日期
1997年6月27日
畢業院校
之江大學
職    業
教師、翻譯家、詩人
主要成就
譽為有“不下於冰心女士之才能”的女詩人
出生地
江蘇常熟
代表作品
現代》《之江年刊》
性    別

宋清如人物經歷

1911年的7月13日,也是這樣一個夏日,宋清如出生在江蘇常熟欄杆橋(現屬張家港市)一個鄉紳的家裏。她很早就表現出對讀書的強烈興趣。初中畢業後,為了繼續求學,她拒絕了家裏為她安排的婚約,在當地留下了“不要嫁妝要讀書”的動人傳説。 [1] 
宋清如是極有個性與主見的女孩,相對富裕的家庭為其成長提供了物質保障,幼年時接受私塾啓蒙,接着到常熟女子高小讀書,之後經過自己的抗爭與努力,得以在蘇州慧靈女中、女子中學(1932年又改名蘇州女子師範)完成初中、高中學業。在蘇州檔案館裏還珍藏了她在慧靈女中讀書時所寫的《前校長藍紗斐女士五十大慶序》,語言活潑,對校長充滿崇敬。家人本來希望她初中畢業後回家結婚,但她表示“不要嫁妝要讀書”,母親疼愛這個掌上明珠,還給她一個自由的天空。
這是個為讀書為寫詩而生的女孩,對新詩着迷,《現代》《之江年刊》 上經常發表她的新詩,有“不下於冰心的才華”(施蟄存語)。 [1]  其中《有憶》、《夜半歌聲》可以説是上世紀30年代新詩中的精品,表現了新女性外出求學、爭取獨立自主的心路歷程
之江生情詩為媒
1932年,已從蘇州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的宋清如,按當年教育部規定師範生已享受過公費待遇,就不能報考國立大學,遂考入美國教會大學—杭州之江大學,成為中文系的一名學生。人生往往因為某個偶然的決定而改變航向,之江大學對宋清如也是如此,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宋清如、朱生豪這對才子才女就在這裏相識、相知、相愛。
嘉興小夥子朱生豪(1912-1944),出身於一個小商人家庭,兄弟三人,他行一,祖上留下一座大宅子,“房屋和庭園各佔一半,因此空氣真是非常好,有一個爽朗的庭心,兩個較大的園子,幾個小天井,前後門都有小河通着南湖”。貌似家境不錯,其實並不如此,這所房子除留一部分自住外,出租給三家人家和一家油行,每年有三百塊租金貼補生活。本來一家五口的日子也就這樣過着,誰料1922年12月母親撒手人寰,接着父親也離世,慈母遺留下的積蓄維持了朱生豪從高小到大學的學業,而家庭的變故致使他的性格格外沉靜、敏感、孤僻,沉默寡言,他的心思全部放在學業上,小學畢業直升初二,1929年被嘉興秀州中學推薦到之江大學
宋清如在高中時代就喜歡寫新詩,也試着創作新詩,但她並不懂得傳統詩詞的平仄。之江大學有一個“之江詩社”,詩人們不少是古體詩詞高手,宋清如拿出精心準備的“寶塔詩”作為參加之江詩社活動的見面禮。朱生豪的同班同學彭重熙看後,傳給朱生豪,朱生豪看了下就微笑着把頭低下,沒有言語,沒有表情,宋清如一陣緊張,覺得她的寶塔詩成了“怪物”。
三天後,朱生豪寫信給她,並附上三首新詩,請宋清如指正。來而不往非禮也,宋清如立即回信,詩詞創作成為兩個年輕人的話題。她開始學做舊詩詞,他耐心指點她,毫不客氣地批評,情不自禁地表揚,一字一句地修改,她的舊詩詞有所長進,但漸漸放棄新詩。當年主編《現代》的施蟄存讚賞她的才華,為她聽從朱生豪的話不再寫新詩而深感遺憾。
西子湖畔六和塔下,宋清如、朱生豪因詩結緣,因緣生情,他們墜落到月下老人早已編織好的情網之中。
十載書信譜戀曲
1933年夏,朱生豪大學畢業,到上海世界書局做英文編輯。臨別之時,朱生豪將1932年秋創作、1933年夏完稿的三首《鷓鴣天》完稿贈給宋清如,那份情意盡在詞中。
其一:楚楚身裁可可名,當年意氣亦縱橫,同遊伴侶呼才子,落筆文華洵不羣。招落葉,喚停雲,秋水朗似女兒身。不須耳鬢常廝伴,一笑低頭意已傾。
其二:憶昨秦山初見時,十分嬌瘦十分痴,席邊款款吳儂語,筆底芊芊稚子詩。交尚淺,意先移,平生心緒訴君知。飛花逝水初無意,可奈衷情不自持。
其三:浙水東流無盡滄,人間暫聚易參商。闌珊春去羈魂怨,揮手徵車送夕陽。夢已散,手空揚,尚言離別是尋常。誰知詠罷河梁後,刻骨相思始自傷。
而宋清如還在杭州繼續學業,書信聯結着他們。宋清如客氣地向朱先生討教做詩,而朱生豪則向心儀的天使傾訴着無限的愛戀,對其稱呼多達七十餘種,如寶貝、妞妞、傻丫頭、親親、宋兒、小鬼頭兒等,落款也是稀奇古怪。書信給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朱生豪訴説相思之情提供舞台,藉助點點筆墨,寫盡滿腹愁悵、相思、煩惱,有情真意切、繾綣纏綿的一面,也有風趣幽默、活潑開朗的一面。一般兩三天就寫一封信,有時一日一封,他狂熱地愛上了這位江南才女,“我實在喜歡你那一身的詩勁兒,我愛你像愛一首詩一樣”,幾乎每封信都要表示永遠待她好。上海的生活是寂寞、孤獨的,朱生豪的信中經常出現自殺、夢境、想死這樣字眼,文人頹廢、抑鬱、孤寂的情緒時時瀰漫書信裏,宋清如就像定海神針,一接到她的信,他就快樂,“風和日暖,令人永遠活下去。世上一切算得什麼,只要有你。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我的快樂即是愛你,我的安慰即是思念你。”
真情難得,宋清如以詩詞、以女性特有的細緻迴應朱生豪,滿懷深情填了一首《蝶戀花》:“愁到舊時分手處,一桁秋風,簾幙無重數。夢散香消誰共語,心期便恐常相負。落盡千紅啼杜宇,樓外鸚哥,猶作當年語。一自姮娥天上去,人間到處瀟瀟雨”。1935年8月,朱生豪到常熟宋家,這是兩人關係明朗的標誌。“那照眼的虞山和水色使眼前突然添加了無限靈秀之氣,那時我真愛你的故鄉”,所謂愛屋及烏,因為是心愛姑娘的家鄉。
相識十年,書信十年,詩文交流十年,情感交融十年,男未娶,女未嫁,他們在等待。
相夫教子情未了
1936年,宋清如從之江大學畢業,她的理想是做一位教師。朱生豪和她開玩笑,願以一月三塊大洋聘請她做秘書和家政。湖州民德女中向她拋出橄欖枝,宋清如接受了這份月薪五十元的工作。自此,這個年已二十五歲的女詩人正式走上社會。
遠在上海的朱生豪“篤莎劇,嘗首尾嚴誦全集十餘遍,於原作之精神,自覺頗有會心”,他聽從同事詹文滸的建議,於1935年開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表示將譯作送給宋清如作為禮物。宋清如感動之餘,寫了《迪娜的憶念》一詩相贈:“落在梧桐樹上的,是輕輕的秋夢吧?落在迪娜心上的,是迢遠的懷念吧?四月是初戀的天,九月是相思的天……”朱生豪為這首詩譜曲,以此見證了他們的愛情,見證他事業的開端。教書是宋清如的工作,副業則是為朱生豪的譯作校對、謄寫,偶爾作些修改。這樣美好的日子才開始,日寇的侵略打亂了一切,朱生豪收集的各種莎劇版本及“諸家註釋考證批評之書”悉數毀於戰火,只挑出一套牛津版全集和幾本譯稿。短暫逃亡後,朱生豪再度回到上海工作,而宋清如則遠離故土,輾轉重慶、成都等地教書謀生,兩人天隔一方,相思一種。
1942年5月1日,他們經過了十年愛情長跑,步入婚姻的殿堂,一代詞宗夏承燾為新婚伉儷題下“才子佳人,柴米夫妻”八個大字。
愛情是浪漫的,婚姻生活卻是務實的,宋清如由才女轉身為主婦,一日三餐,柴米油鹽,樣樣操心,這也是那個年代知識女性為家庭所作的犧牲。朱生豪依然做他的才子,“閉户家居,擯絕外務”,一門心思在家翻譯莎士比亞作品,這是他的夢想。“他譯莎,我做飯”,幾十年後宋清如如是説。
困頓的生活,超負荷的工作,摧垮了他原本單薄的身體,1944年12月26日,朱生豪完成了37種莎劇中31種的翻譯,帶着無限的遺憾撇下了深愛的妻子和年僅一歲的兒子。
完成朱生豪遺願
朱生豪去世後,她一度絕望到要隨他而去:“你的死亡,帶走了我的快樂,也帶走了我的悲哀。人間哪有比眼睜睜看着自己最親愛的人由病痛而致絕命時那樣更慘痛的事!痛苦撕毀了我的靈魂,煎幹了我的眼淚。活着的不再是我自己,只似燒殘了的灰燼,枯竭了的古泉,再爆不起火花,漾不起漪漣”。
此後的人生,她只趕着兩件事,撫養剛滿週歲的兒子,替亡夫完成莎士比亞的翻譯出版。
1948年,宋清如獨自完成180萬字遺稿的全部整理校勘工作,寫下譯者介紹,交由世界書局出版。
1954年,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重版發行,出版社按規定匯來2萬元稿酬,宋清如謙虛恭敬地將錢款退回,出版社重又寄來請她一定收下……為人處世一向清廉的宋清如,執意要劃出部分,分別捐獻嘉興圖書館、新聞單位以及秀州中學等,餘下款項購買公債支援國家建設
1955年到1958年,她在朱生豪弟弟的協助下,翻譯完成了朱生豪未竟的五部半莎劇。她是如此謹慎鄭重,直到自己校勘無誤,才開始聯繫出版社,卻不知出版社已早就落實了譯者。這不能不説是個巨大的遺憾,但她卻心中釋然,那三年,她恍惚回到了“你譯莎來我做飯”的歲月,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他們彷彿又天上人間“共度”了三年。
1977年,依然獨身的宋清如回到嘉興朱氏老宅,這一年,她67歲了。小牆上掛着朱生豪的畫像,老傢俱還在,牀還是當年那張。可是文革抄家,她的譯稿已蕩然無存。好在珍藏的書信還在,經反覆勸説,她終於答應一一整理,挑了一部分結集出版,題名《寄在信封裏的靈魂》。
宋清如 宋清如
1991年,80歲高齡的宋清如應邀出演電視劇《朱生豪》,以她的真實感情和質樸的感染力打動了觀眾和評委,奇蹟般地獲得了第12屆“飛天獎”的榮譽獎。
1997年6月27日,宋清如突發心臟病,猝然離世。生前,她將伴隨自己40多年的朱生豪手稿全部捐獻給了國家。
200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朱生豪、宋清如夫婦的合集《秋風與蕭蕭葉的歌》,收錄了朱生豪的詩作58首,宋清如的詩作51首。

宋清如家庭生活

宋清如
宋清如(5張)
宋氏先祖宋憲,世居京兆(今西安一帶),曾任唐代大理寺丞,講授易經,弟子眾多。唐武德年間,宋憲後代宋文英,遷居浙江湖州,其子少英公被賜葬於海虞河陽裏,直至六世孫景存公攜帶一個弟弟兩個侄子到海虞安家,宋文英被推為海虞始祖。他的後代就在常熟開枝散葉,耕讀傳家,儼然成為常熟的名門望族。
宋清如與兒子朱尚剛 宋清如與兒子朱尚剛
山清水秀的虞山孕育了美麗靈秀的女兒,二十三世孫宋清如(1911-1997)就在桃花盛開的河陽裏出世。她的曾祖宋榮曾、祖父宋壽孫均為國學生,宋壽孫“敕授儒林郎,晉授奉直大夫分省實用州同知”,算得上殷實的書香之家。父親宋文麟、母親周氏養育了三女一子,宋清如是二女兒。宋清如與朱生豪育有一子朱尚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