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汴道中

鎖定
《宋汴道中》是唐代詩人高蟾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寫士兵長期在遠方防守邊疆,揭露了唐末頻繁戰爭給勞動人民帶來的痛苦。詩的前兩句,先寫出“平野”千里,無人居住的可怕情景;後兩句就從原因上揭示了這個問題,“年正少”三字説明青壯為“甲兵”所迫,離開家園,戍邊打仗長期不歸。詩歌先寫果後寫因,先寫景後敍事,條理清晰,平易而深刻。
作品名稱
宋汴道中
作    者
高蟾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絕句

宋汴道中作品原文

宋汴道中1
平野2有千里3,居人無一家4
甲兵5年正少6,日久戍天涯8 [1] 

宋汴道中註釋譯文

宋汴道中詞語註釋

1、宋汴道中:是説這首詩是作者經過河南時寫的。宋,古國名,故址在今河南商丘縣。汴,汴梁,今河南開封市。
2、平野:一望無際的平原。
3、千里:表示遠闊。
4、居人句:沒居住一户人家。
5、甲兵:軍中士卒,戴甲的兵士。
6、正少:正年輕。
7、日久:長期。
8、戍天涯:在遠方戍邊。天涯,天邊,這裏極言遙。 [2-3] 

宋汴道中白話譯文

遼闊千里的曠野上,沒有一户人家。
穿着鎧甲的士兵正青春年少,長期地戍守在天涯。

宋汴道中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唐末藩鎮兼併激烈,因朱温與李克用屢次惡戰而受禍尤烈,慘狀異常。當其時高蟾路過此地,觸目傷懷,寫下了這首悲憤的詩篇。 [4] 

宋汴道中作品鑑賞

宋汴道中作品賞析

“平野有千里,居人無一家。”這兩句總述宋汴道中所見慘景。在工穩對仗的句式中使自然與人事因對照構成強烈的反差。平野自屬良田,宜人勞作,宜人生息。然而卻無居家。千里平闊。交通自當便利。卻絕少人的蹤影。那麼瀰漫這宋汴一帶的只能是荒蕪和死亡了。聯繫詩題所特指的內容。便不難悟出連連不已的藩鎮兼併戰爭帶來多麼慘痛的災難。曹操寫漢末軍閥割據造成的浩劫:“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蒿里行》)二者相似,只是不像曹詩那樣直陳心跡,高詩是在悲憫人生中將反戰思想寄於言外。
如此戰亂,如此慘絕人寰的景象,卻未能使窮兵贖武的藩鎮放棄兼併,戰爭仍在持續下去:“甲兵正年少,日久戍天涯。”年輕的兵士們早已背井離鄉,且將長久地在軍旅動盪中度過人生的時光。他們遠在天涯,失去保護的父老姐妹是倒斃在刀槍的蹂躪與戲弄之下,還是焚燬於戰火堆中,抑或是因無力耕種而餓死在荒郊野外,而他們此刻卻仍被迫進行着殘酷的戰爭,那也將預示着更大更多的災禍隨之而不斷蔓延。
詩句古樸簡約而涵容極大。一、二句僅寫千里無人的慘狀,三、四句也只點示了年少的兵士久戍天涯。這樣便規避了戰爭正面的描述,省卻不少筆墨,又開啓想象和聯想的空間,使讀者從前後場景的銜接中感知戰爭的規模、殘酷程度以及無辜平民家破人亡的怵目驚心的畫面,體味到詩人貫注其中的強烈的思想感情。如許內藴,卻隱遁於平平道來的意象之中,真可謂“不着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語)了。 [4] 

宋汴道中名家點評

廣西師範大學教授嶽希仁《唐詩絕句精華》:“此詩描寫唐末藩鎮割據、連年征戰所造成的千里無人煙的淒涼、悲慘景象,表現了作者對人民遭受苦難的同情。語言淺近,感情沉痛,純用白描,概括力強。” [5] 

宋汴道中作者簡介

高蟾(生卒年不詳),郡望渤海(今河北滄州)。本為寒士,無人舉薦,倜儻不羣,故累舉不第,鹹通十四年(873)始登進土第。乾寧中(894-898),官至御史中丞。與鄭谷友善。其詩以《金陵晚望》《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兩首最負盛名,《宋汴道中》一詩頗有時代感。 [6] 
參考資料
  • 1.    孫建軍等主編.《全唐詩》選注 (1-16冊):線裝書局,2002年01月第1版:第4504頁
  • 2.    孔凡信.歷代邊塞詩賞賞析:明天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第261頁
  • 3.    範鳳馳著.新選唐詩精華: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01:第470頁
  • 4.    霍松林主編.歷代絕句精華鑑賞辭典:陝西人民出版社,1993.05:第855頁
  • 5.    嶽希仁編著.唐詩絕句精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09月第1版:第404頁
  • 6.    張國偉著.中國詩歌發展史 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03:第6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