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樂

(江蘇無錫市人)

鎖定
宋樂,江蘇無錫市人,中共黨員,中鐵十九局六公司安全監督部應急處置中心主任。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類好人獲得者。 [1] 
中文名
宋樂
國    籍
中國
主要成就
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類好人獲得者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宋樂所獲榮譽

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獲得者,曾榮獲全國紅十字志願服務先進典型、國家無償獻血金獎、“江蘇好人”等榮譽。 [1-2] 

宋樂人物事蹟

他自費購買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設備和急救包並隨身攜帶,時刻準備救助他人,被譽為“行走的AED”。他牽頭成立城市救援聯盟、創新改進AED急救包、發明火災現場煙霧模擬裝置、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宣傳活動,連續多年參加無償獻血、資助山區困難兒童等。宋樂曾榮獲全國紅十字志願服務先進典型、國家無償獻血金獎、“江蘇好人”等榮譽。
“行走的AED”
心搏驟停是一種突發急性疾病,如果短時間內得不到及時救治會危及生命,發病致死率高達90%。宋樂在新聞中多次看到一些突發心臟驟停的患者,由於沒有第一時間用AED施救而失去生命,為此他痛心不已。從2019年起,他自費購買AED設備和急救包並隨身攜帶,成為無錫隨身攜帶AED第一人。2020年為了提升應急響應效率,他在車上又配備了一台;2022年11月,他再次購買了一台更加輕便的AED,讓救援工作更加機動靈活。現在,他有3台AED,可以説無論走到哪裏,他的視野裏離不開AED,他也被無錫市民譽為“行走的AED”。
2023年5月的一天,他下班後背着雙肩包行走在新吳區長江路上,突然聽到身後有動靜,他扭頭一看,原來是一輛電動車倒在地上,騎手癱坐在地表情痛苦。他急忙過去表明身份:“我是應急救援員,我可以幫助你嗎?”得到傷者同意後,他仔細觀察了傷情,判斷對方是腳掌閉合性骨折。在指揮路人攔截後方車輛確保現場安全後,他迅速撥打120,並從隨身攜帶的AED急救包中拿出器材為傷者進行包紮固定。
為了能進一步縮短搶救時間,他還改進了AED急救包,目前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他自豪地説:“可以在奔跑中快開、側開,五六秒內就可以把AED從包裏拿出來。”“雖然每天揹着7公斤以上的AED急救包很累,但我從不讓它離開視線範圍,上下班、去吃飯、到公園玩,我都揹着它。帶着它,我才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去處置突發情況。”
2023年,由宋樂發起並擔任總隊長的“口袋急救俠”隨車攜帶AED行動,得到無錫、杭州、南寧等多地誌願者響應。他們陸續成立車隊,一輛輛貼着“心臟急救可破窗,車內放置移動AED設備”的愛心車輛駛入車流。多名資質齊備、急救經驗豐富的志願者,與時間賽跑,為生命護航。
研發專利助力安全教育
宋樂還被無錫7所學校聘為校園安全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意識普及和應急避險知識傳播的同時,他發現學生們在火災應急處置和求生方面存在着一定誤區,認為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與缺乏直觀感受的應急避險知識教學工具有關。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他決定自己研發教具進行演示教學,設計一種能夠幫助學生更直觀瞭解火災應急處置的住宅火災煙氣模擬裝置。為此,他查閲大量專業書籍,虛心向國內外專家請教,充分利用業餘時間,經過反覆打磨和救援隊內部探討、持續優化,歷經多次設計終於有了質的飛躍。裝置採用透明亞克力板製作,完整地復原了居家環境,細緻入微地展現了客廳、卧室、門窗等家居細節。
更重要的是,這些部件全部可以開合,學生們可以親自操作,直觀地感受煙霧的走向。通過這套裝置,能更好地掌握應對火災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它以直觀、實用的特點,被選中作為2023年秋季全國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課專題實驗教具,全網1600萬個賬號線上觀看學習,已經在江蘇6個市級消防救援支隊中推廣使用。當有人詢問他這套教具申請專利是否是為了謀利時,他説:“申請專利的目的不是商業化,而是藉助這個模型求真、較真、教真,生命安全教育容不得一絲一毫馬虎。”
15年堅持無償獻血
2018年4月4日,無錫新聞報道“一小女孩嚴重燒傷急需O型血小板。”正在組織公司團委活動的宋樂得知消息後,立刻向領導申請:“你們坐大巴車先出發,我隨後自己打車去。”血站開門的第一刻,他就衝了進去,因為有長期無償獻血經驗,他輕車熟路填完相應表格,做好了獻血前的準備工作。醫護人員驚訝於他各項指標都很優秀,他説:“因為我時刻準備着,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當需要的時候我肯定要出一份力!戒煙、戒酒、不熬夜早就成了習慣。”就這樣,他10點鐘完成無償獻血,又自費打車40多公里回到活動現場。
社會上曾有言論説獻血對身體不好,他經常現身説法,“你看我獻血十幾年不還是壯如牛!消除心理恐懼,勇敢伸出胳膊,挽救一條生命,才是人生的光輝時刻。”在他的帶領下,身邊一些同事也積極參與到無償獻血活動中。同時,宋樂還報名成為造血幹細胞登記捐獻志願者、中國人體器官登記捐獻志願者。
義教助學精準幫扶
2008年,他第一次參與河洛義教,開展山區貧困調查活動,從此與山區的孩子們結下不解之緣。在部分山區,有一些家庭因父母失去勞動能力導致貧困,孩子面臨輟學風險。為了幫助這些孩子,他決定進行資助。14年間,他共資助5名瀕臨失學的孩子完成了學業。
2017年,他了解到以前支教的學校有一位困難學生,因父親常年因病卧牀,家庭經濟困難,有強烈的學醫意願。看到調查手記後,他立即聯繫了孩子所在地區,確定了資助關係。通過4年的資助,女孩已經完成中專學業,成為一名護士,家庭狀況大有改善。
此外,他還成立了個人志願服務工作室,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和企業,向居民羣眾和企業員工普及應急救護知識,累計舉辦各類普及講座及互動體驗110多場次,被羣眾稱為行進在公益路上的應急救援“尖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