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村十八洞

鎖定
宋村十八洞在浙江省開化縣城東,有一條與芹江匯合的溪流叫“古溪”,沿溪東行19公里至源頭——菖蒲鄉宋村,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十八洞”。據《開化縣誌》記載:“明·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進士方豪遊此刻石題名。宋村十八洞,自古就是一個探幽之地。明代進士方豪在遊宋村十八洞之後,留下了“張燎深入……寒氣逼人”的真跡。清代詩人張名達在宋村八景詩中這樣寫道:“九塗重出啓山靈,十八洞開月未啓。磊磊堆山堅石骨,門門有路闢欞星。鐫鏤沌渾神仙窟,刻畫乾坤格眼屏。試拍洪肩梁大宅,磨崖招隱反移銘。”
中文名
宋村十八洞
地理位置
衢州市開化縣 [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清幽十八洞

宋村十八洞景觀

宋村十八洞[古楓香樹]

宋村十八洞
宋村十八洞(5張)
宋村村口,在後山坡上那株高高挺立着的楓香樹旁。這株有着約500多年樹齡的楓香樹高40多米,橫截面積寬3.77米,樹冠幅26米×28米,樹幹同直,像一把巨大的傘矗立在那裏,守望着村子,守候着村子裏祖祖輩輩勤勞的村民。這棵要三個人才能圍抱的楓香樹,在《開化古樹》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明·正德——嘉靖年間曾任崑山沙河知縣的刑部主事,福建提刑按察副使的金村鄉金路村進士方豪,遊宋村十八洞時,看到這株楓香樹茂盛,能成大材,便在樹幹上用指甲劃了兩下作記號,現在記號仍在,所不同的是當時站在地上手劃的部位是胸部高,如今劃過的標誌已在十多米高的部位了。
冬天的“楓”景 冬天的“楓”景

宋村十八洞[古樸村落]

楓樹腳下的胡店塢村村口,繞村而過的小溪上,有一座百年古橋。在這條穿村小溪上,各種簡易方便的小橋有七八座,唯有村口的這座橋造型靈巧別緻、古樸典雅。橋上那棵參天大樹和滿橋的青苔、野草、藤蔓在無聲地述説着歲月的滄桑。這座小橋有個好聽的名字,撥開荒草莽棘,橋面對村裏的這邊刻有“別有景”,面對村口的這邊叫“隆盛橋”。透過這個寓意美好的名字,讓人深深地領會了古人對美好生活和美好風景的嚮往。

宋村十八洞[清幽十八洞]

穿過了一片桃林、桔林,繞過了一個個山頭,到了十八洞。
據《開化縣誌》記載:“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進士方豪遊此,刻石題名。十八洞裏面洞中有洞,相傳由十八個洞銜接而成。山腳下石罅裏有泉水流出,清澈甘甜,常年不涸。古有‘龍湫靈立有甘雨,聖世休徵是醴泉’之喻,故名‘聖泉’。又説:十八洞最豐富的景緻是石凳、石桌、石幔、石刻、龍梯、龍閣、龍牀、龍潭。還有經多年幻化成形的鐘乳石等,是我縣的一大自然景觀。”
寬敞平坦,四周草木泛青,新葉吐翠,洞旁立有一塊“開化縣人民政府文物保護”石碑。抬頭仰望,洞門上方,長藤倒垂,正中有一圓形石鼓,綠茸遍體,似金蟾騰空;側耳細聽,洞壁泉水叮咚,節奏悠美;高呼一聲,迴音縈繞,久蕩不息,頓生蒼茫原始之感。
沿石階下得洞去,洞內寬敞、清涼、幽靜,高近20米,面積數十平方米。洞頂鍾乳凝結,怪石嶙峋,壯如游龍猛獸,頭角崢嶸,吞雲吐霧。洞頂石端一縷清泉摩空而下,滴嗒之聲鏗鏘成韻。洞的正前方石壁上,明代方豪遊洞時留下的字跡清晰可見。洞的四周是懸崖峭壁,石壁縫裏滲出冰涼的水。地面上沙石高低不平,積滿了水,洞頂的水滴滴嗒嗒落下,洞內滿是潮氣和冷氣。往裏走,是漆黑看不見的洞底,因為無法預測它的深度,因而帶給我們的是神秘和遐想……

宋村十八洞[神秘洞中洞]

宋村十八洞 宋村十八洞
十八洞裏面洞中有洞,相傳由十八個洞銜接而成。山腳下石罅裏有泉水流出,清澈甘甜,常年不涸,供宋村幾百人口飲用,古有:“龍湫靈立為甘雨,聖世休徵是醴泉”之喻,故名“聖泉”。又説,十八洞最豐富的景緻是石凳、石桌、石幔、石刻、龍梯、龍閣、龍牀、龍潭,也有經多年幻化成形的鐘乳石……
沿着S型小徑,走進洞內,洞高數丈正中果有石凳、石桌;火光之下,岩石左壁:“明正德十一年九月,進士方豪周遊宋村巖題:‘張燎深入,寒氣逼人’”石刻字跡,依稀可辨。右側,一石幔下垂,潔白晶瑩,景影婆娑;洞內頂端,鐘乳石懸掛,千姿百態。進入第二洞,左側有岩石自然形成梯狀石階,距地約3米高有一平台,乃傳説的“登龍梯、上龍閣,卧龍牀”之處;右側岩石下端,有一四周略高、中間低陷的積水池,水漫其上,相傳是龍沐浴的“龍潭”。舊社會,每逢久旱不雨,附近村民來此“求龍水”,雖求龍水十有九空,然而壞就壞在偏偏有那麼一兩次,當求龍水者回歸途中巧遇有幾片雲彩升上天空,甚至還灑下幾滴雨點,村民信以為真,於是十八洞的知名度也隨之傳播擴散。據説,還有第三、第四個洞,但進入必須趴在地上,肚皮貼着地面,背脊蹭着岩石,匍匐蛇行,才可入內站立……

宋村十八洞詩作

“九塗重出啓山靈,十八開通月未扃。磊磊堆山堅石骨,門門有路闢欞星。鐫鏤沌渾神仙窟,刻畫乾坤格眼屏。試柏洪肩探大宅,磨崖招隱反移銘。”就是清乾隆十一年(1746)遂邑庠生張名達遊十八洞作的這首詩。讀罷此詩,可知你對純真、古樸、自然造化的洞穴有何感想?

宋村十八洞[求雨習俗]

根據當地人相告,十八洞是個求雨洞,每到乾旱少雨季節,村民就會自發上山進洞求雨,通常是壯年男子腰扎紅綢帶,別上鋭利的牛角,背上雞鴨魚肉等供品進洞求雨,香煙嫋嫋,紙灰飛揚,更加深了十八洞的神秘幽深。近年來,隨着交通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景點開發的不斷推進,十八洞正以它神奇的魅力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遊人前去探險、觀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