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朝經濟

鎖定
宋朝經濟介紹的是中國兩宋時期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狀況。宋朝時期中國很富裕。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達到了封建社會的巔峯。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説:“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開封,位於豫東平原的中心,又稱汴梁、汴京,為宋朝國都長達168年,歷九帝,是當時著名的文化、經濟、藝術、政治中心,其繁榮程度,後世難以企及,還是中國最早有猶太人定居的城市。
從南北朝開始經濟中心南移,到南宋最後完成。
中文名
宋朝經濟
外文名
The Economic of Song Dynasty

宋朝經濟歷史背景

公元960年建立宋朝時,未靠武力,而是和平禪讓,將五代後周的柴氏王朝,和平過渡為趙氏的宋朝。宋太祖接受唐朝武將節度使操縱國運的教訓,以杯酒釋兵權,解除武將參與朝政的機會,實行文官統治。對外也少用武力,而以錢物捐助北方遊牧民族,換得珍貴的百年和平。
宋太祖採取抑武揚文、君臣共治,提高知識分子地位與責任感。因此,給後人印象似是國運不濟,國力孱弱。先忍讓於遼、金,後又退守江南稱南宋,再100多年後又亡於蒙古族的元朝。

宋朝經濟經濟空前發達

著名歷史學家漆俠先生曾指出:“在兩宋統治的三百年中,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居於世界的最前列,是當時最為先進、最為文明的國家。” [1] 
歷史教授楊渭生先生也認為:“兩宋三百二十年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所達到的高度,在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內是座頂峯,在世界古代史上亦佔領先地位。”世界著名經濟史學家貢德弗蘭克也認為:“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代,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經濟最先進的地區。自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代以來,中國的經濟在工業化、商業化、貨幣化和城市化方面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方。” [1] 
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曾説:“在社會生活、藝術、娛樂、制度、工藝技術諸領域,中國(宋朝)無疑是當時最先進的國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僅僅看作蠻夷之邦。”日本宋史學家宮崎市定認定:“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時代。中國文明在開始時期比西亞落後得多,但是以後這種局面逐漸被扭轉。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亞而居於世界最前列。然而由於宋代文明的刺激,歐洲文明向前發展了。”宋朝的文明深深的影響了世界。 [2] 
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麥迪森寫道:“早在公元10世紀時,中國人均收入上就已經是世界經濟中的領先國家,而且這個地位一直持續到15世紀。在技術水平上,在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上,以及在遼闊疆域的管理能力上,中國都超過了歐洲。到了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當世界經濟明顯加速增長之際,中國卻衰退了。”
根據他的測算,按1990年美元為基準,在公元960年後(趙匡胤建立宋朝),中國人均GDP為450美元,至宋末達600美元。而處於中世紀黑暗中的歐洲,僅為422美元。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經濟一蹶不振,1870年GDP人均530美元。由於內戰,到1950年,中國人均GDP僅為439美元,還趕不上宋代初的450美元。1952年達537美元,但仍低於宋末的600美元,而歐洲卻達4963美元了。

宋朝經濟農業

生產的發展
北宋時期,農業生產技術以及推廣有很大的發展。 [3] 
當時,南方農民普遍使用龍骨翻車來灌溉,同時,比龍骨翻車運轉力更大的筒車,也用來引水上山,灌溉山田。范仲淹的《水車賦》有“器以象制,水以輪濟”之句,就反映了這種有輪軸、利用水力或牛力推動的筒車。北宋政府兩次在耕牛缺乏的地區推廣“踏犁”。“踏犁”是一種較好的人力翻土工具,四五個勞動力的功效相當牛耕的一半。這對畜力不足地區解決耕田的困難起過一定的作用。 [3] 
在北宋的墓葬中,往往發現成組的鐵製農具,如犁、耬、耙、鋤、鐮等,其中耙、鋤等中耕農具較多,表明了農民對精耕細作的重視和耕作程序的增多。北宋農民還很注意積肥和施肥。他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認識到,土壤的性質不同,應施用不同的糞肥。所謂“用糞如用藥”。當時對作物栽種的深淺疏密與產量高低的關係,也有所認識。禾譜、農器譜、農書、蠶書等農業生產知識的專著,紛紛出現,反映了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 [3] 
宋金並立時期,南方的水利事業大大超過北方。史載:“南渡後,水田之利,富於中原,故水利大興。”(《宋史·食貨志》) 除了修復久被堙廢的水利之外,還修建了不少新的工程。 [4] 
南宋的圩田面積又有擴大。如太平州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圩田面積佔全縣農田的十分之八九。宣城縣有圩田179所。另外,塗田、沙田、梯田等也大量開墾,農田面積不斷增加。 [4] 
農業生產技術也以江浙一帶最進步,四川次之。江浙農民深耕熟耨,使土細如面。大暑時節,決放田水,讓太陽曝曬,使苗根堅固,稱為“靠田”;苗根堅固後,再車水入田,稱為“還水”。此後,遇旱不枯,可保豐收。當時,上等田畝收五六石。“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由此產生。 [4] 
南宋時,植棉區已不限於兩廣和福建,逐漸推廣到長江和淮河流域。由於經濟作物的逐步推廣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宋代特別是南宋,無論在官田上或私田上,採用貨幣折租的形式也有所增多。 [4] 
修築堤堰
宋太宗時,在河北地區修作陂塘,並修築長六百里的堤堰,設置斗門,引澱泊水灌溉,種植水稻,獲得豐收。 [5] 
南方地區水利興修的成績更為顯著,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江北捍海堰、浙江捍海石塘、錢塘江堤、西湖等處。如錢塘江堤前後修築多次,以真宗時所修最有成效。這次修築,吸收五代時的經驗,把石塊裝在竹籠裏,堆砌成堤,堤外再打上木樁,增強了阻擋海潮沖刷的能力。西湖原灌溉良田千餘頃,年久堙廢。 [5] 
哲宗時,蘇軾任杭州知府,主持了西湖的疏浚工程,使附近農田均獲其利。此外,福建莆田縣的木蘭陂,也是當時著名的工程。木蘭陂有寬80米,高10餘米,長160餘米的大壩,可攔洪、蓄水、排灌,使萬頃農田旱澇保收。至今仍十分堅固,充分顯示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能力。 [5] 
隨着北宋的統一,南北農作物品種得到交流。水稻的優良品種在北宋時已不少,如占城稻即其中之一。占城稻的特點是穗長、無芒、抗旱、早熟。它“不擇地而生”,適於普遍栽種。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宋政府從福建取占城稻三萬斛,在江淮、兩浙種植,後來又推廣到北方。 [5] 
種植經濟作物
經濟作物的種植,在北宋也有發展。 [6] 
從越南引進佔城稻;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糧倉,民間流傳着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7] 
茶樹的栽培地區越來越廣,淮南、江南、兩浙、荊湖、福建及四川諸路,茶園十分普遍。僅在江南、兩浙、荊湖、福建地區輸送政府專賣機構的茶葉,每年就達一千四五百萬斤。茶葉已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同時也是國內外市場上的重要商品。 [6] 
棉花的種植,在福建、廣東一帶逐漸盛行。養蠶和種桑、麻的地區比以前也有擴大。甘蔗主要在浙江、福建、廣南以及四川的一些地區種植,那裏有許多“糖霜户”,專門種蔗製糖。 [6] 
南宋後期,印度木棉迅速向長江流域推廣成為農業中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 [7] 
擴大耕地面積
北宋農民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用各種辦法擴大耕地面積。 [7] 
他們因地制宜,在山坡、江畔、海邊開墾農田,造了不少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大量的開墾,使墾田面積大為增加。 [7] 
由於生產技術的提高、農具的改進和水利灌溉事業的發達,北宋時期單位面積產量有所提高。一般年景,其他地方,畝產米一石,江南地區畝產米可達二至三石,甚至還出現了畝產米達四石的記錄,明顯超過唐代水平。 [7] 
佃農地位的變化
北宋的租佃制有兩種形式:分成和定額制。分成制就是佃客用自己耕牛或地主耕牛耕種地主的土地,秋收後除留農業税和種子外,一般是佃客用自己耕牛的,產量對分;用地主耕牛的,只分得四成或三成。地主對其肥沃的土地多采取這種分成地租的方式。為了榨取更多的產量,地主往往監督佃客勞動。定額制則是佃客向地主租種土地,一般交納定額地租,數量大多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地主對生產干預較少。 [8] 
北宋時期,佃客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的強弱,在各地區間有較大差別,但總的趨勢是緩慢地向着減弱的方向發展。佃客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離開原地主而佃種別的地主的土地。同時,客户購買少量土地之後,就可以自立户名,成為封建國家的税户。 [8] 
佃客人身依附關係的削弱,是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和廣大農民長期鬥爭的結果。在商品經濟發展的條件下,“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有錢則買,無錢則賣”的現象相當普遍。由於土地所有權的轉換加速,農民不再世代依附於某一地主,於是封建隸屬關係也就比較鬆弛了。 [8] 
土地兼併
南宋時土地兼併極其激烈。宋室南渡後,皇族和出身北方的文臣武將紛紛在南方掠奪土地,建置家業。一般官僚地主也利用戰亂兼併土地。再加上官商大賈採用以末求富、用本守之的辦法,大量購買土地。從而掀起了兼併狂潮,使南宋土地集中的嚴重程度大大超過北宋。 [9] 
南宋土地兼併最明顯的特點是高度集中。如南宋初期的大將張俊,每年收租米60萬斛,淮東土豪張拐腿,每年收谷70萬斛,以每畝收租一石計算,他們的田地都有六七十萬畝。由於土地兼併愈演愈烈,農民失去土地成為佃農的也迅速增多,因此南宋客户的比例超過北宋。 [9] 
南宋時期,地租仍是分成租和定額租兩種,但佃户所受地租剝削及額外負擔,比北宋更苛重。特別是許多地區佃户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也比北宋嚴重,他們被束縛在土地上,很少有退佃的自由。 [9] 

宋朝經濟手工業

手工業生產的進步
北宋時期,手工業生產有很大進步。當時,各種手工業作坊的規模和內部分工的細密程度,都超越前代。生產技術發展顯著,產品的種類、數量、質量大為增加和改進。 [10] 
制瓷業的突出成就
北宋的瓷器,不論在產量還是製作技術上,比前代都有很大提高。當時,燒造瓷器的窯户,遍佈全國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 [10] 
景德鎮,官窯(河南開封)、鈞窯(河南禹州)、汝窯(河南汝州)、定窯(河北曲陽)和哥窯(浙江龍泉),是北宋五大名窯。官窯的產品,土脈細潤,體薄色青,略帶粉紅,濃淡不一;鈞窯土脈細,釉具五色,有兔絲紋;汝窯則胭脂、硃砂兼備,色釉瑩澈;定窯以白瓷著稱,並能制紅瓷,其產品十分精美;哥窯盛產青瓷,產品被譽為“千峯翠色”。真宗景德年間,在江西新平設官窯,所造進貢瓷器的器底書“景德年制”四字,這就是後來馳名中外的景德鎮瓷器。在瓷器上雕畫花紋是北宋時的新創,劃花用刀刻,繡花用針刺,印花用板印,還有錐花用錐尖鑿成花紋,堆花用筆蘸粉堆成凸形,再施白釉。宋瓷不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工藝美術品。北宋瓷器大量運銷國外,亞非各地都有大量出土宋代瓷器,證明瓷器是當時的重要輸出品。 [10] 
南宋制瓷業的規模宏大,有的窯址堆積面達二十畝,高二十米。臨安鳳凰山下的修內司官窯,所燒瓷器,“極其精製,釉色亦瑩澈,為當時所珍”。景德鎮是著名制瓷中心,產品遠銷各地。浙江龍泉所產傳統青瓷,仍為當時上品。 [11] 
其他如造紙、印刷、製茶以及火器製造等業,也都相當發達。 [11]  時至今日,宋瓷已成為中國古代著名的藝術品,而享譽海內外。 [10] 
礦冶業的發達
礦冶業在北宋手工業中佔有要地位。礦冶業的發展,突出表現在開採冶煉規模的擴大以及產量的增加上。 [12] 
北宋時,金、銀、銅、鐵、鉛、煤的開採冶煉規模都相當大。重要冶鐵中心徐州東北的利國監,有三十六冶,礦工約四千人。江西信州(上饒)及其附近盛產銅、鉛,“常募集十餘萬人,晝夜採鑿,得銅、鉛數千萬斤”。安徽繁昌冶鐵遺址中,有高約2米,面積達750平方米的廢鐵堆,反映了當時冶煉的規模。在開採冶煉規模擴大的基礎上,產品的數量大有增加。以銅和銀為例,宋神宗時歲課銅1400多萬斤,銀20多萬兩,照官府徵收十分之二税率計算,可推知年產銅7000多萬斤,銀100多萬兩,產量都超過唐朝數倍。另外,採礦冶煉技術也有很大進步。 [12] 
造船業的進步
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
北宋定都開封,東南漕運十分重要,船隻是不可缺少的運輸工具,加之海外貿易興盛,便促進了造船業的進步。 [13] 
官營作坊以造漕船為主,同時造座船、戰船、運兵船等,民營作坊則製造商船及遊船。以漕船為例,真宗時,年產量達2900多艘。北宋船隻的體積和載重量相當大,徽宗時造的出使高麗的大海船,稱為“神舟”,據估計可裝載20000石以上貨物,載重量約為1100噸。海船都是“上平如衡,下側如刃”的尖底船,具有吃水深、抗風浪強的優勢。海船上主桅杆高十丈,頭桅高八丈,共裝帆110幅。全船分作三艙,中艙又分四堂。這種隔艙防水設備是中國造船工人的首創。 [13] 
更值得指出的是,當時指南針已應用於航海,這是古代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北宋時,舟師在航行中,夜觀星,晝觀日,遇陰晦天,則看指南針。 [13] 
南宋時期,造船業得到進一步發展。明州、泉州、廣州等造船業中心,仍然製造大型海船。1974年,在福建泉州灣發掘出一艘南宋末期的海船。根據其長、寬、深計算,載重量當在二百噸以上。這艘船的造型和結構都與宋代文獻記載相吻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它的船艙竟多達十三個。 [11] 
南宋時還普遍製造車船。車船裝有輪子,用腳踏輪,激水而行。 [11] 
雕板印刷和造紙業
雕板印刷術在北宋時有飛速發展,廣泛被用來刻印書籍。 [14] 
國子監刻印的書,後世稱為監本。民營書坊刻印的書被稱為坊本。都城開封和浙江杭州、福建建陽、四川眉山都是印刷業的中心。 [14] 
北宋紙的種類很多,竹、藤、楮、麻等都是造紙的原料。四川的布頭箋、冷金箋,歙州的凝霜、澄心,宣州的慄紙,浙江的藤紙,温州的蠲紙等,都是有名的品種。歙州出產一種長紙,製作甚精,一幅長五十尺,竟均能做到自首至尾,勻薄如一。  [14] 
絲織業
紡織水平的提高北宋紡織業仍以絲織業佔主要地位。 [15] 
北宋時,絲織業逐漸形成江浙和四川兩個中心。蜀地絲織品號為冠天下。
宋滅後蜀得織錦工200人,擄掠回京,安置在綾錦院工作。後來,宋太祖不斷吸收江浙、川蜀、湖州織錦工匠,隊伍日漸壯大,形成了汴繡,又稱為官繡、宮廷繡。汴繡融會各派之長,水平登峯造極。崇寧四年(1105年),在宋徽宗的大力倡導下,文繡院正式成立,為刺繡專業的高等學院,類似今日職業技術學院。宋滅亡後,這種刺繡又被稱為宋繡。時至今日,中國四大名繡,蘇繡、湘繡、蜀繡、粵繡,唯獨沒有汴繡。
絲織品的種類繁多,絹有五十多種,綾有二十七種。河北定州的緙(刻)絲,用各種顏色的絲線,織出美麗逼真的花草鳥獸。京東單州的薄縑,每匹只有百株(四兩)重,望之如霧。這些都是絲織珍品。麻織業集中在東南地區。淮南、江南、荊湖、福建、廣南等路,都產麻織布。其中黃、宜、袁、吉等州的紵布,虔州的白攽,都是當時市場上的暢銷產品。 [15] 
南宋時,絲織技術有新的提高。蘇州、杭州、成都三個著名的官營織錦院,各有織機數百台,工匠數千人,規模宏大,分工細緻,絲織品種類繁多,產品精緻美觀。 [16] 
南宋紡織業中最重要的成就是棉紡織業的進一步發展。隨着棉花種植的推廣,棉紡織業逐漸普遍起來。宋人《木棉》詩中有“車轉輕雷秋紡雪,弓彎半月夜彈雲,……機杼終年積婦勤”等句,反映了扦子、彈花、紡紗、織布的勞動過程,以及所用鐵鋌、彈弓、紡車、織機等各種棉紡織工具。 [16] 
由於新的紡織工具的出現,已能織出帶有細字、小花卉的花布。1966年浙江蘭溪縣南宋古墓中,出土了一條隨葬棉毯,説明江南地區不僅能織布,而且還能織毯,反映了棉紡織業的新發展。 [16] 
工匠地位的變化
北宋時期,在官私手工業作坊中,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了變化。 [17] 
私營作坊使用僱傭工匠,他們領取錢米作為僱值,僱值多少因不同時期、不同部門而異。官營作坊役使的工匠,有從軍隊調來仍隸名軍籍的軍匠,也有從民間僱募來的和僱匠。此外還有一種當行差充的工匠,稱“當行”或“鱗差”,這種當行工匠在北宋只作為輔助之用,他們和唐朝的番匠已有不同,不是無償服役,而是付給一定的“僱值”。有的生產部門如鑄錢作坊,還出現了類似計件給僱值的方式。這些情況都表明北宋工匠所受的封建人身束縛已經有所鬆弛。

宋朝經濟商業

宋朝經濟白銀和交子

隨着北宋商品交換的發達,貨幣流通量也明顯增加。唐玄宗天寶年間每年鑄幣32萬貫,北宋從太宗時起每年就達到80萬貫。以後逐漸增加,到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達六百餘萬貫。除銅、鐵錢外,金銀也作為半流通性貨幣使用。租税的徵收、官俸的發給和對外貿易都使用銀兩。大城市有金銀鋪和兑房,專門買賣金銀和兑換貨幣。國家税收中白銀所佔的比重逐漸增加,1021年(天禧五年)為883900多兩, 到1120年(宣和二年)為1860萬兩。黃金雖在流通,但不佔重要地位。 [18] 
北宋時期還產生了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建立後,四川地區長期使用鐵錢,因鐵錢重,攜帶不方便,公元10世紀末葉,成都市場上遂出現所謂“交子鋪”,發行紙幣“交子”,代替鐵錢流通。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冬,政府看到發行交子有利可圖,即藉口商人爭訟不息,正式創立“交子務”,改交子為官辦,以36萬貫鐵錢為準備金,定期發行,流通區域仍限於四川。徽宗時,改交子為“錢引”,擴大流通區域。但錢引不備本錢,大量印發,於是成為人民的一大禍害。 [18] 

宋朝經濟紙幣

北宋紙幣銅版拓片 北宋紙幣銅版拓片
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於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北宋的紙幣有交子、錢引和小鈔三種。 交子產生於四川,流通地區也主要是四川。四川當時使用鐵錢。鐵錢分量重、價值低。不便於流通和隨身攜帶,特別是給大宗貿易造成巨大困難。當時一匹羅賣錢兩萬,據李攸《宋朝事實》記載,鐵錢兩萬重130斤,大宗貿易的困難可想而知。於是,紙幣交子應運而生,民間設立交子鋪。後來,由16家富户集資36萬緡,統一發行交子。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富商衰敗,交子不能兑現,改由政府接辦。天聖元年(1023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朝廷設置交子務的命令傳達到成都府,次年開始發行官交子。當時規定:每期交子的最高發行額為1256430緡;以36萬貫鐵錢為準備金,流通期限為三年,三年後另行換界。商民向官府以舊換新每貫需交30吻2紙墨費。官交子最初幣面金額為一貫到十貫;寶元二年(1039年)改為五貫和十貫,五貫的交子佔兩成,十貫的交子佔八成;熙寧元年(1068年)又改為五百文和一貫兩種,五百文的交子佔四成,一貫的交子佔六成。交子總共發行了“四十三界”。 [19] 
紙幣給貿易帶來方便。崇寧四年(1105年),四川以外的各路也印製紙幣,稱為“錢引”。錢引的樣式比交子要美觀。錢引最初的發行額為25萬貫,到淳熙五年(1178年)增至5400萬貫,增加了一百七八十倍,引起通貨嚴重膨脹。大觀元年(1107年),四川的交子務也改為錢引務。 [19] 
崇寧五年(1106年),北宋朝廷發行過一種流通地區很廣的紙幣,名曰“小鈔”。但是,小鈔使用時間甚短,大觀元年(1107年)就廢止了。 [19] 
紙幣方便貿易,但是小鈔後來就了。崇寧元年(1102年),北宋徽宗任用蔡京為相。蔡京與宦官重貫相勾結,把持朝政。當時,市場上小平錢不夠用,朝廷為節銅省工。就鑄造以一當十的大錢。結果,民間將小平錢銷鑄當十大錢,這樣小平錢更不夠用了。崇寧五年二月,蔡京罷相。蔡京的政敵趙挺之為相。趙挺之罷行錢引,創制“小鈔”,以補救小平線的不足,並用小鈔收回當十大錢。《文獻通考》卷九記載:“詔當十錢惟京師及陝西、兩河許行,諸路並罷,令民於諸縣鎮寨送納,給以小鈔,自一百至十貫止,如川鈔引法。”大觀元年正月,蔡京再度為相,廢止小鈔,恢復使用當十大錢。小鈔從實行到廢止,不足一年。 [19] 
原來,這與當時朝廷的黨派鬥爭有關係。 [19] 
北宋發行過大量紙幣,包括交子、錢引一和小鈔,但到今天,真正的北宋紙幣一張也沒有留傳下來,其原因大概是紙質易爛。 [19] 

宋朝經濟商税和專賣

由於商業發達,北宋政府對商税特別重視。在全國各地設置場、務等機構,專門徵税。 [20] 
宋朝商税分為兩種:過税,每關值百抽二,是對行商抽的;住税,值百抽三,是對坐賈抽的。正税之外,還有雜税。隨着商業的繁榮,商税日益成為政府重要財源之一。真宗景德年間,商税只有450萬貫,到仁宗時,即增加到2200萬貫。 [20] 
北宋政府為了搜刮更多錢財,對鹽、茶、酒、礬等實行專賣,即由官府控制這些物品的生產並壟斷銷售。北宋專賣制度的實行,使得封建政府大獲其利,但影響了私營工商業的正常發展。 [20] 

宋朝經濟商業税為主

宋熙寧10年(1077)北宋税賦總收入共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税2162萬貫,佔30%,工商税4911萬貫,佔70%(可以比較一下,明神宗(萬曆)以“礦税”的名目,壓榨工商業者,8年間總共搜刮到了200萬兩白銀,不足宋朝的一個零頭)。這個數字説明,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工業社會悄悄邁進了。宋朝獲得龐大的財政收入並不是靠加重對農民的剝削,而是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生產力水平提高的結果。
南宋紹興末年(1162),僅廣州,泉州,兩浙三個市舶司關税收入即達200萬貫,宋朝僅對進口商品徵收7%-10%的關税,也就是説每年僅從上面三個市舶司進口的納税貨物即達2000-3000萬貫,這樣估計南宋年均進出口額當在1億貫以上,甚至可能達到2億貫或更多。 [21] 

宋朝經濟店鋪林立

宋代商業高度發達,今日之生活很多都能在宋代找到源頭或雛形,如商業一條街、連鎖店、24小時營業店等。如潘樓南街(鷹鶻一條街,專門販賣稀有飛禽走獸的)、茶湯巷(茶坊一條街)、馬行北街(醫藥一條街)、和樂樓(馬市)等等。潘樓東街,服裝一條街,24小時營業,宋時稱之為“鬼市子”。京城著名小吃有曹家從食、史家瓠羹店、萬家饅頭店、丁家素茶店、李四家北食店、金家南食店、鄭家油餅店、海州張家胡餅店、馬鐺家羹店等等,生意做大的,都連鎖經營。
宋代商業税首次超過農業税。首都開封有商業行300餘個,行業眾多,分工細化。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買賣,譬如剝蓮子(錘石蓮),即是把剝好的蓮子賣給水果行和藥鋪。這麼個小業務,也能成為一種行業,養活一羣業內人士。其時,從事該行業的有數十家之多。
商業發達,佛門也不例外。相國寺原是戰國時魏無忌(信陵君)的故宅,宋時不僅是全國佛教中心,而且更是國際佛教活動交流中心(《水滸傳》中魯智深落腳的地方)。相國寺除了搞講座培訓之外,也搞大型商業活動,向社會開放做展銷會使用。每月五次,名曰“萬姓交易大會”。展銷區規劃非常明確,大三門上賣珍禽奇獸;第二、三門皆傢俱什物,生活用品;近佛殿、殿後資聖門前,這兩塊地方賣書畫文教用品,如趙文秀筆、潘谷墨等。本寺工作人員也不閒着,尼姑兜售繡作、領抹、帽子等純手工製品。和尚兜售佛牙、手鍊、護身符等。

宋朝經濟貿易

唐朝時期,對外交往的孔道主要是西北陸路。到兩宋,因戰爭關係,西北陸路交通時斷時續,於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主要依賴東南海路交通。 [22] 
宋朝首次開闢了“海上陶瓷之路”,宋代的“五大名瓷”譽滿全球。而其商船的噸位之大,數量之多,皆為世界之首。當時,大海船達300噸,而幾百年後的哥倫布航船才120噸。採用指南針導航的300噸海船,穿過印度洋遠達阿拉伯與非洲東岸。進出口商品達300多種,成為當時最發達的海洋國家,不僅推動世界貿易,也把宋代的印刷、火藥、指南針這三大發明,傳入歐洲。
北宋時,海外貿易之盛,遠遠超過前代。宋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及收購進口物資來滿足皇室、官僚的生活需要,對海外貿易十分重視。早在971年(開寶四年),就設置市舶司於廣州。以後,北宋政府又陸續在杭州、明州、泉州以及密州的板橋鎮(山東膠縣境)、秀州的華亭縣(上海市松江一帶)設置市舶司或市舶務。 [22] 
宋金並立,雙方貿易往來仍然頻繁。宋金政府都在淮河沿岸及西部邊地設立市場,稱為榷場。除榷場外,民間私下交易的數量極多。在今吉林、內蒙古等地的墓葬中,均曾發現南宋湖州製造的銅鏡。在內蒙古西部黑水城遺址中,也曾發現福州刻印的書籍。至於景德鎮和龍泉的瓷器,更是遍及全國。 [23] 
南宋的海外貿易也超過北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歲達200萬貫,超過北宋治平年間歲入63萬貫的兩倍多。由於商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貨幣鑄造供不應求。在對外貿易中,銅錢又大量外流。紙幣日益代替銅錢,成為主要的交換手段。除交子仍在四川地區使用稱為川引外,還發行了會子。南宋政府發行紙幣,主要是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大量紙幣投入流通領域,造成幣值下跌,通貸膨脹。 [23] 
南宋時,除密州歸入金朝版圖外,其他五處市舶機構仍繼續存在,又增設温州、江陰軍兩處市舶務。 [22] 

宋朝經濟市舶機構

宋代的市舶機構類似近代的海關,但權力更大。 [24] 
商船出海,必須向它申請、具保才能通行。否則貨物將遭沒收,人員被懲處。外國商船到達中國港口後,必須立即向市舶機構報告,由它派員上船檢查。一般徵收其貨物的十分之一作為入口税,叫做“抽解”。並規定某些貨物為禁榷物,全部由市舶機構收購,其他貨物也收買一部分,總稱為“博買”。抽解和博買來的貨物,一律送交中央政府。南宋政府又在通商口岸創辦外商招待場所,如杭州有懷遠驛,明州、温州有來遠驛等,對外國商人和商船採取一系列保護措施。 [24] 
由於兩宋政府大力獎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上當時造船業的進步,指南針的使用,使海上交通極為便利。當時,亞非各國與中國通商的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重要的有高麗、日本、交趾、占城、真臘(柬埔寨)、蒲甘(緬甸)、勃泥(加里曼丹北部)、三佛齊(蘇門答臘東南部)及大食等。 [24] 

宋朝經濟人口

北宋人口密度圖 北宋人口密度圖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發展較為突出的一個朝代,經濟上卻有較大發展,南方生產繁盛,農業、手工業以及科學技術都居於當時世界先進水平。宋代普遍實行了淤田的耕種方式,既用渾濁的河水灌溉河邊的田土,完成了南方的水稻土的開發,使畝產增加,糧食生產的發達,就成為了大量人口出現的物質基礎。全國記錄在籍人口達一億以上,其增長速度在當時國際上亦屬少見。
北宋至徽宗年間,人口達到8100萬,已經大大超過了盛唐時期的人口。當時與宋並存於中國境內的還有遼、金、西夏等政權,合計人口,估計達到1億。

宋朝經濟社會

城市和市鎮的興旺
宋朝時期開封人口超過100萬,名副其實的國際大都市,世界之最。另,十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有洛陽、杭州、揚州、成都、廣州、福州、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其時,歐洲最大城市也不過十幾萬人口。
  • 北宋時期
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到北宋出現了新的轉折。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區,即住宅區與商業區嚴格分開。北宋時,隨着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徹底打破了“坊”、“市”的界線,商店可以隨處開設,不再採取集中的方式。 [25] 
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北宋都城開封是最繁華的城市,戰國魏、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宋、金,七朝古都。北宋時期,定為都城,發展達到了頂峯,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汴梁由皇城、內城、外城組成,外城周長50裏165步(宋代三百步一里,1步=1.536米),約為46.586華里。人口150餘萬,相當於今日開封市的三分之一人口。
汴梁市內手工業作坊眾多,街道兩旁商店、旅舍、貨攤林立,人來車往,十分熱鬧。市場上的商品既有來自國內各地的百貨,也有來自國外的各種商品。營業時間不受限制,除白天營業外,還有夜市和曉市。城內另有固定市場和定期集市。其中大相國寺每月開放五次,規模很大。市內還出現了“瓦舍”(或稱“瓦肆”),裏面有“勾欄”(歌舞場所)、酒肆和茶樓,還有説書、演戲的,成為娛樂的中心。宋人張擇端所畫《清明上河圖》,就是當時城市商業繁榮的藝術反映。 [25] 
北宋時期,由於舊坊制被打破,城市中行業分區性逐漸消失,因此行會的地位更顯重要,組織更加嚴密。唐朝時,有些城市商業區域擴大到城外,叫做草市,北宋時更加發展。農村中還有定期開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南方叫做墟或趕場。在草市或集、墟的貿易中,農產品和布帛竹木器等日用品佔大宗,也有一些生產工具的交易。有些草市或集、墟在交換髮達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固定的市鎮。市鎮是城市和鄉村的橋樑,它的發展,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繁榮。 [25] 
  • 南宋時期
南宋都城臨安是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從浙江及其他州郡前來的貨船,絡繹不絕。此外,平江、建康、鄂州、江陵等沿江城市,手工業和商業都很發達。墟市則比北宋更加普遍,僅廣東一路就有墟市八百個,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商業的繁榮。 [23] 
北宋時,杭州就已經是全國著名的大城市,大詞人柳永在《望海潮》説,“錢塘自古繁華,參差十萬人家”。到了南宋,作為一國之都,臨安城人口迅速積聚。臨安府九縣上户口的人就有124萬,而同一時期(公元13世紀),倫敦只有2萬人,巴黎有4萬人,西方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威尼斯,也不過10萬人口。
南宋初期孝宗乾道年間(1165~1173年),臨安人口為“户二十六萬一千六百九十二,口五十五萬二千五百零七”;到南宋末年鹹淳年間(1265~1274年),已增至“户三十九萬一千二百五十九,口一百二十四萬七百六十”,這是臨安府九縣的户口總數。這還不包括不下十萬人的軍隊人數,以及為數眾多難以統計的流動人口。
龐大的城市人口,可以從當時臨安城的糧食消費量上得到佐證。《夢粱錄》雲:“每日街市食米,除府第、官舍、宅舍、富室及諸司有該俸人外,細民所食,每日城內外不下一、二千餘石。”《武林舊事》統計:“宋時杭城,除有米之家,仰糴而食凡十六、七萬人。人以二升計之,非三、四千石不可以支一日之用,而南北外二廂不與焉,客旅之往來,又不與焉”。
臨安城裏最大的綜合性中心商業區,當屬御街。全國各地名產皆集散於此,商賈穿梭往來,一派繁盛。從皇宮北門和寧門外(今萬松嶺南側的鳳凰山腳路口)出來,沿着御街,兩側商肆林立。除了御街外,專業性的集市和商行遍佈於城內外。竹竿巷,南宋時杭城編籬插花之細竹在此集市而得名;馬市街賣馬、皮市巷賣毛皮、菜市橋是蔬菜集散中心……而與清河坊毗連的高銀街,是南宋著名的珠寶市場,買賣動輒以萬貫計,故得名。
取消宵禁
唐朝實行裏坊制,把城市分割為若干封閉的“裏”作為居住區,商業與手工業則限制在一些定時開閉的“市”中,全城實行宵禁。唐《宮衞令》規定:每天晚上擂響六百下“閉門鼓”,早上五更三點後擂響四百下“開門鼓”。凡是在“閉門鼓”後、“開門鼓”前在城裏大街上流竄的,觸犯“犯夜”罪,笞打二十。到了宋代,隨着商業的發展,裏坊制被打破,宵禁取消,出現了夜生活,具備了現代社會的特點。比如州橋夜市(出朱雀門至龍津橋),主要是各種小吃,三更閉市(午夜12點左右)。在北方城市裏這是非常難得的,如郎所在的冰城哈爾濱,夜市過了10點就沒人了。
消防機制健全
消防機制健全,主要由開封府負責。宋初城市管理依舊沿用裏坊制(後被街巷製取代),每坊巷460米左右設一巡捕屋,有巡捕五人,負責夜間治安和消防工作,並於高處磚砌望火樓,樓上有人值班。各種消防器具齊全,一旦有民宅失火,軍廂主馬步軍、殿前三衙、開封府各領軍級全部出動,不勞百姓。
節日
中國古代的人們,根據每年氣候節序的變化及生產、生活、文化娛樂的需要,形成了許多傳統的民俗節日。在這些節日裏,舉國上下,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或遊戲娛樂、或祈求祝福、或祭祀祖先、或供奉神靈,內容相當豐富多彩。 [26] 
到了北宋,隨着當時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商業貿易的日益繁榮,各節日活動的內容也愈來愈多,而作為當時全國玫治、經濟、文化中心的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節日自然過得更加隆重、歡快,在當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當時東京人每年要過的節日很多,諸如元旦、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等,在以上眾多的節日中,“都城以冬至、元旦(春節)、寒食為三大節’,宋廷規定各放七天假,其中休務五天。另外,聖節、上元、中元各三天,休務一天。春社、秋社、上巳、重午(端午)、重陽、立春、立夏、三伏、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各放假一天。夏至、臘日,各放假三天。諸大祀,皆假一日。節日過得格外隆重。 [26] 
宋朝時期娛樂業極為普遍,十分發達。
  • 瓦市
娛樂場所稱為瓦舍,也就是大型文藝演出的場所,多位於人流量大,繁華熱鬧的地方,利於宣傳和盈利。瓦舍又分為許多勾欄(用欄杆圍成圈,以幕布圍起來),一個大型瓦舍裏多達五十餘座勾欄,可容納數千人之眾。每個勾欄裏演繹的節目也不同,諸如有説唱(話本)、曲藝、雜技(踏索、吞鐵劍)、傀儡戲、口技、相撲、耍猴等等。娛樂業遍地開花,從官方到地方,從民間到軍營,無處不在。時殿前都指揮使(首都戍衞部隊司令)楊和王,他在軍營裏面弄了個瓦舍,招攬一大批民間藝人和歌舞演員,沒事就搞文藝演出,慰問軍隊。
據各種史籍記載,南宋臨安城有瓦市二十多處,積善坊巷、後市街、烏龍巷等都是當時著名的娛樂場所,其中位於今眾安橋南的北瓦規模最大,《西湖老人繁勝錄》中記載:“惟北瓦大,有勾欄一十三座”,分別演出雜劇、雜技、相撲、傀儡戲、説書、講史等,晝夜不輟。
瓦子的初夏,是經濟繁榮的表現,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氣。
  • 歌曲
娛樂業中,大眾娛樂極為發達,突出表現在詞上。宋時,詩才是純文學。詞屬於市井俚曲,靡靡之音,乃低俗藝術,跟今天的流行口水歌是一個性質。當時最著名的詞作家不是蘇東坡,而是柳三變。他“奉旨填詞”,但凡有井水的地方必有柳永歌詞。詞亦有職業演唱者,就是歌妓,她們是最早的流行音樂人。
耐得翁《都城紀勝》雲:“小唱,謂執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輕殺,故曰淺斟低唱。” 這種演唱一般是歌者一人執拍板清唱,有的也用若干簡單樂器如篳篥、琵琶、簫、笙、方響等伴奏。歌者有男有女,但以女性為主,宋人且以女性演唱為本色。 [26] 
“小唱”是宋代最普遍的演唱形式,從市井勾欄瓦合的商業表演到皇家宮廷宴會、官府宴會、士大夫雅集宴會,以至於士人家宴,無不採用。《東京夢華錄》卷五記載京瓦伎藝有“小唱李師師、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等,誠其角者”,這都是擅長“小唱”的著名歌妓。 [26] 
“小唱”這種唱詞形式大受聽眾歡迎,在勾欄伎藝表演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商業性質也非常鮮明。 [26] 
  • 嘌唱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京瓦伎藝”條記載北宋徽宗崇寧(1102—1106)、大觀(1107—1110)時,有“嘌唱弟子張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團等”在汴京瓦肆中活動。在北宋末年,“嘌唱”已經與雜劇、説話等伎藝一起,成為瓦肆勾欄和上流社會中一門很重要的羣眾性娛樂活動了。 [26] 
所謂 “嘌唱”,南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卷九中説:凡今世歌曲,比歌鄭、衞又為淫靡,近又即舊聲而加泛灩者名曰嘌唱。對於“嘌唱”的這種演唱特徵,耐得翁在《都城紀勝》“瓦舍眾伎”條中也曾經記載説:嘌唱,謂上鼓面唱令曲小詞,驅駕虛聲,縱弄宮調,與叫果子唱耍曲兒為一體。 一方面“嘌唱”有鼓板等樂器伴奏,顯得很熱鬧,另一方面,“嘌唱”在演唱方面又“驅駕虛聲,縱弄宮調”(即添加“泛豔”),顯得縱情恣肆,聲樂結合起來,自然給人一種急管繁弦、活潑恣縱的“淫靡”之感,但它貼近市民的現實生活,以至於“與叫果子唱耍曲兒為一體”(即為一類),成為在瓦肆勾欄和街頭巷尾廣泛流行的一種歌唱藝術。 [26] 
雜劇,是在宋金時期諸宮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文學樣式,是一種把歌曲、賓白、舞蹈結合起來的藝術形式。 [26] 
宋代“雜劇”逐漸成為一種新表演形式的專稱;這一新形式也確實稱得上“雜”的,包括有歌舞、音樂、調笑、雜技,它分為三段:第一段稱為“豔段”,表演內容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説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也叫雜扮、雜旺、技和,表演滑稽、調笑,或間有雜技。代表人物有張翠蓋、張成弟子、薛子大、薛子小,俏枝兒,楊總惜、周壽奴等。 [26] 
  • 傀儡戲
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 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製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26] 
《東京夢華錄》中已載有『杖頭傀儡、懸絲傀儡、藥發傀儡』等名目。《夢粱錄》:”凡傀儡,敷演煙粉、靈怪、鐵騎、公案、史書歷代君臣將相故事話本,或講史,或作雜劇,或如崖詞。如懸線傀儡者,起於陳平六奇解圍故事也,今有金線盧大夫、陳中喜等,弄得如真無二,兼之走線者尤佳。更有杖頭傀儡,最是劉小僕射家數果奇,其水傀儡者,有姚遇仙、賽寶哥、王吉、金時好等,弄得百伶百悼。兼之水百戲,往來出入之勢,規模舞走,魚龍變化奪真,功藝如神。“ [26] 
影戲,亦稱“ 影燈戲 ”。用紙或皮剪作人物形象,以燈光映於帷布上操作表演的戲劇,是東方一種優美的民間戲曲藝術,中國被譽為“影戲的故鄉”,起源於唐、五代,繁榮於宋、元、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宋高承 《紀原·博弈嬉戲·影戲》:“ 少翁 夜方帷,張燈燭。帝坐他帳,自帷中望見之,彷佛夫人像也,蓋不得就視之。由是世間有影戲。”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紀勝·瓦舍眾伎》:“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鏃,後用彩色裝皮為之。”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封台》:“影戲借燈取影,哀怨異常,老嫗聽之,多能下淚。” 魯迅 《集拾遺補編·書苑折枝》:“我嘗疑現在的戲文,動作態度和畫臉都與古代影燈戲有關。” [26] 
  • 旅遊業
《朝京里程圖》,驛路商店有售,價格便宜,童叟無欺。這是南宋時期出現的,與今日導遊圖類似。圖上標註了風景區的客棧、餐飲店、廁所等,大大方便了人們出遊。宋代旅遊業也有一定規模,各大城市經常舉辦“旅遊節”,招攬遊客,譬如開封的菊花節、洛陽的牡丹花節。洛陽牡丹花節時,比過年還熱鬧,城中所有居民,上到達官貴人,下到販夫走卒,皆插花。此節日一直持續到花謝為止。
飲食
  • 北食
北朝的肉食以羊肉為主。
饅頭包子、餅是北方人的主食,雖然南食及川飯在汴京流行,但並沒有影響北食的主導地位。汴京有許多北食店如徐家瓠羹店、馬家羹店、史家、橋頭賈家瓠羹店,都是以賣羹為主的食店,《東京夢華錄》記載,頭羹、石髓羹、石肚羹等等。饅頭有“在京第一”的萬家饅頭、孫好手饅頭,包子有王樓山洞梅花包子、鹿家包子等包子饅頭店,吃食有筍蕨餛飩、灌漿饅頭、薄皮春繭包子、蝦肉包子、肉油餅、糖肉饅頭、太學饅頭等名目。另外還有油餅、胡餅店,這些餅店的規模很大,而製作也非常專業化。《東京夢華錄》卷四《餅店》雲:凡餅店,有油餅店、胡餅店。若油餅店,則賣蒸餅、糖餅、裝合、引盤之類。胡餅店則賣門油、菊花、寬焦、側厚、油、髓餅、新樣滿麻。……唯武成王廟海州張家,皇建院前鄭家最盛,每家有五十餘爐。 [26] 
  • 南食
南方人吃魚多,臨安城內外的魚店,不下一兩百家。
南食店所售,則有魚兜子、桐皮熟膾面、煎魚飯等等,這些飲食店,“每店各有廳院東西廊,稱呼坐次,菜蔬精細,謂之造齋,每碗十文,面與肉相亭,謂之合羹,又有單羹,乃半個也。舊只用匙,今皆用箸。”這些南食店以寺橋金家、九曲子周家“最為屈指”。而相國寺之北甜水巷內的“南食最盛”。 [26] 
  • 川飯
至於川飯店所售,則有插肉面、大燠面、大小抹肉、淘煎燠肉、雜煎事件、生熟燒飯等等。 [26] 
  • 小吃
汴梁美食多奇妙,北宋京都著名小吃有王樓梅花包子、曹婆婆肉餅、薛家羊飯、梅花鵝鴨、曹家從食、徐家瓠羹、鄭家油餅、王家奶酪、段家熝物、石逢巴子肉。南宋有宋五嫂湖上魚羹、李七兒羊肉、王家奶房、宋小己血肚羹等。這些是純粹的老字號,非北京全聚德、六必居可比。
  • 酒樓
開肆三萬家,店鋪櫛比鱗次,各有特色。普普通通的酒肆飯店裏,均配有“茶飯量酒博士”,類似迎賓服務點菜員。開封餐飲業最為發達,酒樓林立,大的叫正店,小的叫腳店(或角店)。時開封有正店七十二家,腳店上萬家。坐落於東華門外的樊樓為七十二正店之首。樊樓共五座樓,每座樓三層結構,裝修絕對是開封最豪華的,可容納酒客上千人。規模宏大,直逼皇宮,相當於現在的星級酒店。
  • 飲酒
宋代禁止私人釀酒,官方專賣。正店有釀酒權,腳店沒有這個權利,必須到官方去買酒麴,然後自己釀造,京都開封官方就是這麼幹的。北宋末,全國有203種酒,開封王公貴族佔27種,開封府佔28種,最好的酒是內庫法酒,天下第一,僅存皇宮。酒不是燒酒,也不是蒸餾酒,與啤酒酒精度差不多,所以可以大碗喝酒。如《水滸傳》中“武松打虎”前後喝了十八碗酒,你讓他喝65°的燒刀子,三碗準趴下耍猴拳。
大相國的和尚賣肉一點兒不新鮮,有些沒啥手藝的和尚,乾脆聯合起來經營豬肉生意,美其名曰“燒豬院”。帶頭的是慧明和尚,這貨不好好唸經專門研究烹飪做菜,尤其以做肉菜,色香味俱全,名動京城,一時間成了開封婦孺皆知的美食大師。
  • 新興行業
文化商品也形成了行業,諸如詩詞、賣字、賣酸文,尤以“賣酸文”最具特點。此乃要求甚高的文章,應情應景,即興創作,並且用詞通俗易懂,雅俗共賞,能來點幽默調侃就更好了,文章內容通常由消費者指定。譬如幾個殺豬的暴發户聚在一起喝酒,想把此次“羣賢畢至”的盛況書寫成卷,讓後世追憶敬仰。直接找賣酸文的,30文錢一篇。附庸風雅,聊以自慰。
“廉租房”制度
其實宋代的房價很高。以開封為例,宋朝鼎盛時期,開封市區人口當有百萬(不含鄉村及屬縣人口),導致住宅緊缺,一房難求。翰林學士王禹偁在《李氏園亭記》裏提到開封地價:“重城之中,雙闕之下,尺地寸土,與金同價。”一尺地一寸土,價比黃金。 [27] 
據河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胡建華先生的研究:紹興二十八年,平江府造瓦房12000餘間,平均造價每間10貫;乾道六年,臨安府(南宋都城地區)造禁軍營房2000間,平均造價每間18貫。 [27] 
這樣的造價,再加上適當利潤,最終賣價不難想象。 [27] 
為緩解供求矛盾,保障臣民正常生活,穩定社會,大宋政府曾特意推行“廉租房”制度:由工部負責,用國庫撥款修建大量官房,再廉價向臣民出租,而管理工作(招賃、收租和維修等)則由“店宅務”專司負責。這種做法起始於東京,之後陸續推廣到各州縣,並一直延續到南宋。 [27] 
大宋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不僅在正常年景下價格相對便宜,而且在災荒時節還減免房租。宋英宗治平年間下詔:“州縣長吏遇大雨雪,蠲僦舍錢三日,歲毋過九日,著為令。” [27] 
也就是説,若遇風寒雨雪之災,官房月租可免去3天,最長可達9天。熙寧二年,開封遭遇雪災,宋神宗下詔“老幼貧疾無依丐者,聽於四福田院額外給錢收養,至春稍暖則止。”這乾脆就是白住了。 [27] 
户籍管理
由唐入宋,中國社會發生了大變革,拉開中古與近世的歷史分期。經過五代,門閥世族土崩瓦解,原來的部曲也得以擺脱人身依附狀態,獲得良民的身份,納入國家的編户齊民。即從前的賤民,不管是部曲,還是奴婢,到了宋代,基本上都消失了,都成為自由民了。 [28] 
宋朝的户籍制度也不再將國民區分為“良民”與“賤民”,而是根據居城或居鄉,劃為“坊郭户”與“鄉村户”,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意味着城市人口的擴張,市民階層已然形成。又根據居民有無不動產,劃分“主户”與“客户”,再以家庭財產之多寡,將主户劃為不同户等。宋朝的户籍檔案叫做“五等丁產簿”,每隔三年編造一次,雖然帶着“丁”字,但實際上五等户的劃分跟各户人丁數目毫無關係,而是以各户財產多少為標準。這裏有個背景需要交待清楚:中唐之後,均田制已經解體,宋朝立國,即承認土地徹底私有的現實,允許產權自由流動,不抑兼併,於是貧富分化並經常互相轉換。漢朝的那位徐宗,家產只有“一萬三千錢”,按宋代的標準,最多隻能混個下等户。當然,如果他辛勤勞作,積累財富,購買田地,以後上升為上等户也並非不可能。要知道,“貧富無定勢”,乃是宋代社會的一個特點。 [28] 
按財產劃分户等,是出於徵税、徵役之需。宋朝的税制,完成了從以人頭税為主到以財產税為主的轉變——建立在“均產”理想上的“租庸調”此時已退出歷史舞台,代之“以貧富為差”的“兩税法”,上等户納税多,下等户納税少,客户由於沒有田產,則不用繳税。因宋朝實行募兵制(僱傭兵),國民也不再需要服兵役,只剩下差役,從前的徭役是按人頭攤派的,宋朝則出現了以錢代役的趨勢,並且跟户等掛鈎,即富户要承擔更重的服役義務。從人頭税到財產税,正是社會從中古進入近世的特徵。 [28] 
户籍對於老百姓的人身束縛,也正在減弱中。宋代商品經濟發達(來自商業的税收與徵榷收入超過了農業税,這是史無前例的),寧靜而安定的小農社會秩序已被打破,農民棄耕從商的事很常見,如南宋初,嶽州農民“自來兼作商旅,大半在外”。客户沒有田產,更不會被束縛在土地上,“一失撫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離開,地主是不可以阻撓的。客户因其飄浮不定,又被稱為“浮客”。一些地方,由於“主户少而客户多,往來不定,口尤難記”,連户口登記都出現困難。城市中的流動人口更多——宋代城市是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傭工、流民,如建康府曾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於此,皆無作業”。
宋朝的户籍管理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一個人移居到一個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獲得當地户口。 [28] 
宋代社會因其顯著的開放屬性與商業屬性,而呈現出遠遠強於前代的流動性與活力。一位宋朝人感嘆説:“古者鄉田同井,人皆安土重遷,流之遠方,無所資給,徒隸困辱,以至終身。近世之民,輕去鄉土,轉徙四方,固不為患。而居作一年,即聽附籍,比於古亦輕矣。” [28] 
幼兒救助
災荒過後,有的家庭想贖回子女,但苦乏其力。鑑於此,政府代為贖回。 [29] 
宋代除濟助孕婦和新生兒外,還採取各種辦法救助那些因種種原因被遺棄的小兒。
首先,官為贖還鬻子。宋代當凶年發生後,饑民流移,人口販賣極為普遍。作為父母不忍心看到子女被活活餓死,往往將其賣到富裕之家,以求一時活命。饑荒年景人口身價低廉,往往“鬥米博一婦女,半鬥易一小兒。”災荒過後,有的家庭想贖回子女,但苦乏其力。鑑於此,政府代為贖回。太宗淳化二年(991年)詔曰:“陝西緣邊諸州饑民鬻男女入近界部落者,官贖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宋真宗亦詔曰:“前歲陝西民飢,有鬻子者,官為購贖還其家。”慶曆八年(1048年),河北瀛、莫、恩、冀等州歲飢,民多鬻子,仁宗“賜瀛、莫、恩、冀緡錢二萬,贖還饑民鬻子。” [29] 
其次,制定養子法令,鼓勵民間收養義子。災荒年間,人民生活艱辛,四處逃散,有的把子女賣給富裕之家,有的則把幼兒遺棄於道路。對這些被遺棄的幼兒,政府鼓勵民間收養,並制定養子法令。為鼓勵民間收養棄嬰,朝廷一再強調收養之後,“將來不許認識”。對收養棄兒成績突出者,政府給以獎勵。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規定:“如上户士大夫家能收養五十口,具名以聞,乞行旌賞。州縣官措置支給錢米收養百口至二三百口者,具名以聞。”嘉定四年(1211年)七月,“詔撫州寄居迪功郎新袁州萬載縣主簿段子雍,以歲旱收養遺棄童幼二百二口,後至食新,並責還父母親屬,可特循從政郎。” [29] 
此外,宋朝政府還措置收養棄嬰。饑荒年景及隆冬時節,棄嬰較多,僅靠民間力量,棄嬰很難較好得到收養。因此,宋朝政府也積極參與救助。乾道年間,湖南、江東大旱,孝宗詔曰:“本路旱傷,民多艱食,有棄擲童幼於道路者,深為惻然,可令逐州守臣措置,於穩便處收養,無使凍餒。候至來歲食新以歸父母,自十月始。” [29] 
朝廷對地方政府的收養,經濟上給以支持。因此地方在收養棄嬰時也採取了積極實用的方法。一些地方官,也想方設法積極收養棄嬰。如蘇軾守密州時,“遇饑年,民多棄子,因盤量勸誘米,得出剩數百石,別儲之,專以收養棄兒,月給六鬥,比期年,養者與兒,皆有父母之愛,遂不失所,所活亦數千人。”再如江東安撫使洪遵曾上奏朝廷,陳述其收養棄嬰的措施:第一,收養童幼,各縣有知縣和巡尉負責;第二,棄嬰中可以自立者,交由寺觀收養,政府提供錢米,寺觀主持每半月都要向官府彙報收養棄嬰的人數及身體健康情況,如有疾患,官府給藥,若有死亡,官給棺木埋瘞;第三,對那些尚在哺乳的幼兒,官府交給有乳之家收養,官給錢米,並定期查看幼兒身體狀況,有病者,官府給藥,死亡者,官給材木安葬。對偏遠鄉村遺棄小兒,則責成保正負責。 [29] 
衣服
在宋代,從穿戴上,可辨認出士,農,工,商從事的特點。 [30] 
北宋初年,曾對各級官員的服飾做成嚴格的規定,如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硃色,七品以上穿綠色,九品以上穿青色。 [3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