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會要輯稿

鎖定
《宋會要輯稿》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全書366卷,定價3200元。
中文名
宋會要輯稿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73011
定    價
3200 元
開    本
16 開

宋會要輯稿內容簡介

《宋會要輯稿》是清嘉慶年間由徐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的宋代官修《會要》之文。徐松(1781-1848),字星伯,清代著名地理學家。著有《西域水道記》12卷,《〈漢書·地理志〉集釋》《〈漢書·西域傳〉補註》《新疆賦》等。清嘉慶中上編《全唐文》,徐松入館任“提調兼總纂官”,借《全唐文》之名,從《大典》中輯出《宋會要》500卷,為保存宋代原始文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宋會要輯稿》全書366卷,分為帝系、后妃、樂、禮、輿服、儀制、瑞異、運歷、崇儒、職官、選舉、食貨、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釋等17門。內容豐富、卷帙浩大,堪稱宋代史料之淵藪。但是,由於輯錄稿文字錯誤繁多,向來難讀。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長劉琳表示,這部書也是中國最難整理的古籍之一。其抄稿之斷裂、散亂、重複、錯簡比比而然,其文字之訛、脱、衍、倒滿篇皆是。現在,經過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的專家歷經數十年點校整理,可供學界予以研究利用。 [1] 
20世紀90年代,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與美國哈佛大學台灣地區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作,由川大古籍所負責校點,出了一部電子版的《宋會要輯稿》點校本。2009年,川大古籍所與上海古籍出版社達成合作協議,由川大古籍所以上述電子版為基礎,進行增訂改造,精校、精點、精加工,以期成為一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古籍整理著作。電子版《宋會要輯稿》約有校記近1.5萬條,而校點本《宋會要輯稿》則達到3.3萬餘條,對原來的校記也作了很多增刪改寫。

宋會要輯稿文本流變

宋會要輯稿成書與散佚

宋代官修本朝會要》,後人稱之為《宋會要》。“會要”屬政書類的斷代典志體史書,是專門記載一代典章制度的史學著作。唐代蘇冕所撰《會要》與崔鉉、楊紹復等所撰《續會要》草創了這一史書體裁,但它們皆非嚴格意義上的一代會要。直到五代、宋初的王溥在蘇、崔兩家會要的基礎上,續修唐宣宗以後至唐末部分,撰成《新編唐會要》,於北宋建隆二年(961)進奏朝廷,自此,方確立完整一代的“會要體”。
宋代特設會要所,人員、印記、提舉宰臣等方面與國史日曆所大體相當。先後修纂有10餘部會要,共計3000餘卷,包括《慶曆國朝會要》(宋綬王洙等修纂)150卷、《元豐增修五朝會要》(王珪李德芻等修纂)300卷、《政和重修會要》(王覿、曾肇蔡攸等修纂)111卷、《乾道續四朝會要》(汪大猷等修纂)300卷、《乾道中興會要》(陳騤等編類)200卷、《淳熙會要》(施師點、趙雄等分三次編修奏進)368卷、《嘉泰孝宗會要》(楊濟、鍾必萬總修)200卷、《慶元光宗會要》(京鏜等奏進)100卷、《今上皇帝(寧宗)會要》(陳自強史彌遠分三次奏進)325卷、《淳祐寧宗會要》(史嵩之等奏地是50卷)、《嘉定國朝會要》(張從祖類輯)588卷。後李心傳奉詔依歷朝會要編成《國朝會要總類》(即《十三朝會要》)588卷。《宋史·度宗紀》載,曾奉安有《理宗會要》,今《宋會要輯稿》中未見。上述這些會要,除《國朝會要總類》曾刊行於蜀中外,其餘均無刊本,僅有少量抄本流傳於世。
德祐二年(1276)二月,宋恭帝奉表出降,元軍入臨安董文炳受命收圖書典籍,“乃得宋史及諸註記五千餘冊,歸之國史院”(《元史·董文炳傳》),後經海道運往元大都。明洪武初年,“太祖定元都,大將軍收圖籍,致之南京”(《明史·藝文一》)。永樂十八年(1420)遷都北平,又將“文淵閣所貯書籍,自一部以至百部之多者,各取其一,置於燕都”(《明史·藝文一》)。由於宋代會要大都沒有刻本,歲月浸久,時勢動盪,史籍散佚,勢所難免。明初修《永樂大典》時,《宋會要》已十失其一。宣德年間,文淵閣大火,藏書大半被焚,《宋會要》亦不曾倖免。楊士奇於正統六年(1441)所編的《文淵閣書目》中著錄“《宋會要》一部,二百三冊,闕”。可見,此時的《宋會要》已是一殘本。弘治以後,《宋會要》的散佚情況益發嚴重。萬曆年間,張萱等編定《新定內閣藏書目錄》,其中已經不見《宋會要》的蹤跡,可知此書於萬曆之前已徹底散失。另外,在明代的其他書目中,如葉盛所編私家《菉竹堂書目》,又或焦覺《國史經籍志》,雖皆有著錄《宋會要》之文,卻不過是據目抄入而已,並非實有其書。

宋會要輯稿輯佚整理

明初編修的《永樂大典》將《宋會要》採入,使得後人還能一睹散入有關字韻事目中的《宋會要》。時至清嘉慶十五年(1810),徐松翰林院編修出任全唐文館提調兼總纂官。他利用職務之便,在簽註《永樂大典》中的唐文的同時,將包括《宋會要》在內的一批資料一一標出,亦籤作“全唐文”,命書吏錄出。所以,在影印的徐氏原稿中,卷首第一行頂格及各頁版心魚尾之上,多有“全唐文”的字樣。徐松日積月累,抄得有五六百卷之多。從現存的《永樂大典》及《宋會要輯稿》(二百冊)的各方面情況來看,當時《宋會要》是分門輯入的,或選一門,或摘數句,隨韻列目,摘取編入,並附入二十多種南宋晚期至明初的書籍。加之《宋會要》輯稿本身的篇幅龐大,因此輯稿的整理,是一項相當複雜的工作。徐松在此後的餘生裏,一直為《宋會要》輯稿的整理不斷努力,甚至一度期望得到當時著名學者嚴可均李兆洛的協助,然而最終未能如願。徐松雖未能完成整理工作,但他對稿本的分類及所批按語,對於後人的整理,提供了幫助。
徐松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去世,“同治初年,其書散出”(繆荃孫《藝風堂文續集》卷六《宋太宗實錄跋》),所輯《宋會要》稿本輾轉流茖到北京琉璃廠書肆,為繆荃孫購得。繆氏與兩廣總督張之洞交好,遂將稿本交予由張氏在廣州創設的廣雅書局。廣雅書局對《宋會要》輯稿的整理工作,由繆荃孫、屠寄負責,但具體工作則以屠寄為主。屠寄在徐松整理的基礎上,從稿本編排,到文字校訂、年月調整,甚至謄錄清稿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雖然他只整理出一部分,但卻為後來嘉業堂的整理創出先例。在屠氏已成的清稿中,職官一類,直接為嘉業堂採用,成為清本《宋會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1911年,辛亥革命廣州起義之前,張之洞、屠寄已先後離開廣雅書局,《宋會要》輯稿的整理工作未能完成。不久,書局提調王秉恩將藏匿下來的《宋會要》稿本分兩次賣與吳興劉承幹。於是,徐輯原稿及廣雅書局清稿轉歸劉樂嘉業堂所有。劉我先後聘請劉富曾、費有容等進行整理。劉、費二人在徐松原稿的基礎上,大體遵循廣雅書局的整理體例,成初編291卷,續編75卷。劉富曾又參考各書,移改舊史實,增入新史料,錄成清本,共得460卷。
1931年,北平圖書館從嘉業堂買去經剪裁的徐氏原稿,並將廣雅書局所修清本借來,由該館編纂葉渭清對照研究。葉氏認為,徐氏原稿已被痛加刪並,不復原來面目;但仍有不少篇幅是出於《永樂大典》而不見於徐氏抄本者,故而清本仍有可參證之處。根據葉氏的研究,以陳垣為首的編印委員會認為,清本與原稿實有合印並行之必要,然因經費所限,遂於1935年委託上海大東書局印刷年,將原稿先行影印,名之曰《宋會要稿》,以線裝200冊行世。1957年中華書局以四合一版再度影印,名之曰《宋會要輯稿》,以精裝8大冊發行。1964年,台灣世界書局以《宋會要輯本》之名,以《中國學術名著》第六輯,影印裝成16冊發行。1976年,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又以四合一版影印裝成8冊本發行。

宋會要輯稿內容比較

通行的《宋會要輯稿》與宋會要原本已有很大不同。
第一,從內容上看,《輯稿》己較原本為少。一、自宋末至明初,歷經變亂,原本恐已不全。前面説過,宋修會要,共有十次,應有十部,但現在《輯稿》中註明者只有七部。二、修《永樂大典》時,將整部會要分入各韻,難保沒有遺漏。三、徐松自《永樂大典》中輯《宋會要》時,《大典》已經散失一千餘冊,並非全帙。四、書手從《大典》中抄錄時,又有遺漏。有人用殘存的《大典》與《輯稿》對照,已發現若干條佚文。五、在劉富曾整理徐松輯本過程中,輯本又有遺落。當時有人將劉富曾清本與徐松輯本對比,即發現少數條文清本有而輯本無。
第二,從形式上看,輯本己非原本的本來面目。原本《宋會要》,各本分類稍有不同,分門更有差異。輯本合為一本,門類全部打通。
第三,經過多次轉抄,脱、衍、誤、倒之處,觸目皆是。
儘管《宋會要輯稿》有上述種種問題,但它仍然是現存宋代史料中最原始、最豐富、最集中的一部,因而也是史料價值最高的一部。

宋會要輯稿學術研究

《宋會要輯稿》(以下簡稱《輯稿》)分帝系、后妃、樂、禮、輿服、儀制、瑞異、運歷、崇儒、職官、選舉、食貨、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釋等17類。其中禮、職官、選舉、食貨等類篇幅尤大。類下分門。各門篇首有簡短的序言加以概括,然後按年、月、日順序,摘取有關詔令、奏章等等。如此,不僅遐眉目清晰,而且處置政務的事例,以及典章制度的得失興廢,均分類歸納,使得事件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利弊得失及不同意見,都得以較為完整地反映出來。《輯稿》較之原書,雖已大有殘闕,但它保存了大量的元修《宋史》諸志及其他有關史籍所不載的宋代史料,如食貨類“限田雜錄”,“造水磑”,“修理堰、閘、渠、斗門、堤巖”,“各路產物買銀價”,“量衡”,“諸郡進貢”,“船戰船附”,“民產雜錄”,“置市”諸門,皆為《輯稿》之獨有。以《宋史》諸志與《輯稿》的卷數相比,前者合計不過162卷,而後者則為376卷。《宋史·職官志》僅12卷,《輯稿》職官糲為83卷;《宋史·食貨志》僅14卷,《輯稿》食貨類則有70卷。可見,《輯稿》所保存的宋代史料,在數量上遠遠超過《宋史》諸志。《輯稿》所載史事,一般均詳於《宋志》,其記述具有較為原始而詳細的特點,且往往能夠校訂《宋史》各志的紕謬與疏略,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由於《輯稿》卷帙浩大、殘缺零亂、問題繁多,因此,各種帶有研究成果性質的檢索工具書應勢而出。1932年,湯中出版了《宋會要研究》一書。1939年,日本學者江田忠在湯中《宋會要研究》的基礎上,編撰了《徐輯〈宋會要〉稿本目錄》。1937年,小沼正則編制了《宋會要食貨目錄》。1958年,法國學者Etienne與Balazs將《輯稿》的食貨、職官、刑法、方域四類,編成《宋會要目次》出版。1970年日本東洋文庫宋代史研究會在前人的基礎上編制了《宋會要研究備要》。1980年,台灣大學王德毅《宋會要輯稿人名索引》出版。1982年,日本東洋文為宋代史研究會再度出版了《宋會要輯稿·食貨索引》。1984年和1986年,王雲海先後出版了《宋會要輯稿研究》和《宋會要輯稿考校》。1995年,陳智超《解開〈宋會要〉之謎》出版。這些著作和工具書的出版,對《宋會要輯稿》的使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由於《輯稿》本身的缺憾,使得使用及檢索時,產生諸多障礙。首先,《輯稿》的殘闕問題相當突出。《輯稿》中大致完整的篇幅,一般皆起自太祖迄於寧宗,計十三朝。但就是在這其中,很多篇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殘缺。有些篇幅甚至是整門缺失,例如職官類無樞密院門,兵類無禁軍門。其次,《輯稿》中存在大量重出篇幅。《永樂大典》以字韻次第編排事目,所以會將《宋會要》同一篇文字編入不同的字韻事目中,故而形成重出復見的情況。第三,由於《輯稿》在整理過程中的編排失當,使得重出多門、前後倒置、時序相錯等情況不時而見。第四,《輯稿》本身乃一尚待整理的未完成稿,故而並無目錄,這一點也給檢閲工作帶來了相當大的不便。第五,《輯稿》自清代中期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後,長期處於草稿狀態,雖有影印本行世,但因未作徹底整理,從中找尋相關史料較為繁難。

宋會要輯稿輯佚者簡介

徐松(1781年-1848年),字星伯,原籍浙江上虞人。清代著名地理學家。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生於浙江紹興,隨父移居順天大興(今北京大興縣)。少年得志,自舉人而進士,曾入直南書房,派入全唐文館,又充文穎館總纂,但嘉慶十五年(1805年),二甲第一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於嘉慶十七年(1812年)受人劾奏,戍守伊犁,為期六年。徐松謫戍伊犁,可以説因禍得福,受到伊犁將軍孫筠的重任,繼續清初著名的西北史地學人祁韻士編寫《伊犁總統事略》的工作,並且能夠實地調查,“先生於南北兩路,壯遊殆遍。每所之適,攜開方小冊,置指南針,記其山川曲折,下馬錄之。至郵舍,則進僕伕、驛卒、台、通事,一一與之講求。積之既久,繪為全圖。乃偏稽舊史方略及案牘之關地理者,筆之為記。……孜孜不倦,十年成書”。調查最終成就了他的《西域水道記》等邊疆之書,以西域五大水系(流域)為綱,綜合記載了沿途山脈、城堡、史蹟、民族語言及風俗等等,詳實可信,而成為他的代表之作。新疆歸來,徐松除短暫的離京出外做官外,便幾乎居京治學,在這羣學者當中,他可以説在京時間最長,而且因親歷邊疆實地考察,成就邊疆著述,又積極召集志同道合者探討邊疆問題,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研治邊疆學問的氛圍,聚集同好,而奠定了他的“核心”地位。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赦還。官至禮部郎中。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卒。
嘉慶十四年(1809年)入全唐文館,主編《全唐文》;又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宋會要輯稿》500卷,《河南志》,《中興禮書》,又撰寫《唐兩京城坊考》,《登科記考》,後由翰林督學湖南。

宋會要輯稿版本簡介

宋會要輯稿影印本

影印宋會要輯稿緣起
宋時會要,除李心傳所編國朝會要總要(當即十三朝會要之節本)曾刊版於蜀中。至官修原本,宋時從未刊行,惟政府許可臣民自由傳抄;故南渡後國史散佚,程俱申請就知桂州許中家抄政和會要。而陳振孫書錄解題中亦得著錄會要有五種之多也。(李心傳國朝會要總要即其中一種。)宋時秘閣所藏北宋纂修之傳抄本,及南渡後纂修之正本,德祐之變。當盡為元兵劫入燕京。元修宋史時,即據為修史原料之一。吾人今日所見宋史之志,實脱胎於宋會要。雖兩相比較,詳略之殊,有如霄壤,然宋會要之輪廓,宋志固全得之矣。明修永樂大典時,文淵閣所藏之宋會要殘本二百零三冊。當即元人所見之本。文淵閣藏書,明宣德間毀於火者大半。故萬曆間張萱孫能傳重編閣目時,已無其書。趙宋一代故實,至此遂掃地以盡。明以後人慾求宋會要之蹤跡,不得不訴諸宋明人所著之類書,職此故耳。
明初纂永樂大典,將宋會要史事分隸於各韻,計有國朝會要,續會要,政和會要,乾道會要,中興會要,光宗會要,寧宗會要等七種。亦有泛稱宋會要而不冠以乾道中興等字樣者。知當時已十亡其三。故楊士奇所編文淵閣書目,僅載二百零三冊,下注闕字焦竑國史經籍志,雖列宋會要之名,然有目無書,不足深究。至籙竹堂書目所收,實即文淵閣書目之化身。葉水東時,決無得見是書之理,此可斷言者也。
清嘉慶十四年,大興徐星伯(松)入全唐文館,任提調兼總纂官。時永樂大典已佚去一千餘冊,然所存尚得十之八九。徐氏簽註大典時,遇有宋會要,即另紙標以全唐文三字。蓋徐氏力不能置寫官,不得不借公濟私,假託宋會要為纂修全唐文之資料,以授寫官為之錄副也。如是日積月累,據俞正燮宋會要輯本跋引徐氏之言,所得無慮五六百卷。卷帙之巨大,可以想見。徐氏未及排比整理而卒。卒後其稿流落北平琉璃廠書肆,為江陰繆荃孫所得。旋歸廣雅書局,時張之洞兩廣,聘繆氏及武進屠寄校勘,擬付剞劂,僅成職官一門而止。所有原稿,為書局提調華陽王秉恩所藏匿。民國四年,王氏藏書散出,吳興劉翰怡先生以重金購歸,以原稿部類不明,先後雜廁,乃延儀徵劉富曾吳興費有容重加釐訂,而糾紛亦自此起矣。
劉富曾氏首將全部徐氏原稿痛加刪並,成初編二百九十一卷,續編七十五卷。
帝系八卷
后妃四卷
禮九卷
樂八卷
與服六卷
儀制十三卷
崇儒六卷
運歷二卷
瑞異三卷
職官七十九卷
選舉三十四卷
食貨六十卷
兵二十九卷
道釋二卷
方域二十一卷
蕃夷七卷
以上初編。
帝系三卷
凶禮十六卷
吉禮十九卷
嘉禮十四卷
軍禮一卷
賓禮三卷
崇儒一卷
食貨十卷
刑法八卷
以上續編。
自此以後,原稿面目,不可復見。劉氏又參考宋志通考玉海等書,移改舊史實,增入新資料,錄成清本,為四百六十卷計。
(一) 帝系十二卷(卷一至卷十二)
(二) 后妃六卷(卷十三至卷十八)
(三) 禮七十六卷(卷十九至卷九十四)
(四) 樂八卷(卷九十五至卷一百二)
(五) 與服七卷(卷一百三至卷一百九)
(六) 儀制十八卷(卷一百十至卷一百二十七)
(七) 崇儒九卷(卷一百二十八至卷一百三十六)
(八)運歷三卷(卷一百三十七至卷一百三十九)
(九)瑞異四卷(卷一百四十至卷一百四十三)
(十) 職官九十五卷(卷一百四十四至卷二百三十八)
(十一) 選舉四十卷(卷二百三十九至卷二百七十八)
(十二) 道釋二卷(卷二百七十九至卷二百八十)
(十三) 食貨九十八卷(卷二百八十一至卷三百七十八)
(十四) 刑法二十卷(卷三百七十九至卷三百九十八)
(十五) 兵二十九卷(卷三百九十九至卷四百二十七)
(十六) 方域二十三卷(卷四百二十八至卷四百五十)
(十七) 蕃夷十卷(卷四百五十一至卷四百六十)
如以劉氏新編之清本,與被裁減之原稿較,吾人寧取原稿而舍清本。蓋原稿縱有誤文誤字,乃永樂大典編者或全唐文館中寫官之過,與他人無涉。且一字一句,盡是大典原文,吾人尚可據以推定原來之次序。至所謂清本,總類子目,離合無端,雜引他書,不注所本,有竊改蘭台漆書之嫌,只能供讀原稿者比勘之用,不足據為典要,是則有負劉氏一番苦心矣。
民國二十年,本館因董授經先生介紹,斥巨資四千元,從劉翰怡先生處,購歸徐氏原稿。復假得劉富曾氏改編本(即所稱為清本者),以便互相比勘,俾明劉氏改編之旨趣,由本館委託蘭溪葉左文先生,從事研究,結果證明,改編本分類隸事,頗多失檢。且發現有少數篇幅,確係大典原文,見於清本,而複檢原稿,遍覓不得者。如立夏祀熒惑星一則,見清本樂六;赴任二則,見清本儀制十二;三官告一則,見清本儀制十一。淳熙九年五月二十六日條,見清本兵十二;是必劉氏剪裁後無意中隨手棄去,幸已錄入清本,故左文先生得發其覆。由此知清本與原稿,實有合印並行之必要。然經費所限,不得不先印原稿,以償百餘年來史學界之宿願。如有餘力,當再謀印清本,以供得讀原稿者之參考。
宋會要輯稿 宋會要輯稿
民國二十二年一月,本館委員會以編印宋會要,事關流通故籍,因延請傅沅叔、陳援庵、章式之、餘季豫、徐森玉、趙斐雲、葉左文諸先生,為編印委員會,專司其事,並推定陳援庵先生為委員長。籌備數載,至去年秋季,始以原稿委託上海大東書局印刷所代為影印。哈佛燕京社以此舉關係宋史學之研究至鉅,特補助美金二千五百元為印費,於是全書得潰於成。茲於書成之日,略述印書緣起如右,俾覽者詳焉。
民國二十五年十月國立北平圖書館識。

宋會要輯稿點校本

《宋會要輯稿》由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學人校點,劉琳刁忠民舒大剛尹波等專家審稿,歷時8年編纂、16冊的校點本《宋會要輯稿》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宋會要輯稿》是宋代三大資料寶庫之一
校點本《宋會要輯稿》,是《巴蜀全書》現有成果中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的之一。它是宋代各類史料分類纂集,由清代學人徐松從《永樂大典》中收錄的宋代官修“會要”中輯錄而成,內容包括政治、軍事、經濟、制度、禮樂、教育、選舉、科技以及其他歷史文化信息。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舒大剛説,《宋會要輯稿》與《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構成三大宋代資料寶庫。《宋會要輯稿》內容豐富、卷帙浩大,但因錯誤繁多,使得宋史研究者對它又愛又恨。
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王雲海先生為首,國內主要宋史研究者就曾醖釀重新整理《宋會要輯稿》,甚至都印出了整理方案和樣稿,但未能展開。
本世紀初,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與美國哈佛大學、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作,對《宋會要輯稿》進行初步校點,形成了電子版的《宋會要輯稿》。後來在《巴蜀全書》工程推動下,形成了現在的1400餘萬字的校點本《宋會要輯稿》。
校點本樹立了三大標杆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劉琳介紹,本次校點特別注重四個方面的工作。第一,糾正年月日錯誤。《宋會要輯稿》在輯錄、轉抄的過程中,年月日的錯亂極其嚴重,專家們將糾正年月日的錯誤作為校勘的重點之一,全書共改正年月日的錯誤2800餘條(處)。第二,鑑別非“會要”之文。專家們通過紀日表述方式、記事的體裁與風格、所記的時代與地域,以及其他抄錄他書的痕跡進行辨別。第三,移正錯簡之處。專家們發現並移正的錯簡的地方有59處,少的地方有10餘字,多的有3000餘字,總字數達3萬餘字。第四,勘正錯誤的行款。《宋會要輯稿》中的行款錯誤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分條不當,正文、註文互混,標題混亂。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原所長陳祖武認為,校點本《宋會要輯稿》的整理與出版樹立了三個標杆。第一,參與校點本《宋會要輯稿》編纂的專家們,嚴格校勘,一絲不苟,為古籍整理與出版工作樹立了標杆。第二,參與的專家們不僅從事文本校對,而且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為宋史研究,尤其是宋代典章制度史研究樹立了標杆。第三,校點本《宋會要輯稿》的完成,為如何開展國家資助的重大項目、如何打造精品,樹立了標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