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晟

鎖定
宋晟(1342年 [88]  —1407年8月4日 [1]  ),字景陽,一作景暘。 [2]  鳳陽府定遠縣(安徽定遠縣)人。明朝初年名將。
宋晟早年隨父兄投奔紅巾軍,參與抗元起義,累功至天寧翼元帥、總兵官等職。明朝建立後,他歷任武德將軍懷遠將軍龍虎將軍,輾轉福建、江西、大同、陝西等地,治理有方。自洪武十二年(1379年)起出鎮涼州,抵禦北元及西番進犯。他率軍遠襲哈密,並隨大將藍玉遠征罕東,使明朝軍威遠播至西域。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南下討平廣西諸苗叛亂。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隨燕王朱棣(明成祖)出塞。建文帝即位後,再鎮涼州。靖難之役後,宋晟入朝覲見,被改授為後軍都督府左都督。旋即以平羌將軍再鎮涼州,更受倚重,賜號推誠輔運宣忠效力武臣,封西寧侯;兩個兒子分別娶成祖之女安成公主咸寧公主,顯赫一時。
永樂五年(1407年),宋晟病逝於肅州崇禎十七年(1644年),補封寧國公。 [3] 
別    名
宋景陽
景陽,一作景暘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鳳陽府定遠縣
出生日期
1342年
逝世日期
1407年8月4日 [1] 
主要成就
鎮守涼州二十年
本    名
宋晟
官    職
甘肅總兵官左都督、平羌將軍
爵    位
西寧侯→寧國公(追封)

宋晟人物生平

宋晟早立戰功

宋晟在元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隨父親宋朝用、兄長宋國興前往投奔紅巾軍,參加抗元起義。 [4]  次年,宋晟跟隨父兄參與攻克濠州(今安徽鳳陽)、擊敗賈魯的戰役。 [5]  至正十四年(1354年),又隨紅巾軍將領張天祐攻克五河、泗州、盱眙。至正十五年(1355年),宋氏父子再隨紅巾軍大將朱元璋(後來的明太祖)攻取和州,渡江陷採石、太平二地,並跟隨攻克溧陽。在進攻集慶路(今江蘇南京)的戰鬥中,宋國興戰死,宋晟於是奉命繼承兄長的職位。 [6-7] 
至正十六年(1356年),宋晟與宋朝用從攻叛將陳兆先(一稱攻陳也先)的水寨,將其攻克,並隨克集慶,宋朝用升任廣德元帥。次年,宋晟又隨宋朝用攻取宣州。此役之後,宋朝用因年老請辭,被改授為天寧翼元帥,留居應天府(原集慶路),不再統兵。此後,宋晟獨自隨鄧愈攻克徽州,受到賞賜。 [8-9] 
至正十八年(1358年),宋晟被“召入侍衞”。次年,承襲父職天寧翼元帥。至正二十年(1360年),宋晟受調出徵饒州及江西轄下諸郡,將其依次平定。又充任總兵官,率軍討平諸山寨。 [9-10] 

宋晟撫治各地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此年,宋晟率軍攻克建寧(今福建北部),並留駐此地。朝廷新定官制,實授宋晟為武德將軍、建寧衞正千户 [11] 
洪武四年(1371年),宋晟升任懷遠將軍,成為新設立的建寧都指揮使司都指揮同知。同年冬,他被召還,改調為江西都指揮使 [9]  [12] 
洪武九年(1376年),被調至大同府鎮守,授官龍虎將軍 [13]  兩年後,又被調至陝西鎮守。 [9]  [14] 
宋晟治理有方,所到之處,治軍撫民,能做到“不嚴而肅”。 [15] 

宋晟威極西域

洪武十二年(1379年),宋晟因罪被降為涼州衞指揮使。 [16-17]  次年,他追擊北元兵至白城,俘獲眾多士兵及馬匹。 [18] 
洪武十五年(1382年),宋朝用病重,朱元璋命宋晟回京侍奉。 [19] 
洪武十七年(1384年),宋朝用病逝,宋晟服喪完畢,再次出鎮涼州。 [19]  同年五月,宋晟討伐屢次寇邊的西番叛亂首領,直抵亦集乃路(今內蒙古額濟納),斬殺其首領伊蘇爾戩等。又擒獲北元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兒、國公把都剌赤等人,俘獲其部屬一萬八千人,將他們的首領格布達爾等一百五十人送到京師,挑選其中的精鋭一千人補充為部伍,其餘擇地安置,允許其“耕牧自便”。 [20]  朱元璋驛召宋晟回京,再三獎諭,重任他為都指揮使,進官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命他回鎮涼州。 [21-22] 
宋晟與在西北練兵的大都督府僉事濮英在河西的一系列軍事活動,深入到了河西地區最西端,兵鋒直指哈密,給盤踞在河西的前元勢力以沉重打擊。 [23] 
洪武十九年(1386年),宋晟被召回朝中,升任驃騎將軍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獲賜鈔幣及文綺。父祖三代皆獲贈官。事畢後,他仍然返鎮涼州。 [24-25]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夏、秋之際,朱元璋兩次遣使趕赴涼州,賞賜宋晟鈔幣、文綺等物。九月,宋晟開始執掌甘肅地區的軍政事務,成為陝西行都司的重要人物 [25]  [26]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哈密寇邊,宋晟充任總兵官,與都督劉真率軍討伐。哈密離肅州有一千多里。宋晟令軍中多備乾糧,倍道兼程,乘夜推進到了城下。天亮時,明軍金鼓之聲震動遠近,趁勢攻克此城,生擒哈密王子別兒怯帖木兒、豳王桑裏失哥、知院嶽山等,殺其國公,俘獲一千三百人,將其部落和輜重收繳而歸,所獲牲畜全部賜予出征將士 [26]  。從此外族懾服,明朝軍威遠播至西域。 [27]  [28]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宋晟以總兵官隨大將藍玉出征罕東,巡行至阿真川,土酋哈昝等人逃走。九月,罕西西番率軍入侵,藍玉命宋晟率軍將其討平。之後凱旋班師。 [29]  此役,明軍共擒斬番軍七千五百餘人,繳獲馬二千五百匹、牛羊十萬頭。 [30]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四月,宋晟兼署陝西行都指揮使司事。 [23]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宋晟被調任為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31-32]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宋晟充任副總兵官,隨總兵官周興出開原,在遼東腦温江遇敵,其酋長西陽哈逃走。明軍追至甫答迷城,俘人畜共數千而還。 [33]  [32]  [34] 

宋晟驅馳南北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廣西帡幪諸寨苗人連結叛亂,宋晟被任為徵南右副將軍(一作右副總兵官),率師出征,擒斬叛軍七千餘人。平亂後,宋晟班師回朝。 [35-36] 
洪武三十年(1397年),宋晟總領羽林八衞的部隊,討平五開、龍里十三洞苗人的叛亂。 [37]  [38]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宋晟出鎮開平,隨從燕王朱棣(後來的明成祖)出塞,擔任左翼。 [39]  回師後,宋晟又築萬全衞等城,方才回鎮。 [40]  [41] 

宋晟再鎮甘肅

建文二年(1400年),建文帝朱允炆因宋晟“威信久著涼州”,於是命他以總兵官再鎮甘肅。 [42-43]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於靖難之役中取勝,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宋晟聞訊,入京朝見,被朱棣擢升為後軍都督府左都督 [44-45] 
永樂元年(1403年),朱棣授宋晟為平羌將軍、總兵官,命其返回甘肅鎮所。 [45-46]  十一月,宋晟諜知帖木兒帝國準備東征,於是奏報朝廷。朱棣命寧夏總兵官何福加強守備。 [47] 
永樂三年(1405年)二月,朱棣命宋晟“練士馬、謹斥堠、計糧儲”,嚴加守備,防備帖木兒及其盟軍入侵。 [48]  四月,又命工部賜宋晟、何福火藥、兵器,以加強軍力。 [49]  七月,宋晟命人宣示朝廷恩德,成功招降北元平章把都帖木兒(吳允誠)、倫都兒灰(柴秉誠)等部眾五千人,並附帶馬駝牛羊一萬六千頭,邊陲得以安寧 [50]  。朱棣降敕獎諭,於十一月命都督徐膺緒禮部左侍郎趙羾持節前往甘肅,在軍中冊封宋晟為西寧侯,賜號推誠輔運宣忠效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食祿一千一百石,允許其子孫世襲侯爵(《明史》僅稱“世指揮使”,此採《明太宗實錄》及《明史·功臣世表》之説 [51]  )。 [52-54] 
永樂四年(1406年)二月,朱棣聞知北元鬼力赤阿魯台等動向不明,有南侵之意,遂命宋晟練兵修城,以防其入侵。 [55]  閏七月,宋晟奏言四事:
  1. 亦集乃的舊城狹窄,應該派兵幫助擴建城池;
  2. 召各國商人於亦集乃城中交納鹽、粟,以充實邊儲;
  3. 賜給甘肅屯軍農具;
  4. 賜封哈密忠順王部下頭目官職。
朱棣詔令施行後兩條建議,並稱贊宋晟盡心國事,命有司在鳳陽縣賜其田宅池塘等產業。 [56] 
宋晟共四次出鎮涼州,前後二十餘年,威信遠達邊陲。朱棣因宋晟是舊臣,且有大將之才,所以專任他以邊事,凡有奏請,總是批准。御史彈劾宋晟自專。朱棣説:“任人不專則不能成功,況且大將統制一邊,怎能完全拘泥於文法?”即敕令宋晟可以便宜從事 [57] 
宋晟曾請入京朝見,朱棣回報説:“如今西北的邊務,全部託付給卿。不是朝廷召命,不要總來朝。” [58-59] 

宋晟功業未竟

在永樂四年(1406年)時,朱棣曾命宋晟經營河西牧地,以及規劃出塞方略。 [60]  但此事未成,宋晟便於永樂五年七月二日(1407年8月4日)在肅州病逝。 [1]  [61]  朱棣聞訃訊,命有司為其辦理喪葬事宜。 [62] 
永樂六年(1408年),宋晟歸葬於南京聚寶門外的宋朝用墓旁。 [63] 
崇禎十七年(1644年),南明弘光帝追補開國名臣贈諡,宋晟獲追封寧國公。 [3] 

宋晟主要影響

宋晟自洪武十二年(1379年)起,四次出鎮涼州,前後長達四十餘年,期間屢敗北元及西番進犯,“威著西鄙” [64]  ,又南平諸苗叛亂,今列其戰功如下:
  • 洪武十七年(1384年),率軍大破西番,直抵亦集乃路(今內蒙古額濟納),斬殺其首領伊蘇爾戩,又生擒北元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兒、國公把都剌赤等人,俘獲其部屬一萬八千人。他與在西北練兵的大都督府僉事濮英在河西的一系列軍事活動,深入到了河西地區最西端,給盤踞在河西的前元勢力以沉重打擊 [23] 
  •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開始執掌甘肅地區的軍政事務,逐漸成為陝西行都司的重要人物 [25]  。次年,與都督劉真突襲哈密,生擒哈密王子別兒怯帖木兒等,使明朝軍威遠播至西域 [27] 
  •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隨大將藍玉出征罕東,並擊破罕西西番,擒斬番軍七千五百餘人 [30] 
  •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在遼東腦温江破敵,追至甫答迷城,俘人畜數千而還 [33] 
  •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以徵南右副將軍南征廣西帡幪苗人叛亂,擒斬七千餘人 [36]  。次年,討平五開、龍里十三洞苗人叛亂 [37] 
  •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出鎮開平,隨燕王朱棣(後來的明成祖)出塞,又築萬全衞等城。 [40]  [41] 
  • 永樂四年(1406年),成祖曾命宋晟經營河西牧地,及規劃出塞方略 [60]  。但因其逝世而未成。

宋晟歷史評價

朱棣:①晟雖老,其盡心邊事,晝夜不懈於懷綏遠人,愛恤士卒,得邊將之道。使守邊者皆然,朕復何憂。 [65]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引)②昔爾父作鎮撫輯有方。 [66] 《名山藏》引
宋瑛:然夙夜思惟,吾祖當草昧之初,遭遇太祖皇帝興土之運,與吾父兩世戳力,屢從征伐,茂著勳庸。 [67] 《追封西寧侯宋公墓碑》引
楊榮:征伐迤西及遼東、五開諸處,臨機決勝,茂著勳績。 [67] 《追封西寧侯宋公墓碑》
楊士奇:定遠密比,猶漢沛豐。父兄偕來,有偉宋公。義旗所向,仗劍先驅。神武不殺,迎降歡呼。長江飛渡,金陵定鼎。分命股肱,出妥四境。於宣於歙,於番於閩。公從總兵,聲威日振。甌寧既靖,公留奠之。進奠藩垣,大江之西。雲中在左,分陝在右。公來鎮撫,煌煌旌棨。敵窺西陲,公往遏之。斬縶其渠,招懷其餘。繋兵遼陽,驅除嶺表。如燎滅枯,如鐵摧朽。馬跡所歷,幾週四遐。桓桓之志,無康於家。文皇御臨,親任舊老。自西來朝,蒼顏白首。天子曰嘻,卿宜在庭。紓予西顧,孰愈乎卿。公曰臣職,及臣未衰。西人忻忻,迓公復來。鞠躬盡瘁,遑敢怠寧。邊人恃公,〈立乞〉然長城。宣上德恩,洽於遐外。耄倪畢歸,如川赴海。天子曰嘻,維時茂勳。崇爵豐祿,予慰乃勤。維公遭際,實多父兄。偉績賢稱,晚而益閎。 [2]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
查繼佐:宋氏以緩師得西寧,以突圍不得西寧,父子之間何如也? [68]  罪惟錄
張廷玉:①晟凡四鎮涼州,前後二十餘年,威信著絕域。帝以晟舊臣,有大將材,專任以邊事。 [64] 明史)②宋晟在太祖時,即與開國諸元勳參跡戎行,其後四鎮涼州,威著西鄙。兩子尚主,世列徹侯,功名盛矣。 [64] 《明史》

宋晟軼事典故

據明清之際學者查繼佐所撰《罪惟錄》稱:靖難之役時,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舉兵南下,而遠居河西的宋晟“緩師不進”,並未出兵征討燕軍。朱棣頗為感激,因此在繼位後繼續命他鎮守甘肅。 [69]  查繼佐因此稱他“以緩師得西寧(侯)”。 [68] 

宋晟人際關係

宋晟親屬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家世
祖父
宋壹
追封西寧侯。
祖母
朱氏
追封西寧侯夫人
父親
宋朝用
元末參與朱元璋義軍,官至天寧翼元帥。累贈驃騎將軍、西寧侯。
母親
陳氏
追封西寧侯夫人。
同輩
長兄
宋國用
早逝。
次兄
宋國興
與父親一同隨朱元璋征戰,官至總管。後戰死。
三兄
宋國祥
生平不詳。
五弟
宋昱
曾任山西布政使
六弟
宋曄
生平不詳。
幼弟
宋旻
生平不詳。
——
妻妾
丁氏
正妻,封西寧侯夫人。
葉氏
妾室,追封西寧侯夫人,駙馬都尉宋琥生母。
許氏
妾室,追封西寧侯夫人,駙馬都尉宋瑛生母。
子輩
長子
宋茂
生平不詳。
次子
宋瑄
妾許氏所生,官至府軍右衞指揮使靖難之役時於靈璧戰死。
三子
宋瑜
正妻丁氏所生,早亡。
四子
妾葉氏所生,娶明成祖之女安成公主。成祖時襲封為第二代西寧侯,並出鎮甘肅。後因罪削官爵。
五子
宋玘
妾葉氏所生,宋琥同母弟,生平不詳。
六子
妾許氏所生,娶明成祖之女咸寧公主明仁宗時襲封為第三代西寧侯。土木之變前鎮大同,於陽和戰死。追封鄆國公,諡號“忠順”。
幼子
宋瑾
妾許氏所生,生平不詳。
孫輩
孫子
宋玹
宋晟長孫,宋琥之子,安成公主所生,南京錦衣衞指揮僉事。
宋傑
宋瑛之子,曾任金吾左衞指揮使。明代宗時襲封為第四代西寧侯。
宋偉
曾任羽林左衞指揮同知
宋俊
曾任天策衞指揮僉事
宋儼
曾任旗手衞千户
宋佐
一名宋佑,曾任龍驤衞正千户。
注:楊榮為宋晟之父宋朝用撰碑銘,僅列其有女、孫女“若干人”,生平無考,故僅列於注中。
親屬參考資料: [2-3]  [64]  [67]  [81-87] 
宋晟家族關係圖譜 宋晟家族關係圖譜

宋晟侯爵世系

宋晟的西寧侯爵位,自明成祖初年受封以來,子孫世代傳襲,共歷十一世十四代,至明亡而絕。
  • 西寧侯世系
第一代:宋晟,永樂三年(1405年)封西寧侯,予世券 [54]  。永樂五年(1407年)去世。崇禎十七年(1644年)追封寧國公 [3] 
第二代宋琥,宋晟之子,永樂六年(1408年)襲爵。洪熙元年(1425年)因罪削爵。
第三代宋瑛,宋琥之弟,洪熙元年(1425年)襲爵。正統十四年(1449年)戰死,追封鄆國公,諡號“忠順”。
第四代宋傑,宋瑛之子,景泰元年(1450年)襲爵。卒年不詳。
第五代宋誠,宋傑之子,景泰六年(1455年)襲爵。天順元年(1457年)去世。
第六代:宋讓,宋誠之弟,天順二年(1458年)襲爵。成化八年(1472年)十二月去世。
第七代:宋愷,宋讓之子,成化十一年(1475年)襲爵。正德十六年(1521年)去世 [70] 
第八代:宋良臣,宋愷之子,正德十六年(1521年)襲爵。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去世。
第九代:宋天馴,宋良臣之子,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襲爵。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遇盜溺死 [71] 
第十代:宋公度,宋天馴之子,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襲爵,同年去世。
第十一代:宋世恩,宋公度之子,萬曆八年(1580年)或此前襲爵 [72]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去世。
第十二代:宋光夏(一名廣夏),宋世恩之子,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襲爵。天啓七年(1627年)去世。
第十三代:宋裕本,宋光夏之子,天啓七年(1627年)十二月襲爵。崇禎三年(1630年)時仍在世 [73] 
第十四代:宋裕德,宋裕本之弟,崇禎十一年(1638年)襲爵。崇禎十七年(1644年)為大順軍所殺 [74] 南明時追封梁國公 [75] 清朝時追諡“節愍” [76] 
西寧侯世系參考資料: [3]  [64]  [77] 

宋晟後世紀念

宋晟墓 宋晟墓
宋晟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西路113號,至今僅存宋晟及其父的神道碑各一通。 [78] 

宋晟史料索引

《文敏集·卷十九·追封西寧侯宋公墓碑》 [67] 
《東里文集·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 [2]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六十九》 [79] 
名山藏·卷六十·永樂臣二》 [66] 
續藏書·卷四·開國功臣》
罪惟錄·卷十六·乘時諸臣列傳》 [68]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故元遺兵》 [80] 
明史· 卷一百五十五 · 列傳第四十三》 [64] 
參考資料
  • 1.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六十九》稱永樂五年七月“癸丑(二日),西寧侯宋晟卒”。按台灣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轉換”,即為公元1407年8月4日。
  • 2.    《明名臣琬琰錄·卷十七》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6-06-25]
  • 3.    《爝火錄》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6-06-25]
  • 4.    《追封西寧侯宋公墓碑》:及聞太祖舉兵,遠邇鹹附,(宋朝用)即偕其子國興及晟上謁,時得參預謀議。
  • 5.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元季,我太祖皇帝龍興。壬辰,公隨父朝用、兄國興來歸。明年,從克濠州,又從戰敗賈魯,父兄並以功授萬户。
  • 6.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甲午,從張天祐克五河、泗州、盱眙,又並進總管。乙未,從上克和州,渡江下采石、太平……從克溧陽,進攻南台,國興戰沒,命公襲兄職。
  • 7.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父朝用,兄國興,並從渡江,皆積功至元帥。攻集慶,國興戰歿,晟嗣其職。
  • 8.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丙申,從攻陳也先水寨,克之,遂從克南台,公父升廣德元帥。丁酉,隨廣德公克宣州,還改廣德公天寧翼元帥,以老留建康。公從鄧愈克徽州,受功賞。
  • 9.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既而朝用請老,晟方從鄧愈克徽州,召還,襲父官。累進都指揮同知,歷鎮江西、大同、陝西。
  • 10.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戊戌,召入侍衞。己亥,襲天寧翼元帥。庚子,調徵饒州及江西諸郡,以次平,賜襲衣、文綺,命充總兵官,平諸山寨。
  • 11.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洪武元年,克建寧,隨留守禦新定官制,實授武德將軍、建寧衞正千户。
  • 12.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四年,升懷遠將軍、建寧都指揮使司都指揮同知。冬,召還,升江西都指揮使。
  • 13.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九年,調大同,授龍虎將軍。
  • 14.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十一年,調陝西。
  • 15.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所至治兵撫民,不嚴而肅。
  • 16.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洪武十二年坐法降涼州衞指揮使。
  • 17.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十二年,掌涼州衞。
  • 18.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十三年,逐北兵至白城,獲其人馬甚眾。
  • 19.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十五年,父病詔公還侍。又三年,父沒。既襄事,復鎮涼州。
  • 20.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十七年五月討西番叛酋,至亦集乃路,擒元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兒、國公吳把都剌赤等,俘獲萬八千人,送酋長京師,簡其精鋭千人補卒伍,餘悉放遣。
  • 21.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召還,復為都指揮,進右軍都督僉事,仍鎮涼州。
  • 22.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敵時數為邊患,公率兵討之,追至額齊訥之地,斬其渠魁伊蘇爾戩等及其眾無算,餘悉生縶送京師。時又招其國公吳巴圖等萬八千人,而送其部長格布達爾等百五十人詣京師,簡其壯者隸卒伍,餘悉處之善地俾耕牧自便驛召公還京,獎諭再四,賜賚甚厚,復鎮涼州。
  • 23.    張磊.明代衞所與河西地區社會變遷研究.青海師範大學,2019:32-34
  • 24.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十九年,召還,升驃騎將軍、左軍都督府督都僉事,賜鈔、文綺,以其官贈其三代,仍鎮涼州。
  • 25.    胡凡.論明初甘肅鎮的形成.黑龍江大學黑龍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8.01期:57-65
  • 26.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二十三年夏,遣中使就賜白金及鈔。至秋,復三遣賜鈔、文綺,授制諭充總兵官,徵哈瑪爾,破之。哈密者,去肅州千餘裏,敵所城也。時誅其王子必琉齊等三十餘人,獲其眾千三百人及金印一、銀印二,悉送京師,所獲馬牛羊鹹給將士。
  • 27.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二十四年充總兵官,與都督劉真討哈梅里。其地去肅州千餘里。晟令軍中多具糧糗,倍道疾馳,乘夜至城下。質明,金鼓聲震地,闔城股慄,遂克之。擒其王子別兒怯帖木兒,及偽國公以下三十餘人,收其部落輜重以歸。自是番戎慴服,兵威極於西域。
  • 28.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故元遺兵》:(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哈密寇邊,命都督宋晟、劉真率師討之。九月,晟等破哈密,擒其王子別別怯、豳王桑裏失哥、知院嶽山等,殺其國公阿(闕)只,俘眾一千三百人。
  • 29.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故元遺兵》:二十五年夏四月,涼國公藍玉率將士追逃寇祁者孫,遂進徵西番罕東之地。五月,藍玉兵至罕東,遣都督宋晟等徇阿真州,土渠合咎等遁去。……九月,罕西西番叛入寇,命都督宋晟總兵討平之。
  • 30.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二十五年復,充總兵官,徵罕東西畨叛寇,誅禽七千五百餘人,獲馬二千五百、牛羊十萬,遂還京師。
  • 31.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明年五月從藍玉徵罕東,徇阿真川,土酋哈昝等遁去。師還,調中軍都督僉事。
  • 32.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二十七年,調中軍都督府。是歲,敵入遼東,命充副總兵率兵討之,遇戰諾尼江,獲其眾千餘,馬倍之。
  • 33.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二十八年六月,從總兵官周興出開原,至忽剌江。部長西陽哈遁,追至甫答迷城,俘人畜而還。
  • 34.    《罪惟錄·卷十六·乘時諸臣列傳》:二十七年,充副總兵,徵虜,戰遼東腦温江,獲其眾千餘。
  • 35.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明年拜徵南右副將軍,討廣西帡幪諸寨苗,擒斬七千餘人。
  • 36.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明年,廣西帡幪諸寨連結為亂,命充右副總兵往徵之,誅擒七千餘人。賊平還京。
  • 37.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又明年,總羽林八衞兵討平五開、龍里苗。
  • 38.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又明年,總羽林八衞兵,往平五開、龍里十三洞之寇。
  • 39.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故元遺兵》:三十一年夏四月,命燕王率諸王防邊。敕曰:“北騎南行,不寇大寧,即襲開平。可召西涼都指揮張文傑、莊得,開平都督宋真、宋晟,遼東武定侯郭英等,皆以兵會。遼王以護衞軍悉數北出,山西、北平亦然。令郭英、宋真、宋晟翼於左,莊得、張文傑翼於右,爾與代、遼、寧、谷五王居其中,彼此相護,首尾相救。兵法:‘示飢而實飽,外鈍而內精。’爾其察之。”
  • 40.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三十一年出鎮開平,從燕王出塞,還城萬全諸衞。
  • 41.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三十一年,率師城萬全諸衞歸。
  • 42.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建文)二年,出鎮甘肅。
  • 43.    《罪惟錄·卷十六·乘時諸臣列傳》:建文元年,以晟威信久著涼州,使以總兵官鎮河西。
  • 44.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太宗皇帝初臨御,公朝京師,升後軍都督府左都督。
  • 45.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成祖即位,入朝,進後軍左都督,拜平羌將軍,遣還鎮。
  • 46.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永樂元年,授平羌將軍,充總兵官,仍鎮甘肅。
  • 47.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二十五》:永樂元年十一月……癸巳,甘肅總兵官、左都督宋晟奏:韃靼察罕帖木兒來歸,言虜黨伯客帖木兒欲寇甘肅、寧夏。上即日封晟所奏,付寧夏總兵、左都督何福,令嚴固守備。
  • 48.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三十九》:永樂三年二月……敕甘肅總兵官、左都督宋晟曰:回回倒兀言:撒馬兒罕回回與別失八里沙迷查干王假道率兵東向,彼必未敢肆志如此,然邊備常不可怠。昔唐太宗兵力方盛,而突厥徑至渭橋,此可鑑也。宜練士馬,謹斥堠,計糧儲,預為之備。
  • 49.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四十一》:永樂三年夏四月……己巳,命工部以火藥、兵器給寧夏、甘肅總兵官,為戍守之備。
  • 50.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四十四》:永樂三年秋七月……韃靼平章把都帖木兒、倫都兒灰自塔灘率部屬伍千餘人詣甘肅歸附總兵官、左都督宋晟,留其家屬於甘肅,遣人送把都帖木兒等至京,上宴勞之,賜襲衣等物。
  • 51.    《明史·卷一百六·功臣世表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6-25]
  • 52.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永樂三年招降把都帖木兒、倫都兒灰等部落五千人,獲馬駝牛羊萬六千。封西寧侯,祿千一百石,世指揮使。
  • 53.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三年,北兵日益聚近邊,公遣人諭以朝廷德意,其部長巴圖特穆爾温都爾呼率部眾五千、馬駝萬六千來歸,邊境底寧。事聞,敕賜獎諭,命都督徐膺緒、尚書趙羾持節,即軍中封西寧侯,賜推誠輔運宣忠效力武臣、柱國,仍後軍都督府左都督,食祿千一百石,加賜田若干頃。
  • 54.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四十八》:永樂三年十一月……遣都督徐膺緒、禮部左侍郎趙翀持節,齎誥券詣甘肅,封總兵官、平羌將軍、後軍左都督宋晟為推誠輔運宣忠效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西寧侯,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如故,食祿千一百石,子孫世襲,雜犯死罪,本身免二死……。
  • 55.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五十一》:永樂四年二月……敕甘肅總兵官、西寧侯宋晟曰:比聞鬼力赤、阿魯台、也孫台等率眾東南行折而北,既復南行,如此一進一退,或者欲來剽掠,宜訓練士馬,堅固城池以俟,無為虜所乘。
  • 56.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五十七》:永樂四年閏七月……丁卯,甘肅總兵官、西寧侯宋晟奏:亦集乃舊城隘小,請發卒增廣之。及召商人於亦集乃中納鹽粟,以實邊儲。又請給屯軍農具。及授忠順王部下頭目官。上曰:亦集乃荒漠之地,築城必用數萬人。商人納粟中鹽,道遠難致。皆不可從。命工部如所奏,給屯軍農具。兵部量授忠順王頭目官。因曰:晟雖老,其盡心邊事,晝夜不懈於懷綏遠人,愛恤士卒,得邊將之道。使守邊者皆然,朕復何憂。又命所司賜晟鳳陽縣第宅一區,田園、池塘四十頃,山場二十頃,俾為世業。
  • 57.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晟凡四鎮涼州,前後二十餘年,威信著絕域。帝以晟舊臣,有大將材,專任以邊事,所奏請輒報可。御史劾晟自專。帝曰:“任人不專則不能成功,況大將統制一邊,寧能盡拘文法。”即敕晟以便宜從事。
  • 58.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晟嘗請入朝。報曰:“西北邊務,一以委卿,非召命,毋輒來。”
  • 59.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五十七》:永樂四年閏七月……甘肅總兵官、西寧侯宋晟奏請來朝,敕晟曰:今西北邊務,一以委卿,豈可暫離?宜專心計理,以副倚托,非有召命,毋輙來。
  • 60.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五十八》:永樂四年八月……丁酉,上以甘肅、寧夏、山西皆近邊,可畜馬,敕守將西寧侯宋晟、左都督何福、江陰侯吳高等相擇牧地,計議以聞。
  • 61.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尋命營河西牧地,及圖出塞方略。會病卒,五年七月也。
  • 62.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六十九》:其卒,命有司治喪葬。
  • 63.    《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永樂五年七月某日,推誠輔運宣忠效力武臣、柱國、後軍都督府左都督、西寧侯宋公終於肅州,訃聞,天子悼嘆,遣官賜祭,敕有司給傳,還其喪。明年夏,至京師,葬聚寶門外其考之塋之次。
  • 64.    《明史·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9-26]
  • 65.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五十七》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5-01]
  • 66.    《名山藏·卷六十·永樂臣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6-06-25]
  • 67.    《文敏集·卷十九》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05-01]
  • 68.    查繼佐.明書(罪惟錄):齊魯書社,2014-06-01:2434-2435
  • 69.    《罪惟錄·卷十六·乘時諸臣列傳》:燕王得國,晟緩師不進,德之,升後府都督。
  • 70.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三》:正德十六年六月……前軍都督府帶俸、西寧侯宋愷卒。
  • 71.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五百五十》:嘉靖四十四年九月……掌中軍都督府事、西寧侯宋天馴自南京赴任,行至香河縣,夜遇盜警,墮水中,並妻妾二人死焉。
  • 72.    《大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九十七》載萬曆八年三月明神宗“將謁山陵”時,“欽定防守扈衞諸臣”,其中便有“西寧侯宋世恩”。故可推知宋世恩於此年或之前已經襲爵。
  • 73.    據史語所藏鈔本《崇禎長編》,崇禎三年九月時,“西寧侯宋裕本加太子太保”。故可認為宋裕本此時仍在世。
  • 74.    《明季北略·卷二十一》“崇禎十七年甲申(續)”:彰武侯張某,聞變自盡。他傳有王、劉二皇親,未詳名號。又有傳英國公張世澤、清平伯吳遵周,博平侯郭振明、永寧伯王長錫、安鄉伯張光燦、武定侯郭培民、定遠侯鄧文明、西寧侯宋裕德、鎮遠侯顧肇跡、彭武伯楊崇猷、新建伯王先通、南和伯方履泰、永康侯徐錫登、都督李國柱,姑存之。
  • 75.    《弘光實錄鈔·卷四》:贈殉難勳臣朱純臣舒城王,宋裕德梁國公。
  • 76.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六》“通諡節愍諸臣(上)”:西寧侯宋裕德,定遠人;鄆國公瑛九世孫。都城陷,殉節(見明史)。
  • 77.    《明史·功臣世表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4-29]
  • 78.    明朝開國將軍墓碑常年露天放置 字跡難辨(圖)  .騰訊新聞[引用日期2020-04-11]
  • 79.    《大明太宗文皇帝實錄·卷六十九》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6-06-25]
  • 80.    《明史紀事本末·卷十·故元遺兵》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6-25]
  • 81.    《故西寧侯夫人丁氏壙志》:夫人丁氏,世家鳳陽之壽州。父總管以善行著稱鄉里。夫人十三歸同郡宋侯晟,侍侯之父朝用、兄國興,方從太祖皇帝渡江征伐四方。侯居行陣間數著勞效。洪武初,累功升懷遠將軍、建寧都指揮同知,繼升驃騎將軍、江西都指揮使,又調大同陝西涼州都指揮使。久之,召還京師,升右軍都督府僉事、充總兵官,仍守衞涼州,剿捕西北餘寇,由是功烈益懋。今天子嗣位,升後軍都督府左都督,拜平羌將軍總兵,鎮甘肅。永樂三年封西寧侯,時家益貴顯。而夫人克謹禮法,閨門之內嚴而有恩,親疏長幼罔不順適。又二年而侯終。越十又一年葉氏夫人卒,追封西寧侯夫人,其所生男曰琥,駙馬都尉,襲封西寧侯,尚皇女安成公主。許氏所生男曰瑛,駙馬都尉,尚皇女咸寧公主。夫人皆愛之過於己子。婦行純備,姻族罕比。春秋八十有四,其生之日辛巳九月十九日也,卒之日永樂甲辰二月晦日也。以次月二十一日葬城南雷家山,先侯墓右,喪事皆琥主之。夫人丁氏生男一人曰瑜,早世。孫曰勝保,女適甘州右護衞指揮厲真。於戱!夫人秉柔順之德,自結髮歸宋,遭遇聖朝,享有富貴,終以壽考,其榮盛可謂至矣。是用備書其實,刻石以垂永久雲。永樂二十二年歲次甲辰三月丁酉日。
  • 82.    《故西寧侯夫人葉氏壙志》:永樂十六年六月初七日,故西寧侯宋公諱晟之賢配葉氏卒。訃聞,賜祭,又賜誥追封為西寧侯夫人,恩至隆也。宋公少隨父兄事太祖皇帝,以軍功累官至建寧江西大同陝西四都司都指揮使,遂升右軍都督府僉事。皇上正大寶之初,又升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制授平羌將軍總兵,鎮甘肅。永樂三年封西寧侯,永樂五年於甘肅終焉。夫人世家建寧,父文復。夫人天資温柔端重,年十七歸宋氏。恪勤婦道,綜理家政,悉有禮法。德惠所及,族姻咸宜。閨庭之間,以肅以和。生子男二人,長琥,尚皇女安成公主,為駙馬都尉,襲封西寧侯;次玘。女一人,嫁肅州衞指揮張鎮。孫男四人,長福壽,上所賜名;次智堅、智滿、吉祥。孫女四人,長善祥;次善財;次福奴;次海福。夫人生丙申正月五日,享年六十有三,以卒之年八月二十五日祔葬城南雷家山之原先侯兆次。惟夫人躬秉淑德,媲於勳賢,用生令子,克篤孝敬,為國至親,家享富貴,哀榮之典,光賁始終,何其盛也!用其槩於幽堂,垂不朽焉。永樂十六年歲次戊戌八月壬寅日。
  • 83.    《左都督西寧侯宋公神道碑銘》:永樂五年七月某日,推誠輔運宣忠効力武臣柱國後軍都督府五都督西寧侯宋公終於肅州。訃聞,天子悼嘆,遣官賜祭,勅有司給傳,還其喪。明年夏,至京師,葬聚寶門外其考之塋之次。公諱晟,洪武中所賜名,其字景暘。宋世家鳯陽之定逺。元季我太祖皇帝龍興,歲壬辰,公隨父朝用兄國興來歸......太宗皇帝初臨御,公朝京師,升後軍都督府左都督。永樂元年,授平羗將軍充總兵官,仍鎮甘肅。三年,北兵日益聚近邊,公遣人諭以朝廷徳意,其酋長巴圖特穆爾、温都爾呼率部眾五千,馬駝萬六千來歸,邊境底寧。事聞,勅賜奬諭,命都督徐膺緒、尚書趙羾持節,即軍中封西寧侯,賜推誠輔運宣忠効力武臣柱國仍後軍都督府左都督,食祿千一百石,加賜田若干頃。又二年,以疾終享年(磨損,缺)。公曾祖(磨損,缺)贈(磨損,缺)官,妣(磨損,缺)氏贈(磨損,缺)夫人,祖(磨損,缺)及考皆再贈(磨損,缺)官,祖妣朱妣陳皆再贈(磨損,缺)夫人,公之配丁氏、許氏皆封西寧侯夫人,子男(磨損,缺)人:(磨損,缺);瑄,府軍右衞指揮使,先公卒;琥,駙馬都尉,尚安成公主;瑛,駙馬都尉,尚咸寧公主。永樂中,琥襲西寧侯,仁宗皇帝嗣位,琥坐事,改命瑛襲西寧侯。孫男(磨損,缺);傑,金吾左衞指揮使;偉,羽林左衞指揮同知;俊,天策衞指揮僉事;儼,旗手衞正千户;佐,龍驤衞正千户。
  • 84.    《追封西寧侯宋公墓碑》:孫男七,茂、瑄、瑜、琥、玘、瑛、瑾,孫女若干人。
  • 85.    《追封西寧侯宋公墓碑》:公諱朝用,今上即位,改元宣德,始加贈。公及公之考壹皆為西寧侯,妣朱氏、配陳氏皆為西寧侯夫人。
  • 86.    《追封西寧侯宋公墓碑》:洪武乙丑,公以疾沒,上命治墳塋於京都聚寶門外雷家莊。葬焉,給賜其家甚厚,歲丙寅,晟為右軍都督僉事,遂得推恩以其職封公階驃騎將軍。
  • 87.    《唐氏墓誌銘》:恭人諱妙真,姓唐氏,世家維揚之江,都水軍左衞指揮同知銘之第二女也,母陳氏。恭人生而端靖貞淑,甫笄,歸先祖推誠輔運宣忠效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後軍都督府左都督、西寧侯宋晟之長孫,授南京錦衣衞指揮僉事宋玹,蓋永樂安成大長公主之嫡長子。
  • 88.    南京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南京文物志編纂委員會編. 南京文物志[M]. 北京:方誌出版社, 1997.12.27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