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文

(中共七大代表)

鎖定
宋文(1900-1978),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00年5月31日生,河北省獻縣王集魯道村人。1937年秋在洛陽鐵路機車車輛廠參加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4月至9月受組織委派到中共陝西省委在雲陽開辦的黨員訓練班和區縣幹部學習班學習。1940年5月到延安,入中共中央黨校七大代表班學習,編入第十八支部。1946年7月到達東北牡丹江鐵路分局,參加工作隊工作。1952年5月至1953年任鐵道部瀋陽基地材料廠副廠長。1953年至1959年任上海基地材料廠副廠長。1959年7月至1968年任鐵道部北京木材防腐廠副廠長。“文化大革命”受迫害。1978年7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 
中文名
宋文
別    名
王明義
王崇禮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河北省獻縣王集魯道村
出生日期
1900年5月31日
逝世日期
1978年7月22日
性    別

宋文人物生平

宋文,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00年5月31日生,河北省獻縣王集魯道村人。原名王明義,曾用名王崇禮。貧苦農民家庭出身。1912年到石家莊打工等。1916年起先後在石家莊正太鐵路機廠、山西太原兵工廠、洛陽、西安等地當工人。1937年秋在洛陽鐵路機車車輛廠參加抗日救亡工作,接受黨的教育和交給的任務,參加並幫助組織抗日先鋒隊活動。193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隴海路東段的工人向西疏散,受黨組織委派去做這批工人的思想工作。10月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接受組織工人抗日先鋒隊的任務。11月泰命解散抗日先鋒隊,任西安機廠黨支部書記。
1939年4月至9月受組織委派到中共陝西省委在雲陽開辦的黨員訓練班和區縣幹部學習班學習。同年10月至1940年5月受中共陝西省委委派回西安,擔任中共陝西省鐵路工作委員會委員兼隴海路西安至寶雞段總支書記。在國民黨統治區大力開展工人工作,發展黨員,建立新的地下工作聯絡點。1940年5月到延安,入中共中央黨校七大代表班學習,編人第十八支部。後轉人馬列學院學習。1941年又回到中央黨校一部學習。參加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1945年4月至6月作為陝甘寧邊區代表團成員出席中共七大。抗日戰爭勝利後,參加首批職工幹部大隊挺進東北。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任冀東軍區後勤部民運幹事和政治處指導員。
1946年7月到達東北牡丹江鐵路分局,參加工作隊工作,10月任綏化分局機務科副科長。領導指揮恢復鐵路運輸工作,還負責鐵路內部和鐵路沿線的治安工作,打土匪、除惡霸,收編地方武裝,鎮壓反革命,支援了當時東北民主聯軍“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的勝利,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1947年3月調到哈爾濱三棵樹鐵路機務段任軍代表(段長)、黨總支書記。1949年至1952年2月任哈爾濱鐵路公安局人事科科長、綏化鐵路分局公安段長、哈爾濱鐵路公安段長。在解放戰爭的關鍵階段,保證軍事運輸任務的完成,多次受到鐵路領導部門和部隊的表彰。1952年5月至1953年任鐵道部瀋陽基地材料廠副廠長。1953年至1959年任上海基地材料廠副廠長。1959年7月至1968年任鐵道部北京木材防腐廠副廠長。“文化大革命”受迫害。1978年7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 

宋文人物事蹟

黨校學習:
1940年,呂劍人,餘宏遠帶隊分批到延安去學習,第一批由呂劍人帶隊,有張思民、肖江洪、張林、王宏謀、宋文、曹冠羣、彭毓泰等。第二批由余宏遠帶隊,有王立、楊信、黃茂、王俊等,這兩批同志都是1939年省委在雲陽經過選舉產生的部分“七大”代表和候補代表。他們在省委領導下,都是在各地從事黨的工作或青運、工運、婦運、軍運工作的。這次去延安除學習外,還要直接向中央有關部門彙報工作。一行十多人,從安舍動身,跋山涉水,步行七八天到達延安。
儘管生活很艱苦,但學習的勁頭和熱情是很高的。學習內容,開始是以馬列主義基礎理論、中國革命運動史、黨的建設為主要內容,貫穿着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方針。重視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路線和政策的學習,特別是當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及抗日根據地建立的各項政策,學習方法是以自己閲讀為主,輔以輔導報告和小組討論。中央還成立了發行部,王林作副部長,發來了很多馬列原著。校部請來許多領導同志作大報告,各抗日根據地來的同志聚集在一起,學習興趣很濃。 [2] 
參考資料
  • 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名錄 上[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07.第164頁
  • 2.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西安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西安文史資料 第17輯 憶廷安專輯[M].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1.06.第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