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攻李成之戰

鎖定
(1129)至紹興元年(1131),宋軍攻討李成叛軍的作戰。宋軍對李成作戰,歷時兩年,終告成功。對李成作戰的勝利,使南宋政權在立足未穩、內外受敵、風雨飄搖之際,掃除了腹地的一大威脅,進一步在南方站穩了腳跟。並乘勝北進,光復淮西等州縣,暫時阻擋了金兵南下步伐。
中文名
宋攻李成之戰
簡    歷
南宋建炎三年
將    軍
李成
伯發

宋攻李成之戰作戰背景

雄州歸信(今河北雄縣)人,有勇力,北宋末為弓手。南宋初,曾任歸信縣知縣。金軍南下攻末後,在其謀主陶子思慫恿下,率眾數萬叛亂,攻城略地燒殺搶掠。建炎二年(1128)八月。渡河南下,攻掠宿州(今屬安徽)、虹縣(今安徽泗縣),此後叛服無常,雄踞一方。

宋攻李成之戰作戰經過

十月,宋廷命江、淮制置使劉光世率軍進討,劉光世以王德為先鋒,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驛口橋將其擊敗,李成逃奔新息(今河南息縣),劉光世揮軍急追,再敗之,擒其謀主陶子思。李成率餘部轉攻淄州(今山東淄博淄川),久攻未克,糧盡而撤。三年十月,渡淮攻破滁州(今屬安徽),殺知州向子伋。十二月,李聞金軍渡江南下,乘宋廷無力顧及,率眾自滁州入淮西,以都統領胡選進犯池州(今安徽池州);以副都統領馬進渡江攻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率軍攻湖口(今屬江西),先後佔據江、淮十餘州、軍,有席捲東南之勢。四年十二月,宋廷以神武右軍都統制張俊為江、淮招討使,並將王躞所統神武前軍、陳思恭所統神武后軍、及通泰鎮撫使岳飛軍,一併調歸張俊節制,決計儘快攻滅李成叛軍。紹興元年二月,張俊率軍進至洪州(今南昌),李成命馬進軍屯於贛江西岸,依此據險,列陣以待,同時命邵友率軍一部自奉新縣(今屬江西)南下,攻陷筠州(今江西高安)、臨江軍(今江西清江)。張俊進入洪州後,為隱蔽企圖,斂兵入城,偃旗息鼓月餘不戰,僅命王瓚於江中閲習水軍。馬進以為宋軍怯戰,放鬆戒備。三月,張俊見敵因驕生息,決定乘隙進攻。初七,岳飛自請為先鋒,首先率部渡過贛江,突擊馬進軍右翼,中軍統制楊沂中率軍由贛江上游生水渡過江,大敗敵軍。馬進率軍退向筠州,背依筠河,先控險要,企圖阻遏宋軍。岳飛親率200餘騎先出誘敵,馬進見宋軍兵少揮軍出擊,張俊命楊沂中、陳思恭兩軍同,出山後,兩路夾擊,馬進軍大敗,被俘8000餘人。戰後張俊怕降卒再叛,命陳思恭將其全部殺死。宋軍乘勝收復筠州、臨江軍。馬進率餘部退回江州與李成會合,李成命馬進留守,親率主力進行反撲,命部將商元在奉新縣樓子莊草北設伏,以待宋軍來攻。張俊見山險路狹,命步卒由小路潛登山頂,擊退商元伏兵,乘勢進至江州,馬進棄城而遁。二十八日,宋軍收復江州。張俊全軍繼續追擊,李成退歸蘄州(今湖北蘄春北)。五月,張俊率軍進抵黃梅縣(今湖北黃梅西北),李成率胡選等軍號稱10萬,在石幢坡憑此據險,居高臨下阻擊宋軍。張俊先命遊卒佯動吸引李成軍,乘其不備,親率主力強攻奪取險要,追殺馬進,李成勢窮無計,逃奔偽齊。宋軍乘勝收復被李成攻佔的淮西各州縣。

宋攻李成之戰作戰影響

通過此戰,宋軍提升了戰鬥力;張俊、岳飛等將領展露鋒芒,日後成為著名抗金將領。但李成未得殲滅,遺留後患,失敗後投降金國,成為金兵南下的急先鋒,隨宗弼再攻河南,率軍攻佔洛陽、嵩、汝等。再次給南宋造成了相當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