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懋晉

鎖定
宋懋晉,字明之,(1559-1622年),華亭虹橋(今上海奉賢鄔橋張塘村牛橋頭)人,宋懋澄之兄,明末松江派著名畫家。
其家族可追溯到宋代,原為宋宗趙姓,靖康之變後遷徙臨安(今杭州),宋亡後以國氏為姓,遷居華亭為顯族。 [1] 
全    名
宋懋晉
明之
出生地
華亭虹橋(今上海奉賢鄔橋張塘村牛橋頭)
出生日期
1559年
逝世日期
1622年
本    名
宋懋晉

宋懋晉人物簡介

宋懋晉能詩善畫,尤以畫為佳,稱明末松江派著名畫家。宋家歷代科名顯赫,先祖宋瑮、宋瑛兄弟同登進士,伯父宋堯武系隆慶進士。但宋懋晉卻無意功名,不願科舉。他從小喜愛畫畫,幼年時,見窗外有牧童驅牛經過,就馬上將牧童與牛畫於牆壁上,竟頗為神似。宋氏為“松江望族”,家中藏書與古畫頗多,宋懋晉便在家中專心臨摹古畫,以至夜以繼日、廢寢忘食。成名後,他曾對自己的學生沈士允説:“明之平生第一快事乃是坐於精舍、輕舟中,觀日月萬象、青山綠水,然後盡繪於尺素中。第二快事乃在窗明几淨之旁,觀賞宋旭、董其昌等前輩吟詩論畫。”可見宋懋晉對繪畫的深厚之愛。 [1] 
幼見牧童軀牛,從壁上圖之輒神似。既長,不樂為經生言,去而學畫。窮日夜臨摹古蹟,從宋旭受業,參以宋、元遺法,富有丘壑,與趙左抗衡。其氣韻間與劉珏相埒。仙山樓閣,位置得當,為時所稱,深受董其昌、鄒迪光等推重,為“松江派”名家之一。兼善寫松,題跋尤奕奕有風韻。萬曆十三年(1585)作山水扇,泰昌元年(1620)作山水圖。其《金陵廿四景》圖冊,現藏南京博物院。作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的《漢宮春曉圖》扇面(藏上海博物館)等。

宋懋晉學習生涯

宋懋晉拜嘉興畫家宋旭為師,宋傳授他宋代、元朝的繪畫技法。經過不斷向宋旭、董其昌等學習繪畫理論和技法,加上自己的勤奮和穎悟,所作之畫,筆墨秀潤,丘壑茜深,得元人之遺韻,仙山樓閣,位置得當。尤善寫松,題跋更奕奕有風韻。由此聲譽日盛,常與董其昌、宋旭等大書畫家郊遊、論畫。 [1] 

宋懋晉代表作品

《千巖萬壑圖》卷,明,宋懋晉繪,絹本,設色,縱20cm,橫480.7cm。
宋懋晉畫作
宋懋晉畫作(7張)
本幅卷末款署:“千巖萬壑。宋懋晉。”下鈐“明之父”印。鑑藏印有“範纘書畫”等3方。卷前引首明末項聖謨篆書題:“溪山行旅”,卷後隔水處有收藏印“霍縣王氏觀滄閣珍藏書畫印”。此圖表現綿亙的山勢,圖中千巖萬壑,高峯平台,叢林村舍,溪流飛泉,小橋漁舟以及行旅人等。
明萬曆年間的《寄暢園五十景》、《金陵二十八圖》、《西湖煙柳圖》、《杜甫詩意圖》、《文杏館圖(扇面)》及生前絕畫《山水圖》等;並著有《畫苑》、《醉香草》、《宋明之稿》等畫論文集。 [1] 
現宋懋晉畫、文部分藏於南京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 [1] 
在筆墨運用上,畫家既繼承了傳統的畫法又有所創新,自成面目。該圖筆墨秀潤,山石用短披麻皴法以細筆勾皴,精微秀麗,以青綠烘染,明快清雅,生動地表現出江南山川鬱茂之景色。據畫史所記,宋懋晉之繪畫“富有丘壑”,是指其山水畫擅長構畫名山大川,此圖即可充分表現出其繪畫的這一特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