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彬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主任)

鎖定
宋彬,男,教授,現任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學影像中心副主任,為醫學影像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中文名
宋彬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6年10月 [1] 
畢業院校
華西醫科大學醫學院
學    歷
博士研究生
教學職稱
教授
執業地點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職    業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學影像中心副主任
專    業
臨牀醫學專業
職    稱
華西醫科大學主任醫師

宋彬人物履歷

宋彬 宋彬
2005年被四川省人事廳確立為“第六批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1989年畢業於(原)華西醫科大學醫學院臨牀醫學專業6年制英語教學班,相繼在(原)華西醫科大學及四川大學獲得碩士、博士學位。1996-2000年任醫學院教學院長助理。
1999.3-2000.3荷蘭鹿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 Rotterdam)附屬Daniel Den Hoed腫瘤醫院訪問學者、高級助理研究員,重點學習多層螺旋CT和核磁共振(MRI)等技術的臨牀應用,並參與多項影像科研課題。
畢業留校以來,一直在(原)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現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從事影像診斷的臨牀、教學和科研工作。
熟悉全身各個器官系統的影像學檢查和影像學診斷,尤其擅長腹部疾病的影像學診斷。作為腹部影像診斷亞專業負責人,在臨牀工作方面,承擔放射科腹部影像的讀片、籤片工作,負責院內、外腹部影像片的會診工作,並指導本專業組各級醫生、研究生、進修生及實習同學的臨牀工作。
承擔了臨牀醫學專業八年制、七年制和五年制學生以及尼泊爾留學生的醫學影像學教學工作,負責“總論”(英文)、“肝膽胰脾”和“急腹症”三章的中、英文大課教學;此外還與基礎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教研室一道參與臨牀醫學專業8年制學生的教學改革工作,為《人體形態學》課程講解影像解剖學的內容。
在為醫學院臨牀醫學專業研究生開設的《醫學影像學》課程中也負責“腹部影像研究進展”的講課。連續多次被四川大學評為“青年骨幹教師”和“優秀教師”。
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和能力,能結合臨牀工作發現問題並提出科研課題,並具有較強的科研協調和組織能力。作為碩導,已培養畢業碩士研究生9人,在讀6人;指導本專業博士研究生5人。以腹部疾病(特別是肝、膽、胰、脾、胃腸道、門靜脈系統等器官)的影像學診斷、功能性顯像、分子影像學評價和腹部放射解剖學為亞專業科研方向。 [2] 

宋彬任職信息

宋彬現任職務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學影像中心副主任

宋彬現任職稱

教授

宋彬學術任職

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副會長兼總幹事長,衞生部大型醫療設備專家組成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肌骨關節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生物醫學工程分會數字化醫學影像工程與技術學組委員,四川省放射學會委員、常委兼秘書,成都市放射學會委員兼秘書,北美放射學會會員,歐洲放射學會會員,四川省科技青年聯合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衞生部MR診斷醫師上崗證命題專家,四川省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成都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成都軍區醫療事故鑑定專家,中國司法鑑定人協會會員,衞生部臨牀醫學專業8年制規劃教材《醫學影像學》編委,教育部臨牀醫學專業5年制規劃教材《醫學影像學》編委,教育部臨牀醫學專業5年制規劃教材《實地解剖學》編委,《中華放射學雜誌》特邀編委,《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誌》編委,《中國醫學影像技術雜誌》編委,《放射學實踐》編委,《中國普外基礎與臨牀雜誌》編委,《國外醫學臨牀放射學分冊》編委。

宋彬科研成果

作為課題主研人和骨幹參加了7項國家級、部級及省級科研課題;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後申報和獨力承擔了衞生部科研課題、四川省科技廳攻關項目課題、四川省科技廳應用基礎項目課題、中華放射學種子計劃課題、四川大學校青年基金等6項科研課題;先後在國內、外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SCI論文7篇;參與12本學術專著的編寫及英文學術專著的翻譯工作。數十次赴美國、奧地利、日本等國參加北美放射學大會、歐洲放射學大會、亞大放射學大會等國際性學術會議,作大會口頭髮言和專題報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