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代外交史

(2021年9月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宋代外交史》是2021年9月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陶晉生。 [1] 
中文名
宋代外交史
作    者
陶晉生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1年9月
頁    數
448 頁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229158880

宋代外交史內容簡介

10至13世紀,遼、金、蒙古相繼興起併入侵中原,與宋形成勢力均衡的局面,外交遂成為兩宋維繫政權生存與發展的重要手段。
兩宋與周邊政權舉行過無數次談判,訂立了許多條約,使節交聘之多,外交往來之頻繁,歷史罕見。《宋代外交史》全面梳理了兩宋對遼、金、蒙古開展外交的歷史,詳細敍述了澶淵之盟、紹興和議等重要條約訂立的博弈過程,細緻展示了兩宋彈性運用“和、戰、守”三策,與強大外敵達成和平相處狀態的生存智慧,以及聯金滅遼、聯蒙滅金導致覆亡的歷史悲劇。
有別於“屈辱求和”的悲情化歷史解讀,陶晉生以卓越的史識、客觀的態度重新審視宋代的對外交往關係,提出宋與遼、金、蒙古之間基本上是平等的外交關係這一顛覆性的觀點。以前被視為城下之盟的《澶淵誓書》,在陶晉生看來,是宋朝統治者出於務實和理性的考慮,以彈性外交與強敵達成的適度的“包容之道”。
宋代的外交承繼唐五代以來的制度而又有許多新的創舉。作者花費較多筆墨介紹了宋代外交的各種細節,如外交機構的設立、外交禮儀與使節交聘的規範、宋遼互賀新年和皇帝生日的流程、宋遼處理劃界等外交糾紛的經過。客觀、生動的敍述改變了我們對宋代外交“屈辱求和”的刻板印象,從而對兩宋與其他政權的互動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外交成敗影響政權存亡。宋遼達成的“澶淵模式”維持了長達120年的和平,宋代的兩次外交失誤——聯金滅遼和聯蒙滅金,則直接導致了北宋和南宋的覆亡。宋代外交的經驗與教訓值得後人反思。 [1] 

宋代外交史圖書目錄

緒論/8
第一章 宋代外交的背景/20
第二章 宋遼外交關係的建立和衝突/30
第三章 澶淵之盟/40
第四章 外交機構和外交禮節/60
第五章 使節交聘/78
第六章 外交文書、出使報告及出使詩/116
第七章 增幣交涉與宋遼夏三角交涉 /150
第八章 宋遼劃界糾紛/170
第九章 宋與遼、夏、高麗的互動/192
第十章 聯金滅遼與北宋滅亡/208
第十一章 宋金和戰/240
第十二章 南宋爭取對等/360
第十三章 聯蒙滅金與宋亡/390
結論/412
後記/418
宋代外交大事表/420
引用及參考書目/430 [1] 

宋代外交史作者簡介

陶晉生:1933年生,台灣知名歷史學家。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印第安納大學歷史學博士。先後師從姚從吾、鄧嗣禹先生學習宋遼金元史與東亞史。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西密歇根大學、亞利桑那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致力於宋遼金史和中國史、邊疆史、社會史研究,造詣頗深。著有《宋遼關係史研究》《女真史論》《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等。其中《女真史論》獲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學術著作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