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宋之普

鎖定
宋之普(1602~1669年),字則甫,號今礎。祖居沂州珩頭(今山東蒼山縣向城鎮杭頭村),後遷居今蒼山縣賈莊鄉長新橋村,系宋鳴梧之長子。明崇禎年間進士,大臣。歷官庶吉士、禮部給諫、給事中、太僕寺少卿、都察院僉都御史、户部左侍郎等職。崇禎時與父同殿稱臣。 [1] 
全    名
宋之普
則甫
今礎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日期
1602年
逝世日期
1669年
本    名
宋之普
國    籍
中國
性    別

宋之普人物簡介

宋之普像 宋之普像
宋之普自幼聰穎好學,暑寒不輟,19歲補博士弟子員,入庠,26歲中舉,明崇禎元年(1628年)科舉進士,以二甲第27名的等第被授職庶吉士擢置禮部給諫,歷兵刑二科、僉都給事中,累遷太僕寺少卿、都察院僉都御史、户部左侍郎等職。
宋之普在朝深得朝廷器重,朝中一些大事必與他商討,崇禎帝説他“品能鑄古,才能裒今”,“洵將任重乎,天下寧惟信諫於一人”。
宋之普以孝道著稱。為侍郎時,母親邵孺人因年老多病在家,他思母心切,遂辭職回家,為母親煎湯熬藥,精心伺候。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父親中丞公在京卒於任上,他一路悲切,泣血如湧,扶樞歸鄉,葬父於依山臨水的大宗山林麓。他食禁酒肉,寢不入室,行孝三年。
宋之普身處顯貴,尤同常人,對族長鄉黨誠敬備至,待子侄愛如手足。他仁慈為心,視萬物為一體。明末時,山東省大飢,百姓流離,他於沂州南關施粥救濟,被他接濟的百姓數以萬計。
1644年,清政權建立後,明朝多數官員遭受追捕,於是,宋之普攜眷南下避難,往來江浙之間,當時明太祖十世孫魯王朱以海在紹興成立監國政權,詔納宋之普為輔弼,賜以尚方寶劍。之普輔佐魯王不久,見馬士英、阮大鋮專權,恐大事難成,遂入福建,欲投南明唐王朱聿鍵未成,復徘徊於稈陵間。
順治三年(1646年)二月,魯王被清朝徵南大將貝勒博洛旋復挫敗,跑到台州,之普欲桴於海。不料,67歲的老母邵孺人病逝,返回行孝。途聞清廷在招降明諸遺臣,怕違之沂州親族要遭殺禍,無奈進京,遷常州太守,誥封中憲大夫。順治十二年(1655年),宋之普因無心在常州代職,便在蘇州東林書院舊址建“道南堂”,聚生講誦。正謂大司馬王崇在《墓誌銘》中所説:“談經校藝,哀鴻安輯之餘,文治蒸蒸,人才蔚起,公之力也。”
宋之普55歲那年就辭職歸鄉,居長新橋閉門著書。志書記載:宋之普“身雖處於户庭,而心則時懷利濟,每歲捐谷以備荒用”。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秋,大兵南出,宋之普上豆3000石以應急。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郯城大地震,沂州雉堞盡頹,宋之普帶頭捐資捐糧賑濟災區。翌年春又捐米600石(1石為120斤)以賑災。
宋之普很有文才,著述甚多。據《臨沂縣誌》記載,宋之普為生員時即屬琅玡文社主要成員,夏陳致新”。其詩詞、古文人皆豔稱。其著作有《桃花澗記》、《中丞公行實》《雲成閣集》十卷,多數已散失。

宋之普家庭成員

宋之普在朝廷身為要職,子孫也多為仕官。長子宋念祖,由官生授直隸保定府安肅縣知縣,升廣東州牧。長孫宋先立為州同知,四孫宋中立為訓導,五孫宋本立為承德郎,造贈武翼都尉。次子宋瞻祖,至刑部郎中,贈奉直大夫。長孫宋朝立為教諭,次孫宋端立為州同知,三孫宋成立授揚州府寶應知縣,四孫宋名立初任河南裕州同知,後調任四川達州牧、豫順慶府知府,造授奉直大夫。
參考資料
  • 1.    忠,韓忠勤主編,.沂蒙大觀.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06:第9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