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順地戲

(傳統戲劇)

鎖定
安順地戲,貴州省安順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安順地戲流行於安順、平壩、惠水等市縣的戲曲劇種。據傳,地戲源自明清時進入貴州的軍隊中。每一地戲戲班專長於演唱一部整本大戲,如《楊家將》、 《嶽傳》等。安順地戲音樂粗獷,伴奏簡單,大體適應在曠野演出。演員面戴臉殼(面具),臉部蒙蓋青紗。所持兵器特別短小,但表演動作幅度則甚大。
2006年5月20日,安順地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90。 [1] 
中文名
安順地戲
批准時間
2006年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編號
Ⅳ-90
遺產類別
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
貴州省安順市

安順地戲歷史淵源

安順地戲源於安順屯堡,而安順屯堡源於明初朱元璋的調北征南事件。據《明史·食貨志》載:“明初,各鎮皆有屯田,一軍之田,足贍一軍之用,衞所官吏俸糧,皆取給焉。”又丘浚《大學衍義補》説:“惟我朝之制,就在衞所所在有空閒之地分軍以立屯堡,俾其且耕且戰。”這説明凡有衞所之處就有屯田,衞所與軍屯關係密切。貴州衞所眾多,明初建有二十四衞,由於運糧艱難,大軍只能靠“屯種自食”。
地戲又稱“跳神”,其由來與屯堡人的生存選擇有關。據《續修安順府志》記載:“當草萊開闢之後,人民習於安逸,積之既久,武事漸廢,太平豈能長保?識者憂之,於是乃有跳神戲之舉。藉以演習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於農之深意。”屯堡人的身份是亦民亦兵,發生戰爭時拿起武器就是士兵,和平年代忙於耕種就是普通的農民。隨着大明江山的日益穩固,屯堡人已習慣安逸的生活。為阻止“武事漸廢”的趨勢,“有識者”想出了跳神戲的辦法,在跳神中演習武事,這就是地戲只演武戲,不演文戲的原因。
纂修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續修安順府志》記載:“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圍戰裙,戴假面於額前,手執戈矛刀戟之屬,隨口而唱,應聲而舞。”《續修安順府志》書稿所記史實起自清代咸豐年間,而迄於民國前期。這説明至少在清朝末期,安順地戲的演出行頭及表演形式就已經存在,沿襲至今。 [2] 

安順地戲文化特徵

安順地戲演出程序

安順地戲的演出程序一般分為“開箱”、“請神”、“頂神”、“封箱”等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為“設朝”、“下戰表”、“回朝”。其餘部分是帶有驅邪納吉成分的儺戲活動。 [3] 

安順地戲表演形式

地戲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無樂器伴奏的説唱,不分行當,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沒有男女聲腔之分,由劇中角色邊説邊唱邊交待劇情。其舞,實則為“打”,是表現戰鬥場面的對打格鬥。所演的三十來部大書,是屯堡人喜愛的薛家將、楊家將、岳家將、狄家將、三國英雄、瓦崗好漢。內容單一,只有金戈鐵馬的征戰故事,沒有才子佳人戲、清官公案戲、綠林反叛戲、怪誕神話劇,只有讚美忠義、頌揚報國的忠臣良將戲,反映的時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 [4] 

安順地戲唱腔特點

安順地戲的唱腔屬於單曲變化重複體(又稱“單曲疊唱體”),大多數唱段都由一個二句體單曲變化重複構成,構成地戲唱段的二句體單曲為異頭合尾的上下句結構,每一個下句演唱時都有幫腔(地戲戲友通常稱幫腔為“接聲氣”)。各戲隊的唱腔呈現出一定的村寨性、個體性和遊移性,音調不盡一致,幫腔位置也有所不同。 [5] 

安順地戲行頭

安順地戲的行頭 安順地戲的行頭
安順地戲的行頭,主要有臉子、靠旗、雉尾、長衫、戰袍、戰裙、兵器、手帕、摺扇等。除特徵突出的臉子外,其他行頭與古典戲曲中的同類行頭都比較接近,特別是靠旗、雉尾、長衫、戰袍、戰裙。 [5] 

安順地戲代表劇目

安順地戲
安順地戲(7張)
安順地戲按歷史年代編排劇目有《封神演義》、《大破鐵陽》、《東周列國志》、《楚漢相爭》、《三國演義》、《大反山東》、《四馬投唐》、《羅通掃北》、《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薛剛反唐》、《粉妝樓》、《郭子儀徵西》、《殘唐》、《二下南唐》、《初下河東》、《二下河東》、《三下河東》、《九轉河東》、《二下偏關》、《八虎闖幽州》、《五虎平南》、《五平西》、《岳飛傳》、《嶽雷掃北》等。 [3] 

安順地戲傳承保護

安順地戲傳承價值

文化價值:安順地戲其顯武增威的歷史遺存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其劇本結構保存了宋元時期講唱文學體例的研究價值;其富古民俗民間文化因子的研究價值;其獨樹一幟的面具工藝所突顯的美學價值;其屯堡人所獨有的歷史文化價值;其慰藉英靈、驅邪納吉的宗教文化價值。
戲劇價值:安順地戲弋陽古腔遺留的研究價值;其規範的儀式與江南地區及其他地區儀式劇比較研究的價值;其表演程式中藴含的戲劇因子的研究價值;其發展流程在中國戲曲史上儺戲向戲劇發展過渡所佔地位的研究價值。
社會價值:地戲屬屯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屯堡人的其他文化現象(語言、服飾、建築、信仰、民俗、藝術等),共同構成了有600年曆史的明清遺風和江南遺韻引起海內外人士關注。
經濟價值:安順地戲其人文景觀是旅遊開發的亮點。黔中乃至貴州的開發與經濟發展,與江南先進農耕技術及生產方式的研究價值。 [6] 

安順地戲傳承現狀

安順地戲文化面臨的傳承困境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外界對其衝擊,在現代化浪潮中,外界衝擊力度之大、範圍之廣使傳統文化短時間難以調適其與現代化的二元性,致使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面臨着傳承困境。
傳承主體缺失是地戲文化傳承面臨最大的困境。在市場大潮衝擊下,地戲文化傳承主體面臨着流失、異化和徹底消亡的窘境,傳承主體的最後消亡將意味着地戲文化事業走向末路。改革開放後,在日益豐富的物質條件刺激下,人們的價值觀日趨多元,金錢至上原則促使人們紛紛走出山村追求物質利益,打工潮流的盛行分流了較大部分青年勞動力,這批人較早接觸外面社會,受外界影響大,他們多數出於經濟目的,不願跟隨老藝人學習地戲表演,鄉村留守多是老人和兒童,青年人作為傳承鏈條重要一環在商品經濟衝擊下與傳統文化的脱節愈加嚴重。隨着時代發展,電視、網絡的普及對屯堡年輕人是一項巨大考驗,全新視聽效果更符合年輕人審美觀,他們更容易融入到現代社會的節奏中,從而更傾向於現代文化,本土的地戲文化逐步退出他們視野,年輕人的流失對地戲文化傳承無疑是“釜底抽薪”,地戲文化正在逐步失去其市場與載體,而作為傳承主體的家庭成員和青年已不再承擔原有的傳承功能,傳承主體的變化和消失意味着其所承載的文化事項的最後消亡。地戲文化傳承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年齡段分佈不均,團隊老齡化嚴重,面臨着後繼乏人的尷尬。對於以口耳相傳方式傳承的地戲文化而言,代際之間的缺失很可能造成文化傳承的斷裂。 [7] 

安順地戲傳承人物

顧之炎,男,漢族,1940年12月生,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九溪村人。2008年2月,顧之炎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貴州省安順市申報。
詹學彥,男,漢族,1950年5月生,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舊州鎮詹家屯村人。2008年2月,詹學彥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貴州省安順市申報。 [8] 
陳先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安順地戲傳承人。保護和傳承,從娃娃抓起。陳先松收徒已達上百人。 [12] 

安順地戲保護措施

2006年,安順地戲納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就是最有效的保護措施之一。其次,收集整理安順地戲的實物資料編撰成冊,留存於世,傳之後人。這一工作從20世紀90年代已着手進行,編輯出版了《安順地戲論文集》(沈福馨、帥學劍等著)、《安順地戲劇本選集》(帥學劍編著)等。 [9]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安順市文化館(安順市文化藝術培訓中心)獲得“安順地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0]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安順市文化館(安順市文化藝術培訓中心)獲得“安順地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3] 

安順地戲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6年,貴州普定縣舉辦地戲大賽,詹學彥率領《三國》戲隊,以《戰潼關》獲特等獎。 [8] 
社會活動
2018年10月19日,主題為“傳承非遺地戲文化助推地方和諧發展”的貴州安順第二屆地戲文化展演在貴州省安順市苗嶺屯堡拉開帷幕。來自當地的72支地戲展演隊將在為期3天的展演中,展演多台地戲劇目。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