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安阳号驱逐舰

美国海军Flecher级驱逐舰金伯利号
安阳号驱逐舰原为美国海军Fletcher级驱逐舰金伯利号,编号DDG-521 ,一九四二年开始建造,一九四三年进入美国太平洋舰队服役,曾参加帕劳、冲绳及朝鲜战争。1967年移交中国台湾海军,舷号18、918,于1999年9月退役。
安阳号驱逐舰为阳字号军舰,1967年6月,由首任舰长卓祖馨上校率全体官兵至古巴关塔那摩美海军基地接受成军训练,在台湾海军服役32年,历任二十七任舰长 [1],曾远航至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巴拿马等国。 [1]
中文名
安阳号驱逐舰
外文名
Destroyer Anyang
服役时间
1967年6月2日
装备地区
中国台湾
建造国家
美国
舰艇类型
美国福莱契级
安放龙骨
1942年7月27日
退役时间
1999年9月16日
满载排水量
3037吨
最大航速
35节

舰史概况

播报
编辑
美国服役时期
“弗莱彻”Fletcher级是美国二战中最著名的驱逐舰,它组成了二战中后期美国海军驱逐舰队的主力。总共175艘的“弗莱彻”级在短短两年间赶造出来,并参加了战争中后期的各次重要海上战役。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驱逐舰的设计从“弗莱彻”级开始又回到了平甲板船型的路子上来。 [2]
金伯利号驱逐舰舷号DD-521,1942年7月27日安放龙骨,1943年2月4日下水,1943年5月22日加入美国海军服役,1967年6月2日移交台湾海军,命名为安阳号驱逐舰,1999年9月16日退役。

基本数据

播报
编辑
标准排水量:2100吨
满载排水量 :3050 吨
长×宽×吃水: 114.8 × 12 × 5.5 米
主炮: 五座单管127mm高平两用火炮
鱼雷: 五联装533mm发射管1-2具
原舷号18
防空武器 :双联40mm博福斯机关炮3座,单管20mm厄利孔机关炮7-10座
尺寸: 长114.76m,宽12.04m,吃水3.81m
功率 :60,000马力
航速: 37节
舰员: 353人
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

播报
编辑

主炮武器系统

“弗莱彻”级最首要的克敌利器是其主炮武备系统,由5门127毫米高平两用舰炮及其射控装置构成,担负打击水面舰艇和远距离空中目标的双重任务。美国海军将舰炮分为平射舰炮和高平两用舰炮两类,前者是指最大仰角不超过35°,主要攻击水面目标的舰炮,后者是指最大仰角达到85°,能够同时担负对海打击和防空任务的舰炮,而“弗莱彻”级装备的 Mk12型127毫米38倍径舰炮正属于后者。
安阳号驱逐舰
在炮塔布局上,“弗莱彻”级保持了三、四代驱逐舰普遍采用的样式,全部主炮沿舰体中心线配置,保证单舷发挥最大火力。炮位由前至后依次称为51、52、53、54和55号炮位,其中51、52号炮位分别处在舰首甲板和前甲板室顶部,呈背负式结构,日制三年式127毫米舰炮53、54号炮位在后甲板室顶部前后,呈背靠背布局,55号炮位在舰尾甲板上,与54号炮位呈背负式结构,除了舰体中部的53号炮位射界为左右各140度外,其余各炮位的射界均为330度。“弗莱彻”级的每座炮塔都配有Mk2型弹药升降机,通过两条封闭管道提运弹药,由电力驱动,半自动控制,可以24-30发 / 分的速度向炮塔提供弹药,还配有引信自动装定装置,在将炮弹送进炮塔前就可完成引信装定。每门火炮备弹350发,全舰备弹1750发,具有较强的持续作战能力。“弗莱彻”级的主炮备弹量在战时不断增加,到1944年7月时已达3025发,包括存储在弹药库中的2775发(每门炮555发)和炮塔换装室内的250发待发弹(每门炮50发),以适应高强度的防空和对岸支援任务。

中近程防空武器

在“弗莱彻”级开始设计的30年代末,飞机已经成为海军舰艇的现实威胁,因此美国海军对新型驱逐舰的防空能力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相比舰炮、鱼雷乃至反潜武器,最初防空武器并不受到特别关注,在1939年底的早期设计中,“弗莱彻”级的5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将负责远距离防空任务,而近距离防空武器仅有4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直到1940年初最后定案前夕才追加了一座四联装28毫米机关炮,作为近距离防空火力的补充。
安阳舰官兵接受检阅
“弗莱彻”级最初预定配备的中近程防空武器为Mk1型28毫米75倍径水冷式机关炮和 M2型12.7毫米勃朗宁水冷式高射机枪。Mk1型28毫米机关炮于1934年列装为美国海军标准近距防空武器,绰号“芝加哥钢琴”,因为种种技术问题直到1940年才实用化,均以四联装的形式装备上舰。单炮重252公斤,身管长2.083米,初速823米 / 秒,单炮最大射速150发 / 分,最大射程6770米,最大射高5790米,仰俯角度 -15° -+110°,俯仰速度24度 / 秒,使用8发弹夹供弹,从字面数据看性能尚可,但是在实战中因为震动过大容易导致卡壳,无法提供持续的火力,被证明难以应付高强度空袭,在1942年后被博福斯40毫米机关炮取代,仅在辅助舰艇上继续服役至1945年。“弗莱彻”级在后部上层建筑顶部的平台上装备了一座四联装28毫米机关炮,射界十分开阔,不过仅有最初服役的三艘舰“尼古拉斯”、“奥班农”和“谢瓦利埃”号(Chevalier,DD-451)在完工时配备了这种武器,在战时改装时即被更换( “谢瓦利埃”号在换装之前即战沉),后续舰在建造中就直接用40毫米机关炮替换。M2型12.7毫米高射机枪是战前美国海军的另一种标准轻型防空武器,重45.6公斤,使用110发弹链供弹,射速550-700发 / 分,最大射程6770米,最大射高4570米。“弗莱彻”级计划安装4挺12.7毫米机枪,分别位于52号炮位后方两侧和舰体中部两舷,但没有一艘舰实际装备该型武器,当第一艘“弗莱彻”级驱逐舰服役时,12.7毫米机枪就已经被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代替了。
在1941年底至1942年初,根据英国海军在欧洲水域的作战经验,美国海军意识到“弗莱彻”级的防空武器难以满足未来的防空作战需要,因此着手进行改进,更新武器,决定用两种舶来品 -- 博福斯40毫米机关炮和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 -- 取代落后的28毫米机关炮和12.7毫米机枪。瑞典博福斯公司设计的40毫米机关炮被公认为二战最优秀的小口径防空炮之一,它远渡重洋落户美国源于30年代末美国海军准备为性能不佳的28毫米机关炮研制替代武器,恰逢此时一位访欧归来的海军工程师报告说瑞典人设计了一种新型机关炮,性能优良,于是美国海军在1940年8月从博福斯公司购买了一座双联装40毫米机关炮进行测试,发现稳定性一流,火力连续持久,弹道性能出色,明显优于英美海军的同类装备,很快被确定为新一代标准中近程防空武器。此时太平洋上阴云密布,急不可耐的美国海军不待得到瑞典方面的许可,就从荷兰海军手中获得了相关图纸资料加以仿制,1941年6月才获得了博福斯公司授予的生产许可证,第一座双联装炮于1942年1月完成,更强劲的四联装炮也在三个月后研制成功,于同年夏天陆续装备美国海军舰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