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鄉縣,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位於洞庭湖西北部,是湖南省的北大門,處於湘鄂兩省四市八縣的交界處,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0°59'—112°18',北緯29°08'—29°46'之間,總面積1087平方千米。屬於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圈層,是長江“三口”(太平口、藕池口、松滋口)泄洪與澧水注入洞庭湖的必經之地。
[18]
截至2022年,安鄉縣下轄8個鎮、4個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鄉縣常住人口為427412人。
[17]
- 中文名
- 安鄉縣
- 外文名
- Anxiang County
- 行政區劃代碼
- 430721
- 行政區類別
- 縣
- 所屬地區
- 湖南省常德市
- 地理位置
- 洞庭湖西北部
- 面 積
- 1087 km²
- 下轄地區
- 8個鎮、4個鄉
- 政府駐地
- 深柳鎮
安鄉縣歷史沿革
編輯春秋戰國時期,安鄉屬楚國。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為秦黔中郡屬地。
新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郡改名建平,縣改名孱陸。
陳天嘉二年(561年),析作唐西南部置安鄉縣,因“左挹洞庭,右接蘭澧”,“洞庭蘭澧諸水各安其流”而名“安鄉”,時為南義陽郡治,與作唐同隸於南荊州。
宋乾德元年(963年)平湖南,安鄉屬澧州澧陽郡。至道年間(995年—997年)隸於荊湖北路。
元代,安鄉屬江南北道澧州路總管府。
明代,安鄉屬上荊南道嶽州府澧州。
清代,安鄉屬嶽常澧道直隸澧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安鄉直屬於湖南省。1949年7月安鄉和平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安鄉屬於湖南省常德專員公署。1988年5月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安鄉隨屬之至今。
[4-5]
安鄉縣行政區劃
編輯
安鄉縣地圖(2張)
鄉 鎮 | 社區(居)數 | 村委會 | 社區(居)、村民委員會名稱 |
合計 | 57 | 115 | |
深柳鎮 | 13 | 5 | 子龍庵(農)、下碼頭(農)、官保(農)、孟家洲(農)、書院洲、保堤、深柳、潺陵、五總、西門口、長嶺洲、文昌灣、官陵湖; 桃花嶺、芝子湖、新開口、蹇家渡、華南新 |
大鯨港鎮 | 9 | 6 | 五合剅(農)、七家(農)、長新(農)、小灣、西城、漁民、永樂、槐圃垸、豐凝港; 大港、安慶、羌口、三咀、同慶、鐵板洲 |
安障鄉 | 3 | 5 | 黃山崗、德興(農)、安民垸; 黃山崗、新剅口、沙湖口、王家灣、巖剅口 |
安全鄉 | 2 | 9 | 董家壋、茶窖(農); 大港、湯家崗、協安垸、董家壋、沙灘口、恆豐、丁家洲、槐樹、志中 |
安豐鄉 | 2 | 7 | 出口洲、珊珀湖(農); 功城垸、禮陽垸、千弓山、永槐垸、白螺灣、匯口、鐵路灣 |
安康鄉 | 2 | 8 | 北河口、大洲(農); 新沙、仙桃、杜家、永德、安興、蝦趴堖、正安、向陽 |
下漁口鎮 | 2 | 10 | 同興(農)、下漁口; 刮家洲、六角尾、東成湖、三西、南耳湖、和豐、天星洲、大溶湖、萬餘洲、竹惠 |
陳家嘴鎮 | 4 | 12 | 中山(農)、沙河口(農)、蘆林鋪、朝陽; 洪福、保福、聯成、南山、麻田崗、四分局、田家溝、仁壽、門板、楊樹、民阜、雙喜 |
三岔河鎮 | 6 | 16 | 黃獅嘴(農)、三多(農)、和平(農)、朝陽門、三仙咀、唐家鋪; 南堤拐、白粉咀、梅家洲、六合垸、樅楊樹、同春、格道灣、長明、八百弓、唐家鋪、驛馬頭、新口、沙咀、喻家渡、閤家垸、羅洲 |
黃山頭鎮 | 4 | 9 | 界溝(農)、南禪、鳳凰、理興壋; 軍萬咀、楊湖、雙福、丁福、長山、馬坡湖、黃土堤、沙堤、虎山 |
大湖口鎮 | 6 | 16 | 家樂(農)、江北崗(農)、新剅(農)、張九台、焦圻、大湖口; 永安、北合、米湖、潭子口、東保、安福、大羅、雙湖、中意、新興堡、夾港、復興、天福、保凝湖、五一、長興 |
官壋鎮 | 4 | 12 | 紫金(農)、廣福(農)、官壋、大楊樹; 官壋、安官、團結、胡家、星港、鄢中安、合興、五斗、興隆、大楊樹、官堰、護安 |
安鄉縣地理環境
編輯安鄉縣位置境域
安鄉縣位於洞庭湖西北部,是湖南的北大門,處於湘鄂兩省、四市(常德、益陽、岳陽、荊州)、八縣(鼎城、漢壽、澧縣、津市、南縣、公安、石首、華容)的交界處,地處東經110°59'—112°18',北緯29°08'—29°46'之間;縣境南北長71千米,東西寬30千米,全縣區域面積1087平方千米。
[18]
耕地面積65.6783萬畝,總水面20.45萬畝。
[7]
安鄉縣地形地貌
安鄉縣凹陷於洞庭盆地北部,北接華容隆起的黃山至虎山台地,南達沖天湖鞍部,西抵太陽山隆起,東至目平湖突起。縣境在四周隆起起帶控制的斷裂帶之中。地殼厚度推斷為33.8千米,重力布格異黨值-10—30毫伽,是全省地殼最薄、重力高值區。地質構造複雜,推斷地層有缺失,尚待勘探。
[7]
安鄉縣境內地形比較複雜。丘陵、平原、水域都有。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北境黃山,崗丘起伏,東西約5.5千米,南北寬約1.5千米。東麓、虎渡河上設荊江分洪南閘,西麓,松滋東支大湖口河穿越馬波湖亞口。安鄉管轄黃山大頂、二頂、虎山在內的崗地2.75平方千米,佔全縣總面積的0.25%。平原佔全縣總面積72.61%。水域佔全縣總面積的27.14%。
[7]
安鄉縣水文
安鄉縣境內主、支河道有8條,以荊江泄洪河流為主,澧水次之,自北向南過境,注入洞庭湖。總長280.3千米,其中0.2%取以灌溉。徑流深度,南部陳家嘴635毫米左右,北部官當583毫米左右。全境多年平均徑流深度616.2毫米。1989年徑流深度688毫米。主要河流有:
澧水:發源於桑植杉木界,沿安保大垸西側南流,至蔡家洲灘出境,注入平湖,經本縣流程49千米。
五里河:北起張九台,南止匯口,為連接松滋中支自治局河與澧水洪道的汊河。長3.2千米。因松、澧水位高低、流量大小在不同時的相對轉化,流向順逆不定。
松滋河:從松滋縣陳二口(陳家尾附近)進洪後,流至胡家崗分為東西兩支。西支經本縣境青龍窖流入澧縣,再經彭家港、濠口至七里湖,匯入澧水洪道。東支稱大湖口河,經王守寺、潭子口、大湖口至小望角,與中支匯合,境內流程42千米。原有自北至南的汊道米湖長河、自西至東串連大湖口河的焦圻河,先後於1938年、1952年堵塞。
[7]
安鄉縣氣候
安鄉縣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陽光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氣候地域着異小,適宜工農業生產。但也有寒潮、大風、暴雨、乾旱、冰雹、冰凍等災害性天氣,給工農業生和人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7]
安鄉縣自然資源
編輯安鄉縣水資源
安鄉縣的地表水極為豐富,其源為:降水量大,1990—2009年,年均降水量1267.9毫米;過境客水量大,8條穿境河流年均徑流量994.69億立方米;垸內湖泊、啞河蓄水量大,2009年,垸內有大、中型湖泊、啞河13個(條),總面積4.86萬畝,蓄水量0.46億立方米。全新統地層上層潛水總儲量約1.8億立方米,更新統地層下層承壓水單井日湧水量136.5—234立方米。上層潛水有害物質含量較大,不宜飲用;下層承壓水為中性重碳酸鈣型淡水,可飲用。
[8-9]
安鄉縣森林資源
安鄉縣為兩湖平原栽培植被區,森林資源由次生和營造林兩大部分構成,有樹種125種,隸屬52科、92屬。營造林中,有楊樹、水杉、池杉、杉木、馬尾松、香椿、喜樹、泡桐、苦楝、旱柳、楓楊、檫樹、竹類、木蘭等樹種,還有柑橘、桃、梨、李、桑等經濟林木和香樟、銀杏、雪松、桂花、廣玉蘭、景裂白蘭、杜芙等城鎮綠化林木。2009年,林業用地多達30萬畝,由黃山頭林場和垸外河洲與垸內公路、溝渠、墹堤、荒坪隙地及農户的四旁地、城鎮的綠化地構成。森林覆蓋率10.48%,林木綠化率18.5%,活立木蓄積量83萬立方米。
[9]
安鄉縣生物資源
安鄉縣生物資源有維管束植物88科、228屬、319種,其中蕨類植物6科、7屬、7種,種子植物82科、221屬、312種,野菱為國家Ⅱ級保護植物,芡實、香蒲為省級保護植物。有野生脊椎動物231種,其中水生脊椎動物53種、陸生脊椎動物178種。有東方白鸛、白鶴、中華秋沙鴨、大鴇等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虎紋蛙、普通鵟、草鴞、紅隼、水獺等24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9-10]
安鄉縣人口
編輯2021年,安鄉縣年末户籍總人口為515672 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5655人,農業人口380017人;男性266170人,女性249502人。0—17歲人口73468人,18—34歲人口91071人,35—59歲人口229854人,60歲以上人口121279人,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23.52 %。
[20]
安鄉縣經濟
編輯安鄉縣綜述
2021年,安鄉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40.2億元,增長7.9%。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46.3億元、67.6億元、126.3億元,分別增長9.8%、3.9%、9.3%。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20.0:27.9:52.1調整為19.3:28.1:52.6。
[20]
安鄉縣第一產業
安鄉縣風光(20張)
2021年,安鄉縣完成造林面積3.8萬畝,全縣森林總面積20.7萬畝,林木綠化率19.77%,林地面積19.0萬畝(有林地面積19.0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56.19萬立方米。年末擁有耕地面積78.8萬畝。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66.5萬千瓦,比上年增加 2.67 萬千瓦。全縣機耕面積159千公頃(復耕),機播面積73千公頃,機收面積151 千公頃,綜合機械化水平84.9%,其中機耕水平98.6%,機播水平53.0%,機收水平97.2%。
[20]
安鄉縣第二產業
2021年,安鄉縣工業完成增加值33.04億元,同比增長9.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5.1億元,同比增長11.6%;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7.9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5.5億元,增長19.2%。全縣有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7家,其中一級企業1家、二級企業3家、三級企業3家。全縣建築業完成增加值34.6億元,同比減少1.3%。
2021年,安鄉縣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4.7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1.98億元,同比下降25.8%。商品房屋銷售面積23.5萬平方米,同比增加0.9%,商品房銷售額10.4億元,均價4427元/平方米。
[20]
安鄉縣第三產業
2021年,安鄉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2.7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完成零售額15.76億元,同比增長18.9%;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完成營業額1.09億元,同比增長22.4%。
[20]
安鄉縣社會事業
編輯安鄉縣教育事業
2021年,安鄉縣有各級各類學校 39所。其中小學10所,初中22所(含民辦學校1所),普通高中3所,中等職業學校3所(含民辦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35342人,比上年減少686人。其中小學17058人,減少1042人;初中9758人,增加137人;普通高中5537人,增加77人;中等職業學校2786人(不含非全日制學生,包含民辦學校215人),增加135人;特校學生203人,增加7人。全縣有各類幼兒園69所,其中公辦28所,民辦41所。在園幼兒8748人,減少273人。
截至2021年,安鄉縣教育系統共有在職幹部和教職工4478人,其中在職幹部和公辦教職工3288人,非財政供養人員1190人。義務教育階段(含特校)教師2585人(含民辦學校非編制教師276人),高級中學及中等職業教師787人(含民辦學校非編制教師34人),幼兒園教師1022人,其中公辦園教師503人(含非編制教師361人),民辦園教師519人,在職幹部84人。離退休人員共2926人。
安鄉縣科技事業
2021年,安鄉縣共有80家擁有高新技術或高新產品企業,其中省科技廳認定的高新企業21家,擁有高新產品的企業59家。80家企業全年完成高新技術產值148.8億元,同比增長20.9%,實現高新增加值33.1億元,同比增長17.1%。全年完成專利申請213件,專利授權 152件,有效發明專利 59件。
[20]
安鄉縣文化事業
2021年,安鄉縣有縣屬藝術表演團體 1個,全年演出場次107場,觀眾 9.1萬人次,同比增長15%。縣級影院2個,劇院 1個,有座位數913個,同比無增減變化,全年演出70 場,觀眾6.8萬人次,同比增長4.6%。電影放映公司1 家,全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1960場,同比減少6.7%。羣眾藝術館、文化館 1 個,全年組織各類文藝活動 96 場,參加人員8.5 萬人次。公共圖書館 1 個,圖書館總藏量 13.3萬冊(件),同比增長1.5%。
截至2021年,安鄉縣有文物管理機構 1 個,藏品1674件/套,其中一級品12件、二級品21件、三級品64件。國家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文物保護單位3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3個,其中省級 1個、市級 5 個。
截至2021年,安鄉縣有縣級運動場1個,建築面積 3.26萬平方米;體育館1座,建築面積2.27萬平方米,座位3080個;游泳池5個;各種訓練房7個。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37個。全縣有乒乓球教練員 10人;羽毛球教練員1人,舞蹈教練員1人。
截至2021年,安鄉縣有國家AAA級景區2家,五星級鄉村旅遊景點2處,紅色旅遊基地1處。
截至2021年,安鄉縣全年電視台共播出新聞1562條。省台上稿12條,市台上稿226條14191秒。新發展有線數字電視用户750户,新發展寬帶數據用户1098户,發展有線數字付費電視增值業務用户3200户,無線電視用户755户。
[20]
安鄉縣體育事業
截至2018年,安鄉縣有縣級運動場1個,建築面積3.26萬平方米;體育館1座,建築面積2.27萬平方米,座位3080個;游泳池3個;各種訓練房3個。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84個。全縣有乒乓球教練員13人,羽毛球教練員1人,舞蹈教練員1人。
[2]
安鄉縣醫療事業
安鄉縣城風光(15張)
安鄉縣交通運輸
編輯截至2018年,安鄉縣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8億元,同比增長4.4%。2018年,全縣完成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0.2億元,同比增長7.1%。全年發送旅客969萬人次,其中公路運輸發送964萬人次,水運運輸發送5萬人次。水路貨物運輸62萬噸,行政村客運班線通達率100%。
[2]
安鄉縣歷史文化
編輯安鄉縣音樂
安鄉縣器樂有打擊樂、管絃樂、合奏樂3類。
打擊樂:雅稱“國樂”,俗稱“點子”,有西鄉點子和南鄉點子之分。
安鄉縣舞蹈
獅舞:俗稱玩獅子。用帶毛皮、雄雞毛等綴成獅皮,二人披舞,另一人扮武士,持綵球引逗。
採蓮船:也稱“跑旱船”。船身用竹、木紮成,外蒙彩布,套系在舞女的腰間,如坐船狀,國一人持要槳,二人邊歌邊舞,以表現勞動與愛情生活為主。
地花鼓:一旦一醜分執手帕、摺扇表演,內容豐富。
龍舞:俗稱“玩龍燈”。舞時,由一人持綵球戲龍作舞。
竹馬:俗稱“跑竹馬”。用篾紮成馬架,外糊紙或布,系在舞者腰間,如騎馬狀,生、旦、醜持鞭表演。
蚌舞:俗稱“玩蚌殼精”。一般為旦、醜、搖旦3人表演,以表現蚌戲漁翁、漁婆和漁翁捕蚌未獲的生活情趣。
安鄉縣曲藝
評書:俗稱説書、講書。藝人借茶館一角設壇,以驚堂木或抓扇作道具,多演説公案、傳奇等書目,只説不唱,逐日連台。
安鄉大鼓:活動場所與評書不同,由一藝人擊鼓敲(雲)板,邊説邊唱,唱曲多為徵調式,間有宮調式、羽調式,曲目多為公案、傳説,有長、中、短之分。
安鄉漁鼓:又稱“道情”,或在固定的茶館演唱,或沿門流動演唱。由一藝人抱漁鼓、執筒板、敲小鈸,自奏自唱。唱詞一韻到底,曲調一曲到底,一般只唱不説。
説鼓:俗稱“説鼓子”,一人擊鼓説唱,一人用嗩吶伴奏,或在固定場所演唱,或沿門演唱。
三棒鼓:一人擊鼓主唱,一人敲鑼助唱,一曲到底。曲調為徵調式。多沿門演唱。
圍鼓:由數人分擔生、旦、淨、醜圍桌坐唱,並分別使用鼓、鈸、板、嗩吶、胡琴等樂器,曲目多為漢戲和荊河戲的傳統劇目段子。
跳三鼓:由三人表演,分立唱、坐唱兩種。立唱由一人擊鼓伴奏、二人擊鈸對唱;從地唱由三人擊鼓自唱。以唱為主,間有插白。
安鄉縣風景名勝
編輯黃山頭
黃山頭距安鄉縣城33千米,與湖北省公安縣黃山頭鎮接壤,西毗松滋河,東鄰虎渡河,北枕長江,南撫洞庭。境內有大小山峯32個,主峯海拔268.8米。黃山頭有“千里平川,一山獨秀”之美稱。北有賴氏湖,南有東湖坳,西有明塘湖,東有黃天湖,自古素有“銀湖翠野一金山”的美稱。
[12]
珊珀湖
珊珀湖落座在安鄉縣西部,離縣城僅10千米。據《水經注圖》有安鄉縣誌記載,該湖原名山背湖,當地人遂取諧音珊珀湖。縣水利志述珊珀湖原為古云夢澤的一部分,統屬八百里洞庭範圍,自明清以來逐步圍墾所致。珊珀湖位於亞熱帶季風濕潤區,雨量充沛,水位穩定,且有調節閘與電排控制自如。湖泊寬闊、港汊少,西北深東南淺,湖底呈鍋底形。
[13]
安鄉縣所獲榮譽
編輯安鄉縣著名人物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安鄉概況 .安鄉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16]
- 2. 安鄉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安鄉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16]
- 3.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方案的批覆 .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0-01-06]
- 4. 安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安鄉縣誌:北京:新華出版社,1994:7.
- 5. 歷史文化 .安鄉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16]
- 6. 統計用區劃代碼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19-03-16]
- 7. 地理環境 .安鄉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3-09-25]
- 8. 安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安鄉縣誌:北京:新華出版社,1994:91.
- 9. 區域自然資源 .安鄉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16]
- 10. 安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安鄉縣誌:北京:新華出版社,1994:96.
- 11. 安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安鄉縣誌:北京:新華出版社,1994:97.
- 12. 圖説安鄉 .安鄉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16]
- 13. 清美珊珀湖 .安鄉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3-16]
- 14. 全國愛衞會關於2019年國家衞生城市(區)和國家衞生鄉鎮(縣城)複審結果的通報 .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引用日期2020-08-14]
- 15. 湖南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區名單公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2-01]
- 16. 安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安鄉縣誌:北京:新華出版社,1994:303.
- 17. 常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一號) .常德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8-01]
- 18. 安鄉概況 .安鄉縣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8-01]
- 19. 安鄉縣召開全縣領導幹部大會宣佈縣委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 .安鄉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2-10]
- 20. 2021年安鄉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安鄉縣統計局[引用日期2023-02-13]
- 21. 安鄉概況 .安鄉縣政府[引用日期2023-02-16]
- 22. 2022年安鄉縣行政區劃一覽 .安鄉縣民政局[引用日期2023-02-16]
- 23. 喜訊!常德安鄉縣榮獲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紅網.2023-04-27[引用日期2023-04-2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