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道一

鎖定
安道一(?—約580),廣大鄉人(今山東東平人)北齊時高僧、大書法家。他經歷了北周“二武滅佛”之難,認為“縑竹易銷,皮紙易焚;刻在高山,永留不絕”。故在遷移中把佛經刻於石崖之上。安道一刻經字大如鬥,歷來被稱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楊守敬《平碑記》説:“擘窠大字,此為極則”。
因其書藝甚高,開一代新域,中外影響頗大。鐵山摩崖刻經《石頌》稱安道一書法“精跨羲誕,妙越英繇”(意指書法比王羲之、韋誕高潔,比張芝、鍾繇更圓妙)。康有為、郭沫若對安道一評價極高,日本書道協會更是建議中國書協應立安氏為“書仙”,以與王羲之“書聖”並駕齊驅。
中文名
安道一
國    籍
中國
職    業
大書法家
時    期
北齊

安道一人物簡介

安道一(壹):北齊時高僧、大書法家。

安道一生平經歷

他經歷了北周“二武滅佛”之難,其佛教觀點屬禪宗北宗。始祖達摩祖師被當權者毒死後,眾僧侶為護佛法開始遷移,並改變以前由書經傳播的方式,認為“縑竹易銷,皮紙易焚;刻在高山,永留不絕”。故在遷移中把佛經刻於石崖之上。安道一即是此時的主要書經者。
平陰一帶有北齊刻經5處,安道一題名3處。平陰北齊刻經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是洪範池鎮南大洪山半腰處的二洪頂刻經。其它幾處是天池山、雲翠山、黑山。在平陰刻經發現以前,在河北省的響堂山、中皇山,河南省的鱉蓋山以及山東的泰山、徂徠山、鄒城玉山、汶上水牛山等處均發現北朝刻經,但只有鄒縣的岡山、鐵山刻經有安道一的署名,但刻經稍晚於二洪頂紀年。二洪頂刻經分南北兩處,達600餘平方米,1500字。其中“大空王佛”四字竟高達11.3米,寬3米。“佛”字高4.25米,寬3米多。專家認定:從甲骨文至北齊,此“佛”為漢大字之最。安道一的書藝甚高,開一代新域,中外影響很大:“清跨羲(羲之)誕(韋誕),妙越英繇”。康有為、郭沫若都給予極高評價。日本書道協會建議中國書協應立安氏為“書仙”,以與王羲之“書聖”並駕齊驅。雖無確證,但多數專家認為,安道一應是平陰東阿一帶人氏。
因史料無載,經貌不全,對於安道壹其人籍貫的認識,有人推測他為鄒城人、泰安人,復旦大學張偉然等多數專家推論他在東平一帶,但諸家研究多是依據題記而推論。石刻中與安道一籍貫有關的重要題記有兩則,一是東平洪頂山獨立成篇的安道一銘記,言他為“廣大鄉□□里人也”;另一處是鄒城鐵山刻經中,鐵山摩崖刻經南北縱 66.2米,東西橫 16.4米,總面積 1037平方米,博大恢宏。經文下方有題名,排列經主及佛經書寫者姓名,在第六行有“東嶺僧安道一署經”之句。推論他為東平或平陰人,是根據安道一銘記在洪頂山出現,但“廣大鄉□□裏”之地以無從查考,且有的專家認為廣大鄉之説亦有泛化之意,或遊化僧人用語。另外由於“東嶺”之名缺乏確切的地望沒有引起專家的重視,因為史籍中多有南嶺、西嶺等某山方位之稱。
但是,現在在安道壹最初刻經活動的地方發現“東嶺”之稱的古代碑刻證明了“東嶺”是一個確切地名,並非虛指。在山東省東平縣進行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在對六工山玉皇廟進行文物普查,在重修玉皇廟的兩方碑刻中,發現了“六工山東嶺”地名,明確説明六工山東面的山峯古稱“東嶺”,對於考證北朝書法名僧安道壹籍貫“東平説”增加了新的證據。(資料來源於“僧安道壹研究”創刊號2012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