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登榜

(革命烈士)

鎖定
安登榜(1895-1935)男,羌族。1895年3月出生於今松潘縣鎮坪鄉一個明代嘉靖年間受封的羌族世襲土司家庭。安氏土司統轄松潘縣東南部的“六關十堡”以及白羊地區的32寨,在松潘南部及周邊羌族、藏族聚居地區頗具影響。
中文名
安登榜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羌族
出生日期
1895年
出生地
四川松潘
安登榜自幼聰敏好學,且為長子,深得父寵,受到精心培養,十多歲時,便通曉藏文,會羌、漢、藏三種民族語言。
1914年去白草新衙門(今白羊鄉)協助其父料理內外事務,繼而棄文習武,練就一手好槍法。在狩獵活動中,深知了民間苦樂,成為與羌民有血肉聯繫的領袖人物。
1933年11月,父親病故,以長子身份正式承襲土司職務。1934年春,松理茂懋屯區推行“團甲制”,縣下設區,被國民黨松潘縣政府委任為第六區(白草區)區長。同年6月,因藉故拒絕參加部署向災民徵捐、攤派的區長行政會議,受到記大過處份。11月,又因拖辦攤派,拒繳槍彈、軍餉款,被免去區長職務。縣府委其繼母續任,引起羌族上層人士反對。在各支頭人的支持下,他領頭對抗,因而受到城防軍的通緝,遂帶十餘名武裝親信和長子出逃。途經四川北川縣礅上時,與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十二師某部相遇,在紅軍政策的感召下,毅然參加紅軍,擔任通司(翻譯)、嚮導和部隊前衞工作,成為羌族近代史上第一個率眾參加革命的民族上層人物。在紅軍前進受阻時,受命作勸降工作。給敵部隊中的原部下王光宗等去信,勸其“不要再受騙上當,賣命當走狗”。同時訴説參加紅軍後的感受,請他們“以地方利益和羌族利益為重,不能再讓家鄉遭受災難。”王等有所醒悟,答應撤離。紅軍乘機擊潰守敵,挺進松潘境內。在行軍途中,利用自己的聲望向羌民宣傳紅軍的一系列主張和共產黨的民族政策,使羣眾很快消除了顧慮,積極為紅軍籌糧,運糧,給紅軍帶路。在他的幫助下,松潘東南和南部先後有7個村建立蘇維埃政權。
1935年5月,奉命帶領紅軍從格蠶溝翻山去馬場,打敗了胡宗南駐紮的部隊,榮立戰功,在“馬場戰鬥慶功會”上受到表彰。羌民遊擊大隊成立,安登榜被任命為遊擊大隊長。
1935年8月,在毛兒蓋籌糧途中,安登榜被土匪殺害。
1986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認安登榜為烈士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