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次區

鎖定
安次區,隸屬河北省廊坊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北部、西北、東北與廣陽區交界,東、東北與天津市武清區毗鄰。南與霸州市,西與永清縣相接。 [1]  [24]  總面積578.4平方公里, [5]  根據安次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 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次區常住人口為 479826 人。 [25]  截至2022年1月,安次區下轄3個街道、8個鎮。 [4]  區政府駐廣陽區金光道14號。
安次縣,意為“安定和諧之地”。 [5]  漢高帝初年,始設安次縣。武后如意元年(692年),分安次置武隆(今永清縣)。1981年,撤銷廊坊鎮,設立廊坊市(縣級)。1988年,撤銷廊坊地區和廊坊市(縣級),廊坊地區改為廊坊市,廊坊市(縣級)改為安次區。2000年,安次區劃出南尖塔鎮、萬莊鎮、舊州鄉、北旺鄉、白家務辦事處及城區內的小廊坊、北大街、北門外新開路街道辦事處和北史家務鄉的7個村街,成立廣陽區 [1] 
2019年前三季度,安次區地區生產總值152.5億元,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8億元,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204元、13904元,增長8.8%、9%。 [6] 
中文名
安次區
行政區劃代碼
13100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河北省廊坊市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中部
面    積
578.4 km²
下轄地區
3個街道、8個鎮
政府駐地
廣陽區金光道14號
電話區號
0316
郵政編碼
0650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乾旱半濕潤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79826 人(2020年11月) [25] 
火車站
廊坊站安次站 [27] 
車牌代碼
冀R
地區生產總值
152.5 億元(2019年)

安次區歷史沿革

安次區地名由來

安次縣,意為“安定和諧之地”。 [5] 

安次區建置沿革

上古,安次為古安墟地。
禹治水奠定九州,安墟在冀州域。舜曾設十二州,因冀州南北寬闊,遂以衞水為界分設幷州幽州,安墟地屬幽州。
夏、商、周,安墟屬幽州。春秋戰國,屬燕國
秦統一天下,設40郡,安墟先後屬上谷郡廣陽郡
漢高帝初年,始設安次縣,屬渤海郡。高帝五年(前202年),立盧結為燕王,安次屬燕國。高帝六年(前201年),分燕國置涿郡,安次屬之。呂后時,又分燕國之地置涿郡廣陽國,轄安次縣。元狩六年(前117年),設十三州,安次縣先後屬幽州、涿郡、廣陽邵。本始元年(前73年),改廣陽都為廣陽國,安次屬之。建武十三年(37年),取消廣陽國,併入上谷郡,安次屬之。永平八年(65年),設置廣陽郡,於安次設置幽州刺史治署。和帝又置幽州,安次隸如舊。
三國,屬魏國范陽郡。
晉太康初年,屬幽州燕國。永嘉後,安次歷屬趙、燕、秦、後燕。北魏改安次為安城,後周,屬幽州總管府。
隋大業初年,廢府改為涿郡,複名安次。
唐武德初年,安次隸屬涿郡。武后如意元年(692年),分安次置武隆(今永清縣),屬幽州。開元二年(714年),安次從武隆析出。天寶元年(742年),改幽州為范陽郡,轄安次。開元中期,改幽州為范陽郡,安次屬之。乾元元年(758年),復屬幽州。
晉天福初年(936年),石敬珊割燕雲十六州以賂契丹,安次為遼地。遼會同元年(938年),以幽州為南京幽都府,安次屬之。保大末年,安次入於金。
宋宣和五年(1123年),幽州入宋,置燕山府路,收復山前州縣,安次屬之。
金天會七年(1129年),安次屬河東北路。天德三年(1151年),遷都燕京,改為中都路,以析津府為大興府,安次屬之。
元中統元年(1260年),改安次為東安,隸屬霸州,後改稱燕京路,又為總管大興路,仍屬之。中統二年(1261年),升東安縣為東安州。至元初年(1264年),改燕京為中都路,以析津府為大興府,東安州屬之。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為大都,又改大興府為大都路總管府,直屬中書省,東安州屬之。
明洪武元年(1368年)8月,改大都路為北平府。9月,置大都督分府於此。10月,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1369年),置北平行省,東安州屬北平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東安州為縣。永樂元年(1403年),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東安縣屬之。
清,東安縣隸屬順天府南路同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屬順天府南路廳。
民國三年(1914年),改東安縣為安次縣,為京兆區所轄。民國四年(1915年),安次縣屬直隸津海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安次屬之。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河北省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區,安次縣屬第五督察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安次縣屬冀中第十專區。8月,河北省天津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建立,安次屬之。
1950年,河北省天津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名為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區專員公署,安次屬之。
1955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天津區專員公署改為河北省天津專區,安次屬之。
1958年6月,天津專區與滄縣專區合併,稱天津專區,安次屬之。12月20日,撤銷安次縣,劃歸武清縣。22日,撤銷天津專區,劃歸天津市,武清屬之。
1961年,恢復天津專區建制,受天津市、河北省雙重領導,武清屬之。6月,安次、武清分設,隸屬不變。
1967年,天津專區改為天津地區,安次屬之。
1969年,天津地區機關駐地由天津市遷至安次縣廊坊鎮。
1974年,河北省天津地區改為河北省廊坊地區,安次屬之。
1981年,撤銷廊坊鎮,設立廊坊市(縣級),安次縣仍隸屬廊坊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撤銷安次縣,劃歸廊坊市。
1988年,撤銷廊坊地區和廊坊市(縣級),廊坊地區改為廊坊市,廊坊市(縣級)改為安次區。 [1] 
2000年,安次區劃出南尖塔鎮、萬莊鎮、舊州鄉、北旺鄉、白家務辦事處及城區內的小廊坊、北大街、北門外新開路街道辦事處和北史家務鄉的7個村街,成立廣陽區 [1] 

安次區行政區劃

安次區區劃沿革

1981年,安次縣的廊坊鎮及尖塔、桐柏、北旺3個公社劃歸廊坊市。 [1] 
2021年1月,撤銷北史家務鄉、楊税務鄉,設立北史家務鎮、楊税務鎮。 [2] 
2021年12月,撤銷調河頭鄉,設立調河頭鎮。撤銷仇莊鄉,設立仇莊鎮。 [3] 

安次區區劃詳情

安次區行政區劃圖 安次區行政區劃圖 [26]
截至2022年1月,安次區下轄3個街道、8個鎮:銀河南路街道光明西道街道永華道街道落垡鎮碼頭鎮葛漁城鎮東沽港鎮調河頭鎮北史家務鎮楊税務鎮仇莊鎮 [4]  區政府駐廣陽區金光道14號。

安次區地理環境

安次區位置境域

安次區,位於河北省中部,介於東經116°23′52″~116°53′41″,北緯39°08′28″~39°37′30″之間。北部、西北、東北與廣陽區交界,東、東北與天津市武清區毗鄰。南與霸州市,西與永清縣相接, [1]  總面積578.4平方公里。 [5] 

安次區地質

安次位於河北平原北部,新生代地層廣泛露出,十分發育。因受基底構造制約和構造運動的影響,地層厚度和巖性巖相厚度變化較大。地質構造位於燕山褶斷帶南側,太行山隆起以東、滄州隆起以北,華北冀中凹陷的北端,處於燕山褶斷帶與新華夏構造繫上,是華北平原沉降帶的交接部分,是受活動斷裂控制的斷塊沉降區,為二級大地構造單元“遼冀台向斜”部分。構造單元為廊固凹陷、大廠凹陷和牛駝隆起等凹陷隆起區。 [1] 

安次區地形地貌

安次區屬永定河沖積平原,主要地貌類型為其沖積形成的緩崗、坡地、窪地。小地貌類型包括緩崗、小坡地、小低平地、小淺平窪地,以及河道沙灘等局部有沙丘殘留。 [1] 

安次區氣候

安次區屬暖温帶半乾旱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寒暑交錯、乾濕界限明顯。年平均氣温11.4℃,年平均降水量598毫米,年無霜期181天~201天。 [1] 

安次區水文

永定河流經境內,屬海河水系。還有龍河、鳳河、老龍河、天堂河均為永定河支流,北部的風河、老龍河為北運河流域。中部永定河、龍河、天堂河(新、舊二條)為永定河流域,南遙堤以南屬大清河流域。 [1] 

安次區土壤

安次區共劃分為5個土類,10個亞類,17個土層,56個土種。 [1] 

安次區人口

根據安次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 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次區常住人口為 479826 人。全區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 337755 人,佔70.3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 142071 人,佔 29.61%。 [25] 

安次區經濟

安次區綜述

2019年前三季度,安次區地區生產總值152.5億元,增長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8億元,增長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204元、13904元,增長8.8%、9%。1-11月份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實際利用外資46412萬美元,全部財政收入45億元,增長14.7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增長11.4%。 [6] 

安次區第一產業

2019年,安次區改造廁所13453座,硬化村街82個,建設美麗庭院2.7萬個、精品庭院2741個。拆除整改各類違法用地481宗、侵街佔道3413處,提標改造農村公路54條。瓜菜種植面積8萬畝,產值9億元。打造省、市級鄉村旅遊示範村6個,全省首批特色小鎮2個,推出旅遊精品線路2條。 [6] 

安次區第二產業

2019年,安次區兩大高新區累計投資9億元,實施61項基礎設施工程,9條路段竣工通車,新建橋樑3座,鋪設各類管網12.5千米。
2019年,安次區17個項目成功簽約,實施建設億元以上項目85個,總投資685億元,其中省市重點項目12個,15個項目啓動建設,淨增企業2535户,萬人擁有市場主體數825户。
2019年,安次區落實科技創新獎勵資金2679萬元、工業轉型資金500萬元,開展銀企對接活動11次,爭取貸款2.5億元一。 [6] 

安次區交通運輸

津霸鐵路 [29]  、濱保高速 [28] 津保鐵路津保高速公路、104國道、112國道、 [1]  272省道(廊坊—泊頭)、273省道(廊坊—霸州)、京滬鐵路 [15]  京滬高鐵津興城際鐵路穿過安次區。 [5] 

安次區政治

區委書記:
區長:
禹薔 [7] 

安次區社會事業

安次區教育事業

2019年,安次區投資1.95億元,完成37項校園建設工程,3所新建校園投用。5所小區配建幼兒園移交,3所民辦幼兒園執行普惠園收費標準。新增教師編制120個,625名購買服務教師全部投入一線崗位。實施農村小學營養餐計劃,16670名學生受益。 [6] 
截止至2021年4月,安次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87所,在校生8.53萬人、教職員工6287人。 [30] 

安次區科學技術

2019年,安次區淨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99家、高新技術企業28家,新增省級研發中心5家,市級研發中心2家,技術交易額8.68億元。 [6] 

安次區文化事業

國家三級圖書館:安次區圖書館。 [8] 
2019年,安次區提檔升級村級文化服務中心33個,組織“七進”演出100場,放映公益電影3400場。 [6] 

安次區醫療衞生

2019年,安次區共接診、體檢、住院17萬人次。為28萬羣眾建立健康檔案,貧困户家庭醫生簽約率100%。 [6] 

安次區社會保障

2019年,安次區城鎮新增就業崗位6972個,下崗再就業515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05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降至1.97%。實施低保提率擴面工程,671户低收入家庭納入保障範圍。基本醫療保險報銷3.25億元,發放各類救助金5100萬元。養老保險支出5.8億元,6萬餘名退休人員老有所養。 [6] 
2019年,安次區實施農村危房改造60户,發放扶貧小額貸款50餘萬元,77名貧困學生安心學業。撥付大病救助資金近400萬元,用於貧困户、困難户醫療、教育救助。
截至2019年10月,安次區24户貧困家庭人均年純收入穩定超過省定3600元標準,220户建檔立卡貧困户全部脱貧。 [6] 

安次區歷史文化

安次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次文化遺產目錄
非遺項目
非遺類別
保護級別
葛漁城重閣會
民間舞蹈
國家級、省級
安次區笙管樂(軍盧村音樂會)
民間音樂
國家級、省級
安次區義和團音樂(東張務音樂會)
民間音樂
國家級
安次區笙管樂(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民間音樂
國家級
東儲雙龍會
民間舞蹈
省級
安次區西安莊登雲會
民間舞蹈
省級
安次區第什裏風箏
民間美術
省級
黃漕飛雲叉會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省級
中幡
雜技與競技
省級
安次區南關村少林武術
雜技與競技
省級
參考資料: [10] 

安次區文物古蹟

安次境內有北茨平村遺址、落垡村金代磚砌建築等9個遺址,唐代鄭忠墓、大伍龍元墓羣、西永豐村遼代古墓羣、明代劉體乾墓等古墓葬;出土文物有唐代隆福寺內長明燈樓、白地紅彩纏枝蓮八寶紋香爐、遼代石經幢、回龍亭碑、公議制田碑等。 [10] 

安次區方言

安次區南北方言差異較大。以永定河為界,北部屬北京官話懷承片,南部方言屬冀魯官話保唐片中的定霸小片。北部方言調值與普通話一致,南部的調值與普通話差別明顯,而且聲調的升降幅度比普通話小,音高較低、音程較短。 [10] 

安次區風景名勝

回龍亭碑
回龍亭碑,原位於安次區調河頭鄉朱官屯村永定河南堤,現僅存石碑和部分石構件,記載了永定河曾6次改道的水文資料,保存於廊坊市文物管理處。 [9] 
廊坊烈士陵園
廊坊烈士陵園,位於西昌路與廊霸路交界處西行500米路南。佔地面積28014平方米,其中紀念館佔地面積1057平方米,紀念碑佔地面積534平方米。
烈士紀念碑高19.48米,碑頂為五星造型,碑身為放射狀線形設計;碑身下正中間有真人比例的革命烈士雕塑, 整個碑體寓意黨的光輝照耀着為守衞祖國而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 [11] 
隆福寺長明燈樓
隆福寺長明燈樓,是已知最早帶紀年刻銘的唐代石燈,形體巨大,內容豐富,史料價值極高。原位於廊坊市安次區北史家務鄉古縣村西南,為唐代隆福寺內遺物。為漢白玉石質,由壺門方形座、覆蓮圓座、等八角形石柱、仰蓮托盤組成,通高3.4米。 [12] 

安次區地方特產

安次甜瓜
安次甜瓜,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據記載,安次甜瓜的種植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中期,一直以種植當家品種為主。安次區屬於暖温帶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量佔全年的80%,屬於典型的沖積平原地段。安次甜瓜形狀為橢圓形,果皮較厚,果皮純白色脆爽似梨、甜美多汁、香甜可口。
2011年12月2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安次甜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13] 
安次鴨廣梨
安次鴨廣梨,是廊坊市安次區的名特果品,栽培歷史悠久。果型美觀、色澤鮮豔、皮薄肉軟、味道芳香。除含有較高的糖分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 [14] 

安次區著名人物

郭卓辛
郭卓辛,1912年生,河北安次人(今河北廊坊)。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編入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曾任華東軍區炮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南京軍區炮兵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浙江軍區副政治委員,安徽省軍區副政治委員。 [16] 
馬濟川
馬濟川,1924年生於河北省安次縣。1938年參加抗日戰爭,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政治部宣傳部、文化部副部長。中宣部文藝處副處長、國務院文化組藝術局籌備小組負責人、文化部藝術局負責人,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17] 

安次區榮譽稱號

2019年2月,安次區入選2018年四好農村路河北省示範縣 [18] 
2019年12月,安次區入選河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19] 
2020年12月,安次區榮獲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 [20] 
2021年1月,安次區入選第二屆河北省文明城區。 [21] 
2021年7月,安次區榮獲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