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慰藥

鎖定
安慰藥,藉助心理暗示作用滿足病人解除病痛要求的藥物 [1] 
中文名
安慰藥
解    釋
藉助心理暗示作用滿足病人解除病痛要求的藥物

目錄

安慰藥分類

一般分為兩種:
①惰性安慰藥,無藥效,如給病人注射生理鹽水卻告之嗎啡。
②具一定藥效藥物,卻暗示無關用途,如用維生素止痛。安慰藥最常用於緩解主觀症狀,如疼痛,其作用包括心理生理機制。有人提出,內源性阿片樣物質是產生效果的重要環節。

安慰藥用途

一般臨牀實踐中,許多對症藥物起的作用便夾雜有很大的安慰成分,但常常是無意識的使用。有意識的使用包括:應付病人、試圖鑑別偽病和終止癔病發作等。但這並不恰當。
首先,敷衍病人不合醫德。其次,因為真實疼痛也可受安慰藥影響,所以即使安慰藥有效也不足以排除真實疼痛的存在從而得出偽病的結論。
再次,屢用安慰藥終止癔病發作,效力會迅速減弱。
最後,使用安慰藥還有可能延誤嚴重疾病的及時發現和處理。因此安慰藥應慎用。較嚴肅的用途是在藥物臨牀實驗中作為對照藥物,以排除實驗效果中的安慰成分。此時可使用特製的、外表性狀與實驗藥物完全相像的惰性安慰藥,在醫生和病人雙盲的情況下使用。不過,如確知存在具有一定療效的方法,而使用安慰藥有可能貽誤病情帶來不良後果,則不應再設置僅使用安慰藥的對照組。 [1] 
參考資料